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的运动构图研究

2022-02-18 23:08熊天啸
新闻传播 2022年16期
关键词:摄制组军舰纪录片

熊天啸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哈尔滨 150090)

在摄影领域,运动构图是指影视画面结构与拍摄对象始终处于变化的状态,该构图形式广泛应用于电视纪录片的拍摄。电视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经常出现拍摄对象或摄像机一方处于运动状态的现象,有时二者会同时处于运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相较于静态构图,动态构图所呈现的镜头影像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与表现力。

一、需要主创意识又要符合受众心理

纪录片多以主观镜头展开事物描写,因此对事物的叙述视角多为自己的视角,但是在此基础之上,要确保主创意识贴合于受众的观赏需求与审美,以自身的视角作为观众欣赏的窗口,在视觉上有效引导观众的观赏心理,给予观众更充足的感官体验,较好满足观众的探究需求。例如,《走进南沙》,这是一部由央视亲力打造的纪录片,拍摄中开头的一组镜头是这样的:镜头以军旗特写为起始点,逐步展现海上军舰的全貌,然后随着镜头的拉开,海上军舰航行在广袤辽阔的南海上的景象逐步呈现,直到镜头中相对完整地展现出浩瀚无垠的碧海蓝天后,镜头突然又转向了导弹发射架的特写,具体描述了其蓄势待发的状态,镜头接着又逐渐推移至舰艏,最后记录了在波涛汹涌的海域中稳步前行、乘风破浪的军舰身姿。这组镜头就是以主观视角进行景物表达,将观众带入,在不露痕迹间向观众传达了这组镜头的意思。试想,如果将这组镜头换成一个个的固定图片,那么会显得非常单调,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视觉心理会受到明显打击。

这部纪录片在拍摄的前期阶段,摄制组的摄影工作并不顺利,拍摄人员充分感受到了海面的颠簸,在刚刚步入岛礁海区时,摄制组需要进行舰艇的更换,然而在从大舰换到小艇上时,受颠簸海面的影响,二者间容易出现冲撞的情况,换艇工作一波三折,途中充满了危险与偶然,尤其是在波峰浪谷时,波涛汹涌的海面使摄制组所乘坐的小艇在前进的过程中一直抛上跌下,但这不仅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也是宝贵的摄影素材。为了详尽地保留每一个珍贵难忘的瞬间,摄制组自换乘起全程开启了摄像机,对换乘过程及前进过程进行了详尽的记录,也正因为小艇的剧烈摆动使摄制组拍摄到了十分珍贵难得的镜头画面,所拍摄的画面天然具有运动构图美。在后期编辑时对于这段来之不易的、在颠簸中所拍摄完成的画面,大家感到十分意外和惊喜,这些画面中真实地体现了湍急的海水中小艇不断地摇曳前进,将南中国海的凶险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如此强烈、具有感染力的镜头段落是摆拍根本无法达到的,同时也是前所未料的惊喜,是此次拍摄最珍贵的收获,将整段的长镜头放入纪录片无疑使纪录片更加真实与丰富,其天然的运动构图使纪录片充分地融合了真实的生活与艺术美感,在偶然与波折中呈现出了真正完美的纪录片。

二、提高运动构图的能力

运动构图拍摄要求拍摄者具备运动构图构思。在拍摄静态构图影像时,摄影师仅需根据构图法则进行画面构建,就可以获得理想的画面或影像。但在进行运动构图影像拍摄时,摄影师不仅要掌握构图法则,还要具有构图应试与画面组织能力,这要求拍摄者既要具有坚实的摄影理论基础,还要具备丰富的摄影经验。而为了实现动态构图能力的提升,摄影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运动构图应追求节奏感、韵律感

正如在进行纪录片拍摄时必须同时兼顾主题与情感一样,在进行动态构图拍摄时也需要围绕主题思想进行轻重缓急的统一设计,在运动构图时过度狂放或过度追求动感都会导致影像画面出现偏颇。运动构图影像画面的气场氛围营造主要取决于运动的平稳性与厚重性间的平衡,运动构图并非总是让人感觉到血脉偾张,而是在一帧帧画面中给人以娓娓道来之感,画面整体行云流水、结构自然,即使是较为柔美的画面,也会具有较强的动感,它的韵律和节奏是非常明显的。

(二)不要忽视另一只眼睛的作用

“动”是运动构图的关键与重点,若想实现良好的运动构图表达,不能单纯地凭借眼睛在取景器中紧密追随与寻找想要拍摄的景物,应该一只眼睛贴近取景器,另一只眼睛延伸至镜头之外,放置于更广阔的情景中,密切关注周围情景的变化,进行情景的预测与掌控。被拍摄的事物走入镜头可能是偶然,但拍摄到理想的画面绝对是因为摄影师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持续观察中完成了良好的调整。因此,在进行动态构图拍摄时摄影师必须充分利用另一只眼睛进行观察与捕捉。

(三)运动构图要在选择中创新

创作创新的内核是进行有效而准确的选择,选择对于摄影新手或高手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故宫等古代建筑的纪录片中,往往以开启大门为开头,而这一环节的拍摄通常采用大门缓缓向两侧打开的方式,大门打开后随着相机的移动,一道道门被不断开启,如同展开了历史的画卷,这种表现方式几乎是家常便饭,很多人都会采用此种拍摄方法,但事实上对古建筑门的拍摄手法具有广泛的选择空间,想要淋漓尽致地表达古建筑的厚重质感,可以采用以步数推进镜头,放大斑驳的门钉作为开端的摄影形式,让整个画面被门钉所占满,然后进行停顿或减速,缓缓地将大门打开,此种拍摄形式能够利用画面向观众传达更有时间价值的历史厚重感,还可以伴有一定的门轴声,“吱呀”的一瞬间仿佛打开了历史的大门,观众与作者身临其境,感受刹那间的神秘。

三、探索运动构图离不开人体仿生学

在人体仿生学理论中人体眼球的结构类似于六度稳定仪,对事物的稳定观察主要来自于眼球的上下左右前后运动。因此在进行运动构图拍摄时可以让摄影机模仿眼球的运动形式,通过不断地移动创造紧张感。在部分情景下,纪录片的拍摄会采用非常规不稳定的镜头,这种镜头往往会呈现出令人惊喜的拍摄效果。例如部队演习纪录片,在进行冲锋舟抢滩登陆等情景的拍摄时,往往会采用前移伴随的摄像方式,摄影师在跟随拍摄对象剧烈运动时很难以常规拍摄方式进行画面捕捉,因此往往会采用手提或背负等非常规形式展开拍摄,这会导致拍摄的画面处于抖动状态,但却能够完整地拍摄到官兵冲锋、跨越、隐蔽等状态,且应用不稳定的镜头也可充分表达官兵的运动状态。但非常规不稳定的镜头运动形式不能滥用,例如在紧张情势下不可过度通过镜头抖动表达事件的紧张感,这会导致拍摄影像虚假做作,甚至会因为出现不对焦问题而影响纪录片效果。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纪录片的拍摄应遵守人体仿生学视觉规律,很多摄影师在摄影实践中容易忽视拍摄景物与眼球观察状态的一致性。例如在不断摆动的舰艇中的拍摄,若摄影师不能充分发挥人体的稳定优势,则会导致摄影画面与固定监视器图像一致。在摇晃的海平面中,舰艇本身会产生剧烈的晃动,而监视器画面会伴随舰艇的摇晃而产生海平面改变。但人站立在甲板眺望时,所观察到的海平面并不会因甲板的晃动而发生改变,眼球所捕捉到的海平面影像始终是平的。因此,在进行纪录片拍摄时应遵循人眼的捕捉特征,利用拍摄手段进行人眼捕捉画面的特征还原。

《越过大洋的握手》中的镜头:在经过某片海域时,一架小吨位的军舰受到剧烈的海浪的袭击,军舰产生了强烈的摇摆与晃动,被海浪不断地抛起,军舰本身似乎隐匿于浪花与水雾中,当时的情景十分危急。而位于另一艘补给舰中进行拍摄的摄影记者,在进行该军舰影像抓拍时记者完成了完美的运动构图拍摄,这主要得益于记者利用了补给舰的稳定性,加上对自身身体的良好控制。这一成功的镜头在央视军事节目片头用了20多年。

结语

运动构图的质量往往会直接决定电视纪录片的成败,直观影响纪录片的流畅性与呈现效果,大部分经典的纪录片都会具有精彩的运动构图内容,恰当地选择拍摄方法,合理地利用构图,保持画面均衡,通过节奏与速度的把握可以获得精彩的拍摄效果,所呈现出的镜头往往会成为电视纪录片中具有代表性的镜头,是可以让纪录片成为经典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摄制组军舰纪录片
图解军舰
理性思维 辩证思考
打捞沉没军舰
你和军舰有多熟
造艘军舰自己炸
就能帮到这里了,企鹅们,加油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影视剧中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