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诵玉
考场作文因其特定场合(考场)和特定目的(获得高分)而有其特殊性,如审题立意、结构材料、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也有一定的方法。但考场作文常存在着不少问题,如错别字、语病、乱用词语、胡乱引用、缺乏逻辑、粗俗等。本文着重谈谈考场作文的语言表达的问题和应对对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提出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其中对“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内涵有如下表述: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这有几层意思:一是语言的学习要在语言实践中、具体情境中进行;二是语言的学习要掌握语言的特点及规律;三是要形成个性化的语言。这也是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指明了路径、内容及目标。路径是语言实践和具体情境,内容是语言特点及规律,目标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课标”在“课程目标”部分特别提到:“能凭借语感和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就考场作文而言,需要根据所给的作文题目,自主设定真实的语言情境,然后运用书面语进行得体的表达,而不是偏、怪、繁、古的表达。
考场作文的语言表达,还和思维、审美、文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在“课标”中也有清晰的阐述:
①语言文字运用和思维密切相关,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
②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
③语言文字的运用体现时代的发展状况和人的文化修养,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精华,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与传播。
很明显,在四个“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需要借助语言,审美鉴赏与创造需要借助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借助语言。反过来说,在考场作文中,语言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一个人的思维、审美、文化方面品质。
由此可见,考场作文是符合写作者自身认识和才情的真实的语言表达,应遵循以下要求:语言表达要通顺、准确、得体;语言表达要能体现一定的思维、审美和文化特质;语言表达最好有其个性特点。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通顺、准确、得体,是语言表达基本要求。通顺是指没有语病,表达流畅;准确是指表达的语意贴切、指向明确;得体是指,符合说话者(中学生)的身份,符合文体要求,议论文有议论文的语言,记叙文有记叙文的表达。一篇文章,从整体语言表达来看,从句子表达来看,实际上都是思维的反映;语言既能在形式上体现审美和文化,也可在内涵上承载审美和文化。个性化是作文语言的理想要求,至于是什么样的个性化,则因人而异。[1]
考场作文在语言表达上常常存在很多问题。最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错别字在考场作文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据2017、2018、2019三年的《上海高考作文评析》,梳理三年的上海高考考场作文,发现以下汉字容易混淆、错写:
循—寻 绝—决 驻—住 鼎—顶 清—青 即—既 既—即 做—作 艰—坚 致—至
嘛—吗 流—留 躁—燥 尽—境 费—废[2]
砺—励 材—才 须—需 辨—辩 遁—循 记—计 付—负 味—昧 藉—籍 浑—混
尝—偿 幅—副 绚—炫 粹—瘁 博—搏 尤—犹[3]
到—道 树—竖 故—固 地—的 得—地 地—得 蓦—暮 与—于 于—与 诃—柯
才—材 制—致 世—事 个—各 再—在 生—身 身—生 反—返 它—他 和—合
哪—那 必—毕 对—队 分—份 力—历[4]
上面各对词语中,前面一个是正确的,后面一个是别字。对于那些手误写错的、不常见的错误,我们没有统计进来了。有的错别字反复出现,如“故”“固”、“的”“地”“得”、“和”“合”、“于”“与”、“循”“寻”、“犹”“尤”等,互相之间混用。写错别字的原因当然有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了解,如“的”“地”“得”,考生不知道它们各自的语法功能;再如,“即”和“既”,主要原因恐怕是不知道它们的意思。
尤其是偏僻词语、文言词语,甚至是生造词语。这一点表现最明显的是2020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文中出现“嚆矢、振翮、孜孜矻矻、玉墀、婞直”等很多难读、难认、难懂的词语,完全违背了高考作文语言表达要流畅这一要求。还有些考生不好好写作文,生造词语,让人读起来不知所云。
考场作文中有语病的句子比比皆是,下面这些病句,是从高考作文里选取的。
①首先是对之的认识。(文言词语“之”乱用入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还有“其”。)
②规律性的认知总是在我们对于众多新事物时最好的使用工具。(句式杂糅,句义混乱。)
③在感受其他音乐的同时,实则是对不同事物的认识、感受不同之处,进行比较与思考。(前面缺少主语,后面混乱杂糅。)
④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我们行事前会关照前人经验以求更好地认识事物的原因。(句式杂糅。)
⑤不如说是生来使然人所具有的一种本性。(成分残缺。)
语病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不懂语法是根本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使用了长句子,导致句式杂糅、语义混乱。
最常见的是引号、书名号、冒号、逗号的乱用、错用。看下面两个例子:
①司汤达苦心孤诣创作的“红与黑”只售出36 本。(“红与黑”应是《红与黑》。)
②大多数人心中涌起的一个念头是“这个问题我可以解决。”(引用内容是句子的成分,句号应该在引号外面。)
其实,标点符号的误用、乱用,甚至不用,已经成为当下语言表达的一种常见现象,反映在考场作文中也是如此。
胡乱引用,甚至是编造名言,这种情况在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中有蔓延的趋势。就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来说,是不应该这样的。请看下面几个句子:
①《诗经》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如若不尽,与古为新。”(“如若不尽,与古为新”应是“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出自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②鲁迅曾言:“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亦弗之其固有之精神。”(后半句应为“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③安其所习,毁其不见。(应为“安其所习,毁所不见”。)
④傅国涌在《知识分子的公德心》中写道:“在历史中,总有一个不变的尺度,不论你生前死后获得了多大的荣耀,都逃不过这一尺度的衡量。”(这句应为:“在人类的文明史当中,始终有不变的确定的尺度,无论生前死后你获得了多大的人间荣耀,最终都逃不过这个不变尺度的衡量。”)
不是说一定要把引用的原话一字不差地写出来,但是,既然采用了直接引用的方式,就不能错。
语句间没有逻辑性,表达混乱。请看下面考场作文片段:
“①而外国文化则正可以帮助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文化。②外国文化是一种对照。③我们为何要学习外语,这并不是不爱国,而是让我们更爱国。④众所周知,当今时代在进步,社会在进步,全球化和国际交往已成了不可避免的一种必然趋势。⑤外语是国与国之间互相往来的基本工具。⑥且交往过程中,文化互相的碰撞,有时融合,我们也须接触并学习异域文化。”
这一段各语句间存在着逻辑问题。①②两句是讲外国文化可以起到对照作用。③句显然是用外语代替了外国文化,而且扯到了爱国上,完全跑掉。第④句继续跑,跑到全球化上了。第⑤句说外语是国与国之间的工具,本身就有问题,什么外语?英语,法语,还是阿拉伯语?第⑥句强调必须学习外国文化。为什么必须?也没说。这一段内各句子间、句子内部都很混乱。思维混乱的直观表现就是语言的不知所云,思维的问题反映在了语言上。
口语化严重,甚至粗鄙,缺乏美感,更谈不上有文化了。考场作文虽然不要求一定有多美,也不要求一定要显示文化深厚,但是也不能粗鄙、随意。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①人有时候是很奇怪的,在一起时总是想方设法预测对方的不好,在离开后又回想起对方的好,在一起久了,想要陪伴,想要体贴,想要更多的安全感。
②从这两件小事来看,我觉得人对人的评价取决于你的所作所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或许那个歹徒也做过好事。
如果是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上面两个句子当然可以,但考场作文是书面表达,不可随意。既不典雅,也缺乏议论文语言精炼、干脆的特点。其实,这种情况比比皆是,甚至于有的考场作文全篇如此。
针对考场作文出现的这些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我们建议在作文教学中分别采用以下应对策略,以此规范语言。
针对考场作文中错别字、用词不规范、标点符号乱用、病句等情况,重点还是要强化语文基础知识。例如,平时加强汉字构造知识的教学,教学生辨别字形,从源头上让学生了解汉字字形,防止写错别字;训练词义辨别的能力,教给词语使用的方法,以便用对词语、用准词语;讲解一些标点符号的知识和使用规范;讲解常见语病的种类,并教给学生一些辨别语病的方法;也可以将这些内容综合起来学习。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书籍比较多,各种训练试题、训练方法也比较多,此处不赘述了。
语言表达能力除了在积累模仿中慢慢提升外,也是有技巧可提炼、传授的。对高一的学生来说,当然可以采用阅读、积累、模仿的办法,但是对于临近高考的高三学生,则需要一些快速提升语言表达技巧的方法。
例如,针对考场作文常见的错用、乱用名言现象,除了强调平时的积累外,也可教给学生用间接引用和引用大概意思的方法来轻松化解。这样做,既取其意,也使行文更严谨。
对于那些只会用日常生活口语来表达的学生,则要教给他们简单易学的方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其仿写句子,使句式整齐。可以在平时的阅读中做点好句子积累与仿写、改写练习,既训练了语言表达,也顺便积累了素材。
2.教其学习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气势。
我们比较两组句子:
①过这样的生活,不也是一种悲哀吗?
②过这样的生活,是一种悲哀。
①若真如此,社会危矣!
②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社会就危险了。
很明显,①比②气势强,就是因为使用了反问句和感叹句。
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技巧还有不少,如使用呼告的修辞手法,使用否定句、双重否定句,使用强调词语(副词)、连接词语(关联词、连词),使用短句子等。
梳理考场作文,我们发现,改直接引用为间接引用、概括意思引用,使用强调的词语,使用反复、呼告等修辞,使用反问句、感叹句,使用短句子等,这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却很少有考生使用,使用得好的则又更少。这是为什么呢?不是不会,而是没有用的意识,就是说,根本不知道语言表达还能这么做。由此进一步说,提升考场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并非是十分困难的事,关键还在于有意识,有行动,最后形成习惯。
语言表达缺乏逻辑,虽然本质上是思维缺乏逻辑,但也不能排除语言表达能力本身的问题,也就是说,考生在一些基本的语言逻辑方面知识的缺乏,导致语言表达能力的缺失,进而使语言表达没有逻辑性。如何提升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强化语法知识,尤其是复句知识。
因很多年前过于强调语法,后来被矫枉过正,现在的中学语文课堂上完全不讲语法了。这样做的后果不仅是学生不懂语法,连不少年轻的语文教师都不懂语法,学生的语言表达大量出现逻辑性错误,也就好理解了。所以,强化语法知识,讲讲复句知识,就显得很重要了。沪版高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就专设一节“复句”,来让师生学习复句知识。
2.教给学生一些逻辑方面的知识。
统编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四单元专门用一个单元来讲逻辑知识,虽然讲的是逻辑知识,也关乎语言的表达。可以在教学中作一点拓展和训练。近年来的高考试卷中,也多有对语言表达逻辑方面的考查。如2017 高考全国卷1 第21 题,2018年上海高考卷第4题,等,都是在考查语言表达的逻辑。这种通过测试的方式来倒逼教师和学生学习逻辑知识,提升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除了需要逻辑性外,还需要形象性,而这一点往往又容易被忽略。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语言的形象性呢?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训练辨析词语形象色彩的能力。如,当我们说“鹅卵石”的时候,是将“鹅卵”的形状和“石头”结合起来了,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可感的形象;[5]再如“汗滴禾下土”中的“滴”能表现出汗一滴一滴往下落的情景,而且将汗滴和谷粒的形状(都是椭圆形)联系起来了,更形象贴切。其他词语,像“落”“淌”“流”就没有这么形象了。[6]教学中可以对此加以辨析。
2.将想象力的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中。凡是那些带有形象色彩的词语,具有形象可感的事物都可以拿来进行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例如,课本中大量的古诗词以及像《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等文章中的景物描写,《药》《套中人》等文章中的人物描写等,都可作为训练素材。
3.以命题测试来引导形象思维的培养。简单地说,就是在命题测试中,有意识地设置关于形象思维考查的题目,引导教师、学生重视形象思维。
4.其他一些方法,诸如给课文配插图活动,编演课本剧活动,诵读想象活动,组织学生外出采风、参观等,都能起到一定的训练作用。
高考作文的语言表达,最高境界还是个性化,一切的方法、技巧也都是辅助,学生能在考场上用独具特色的语言来表达,才是好的。为此,考场作文可以在五个方面形成个性化的语言表达:①铺陈对仗,有雅致的表达;②调侃幽默,有风趣的表达;③不拘一格,有灵动的表达;④循规蹈矩,有理性的表达;⑤浓抹淡妆,有融合的表达。[6]
考场作文语言表达的问题,过去、现在都存在,将来也会或多或少存在,大抵呈现同样的问题,故以上针对解决考场作文语言问题的应对策略也一定会长期有效。期盼有更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摸索出一些更好的策略和方法,让我们共同努力,卓有成效地解决考场作文语言表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