天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探讨

2022-02-18 14:51宋建辉
科技管理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体系农业

宋建辉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村经济与区划研究所,天津 300192)

1 研究背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经济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强大支撑。自2004 年以来的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纷纷强调科技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围绕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推用”密切结合、推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升农业区域创新能力等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实施措施。可现实情况是,我国农业科研长期存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等问题,尤其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机制,直接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农业生产所面临科技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亟须建立产业化市场需求导向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为更好发挥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支撑作用,提升国家和区域创新能力,原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于2007 年年底共同启动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率先选取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柑橘、苹果、生猪、奶牛等10 个产业开展试验示范[1],到2008年扩展至包括花生、食用豆、大麦、高粱、谷子在内累计50 个重点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2]。

与国家层面农业科技体制机制类似,天津农业科技创新受部门、行业、学科分割限制,同样存在资源分散、机构重叠、集成创新能力不强、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等问题,最终导致科技对产业发展支撑乏力。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天津市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上均着重强调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实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2015 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等几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任务。相应地,天津于2017 年年初立足本市农业发展优势与特色,先期启动了水产、蔬菜、生猪、奶牛4 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农业创新团队”)建设工作,并在2018 年年初新增水稻、林果2 个创新团队[3];2020 年,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依据水产农业创新团队建设进展情况并结合产业发展现实需要,将其进一步细化分解为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2 个团队,至此全市农业创新团队数量累计达到了7 个。这7个农业创新团队运行4 年多来,立足产业技术需求和农民需要,坚持以科技链支撑产业链延伸,正在逐步形成一个立体化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在农业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方面也取得初步成效。然而,农业创新团队毕竟成立时间不长,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团队自身如何提升运行能力,政府还需采取哪些对策措施促进团队运行能力提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究对于农业创新团队运行能力提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能够为农业创新团队健康持续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2 文献综述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作为我国现行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下的重大制度、机制和管理创新,是我国特有的产物,国内学者围绕此方面开展了较多研究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其中,对于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内涵,蒋和平等[4]认为建立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包含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和要素的技术创新;李平[5]指出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在既定科研管理体制和部门管理体制下,寻求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重要举措;刘涛[6]从国家层面强调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全国农业科技资源的一次大联合,涉及政府、科研机构以及农户等主体间的利益协调关系。上述内涵界定虽各有侧重,但总体而言,均强调农业科技资源要素的系统联合创新。

至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概念内涵,笔者基于研究主题和目标任务考虑,将其界定为在不打破现有管理体制前提下,以农业产业化技术体系开发为目的而成立,以特定农产品产业链条为主线,由来自相关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及其他基层一线推广机构且知识、技能、经验互补的专业人员组成的网络群体。农业创新团队内部成员仅限农业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示范推广人员,不涵盖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市场经营主体及农户等外部主体。

对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构成,奚玉银[7]介绍了国家50 个重点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构成和特色,并分析了截至2009 年体系内研发中心、功能研究室、科学家岗位、综合试验站等构成的建设情况;陈兵[8]认为应本着农业科研规律与生产特点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按照产业链条不同环节科学设置专家岗位,按岗聘人,组建技术创新团队。

对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体制,涂立超等[9]就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意义、基本框架、功能实验室科学家岗位职责及产业体系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探讨;祁春节等[10]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了体系建设中的产权制度创新、组织与管理制度创新、激励与约束制度创新,从制度供需两个方面论证了制度创新的必然性并提出了相关建议;赖琰萍[11]基于对现代农业木薯产业技术体系调研,从体系组织管理结构、科研设施建设和专项资金来源、资金管理特点及模式出发,分析了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对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机制,韩天富[12]指出在体系建设过程中需处理好体系内外科技队伍和体系内不同产业、不同阶段工作任务、不同层次科技人员、受聘人员承担的体系内外工作任务等10 个方面不同要素间关系,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保证体系健康高效运行;张鸿等[13]认为应从加强体系组织、经费管理和加强为岗位科学家提供工作支持及保障等方面入手促进体系运转高效。

具体到天津地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构建和运营,张巧利等[14]重点分析了天津参与国家层面“十二五”农业体系建设情况,明确天津下一步农业体系建设重点方向为设施农业、生猪、食用菌三方面,提出了全市体系建设方案;宋建辉[3]着重分析了天津各农业创新团队先期启动2 年来工作进展情况和建设成效,并提出促进团队运行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韩金博等[15]在总结天津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2 年来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体系建设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此外,齐城[16]、张想平[17]、马佳等[18]、戚成庭等[19]分别就河南、甘肃、上海、北京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构建框架、实现途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及推广体系等进行了面上或专题分析,这也为天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参考。

综上,现有相关研究多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内涵、构成、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展开论述,对于体系内创新团队微观个体行为表现、突出问题、运行机制、对策措施等方面的分析较少,尤其对于农业创新团队运行过程中突出问题挖掘梳理并提出有针对性对策措施的研究成果甚少,就天津地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也多着墨于体系启动前的产业方向明确、建设方案谋划及运行初期2 年来工作进展与成效,农业创新团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虽有涉及,但在精准把握关键突出问题、详尽提出科学的对策建议方面仍显不足。

3 天津农业创新团队建设进展

本研究在将天津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年度工作报告1)梳理、总结基础上,对天津农业创新团队建设主要进展情况分析如下。

3.1 稳步推进科技研发

天津农业创新团队启动以来,科研人员坚持问题导向,加大科技创新和联合攻关力度,努力构建科研面向生产、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模式。截至2020年年底累计培育和引进新品种1 286 个,开发新产品191 个,研发新技术417 项,申请专利513 项,授权专利296 项,科研成果亮点突出。其中,海水养殖农业创新团队2020 年成功研发出循环水养殖废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在建设尾水收集工程基础上,借助引进的气浮机、水源热泵机组联合组装而成,进而实现海水工厂化养殖各车间废水集中处理与综合利用;2020 年淡水养殖农业创新团队针对天津淡水鱼品种单一、经济效益偏低等问题,利用前期引进的四倍体异育银鲫品种,快速开发出长丰鲫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并向相关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推广应用,显著改善了淡水养殖品种结构和质量,养殖收益也得以提升;蔬菜农业创新团队自2017 年组建以来即吸引气象部门技术人员加入,致力于开展设施蔬菜环境实时监测和灾害预警技术集成研究,实现蔬菜生产更精准化、个性化气象服务。在执行层面,蔬菜农业创新团队于2020 年更是在试验基地研发出设施温室条件下萝卜生长专属气象信息与品质评价技术体系,通过手机扫描即可实现萝卜生长地及生长环节系列信息溯源;2020 年,生猪农业创新团队在前期成果积累基础上探索开展规模化猪场粪污前端减量化工艺技术研究,顺利开发出猪舍及时自动化清粪技术,大大降低了猪舍粪污产量,减少了养殖环境污染,有助于清洁猪场构建;水稻体系农业创新团队围绕品种创制工程,利用自主构建的水稻精品育种技术体系加大小站稻品种创新力度,2018—2020 年累计育成并获审定新品种20 个,包括国家审定品种8 个、市级审定品种12 个,为全市水稻品种更新提供了更多选择;林果体系农业创新团队依据葡萄需肥规律、土壤质地与肥料效应,在施用有机肥基础上于2020 年成功开发出葡萄配方施肥技术,提出了氮磷钾与微量肥料的用量配比及相应施用方法,实现了葡萄种植肥料管理的精准化;此外,奶牛农业创新团队在2017 至2020 年间重点将全市规模养殖场良种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作为一项重点任务,通过开展奶牛谱系登记与分析,为奶牛良种选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3.2 全方位推进科技成果应用

在农业创新团队运行过程中,各岗位专家以综合试验站为示范点或基地,紧紧围绕农业生产一线技术难题和产业发展瓶颈开展相关科技成果应用活动,切实将“印在纸上的技术”变成长在地里、养在场里的样板,更加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截至2020 年年底,各农业创新团队累计示范推广新技术632 项,开展各类技术指导16 684 次、直接服务18 033 人次,通过各种形式培训技术人员29 327 人、培训农民79 741 人,帮助解决各类技术问题7 793 个,科技成果正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中代表性成果应用主要集中于如下几方面:其一,积极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如生猪农业创新团队2020 年选择2 家猪场的1 万头生猪开展药食同源饲料配制技术试验示范,在改善猪肉品质与风味的同时还能显著增强猪群免疫力,提高了猪肉生产的食品安全性;2018 年以来,奶牛农业创新团队稳步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示范应用,选择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示范基地投放相应数量的蚯蚓苗开展牛粪养殖蚯蚓技术示范,不仅解决了粪便堆放产生的环境恶臭问题,还在产出成品蚯蚓的同时生产出了优质蚯蚓肥料,基本实现了粪便无害化处理;另外,在蔬菜、水稻、林果种植过程中,各体系专家始终注重通过引导相关经营主体全部或部分安装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覆盖粘虫网、搭建粘虫板、投放昆虫信息素、喷洒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农药、开展动植物共生种养等技术手段推进绿色防控技术不断应用,既降低了植物病虫害发生,更保证了产品质量安全。其二,注重可行实用技术指导培训。如2020 年春,针对个别池塘水产养殖有害菌群大量繁殖、病害频发高发情况,淡水养殖农业创新团队专家及时赶赴现场检测疫情、查找病因,指导养殖场户做好调水、增氧、改底、杀菌消毒、合理投喂、生态隔离、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了水产病死率;2020年,蔬菜农业创新团队开展现场实地培训82 次,累计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2 988 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 116 份,借助“津科助农”平台和京津冀合作网络开展线上培训6 次,累计观摩点击人数近1.8 万人次,培训规模和效果创下了新高;水稻体系创新团队自成立以来,每年坚持为农民提供苗种选育、直播插秧、水肥管理、病害防治、收获加工、储藏保鲜、包装销售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指导培训,努力提升稻农种植技能和市场开拓能力。其三,借助科技成果积极应对各类突发情况。2020 年春,针对新冠疫情暴发的严峻形势,生猪农业创新团队在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同时,及时组织专家编写新冠疫情应急防治技术手册并下发给本体系内各试验站和100 多个养殖场户,专家通过现场走访、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为养殖场户解答疑难问题36 个,切实提升了养殖场猪病防控的应急应变能力;2020 年7 月,林果农业创新团队专家冒雨到滨海新区大港某村查看133.33 hm2冬枣树的黄叶黑点病害情况,指导村内技术人员多次喷施多菌灵予以防治,有效避免了生产损失。

4 天津农业创新团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4.1 大批基础关键技术亟待突破

综合各领域、各环节专家意见,梳理出天津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集中于如下方面:一是包括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在内的大水产体系的种质资源保护与新品种选育、优质苗种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和质量检测,以及病害防控、高效生态且低成本渔用饲料配方配制、饲料产品安全与卫生指标检测等环节技术仍需强化攻关。二是蔬菜产业体系中适宜本地栽培的专用品种较少,难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产品需求;设施蔬菜病虫害准确诊断与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不够深入,过量喷施农药易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基于作物营养需求的精准平衡施肥技术研究有待强化,过量施肥易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恶化;亟需开展和突破蔬菜无土栽培技术以摆脱对不良土壤依赖。三是生猪产业体系的育种基础工作薄弱,与规模化养殖配套的饲料配方与饲养管理技术、早期断奶仔猪营养调控技术、种用公母猪精细化营养调配技术、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等重点关键技术均有待研发转化,以促进产业生产能力提升。四是奶牛体系在种质改良、育种数据采集与信息化管理、日粮精准化配置与精细养殖、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综合配套、牧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仍待实现技术改进提升。五是水稻体系的种质培育基础薄弱,诸如食味性状机理及分子解析、芽苗期耐低温机制、抽穗扬花期耐低温或高温机制、水稻成花分子机理解析及种子衰老分子机理解析等基础性难题均有待破解。六是林果体系中果品储运环节仍是重点,尤其对于葡萄、草莓、桃、樱桃、蓝莓等时令水果温度、干湿度、包装材质与形式的把握均有较高要求,相应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绿色包装保鲜技术研发有待突破。

4.2 农技指导培训的针对性有待提升

对于农技指导培训,天津农业创新团队时常存在以完成任务或考核指标为目标的运行方式,培训组织者对农业企业或合作社负责人、种植或养殖大户、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乡村干部、一般农户等诸多受众群体的技术需求和关注重点调查不够深入具体、掌握不够精准,直接导致培训群体划分、培训方式选择、培训内容设定、培训时间节点确定缺乏针对性。同样,各农业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基于科研任务繁重和时间安排考虑,在多数情况下倾向于采用集中授课式理论讲解或课堂“填鸭式”培训,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现场指导、技术示范、疑难解答等“把脉诊断”式培训的频次、时间、区域范围、受众群体则较为有限。这方面在近年表现得尤为明显,新冠疫情限制或影响了人们的面对面交流,更多转为了线上培训和移动端间的间接指导,无形中降低了农业技术指导培训的效果。至于培训内容,农技专家也很少从现实农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需要出发,而是从既有研究成果中选取部分技术成果予以讲授,受训主体只能被动接受技术的传播和扩散,充当一名普通听众,个人实际诉求难以及时反馈给相关专家,至于技术是否符合其当前现实需要更难以确定,因此常常存在专家授课内容与学员实际技术需求不匹配或匹配度偏低的情况,难以引起学员的学习兴趣。在培训形式上,专家常常采用专业性和学术性较强的语言加以传授,未及时将授课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进行讲解,也影响了技术培训的效果。另外,对于有限的农技指导培训,各体系岗位专家也多选择与其有直接紧密业务联系的综合试验站或种植、养殖基地开展,一般农户及其他市场经营主体学到的新技术、新方法甚少。

4.3 技术集成与转化应用仍待强化

当前,天津农业创新团队的农业技术集成研发与转化应用结合的紧密度依然偏低,岗位专家所承担科研课题常常为单项技术研究,往往解决产品或产业发展中某一环节、某一方面的技术问题,缺少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难以系统有效地解决现实生产技术难题。如蔬菜农业创新团队2020 年度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14 项重大问题中,仅有2 项运用了集成技术,技术集成的叠加效应仍待充分展现,部分原因在于一些岗位专家和科技人员仅仅将自身所承担年度科研任务作为项目或分内工作来完成,缺乏站在全产业链高度来看待科研任务的主动意识与行为,难以与其他岗位专家、科技人员及农技推广人员进行产学研结合或技术融合。就产学研结合而言,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各环节技术衔接不紧密,岗位专家的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遗传育种、病害防控、营养与饲(肥)料、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环节,成果形式也多为著作、论文和专利,在贮藏保鲜、质量检测、精深加工、储运销售、产业经济等产业化应用环节研究成果偏少,尚未实现体系成立之初所设想的全产业链、技术链目标。就技术融合而言,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内部不同层次、环节、岗位成员间技术交流协作明显不足,技术对产业发展的联合支撑作用未充分显现。如水稻产业体系探索开展的稻鱼、稻虾、稻蟹、稻鳅联合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由于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技术未实现有效对接,标准规范的技术集成体系尚未建立,无法充分释放潜在经济和生态效益。

4.4 科研资金监管过于僵化

天津农业创新团队的科研资金监管在某些环节和方面仍显僵化和薄弱。第一,科研资金使用不够灵活。一方面,团队年度资金预算书中均对资金使用作出了详细安排,资金支出必须对标相应科目,科研人员在不同科目和不同年度间自主调配科研资金使用权明显受限;另一方面,团队年度工作任务批复协议书中规定科研人员年度科研资金需当年支出完毕,否则将视情况收回或相应调减下一年度资金支持数额,使得科研人员“为了科研而科研”“被迫花钱”等现象发生,难以充分发挥财政科研资金的预期效用。第二,科研资金预算缺乏绩效支出。当前,许多科研主管部门为提高或增加工作业绩,都明确在科研资金预算表中增加了绩效支出科目,而天津农业创新团队的资金预算支出仍集中于材料和设备购置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信息费等几项传统固定科目,缺少绩效支出或间接费用支出科目,无法用经济激励手段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更难以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潜在科研能力。第三,科研资金预算相对不足。农业科研创新和技术示范应用实现重大进展,需要集聚专业领域人才、资金、技术、设备长期努力,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内每位岗位专家或单个综合试验站年度20 万元~40 万元的预算资金安排相对于现实需求而言明显偏低,在蔬菜、生猪、水稻、林果等产业体系基础研究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因为这些领域的科研突破需大量资金、设备、人才持续不断地投入。而科研资金投入不足常常导致农业创新团队的很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还很容易使某些科研机构和人员产生“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消极应付工作局面。

4.5 组织结构仍需优化

与国家层面和其他省份优秀农业创新团队相比,天津农业创新团队的组织结构正规化、标准化、精细化建设仍待完善。就组织构建而言,各团队虽从组织层次上均设置了首席专家、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在产业环节上也大多设置了从遗传育种、水肥栽培、营养饲料、疫病防控、设施装备与信息化到储藏加工和产业经济在内的诸多岗位,但实际运行效果仍不甚理想。如奶牛产业农业创新团队由于成员搭配不甚合理,在2017—2019 年围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精细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几方面开展研究,3 年间仅开发新产品8 个,研发新技术30 项,授权专利36 项,科技成果产出数量显著低于其他产业体系。就人才队伍而言,各团队汇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技术推广人员,初步搭建起了体系运行的人才梯队,然而,针对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技术难题及面临各种突发意外情况时,现有创新团队人员有时会处于难以解决、无从下手的技术困境,亟需更专业、更职业化的创新型科技人员充实到创新团队中来。就组织运行而言,团队组织框架虽已搭建完成,但相当部分岗位专家仍囿于自身专业技术领域,组织所属单位项目组成员或与自己熟络的创新团队成员开展科技研发与成果应用工作,各自组建创新团队内部的小团队埋头苦干、独自运转,缺乏大团队、大协作意识,缺乏与创新团队内部其他产业链岗位专家的深度、实质性合作,导致创新团队所产出科研成果仍以专家个人成果居多,创新团队内部具有重要进展和影响力的集体协作成果明显偏少。此外,岗位专家与综合试验站之间的协作也有待强化,以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应用。

4.6 考核指标体系设计运行仍需完善

天津农业创新团队的考核指标体系设计运行尚不够规范科学。首先,指标体系设计不够科学。从管理部门维度看,指标体系设计过度参照国家和其他省份相关标准,缺乏结合天津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作出系统改进修正;从指标设定维度看,无论是对团队整体的年度考评,还是对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的年度考评,指标设置都过于全面,甚至部分指标有些雷同,如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产业化方面的年度指标考核中存在技术示范推广、成果辐射带动、解决问题、增加效益等共性指标,从而难以对二者工作重心与亮点作出科学评判。其次,考核周期偏短、频次偏多。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者每季度、半年、年度末都要撰写总结报告,而团队的首席专家、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还需要撰写分总结报告,容易导致创新团队部分人员忙于工作总结、迎接考评,很难有充分时间开展科技研发或成果转化。事实上,无论从事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还是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均需要较长一段时间观察总结,故对农业创新团队人员考核应在尊重科学规律和实践要求基础上适当延长考核周期、缩减考核频次。最后,考核方式不太合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者对团队整体和个人的考核主要通过听取汇报、查验工作或试验记录、查看总结或述职报告、督导检查任务进展等方式进行,缺少对科研成果产出及成果应用效果的现场实地考察;考核团队组成也多为专家学者、科研人员、行政干部,来自农业生产一线技术推广人员、科技成果应用者、经济统计人员数量明显偏少,忽略了成果应用的综合效益评估。

5 天津农业创新团队自身促进运行能力提升的对策措施

5.1 努力增强科研创新实力

农业创新团队运行能力提升的基础和关键在于科研实力的提高,只有研究实力增强,才能研发出更多有价值和效益的科研成果,进而推动产业科技水平提升。第一,夯实自主科研能力。农业创新团队的科技研发应注重与产业发展对接,研发的技术好不好,基地示范应用是一块很好的“试金石”,故创新团队综合试验站应全面收集、整理和分析产业发展实际问题、技术需求信息和疫病灾情等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至团队专家;而团队专家则有责任、有义务针对基础性、前瞻性、应急性技术问题开展自主研发,加强联合攻关与重点攻关,争取实现技术实质性突破。第二,提升集成创新能力。应按照品种技术集成、农科教集成、展示示范集成的思路[16],层层压实责任,大力开展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研发成果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创新团队内部首席专家、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应遵从产业发展内在需求,注重岗岗、岗站协同合作,全力促进多学科协同攻关,实现产业技术链条紧密衔接和环环相扣;团队整体还应密切加强与国家层面及其他省份农业创新团队的对接合作,促进联合创新能力提升。第三,注重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选拔和能力塑造。农业创新团队科研工作能否及时有效地完成、能否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首席专家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故农业创新团队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具有一位业务高强、能力出众的首席专家统领[20],并在团队科研实践中持续促进能力增强,进而带动整个团队科研实力提升。第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借鉴中日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中心运作经验,通过与国外科研机构开展学术交流、人员互访培训或进修、合作研究等方式,促进天津农业创新团队成员业务能力提升;通过对国际最新专业知识学习、技术和设备购买引进,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目标,促进创新团队研发再上新台阶。

5.2 开展更多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培训

农业技术指导培训应坚持科技引领和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加强核心技术成果的提炼总结和示范宣传,提高各类参与主体的科技文化水平与生产实践技能。各农业创新团队应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在充分调研梳理农业适用成熟技术并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疑难问题和农民需要基础上,最好通过“点菜单”方式有针对性地选配岗位专家前往农产品主产区或优势产区开展技术指导培训,使被培训对象准确掌握先进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主体选择方面,在统筹考虑全市种植、林果、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农机等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状况和技术需求前提下,优先选取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技能、参加培训积极性高、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的专职务农人员作为培训对象,具体涵盖农业企业经营者和技术骨干、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场经营者、种植或养殖大户、普通农户、农技推广人员、涉农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乡村干部等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重点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内容方面,突出产业需求导向,重点围绕创新团队产业发展各环节选择进行,主要开展遗传育种、栽培或养殖、营养与饲料、病虫害防控、贮藏与保鲜、产后处理加工等多个环节的实用技术技能;另外,依据现实产业经营需要,还可考虑开展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品牌、农村金融、电子商务、涉农政策法规等方面知识培训,努力扩展和增强产业从业人员的产业化经营思路。培训形式方面,依据受众群体科技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现实状况,突出分类指导培训,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具体培训活动中,根据受众群体人数、时间、地点、时节、技术难易程度等多方面因素,有针对性和有选择性地采取专题讲座、现场讲解示范、进村入户指导、发放技术资料、广播电视宣传、网络电话沟通等多种适宜有效的培训方式,切实提高产业从业者的技能水平与技术推广普及度。

5.3 持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农业创新团队运行成效如何,最终取决于其提供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应用范围有多广、效益有多高、收入有多大[21],故农业创新团队应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为突破口,持续加快推进成果转化效率提升。为此,各天津创新团队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强化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加速科技研发与技术需求、成果推广与生产需要的互动对接,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到位率和贡献率。创新团队专家则应走出研究所和实验室,走向生产、走进农民,以综合试验站基地为支点,加快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应把试验田放在综合试验站基地,与基地人员联合调查技术需求、梳理瓶颈问题、制定成果转化应用和示范推广计划;同时,借助创新团队产业化链式组织结构加快科研成果网络化示范推广应用,通过培养产业科技示范户强化成果落地生根。就转化内容而言,农业创新团队应坚持市场需求和产业问题导向,着力加强重大科技成果集成熟化、示范推广和转化应用,重点转化一批经济性状突出、发展潜力大的种植、畜禽、水产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和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新肥料、新兽药、新疫苗、新农药以及农业机械等重大新产品(装备),推广一批绿色高效的重要农作物畜禽水产种植或养殖、病虫害绿色防控、疫病防治、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农业废弃物收储与高值利用、投入品减量高效施用等关键技术,强力支撑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22]。就转化形式而言,农业创新团队应坚持科研为生产服务的理念,以综合试验站为支点,积极与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农业企业、合作社、种植或养殖大户及普通农户对接,通过采取农业专家大院、农业科技示范村和示范户培育、技术培训会、农业科技“110 信息服务”等多种实用有效措施重点解决成果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4 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

应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和用户需求为主线,以解决产业技术难题和促进产业开发为目标的组织框架,推进组织结构安排科学合理。首先,始终注重优秀人才集聚。依照相应标准和条件,在对人品、能力、业绩、日常表现综合考核基础上,经过层层选拔、优中选优,将能够充分胜任工作任务的优秀人才聚集到体系内;成员选聘应注重专业、学历、年龄、梯队层次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积极吸引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基础性创新潜质的专家人才,充实创新团队骨干成员队伍,提升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其次,从产业链角度进一步优化农业创新团队内部关键岗位设置。如奶牛农业创新团队为持续规范奶牛饲养管理技术、优化精粗饲料配比、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决定设立精细养殖技术支持岗位,这是在创新团队运行过程中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对自身组织结构作出的优化完善,值得其他农业创新团队借鉴。再次,加强成员间协作关系。充分发挥首席专家统筹协调作用,以定期开会或者不定期会谈等形式增强成员之间互动,赋予农业创新团队主管相对较多的资源分配权和决策权,形成以创新团队领导为中心的内部网络,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维持创新团队成员相对稳定局面[23]。相关岗位专家可围绕某一技术问题开展联合集成攻关、配套技术集成创新,推进技术叠加融合;还可共同深入农业生产一线,针对用户需求开展联合“会诊把脉”,协作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最后,健全完善农业创新团队组织管理制度。在既有管理工作基础上,还应重点围绕组织管理结构、成员职能定位、任务执行落实、日常工作、绩效考核、经费使用、成果输出、知识产权等方面制定工作细则,作出制度化、系统化设计,提高农业创新团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6 政府助推天津农业创新团队运行能力提升的配套措施

6.1 加大资金投入和使用监管力度

基于农业科研与推广活动的公益性特征,政府作为农业创新团队稳健运行的坚实保障者,应稳定支持农业产业重大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部分探索性研究项目,将农业创新团队建设和运行投入放在公共财政优先支持位置,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支出份额和比例。其一,加大资金投入额度。天津市农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应设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专项资金,形成长期稳定支持机制,确保资金投入来源渠道不乱、额度不变或增而不减,重点用于农业创新团队基本建设、仪器设备购置、研发与推广、技术指导培训等方面支出;同时,创新经费投入机制,依据各农业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农业创新团队专家研究开发领域不同及相关综合试验站技术试验示范与培训推广的难易程度,在现有经费投入基础上加大经费投入并实行浮动机制[24]。其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门应积极探索适合农业科研特点的经费支持方式,加强科研经费与农业创新团队目标任务衔接,减少中间环节、及时划拨经费、延长经费使用年限;考虑调整农业创新团队经费支出比例构成,允许适度增加设备购置费、劳务费、会议费和差旅费在项目总支出中的比重[25];依照农业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稳步提高经费使用灵活度,适度扩大团队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经费使用自主权与年度间经费使用灵活性。相关主管部门还应建立完善的农业创新团队绩效考核奖惩机制,增加绩效支出预算,资金安排与创新团队成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贡献挂钩,激发成员工作积极性。其三,强化资金监管。天津市农业和财政主管部门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加强资金监管,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农业创新团队资金使用效果和管理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资金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其中,每3 年对创新团队进行一次整体考核,考核不及格的,追缴结余资金,调整创新团队;团队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年度考核工作任务完成量低于60%的,取消资金支持并追缴结余资金,淘汰相应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

6.2 规范绩效指标考核

对于农业创新团队绩效的考核应逐步增加成果使用者指标评价权重,发挥市场需求对农业创新团队创新行为引导作用,努力打造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应用为目标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第一,努力构建分层分类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保证考核结果公平公正,有必要根据不同岗位特点设计有所差别和侧重的指标体系,确保创新团队成员各尽所能、各展其长。其中,对首席专家,重点考核规定任务指标完成、对创新团队组织管理协调、产业技术研发及示范推广、应急任务承担、经费使用监管等情况;对功能研究室主任和岗位专家,重点考核规定任务指标完成、技术集成创新转化及代表性成果、经费使用、技术指导培训、产业政策建议提出等情况;对综合试验站站长,重点考核新产品和新技术试验示范、区域技术培训与推广、自然灾害或疫病疫情监测及其他产业信息动态变化报送等情况。第二,转变考核方式。农业创新团队在坚持自评、同行评价基础上尝试采取用户满意度评价方案,更多倾听主产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业企业、合作社、种植或养殖大户、普通农户代表意见建议,增强科技产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考核内容方面,对农业创新团队的绩效考核应由过往科技项目“唯论文、争专利、拼获奖”导向转为“为产业、惠农民、促增收”导向;相应地,考核内容更加侧重应用基础研究、实用技术集成应用、关键技术示范推广、教育培训完成情况等。第三,重视考核结果运用。相关主管部门应依据考核结果对农业创新团队整体及其专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对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级别的创新团队及其成员,继续保留聘任资格;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创新团队及其成员,由上级主管部门提出警告,责令其整改或调整组织构成,对成员则缩减预算经费、调离工作岗位或者直接解聘。

6.3 推动京津冀农业创新团队间的农业科技合作

一是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基于研究目标任务和试验区域的叠加重合,天津创新团队今后工作开展不应仅仅局限于本市范围内,至少应扩展至整个京津冀区域,联合北京、河北两省市农业创新团队,围绕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重大战略、共性技术难题和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合作研究和协同创新。如天津生猪、奶牛创新团队依托自身在遗传育种方面的科研优势,可考虑联合北京、河北有关农业创新团队共建育种核心群,合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争取在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特性的新品种研发上取得更大突破。二是务实推进科技成果应用合作。相关主管部门应更多从优新成果转化、精品农业生产、农产品基地建设、创新团队构建与人员交流等层面谋划科技工作,进而引领和支撑京津冀三地现代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天津农业主管部门可联合北京、河北同级相关部门尝试设立农业科技成果托管中心和公开交易服务平台,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市场化、社会化运营模式,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应用。三是深入实施科技对口帮扶合作。立足全面深化京津冀农业科技合作的现实需要,天津相关农业部门和农业创新团队依托单位过去几年集中与河北张家口、承德签订了科技对口帮扶合作协议,而这些协议的落实还需农业创新团队发挥自身科技优势,联合当地农业科研机构,结合帮扶地区实际着力开展蔬菜、林果、畜牧等领域的科技合作,通过提供高效种植或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病虫害疫病防控最新技术和专业人才培训,努力扩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覆盖面、提高科技对口帮扶精准化水平。

6.4 加快配套体制机制改革

体制机制改革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活力所在,也是农业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关键所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应着力突破制约农业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采取配套措施,切实为农业创新团队运行能力提升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一,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获取重大科技成果、作出突出贡献人员,通过科研专项、课题津贴、业绩津贴等形式给予实质性物质奖励,最大限度调动农业创新团队成员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的积极性与持久热情;同时,通过树立典范榜样、授予荣誉称号、公开宣传报道等形式,扩大其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实现创新团队成员名利双收。而对工作不上心、不努力、不负责,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成员,则提出批评警告,并给予相应惩罚。第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充分利用市域范围内各涉农区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和京津冀科技协作平台,有关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加快建立成果信息共享资源库,实时收集、定期公布农业创新团队及其他科研机构的最新科技成果,并对可商品化、市场化成果及时通过公开议价、拍卖方式进行有偿转让,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开发和应用。第三,完善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对于农业创新团队科技成果处置分配,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应依市场规则探索分配机制改革。作为职务发明成果在强调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前提下,其开发使用权和收益权应优先授予农业创新团队,转化收入大部分奖励给有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而激发团队成员继续从事科技活动的激情与动力,最终促进团队整体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提升。此外,政府还应在推动建立农科教和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建立跨区域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机制等方面发挥更大组织协调作用,最终促进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和转化效率提升。

7 结论

天津农业创新团队自2017 年启动以来已4 年有余,这期间各团队围绕产业生产一线技术需求积极开展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活动,显著提升了产业发展的科技化水平,更促进了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然而,面对国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传统农业向以高质量、绿色生态、有机为特征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要求,需要更多考虑产业体系内部农产品应对外部市场竞争,加快提升农业产量、质量、安全性已成为迫切要求。天津农业创新团队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如基础关键技术待突破、指导培训针对性待提升、技术集成转化应用待加强、科研资金监管过于僵化、团队组织结构建设需优化、考核指标设计运行需完善等突出问题。对此,站在天津农业创新团队整体全局性层面视角下,经全面深入调查和系统分析研判,分别从创新团队自身和政府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对策措施,期望能为现实天津农业创新团队运行能力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事实上,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运行是一个动态演变的复杂系统过程,适应产业体系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天津农业创新团队运行的目标任务也会作出相应调整和优化,故未来天津农业创新团队运行如何协调团队及其成员与外部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农技推广机构、依托单位、市场经营主体、农户等外部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团队知识、技能、人才如何与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结合更加紧密,运行进展和成果产出如何更加体现地域性都市农业色彩,运行绩效评价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如何实现与国家层面农业创新团队衔接及在哪些方面开展合作,如何实现京津冀农业创新团队间的联合合作进而形成集聚效应等,这些都有待深入探讨。

致谢:感谢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下属科技教育处及天津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对于本研究所提供的相关数据和文字材料支持。

注释:

1)文中如无其他特别说明,相关数据来源均同此。

猜你喜欢
体系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如何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体系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