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型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一体化路径研究
——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

2022-02-18 08:43陆红娟黄倧睿
科技管理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自创苏南区域

陆红娟,丁 宏,朱 军,何 程,黄倧睿

(1.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南京 210042;2.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南京 210004)

1 研究背景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2009 年,国务院依托北京中关村建设了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自创区”),之后相继批复了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和深圳等自创区,这批自创区都是以相应的单个国家高新区为主体来建设;之后,为探索区域创新一体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机制,2014 年10 月,国务院批复江苏苏南建设首个城市群型自创区、也是全国第五个自创区,它以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等城市所辖的全部国家高新园区为主体来协同共建;“十三五”期间,国务院以同样模式批复了长株潭、珠三角、郑洛新等城市群型自创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亦对强化自创区创新功能作出了部署。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布局建设自创区21 个,涉及56 个城市的62 个国家高新园区,其中,城市群型自创区12 个。2020 年,21个自创区完成园区生产总值近10 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创造总利润2.4 万亿元,较“十三五”末接近翻一番,年均增幅达到13%。

作为我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自创区,苏南肩负着打造区域创新一体化样板区的时代使命。对此,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将区域创新一体化作为苏南自创区建设的重点任务加以部署,省委全会专门对自创区建设作出“一个领导机构、一套实施体系、一批支撑平台、一批攻关项目”的“四个一”安排,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名义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一战略产业”的意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 年)》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文件,省市区联动建设一体化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创新资源跨区域流动和高效率配置。鉴于苏南自创区是全国起步最早,且率先部署区域创新一体化的城市群型自创区,也是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为例,研究该类自创区创新一体化路径,对于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引领其他同类型自创区加快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自创区建设是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战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能力评价、政策体系构建、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建立等方向。关于自创区创新能力评价,多从创新投入、创新组织、创新环境、创新产出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结果均表明,自创区创新绩效较好,但区域差异明显[1-5]。关于政策体系构建,石书玲[6]基于系统经济学理论,构建自创区创新政策体系模型,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共提出15 个创新政策单元,其中,宏观层面包括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建设、创新生态文化建设等10 个政策单元,微观层面包括创新联盟建设、产学研政创新系统、企业创新活动激励等5个政策单元;还有一些研究着眼某一方向提出专项政策制定的建议[7-8],或是对现有政策效力进行评估,提出优化建议[9-12]。关于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学者们均以某个城市群型自创区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类自创区普遍存在各城市创新功能定位同质化、地区间行政壁垒较强、鼓励跨区域合作的考核体系缺位、创新资源统筹配置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政府管理、空间布局、产业协同、服务网络等角度提出解决方案[13-16];王路昊等[17]还通过实证,探究了这些共性问题背后的根源,即城市群合作治理中地方政府所处制度环境的多重嵌入性,提出应该拓展制度环境的多元性,激发城市群治理中自下而上内生动力的建议。

鉴于自创区本质上属于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类,自创区创新一体化亦即区域创新一体化。欧盟是区域创新一体化的成功典范,各成员国让渡部分权利和资源,欧盟统一规划决策,统筹部署创新网络、跨区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战略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等全局性事项,如实施官方框架计划、共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布局空天产业创新合作网络等;各成员国根据自身实际,自主管理本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事务,同时共享一体化创新成果,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了各自为政的问题,保障了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充分共享[18]。中国发展基础较好,且被广泛关注的城市群有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研究发现,从体制机制角度看,这些城市群创新一体化的难点堵点与自创区基本一致[19-21],统一政府型组织被认为是破除难点堵点、推进区域创新一体化的关键力量[22],要在区域科技治理体系建设、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扩大创新型区域开放性、协同共建创新要素市场等方面进行制度和组织创新[19,23]。曾鹏等[24]基于空间维度,比较分析了京津冀区域创新基础,分析了该城市群知识型创新空间、应用型创新空间、创新服务空间的分布特征和创新网络联结关系,提出打造横向创新空间网络和纵向创新产业链条的区域创新一体化路径。吴慧等[25]以生物医药产业为切入点,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从创新网络主体、资源和活动出发,构建了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创新一体化的过程框架。

尽管关于区域创新一体化研究的报道很多,但是,区域创新一体化的确切内涵目前尚未形成一致见解。为便于研究,本文对区域创新一体化的内涵作出研究性界定,横向对比苏南与先于其建设的自创区的创新发展绩效,揭示苏南自创区发展的优势与短板,并从区域创新一体化视角研究提出推进其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3 区域创新一体化内涵界定与逻辑机理

3.1 内涵界定

借鉴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思想,结合创新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对区域创新一体化的内涵作出研究性界定,即不同区域让渡部分创新决策权,根据超越单个区域利益的创新决策函数,通过联合组建创新主体、合作配置创新要素、协同开展创新行动、共同分享创新成果,不断提升区域整体及个体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绩效的系统过程。本文从以下五个维度阐述区域创新一体化内涵:

一是空间维度的一体化。主要涉及不同类型的区域,包括经济区域、行政区域、地理区域、制度区域等,这些区域往往在特定空间范围内拥有相对独立的创新决策权和创新收益诉求。客观的区域差异和利益诉求是区域创新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而空间维度的一体化实质上是要用一种更高层级的区域概念来统筹分立的创新决策权,即不同类型的区域围绕创新活动构建共同体,以广义区域总体的创新效益最大化为创新决策的目标函数,协同开展各种创新活动,持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绩效。

二是主体维度的一体化。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都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不同主体有差异化的决策函数和行动逻辑,而且相互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其互动关系的状态对最终的创新绩效有决定性影响。因此,主体维度的一体化实质上是要尊重不同主体的能力差异和个性诉求,通过灵活多样的协调机制,形成最大化的创新合力。

三是客体维度的一体化。创新的客体主要体现在创新要素配置和创新内容类型两个层面。从创新要素配置的层面看,各种创新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壁垒被清除,创新要素按照区域创新总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在广义区域范围内自由流动,向中心区域的集聚过程和向外围区域的扩散过程呈现相对均衡的态势,为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不断提升奠定坚实的要素基础。从创新内容类型的层面看,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等不同类型的创新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全面、协调展开,处于核心地位的科技创新为其他类型创新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撑,其他类型的创新也从不同角度服务于科技创新,共同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四是环境维度的一体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按照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演进,必然要求创新环境的一体化。一方面,以政策、制度、平台等为载体的创新生态环境,完全符合一体化发展的需要,着力为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活动提供低成本、低风险、高收益的环境支撑;另一方面,各地区的创新生态环境在统一性与差异性上达到均衡和谐状态,各种经过实践检验的优质政策制度都可在相关地区推广应用,实现创新政策的统一性、公平性,同时,各地区的创新政策也不是完全均等同质的,创新政策要合乎本地实际,做到差异性和特色化。

五是成果维度的一体化。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一体化是区域创新一体化的关键环节。从纵向看,创新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在区域共同体范围内实现了一体化推进,创新成果的形成与其转化应用实现无缝对接。从横向看,创新成果为各相关区域所共享,创新利益按照贡献大小和公平原则在不同区域之间合理分配,中心地区的极化效应和外围地区的扩散效应达致良性平衡。

3.2 逻辑机理

根据上述分析,以苏南自创区为例,用图1 表示区域创新一体化的逻辑机理。

图1 苏南自创区创新一体化逻辑机理

4 苏南自创区创新一体化现状

本文从苏南自创区自身一体化工作推进和创新绩效横向对比两个方面分析苏南自创区创新一体化现状。

4.1 创新一体化工作推进成效与不足

4.1.1 颁布实施法规文件,强化法制保障和制度支持

省级层面,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苏南自创区条例》,共9 章、64 条,涵盖了规划建设、创新创业、产业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等自创区建设的各方面,其中,“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相关内容在全国率先实现突破;省政府印发了《苏南自创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 年)》,成立苏南自创区理事会,统筹推进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矩阵”;省财政设立10 亿元自创区建设专项资金,给予财力优先保障。地市层面,苏州、无锡、常州三地签署《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在联合推动三地创新资源共享、发展机会互惠、政策制定互通等方面达成共识;南京与镇江签署《共建G312 产业创新走廊框架协议》,推动南京麒麟科创园、仙林大学城与镇江高新区、大学城协同发展,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源地。

4.1.2 组织编制空间调整方案,统筹区域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

按照“规模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要求,组织各城市协同编制《苏南自创区空间调整方案》,总体呈现以高新区为核心、中心城市为重点、沪宁线为主轴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一体化发展的“五城九区多园”空间格局,推进自创区由外延式开发向内涵式挖潜转变。省地共同支持每个高新区主攻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领域,培育发展一个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形成南京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无锡高新区物联网、常州高新区光伏、苏州工业园区纳米技术及材料应用、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等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11 个、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2 个,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球微纳制造八大代表性区域之一,无锡高新区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

4.1.3 上下联动建设“一站式”服务中心,构建一体化创新服务体系

按照“互联互通、线上线下、统筹集成”的原则,建设苏南自创区一体化创新服务平台,广泛集聚高端资源,集成开展创新服务,线上建设“一个网站”,线下布局“一批站点”,统筹实施“一个行动”,探索人才、技术、成果、资本等创新要素统筹配置的新路径。目前,已在线下完成了省、苏南五市、高新区三级“一站式”科技服务中心的布局,统一使用苏南自创区Logo,打造苏南自创区阵地;线上推动各站点科技服务网站统一数据接口,实现用户跨库检索、全网对接资源的功能;实施服务苏南行动计划,近三年,省地联动年均组织服务活动约800 场次,服务企业约3 万家次,帮助企业引进科技成果约400 项、获得融资贷款支持约100 亿元,初步构建了站点纵向互通、要素横向互联的立体服务网络。

4.1.4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计划为支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市场化机制在苏南自创区建设企业联合创新中心76 家,累计转化技术成果3 600 项,衍生孵化企业640 家。鼓励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举办专利竞拍,苏南自创区挂牌发明专利1 686 件,起拍总价1.5 亿元。累计发放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贷款、人才贷超过400 亿元,创投机构管理资金规模超过2 200亿元。用好用足“科技镇长团”计划,从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选拔1 597名科技工作者到苏南各乡镇、街道、开发区任职,其中,副高级职称及以上占比达70%,博士学历占比为62%,且超过一半来自省外单位,引导推动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和企业,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 万多项,促成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载体建设近7 000 个。

苏南自创区是全国率先实践创新一体化发展的自创区,以上成效分别从环境、空间、客体、成果等四个维度体现了苏南自创区的一体化进程,但是,主体维度的一体化相对滞后。从自创区建设工作推进方面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各类主体尚未对一体化创新合作形成广泛共识。在政府层面,苏南自创区建设虽然由省级层面主导、自上而下推进,但是同样由省级层面主导的区域高质量考核却未将苏南自创区一体化发展情况纳入考核体系,使得自创区一体化无法引起各建设主体的足够重视;在企业层面,苏南自创区拥有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4 家,但却鲜见生态平台型或产业链链主式企业;从高校院所层面看,科研与产业脱节现象依然存在,要实现创新链支撑引领产业链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即三类主体的主观合作意愿都不强。二是一体化工作推进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苏南自创区由江苏省政府主导创建,苏南五市及高新区在省政府的领导下参与自创区建设,高新区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同时接受省级层面考核,因此处于多重嵌入的复杂制度环境,往往在参与过程中多以变通应对,形成“上合下竞”的漏斗式竞合关系[17],导致创新一体化推进存在较大阻力。

4.2 创新绩效比较分析

4.2.1 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

为全面分析苏南自创区发展的优势与短板,本文将苏南与先于其建设的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等自创区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推进苏南自创区创新一体化找准发力点。由于自创区是由国家高新区衍生而来的组织形态,因此,借鉴科技部印发的《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已有研究报道[1-5,26],按照系统、科学、客观和可操作的原则,从创新投入力度、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创业活力、创新国际化、创新活动产出等5 个方面设置25 个二级指标,构建自创区创新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转化为百分制来计算相关自创区创新发展绩效得分。熵值法具体测算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数据无量纲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正向指标:

逆向指标:

xij为第i个样本的第j项指标的数值(i=1,2, ,m;j=1,2, ,n),为第i个样本的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数值。

第二,确定指标贡献度并计算熵值。通过标准化后的指标数值占合计值的比例衡量指标的贡献度,并计算熵值,熵值计算公式如下:

第三,计算指标权重。通过信息商冗余度1-ej可以计算得出各项指标权重,从而计算各样本得分,指标权重计算如下:

按照上述方法,确定自创区创新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见表1。

表1 自创区创新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2.2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和《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指标进展情况的通报》。考虑到数据的延续性、完整性和可得性,本文对2019 年和2020 年五个自创区的创新发展绩效进行测度。

4.2.3 测度结果分析

经测度,自创区创新发展绩效在2019 年的综合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深圳(80.04)、北京中关村(70.03)、上海张江(63.36)、武汉东湖(59.63)、江苏苏南(58.17),在2020 年的综合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深圳(81.76)、北京中关村(66.79)、上海张江(63.30)、江苏苏南(60.12)、武汉东湖(58.24),一级指标得分情况见图2。

图2 自创区创新发展绩效一级指标情况

五个自创区中,苏南是唯一一个城市群型自创区,虽然整合了9 个国家高新园区的体量,但创新绩效与先期批复的自创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综合得分看,2019 年位列第五,2020 年位列第四;从一级指标得分看,各指标排名基本处于末两位;从二级指标得分看,从业人员平均薪酬和企业劳动生产率等2 个指标两年均垫底,但是,两年的R&D经费支出占GDP 比重却高居第二位,提示苏南自创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可能相对较低,且产业处于价值链较低端;独角兽企业数量、内资控股企业万人拥有欧美日专利及境外商标数、企业100 亿元增加值拥有知识产权及标准数量、净利润率、单位面积营业收入等5 个指标也不占优势,但是,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却高居第二位,提示苏南自创区新经济培育相对滞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型高科技企业数量较少,知识产权布局不够,“高端产业、低端环节”问题造成高技术产业只赚数字不赚钱,进而导致净利润率和单位面积营业收入相应较低。然而,相对先期批复的自创区,苏南也有2个优势较突出的指标,如瞪羚企业和上市企业数量,两年得分均位居第二,提示苏南的创新创业生态有利于培育形成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企业发展质态良好,获得资本市场认可。截至目前,江苏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全国最多,其中85.07%的企业来自苏南自创区,且苏南自创区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仍然高于位居第二位的省级区域数量。

5 结论与启示

江苏省政府借鉴欧盟创新一体化工作机制,通过地方立法、印发文件、统筹建设服务平台等策略,积极探索苏南自创区创新一体化路径,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与先期批复的单体自创区相比,整合了9 个国家高新园区体量的苏南创新发展绩效还是有较大差距,提示仅仅依靠物理空间整合拼凑、园区数据简单叠加,苏南以及其他城市群型自创区很难赢得竞争优势。因此,该类型自创区应该从空间、主体、客体、环境、成果等维度深化区域创新一体化,建立良性有序的竞合关系,才能充分释放一体化发展新动能。以苏南自创区为例,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5.1 共谋一体化创新空间布局

以区域创新一体化为主线,主动对接多重国家战略,综合考量地理区位、创新资源、产业基础和发展定位,实施“1 带、2 圈、3 轴、多点”的空间布局战略。“1 带”:以长江经济带为依托、以扬子江城市群为腹地的绿色协同创新发展带。“2 圈”:宁镇扬综合科创圈、环太湖产业科创圈。其中,环太湖产业科创圈由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和浙江的湖州、嘉兴构成,可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3 轴”:G42 综合科技创新轴、G25 产业科技创新轴、G15 创新产业承载轴,均沿3 条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展开:一是G42 沿线,链接南京、苏州两大创新中心,两者南北联动将使G42 沿线成为苏南乃至长三角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将其定位为综合科技创新轴,作为苏南一体化创新的南北主轴。二是G25 沿线,链接南京、杭州两大中心,定位为产业科技创新轴,作为苏南一体化创新的西侧轴。三是G15 沿线,链接连云港、盐城、南通、上海,通过“一带一路”、沿海开发战略、自贸区、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重国家战略的政策赋能,可定位为苏南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区,作为苏南一体化创新的东侧轴。“多点”:适时增加苏南自创区创新核心区数量,将新增的国家高新区和自贸区片区确定为自创区的核心区,把部分实力较强的省级高新区确立为自创区的次核心区,打造梯次联动的创新发展格局。

5.2 合力提升主体创新能级

一是共建重大科学研究设施。瞄准新科技革命可能发生的方向和发展迅速的新兴、交叉、前沿方向,按照“一设施多基地”模式,省地合力、地市协作共建一批跨区域、跨学科、跨行业的重大科学研究设施,开展系统性、引领性、原创性应用基础研究,打造重大产业科技创新策源地。二是跨区域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其他创新主体参与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以共同利益为纽带,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通过产业链上中下游和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积极锻造“杀手锏”技术和突破“卡脖子”技术,对创新链进行补链、强链、延链,推动创新链引领产业链,加快实现产业创新链自主可控。三是加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坚持企业出题人角色,推动大学科研工作奔着产业急需去;推动有扩校计划的高教资源优先在苏南自创区布局,进一步促进名校与各地融合发展。四是支持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大自主知识产权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力度,加速企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围绕新经济培育,组建自创区“独角兽企业训练营”,遴选开展颠覆式硬科技创新且可能催生广泛应用场景的种子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提前布局未来产业。

5.3 协作集聚创新资源要素

一是建设G42 沪宁沿线人才创新走廊。共享国际国内产学研合作渠道,加大苏南五市人才支持政策衔接互通,实行人才标准互认共享,促进人才资源在城市之间有序流动。共享海外引才渠道,推动国际人才服务监管部门信息互换,提高国际人才综合服务水平。二是建立统一规范的技术市场。省级层面建立统一的技术合同登记管理平台,统筹建设技术交易信息系统,制定统一的开发规范和接口标准,组织技术交易培训,壮大技术经理人队伍,推动自创区技术市场专业化、网络化、标准化运行;地市层面,聚焦“一区一战略产业”培育,分别建立相应产业的技术市场,开发省地互联互通的技术交易信息系统,通过组织专利拍卖、创新挑战赛等活动,促进产业创新所需要素向当地加速集聚。三是深入推进一体化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省级层面组织自创区高峰论坛、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等系列化、品牌化、组团式科技活动,吸引全球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战略企业家、创业投资人投身苏南自创区的创新创业;引导各地按照产业关联度和相似度,加强沟通磋商,邀请自创区其他板块共同举办或参与本地活动,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5.4 共塑开放融合的“双创”生态环境

一是推进区域科技治理体系一体化。发挥理事会统一决策作用,建立自创区各板块科技创新规划会商机制。对于构成自创区的各国家高新园区的考核,省、市、县及各部门的考核体系应充分衔接,避免冲突矛盾,但鼓励差异性、特色化和多元化,对于苏南五市在自创区建设中不同的角色定位进行个性化考核,对于助推良性竞合关系的行为进行直接加分。二是深化“双自”联动发展格局。推动苏南自创区与江苏自贸试验区联动,按照重点突破、由点到面的联动路径,分别以南京和苏州为中心,推动政策互认互补的制度联动、开放型经济与创新型经济良性互动的产业联动、资源平台共建共享的要素联动和竞合有序协同发展的治理联动,打造双核驱动的“双自”联动格局。三是完善创新服务支撑体系。紧扣产业链各环节,在苏南全域布局相应环节的产业创新平台,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夯实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创新链基础。跨区域打造“科技型龙头企业+孵化”的融通型载体,以期培育形成生态主导型或产业链链主式企业。依托省政府投资基金,设立一体化创新投资基金,通过与地方合作设立子基金等方式,支持苏南自创区建设等创新驱动发展部署。

5.5 共研共享共用区域科技成果

一是共同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成果。考虑到由政府主导支持、高校院所牵头实施的攻关项目成果往往面临转化周期长的问题,因此,建议依托产业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行业组织,以市场化机制,组织跨区域的“杀手锏”和“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由参与各方共同出资、协商立项,并明确收益分配机制(政府可通过一体化创新投资基金参与出资,但不可干预项目研究方向),这样可实现科技成果形成与其转化应用的无缝对接。二是组织多种形式科技成果对接。依托各地技术市场、技术转移机构等科技中介及科技镇长团,线上线下及时发布并向企业推送最新科技成果信息,组织专家企业行、企业院校行、早餐会等活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对促进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合作的科技中介机构,自创区建设专项资金应给予机构额外奖励。三是探索建立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成果直通车机制。推动各高新园区围绕“一区一战略产业”培育,积极争取与相关领域的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建立合作关系,创建成果转化试点基地,争取转化优先权。

猜你喜欢
自创苏南区域
苏南年俗亦动人
分割区域
路先生,我错了
短视频平台抖音宣布启动2019“抖音看见音乐计划”并推出自创音乐作品专辑
兰太公司纪委举办庆“七·一”职工自创廉洁文化作品展
区域发展篇
事业单位自创无形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近代苏南义庄与基层社会控制
不确认自创商誉之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