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慧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评《智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

2022-02-18 08:43邓朝艳
科技管理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服务平台智慧图书馆

书名:《智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

作者:高岩,景玉枝,杨静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3725-3

出版时间:2020 年7 月

定价:68 元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代教育越来越注重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例如微课、慕课及翻转课堂等都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趋势,通过构建高校智慧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平台,将有助于促进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既能满足高校自身的发展需求,也符合互联网环境下的时代要求。由高岩、景玉枝和杨静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智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书以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从发展历程、建设规划与平台以及图书馆管理系统等方面对其信息化建设展开细致探讨,并且对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未来进行系列阐述。本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兼具专业性和针对性,可为相关院校智慧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全书共包括八章。第一章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行简要概述。第二章至第四章以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分别从建设规划、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对其信息化建设展开论述。第五章重点研究智慧图书馆的构成要素与核心要素、转型与发展构想、特征与方法论等。第六章是智慧图书馆的实践研究。第七章阐述智慧图书馆馆员的概念与建设必要性、核心能力与特性、角色定位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等。第八章是智慧图书馆服务,涉及服务平台构建、服务途径及其构建和情境感知服务模式。

智慧图书馆是一种智能化建筑,借助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中的运用,实现 智能建筑与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的创新融合。结合本书,高校智慧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平台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服务重点来看,与以往传统的服务平台相比,信息化服务平台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能力测试,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其关注重点集中于学习方法的信息挖掘方面,即与学生学习息息相关的信息,并且根据学生特征提供最适宜的学习方法。其次,在数据采集方面,传统服务平台只能体现出学生的群体水平,无法准确反映学生个体,故缺乏个性化特点。而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数据则有较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基于大数据本身所具备的优势特征,可以对每一位学生的个人表现进行密切关注,使得学生个体水平得以展现。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智慧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具有研究意义,其建设目标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提高智慧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自动化与多元化水平。为适应信息化教学服务的个性化需求,表现为师生的关注点随时发生变化,因此数据提供者需要不断更新服务资源,以便系统服务平台具备不断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第二,提高关键词的关联性分析。针对存在相似性和关联性的搜索词汇,特别是服务平台的两个信息源之间,如果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性,用户查询到其中某个关键词的同时,可能对另一个产生同等兴趣,因此需提高服务系统对关键词的分析能力。第三,提高索引系统的兼容性。目前,高校信息化服务平台支持精确查找,导致用户无法直接搜索到自己感兴趣的资料,而且需要逐一排查。因此,在原有服务平台的基础上为现有模型系统建立搜索口进行索引,便能提高原有系统的兼容性,同时也能满足用户模糊查询的需求。

高校智慧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构建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笔者基于“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5G 时代高校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体系创新研究”(黔教合XY 字[2020] 127)”研究成果结合本书相关内容从以下几方面对其建设路径提出建议:第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作为构建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核心内容,包括网络、馆藏及潜在信息资源,是图书馆信息处理能力的直接表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应用,图书馆资源逐渐趋于多元化,并实现了印刷型资料向电子及数字化虚拟资源的转变。同时,图书馆需加强资源开发力度,积极参与资源共享与合作藏书,建立网络导航系统、学习论坛和学科知识门户等服务平台,有效提高知识信息的传播率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第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资源共享的实质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对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高校应在图书馆内部建立多级网络,对馆内资源进行宏观管控和多级管理,通过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实现图书馆之间的统一协调与规划,以此达到横向联网、相互兼容与合作的实际效果。随着信息资源量的增加,图书馆资源的质量与深度也得到提高,从而推动信息资源的有机共享。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智慧图书馆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图书馆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