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生课后服务实践研究

2022-02-18 22:04
今天 2022年6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家长

余 敏

(嘉峪关市第五中学 甘肃 嘉峪关 732850)

自从2021年9月,我们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课后服务5+2的新模式以来,我们学校本着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积极开展了课后服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任何一项教育,都离不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因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成为课后服务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核心素养的落实离不开课后服务工作的实现。伴随着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基础教育改革目标的确立,一切课程改革都要围绕这一核心目标进行。课后服务作为学科课程的补充,弥补了“知识本位”的缺陷,也是课程改革的必要内容。核心素养的提出为课后服务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工作实施、工作评价明确了方向。同时,核心素养的落实也是检验学校工作的依据和标准,首先要明确学生在课后辅导中需要掌握的素养,其次对实施过程加以规范,最后还要以此为依据进行质量评价。

另一方面,课后服务工作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社会迅速发展导致学龄人口的增加,从而引发我国多地区出现班级人数过多的超额现象,班级授课制作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能够大规模地培养人才,适应社会和生产发展的要求。但是,它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不利于受教育者个人天性的充分发展。因此,课后服务工作能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而且课后服务内容的综合性、互通性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知识技能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课后服务既可以是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又可以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只有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前提,才能对课后服务工作的有效性进行理论与实践的验证。因此我以我们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为基础下,进行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后服务工作的实践研究。

1.制定方案

2021年08月,嘉峪关市教育局下发了《嘉峪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的通知,要求各学校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我们学校结合实际,迅速成立领导班子,制定了《嘉峪关市第五中学开展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实施方案》。落实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2.实施步骤

2.1 秋季开学第一周:制定课后服务“一校一案”。学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课后服务课程设置、报名、选课和课程评价系统,确保课后服务顺利开展。8月31日前制定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包括服务时间、服务内容、课程项目、自愿参加承诺书、申请表、课后服务安全责任书和具体要求等,报教育局批准后统一执行。建立健全“家长自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结合学生需求和校内外资源,依据我校学生年龄特点,安排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工作,制定课后服务项目课程。做好开设晚自习的准备和教师动员工作。在教育局审核完我校方案后及时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校园网站、班级工作群、微信公众号、校园公示栏等途径广泛深入宣传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时间、方式、内容、安全保障措施和服务特色,使家长、学生充分了解有关课后服务安排,鼓励有需求的学生每周5天都参加课后服务。

2.2 秋季开学第二周开始: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学校按照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核准、统筹安排的程序,统一组织开展课后服务,保障课后服务在校内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为激发教师积极性,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尽可能创造条件,解决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晚餐及教师子女的看管问题。

2.3 9月底前,学校进一步建立完善课后服务工作机制。试运行一个月后,学校对课后服务的内容、时间、效果等做全面评估,进一步调整服务形式。

2.4 12月底前,学校总结课后服务典型经验。

3.健全机制

3.1 推动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学校通过制定具体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确保秋季开学后实现学校全覆盖,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并根据学生需求,探索课后服务延伸至周六、周日的可行性。

3.2 规范课后服务组织。课后服务主要由学校承担,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学校充分尊重学生及家长的知情权,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事先广泛征求学生及家长意见,实施方案经市教育局批准后,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学校将不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杜绝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现象。

3.3 拓展课后服务渠道。课后服务由本校教师、退休老教师和社会热心人士承担,允许有资质的志愿者参与。经教育局批准,学校与第三方社会机构(社区活动中心、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城市博物馆、明珠气象塔、研学基地等校外活动场所等)开展合作,充分发挥第三方社会机构的专业优势,共同做好服务。

3.4 保障学校课后服务条件。学校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课后服务经费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待相关部门明确收费项目和标准后,按照相关政策要求执行。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相关后勤和管理人员参照执行。对聘请校外人员提供课后服务的,课后服务补助可按劳务费管理。学校可将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

3.5 开展假期托管服务。学校在放寒假前组织摸排、充分调研本校有寒暑假托管需求的学生数量、服务需求和资源条件,结合学校实际,可利用学校图书室、风雨操场、计算机教室、实验室和功能教室等开展课后服务,也可依托明珠气象塔、青少年活动中心、研学基地、社区活动中心等开展假期托管服务。学校积极与机关、企事业单位联系,利用片区内单位场地资源为托管学生提供假期托管服务。假期托管服务以看护为主,确保学生能充分休息,在做好看护的同时,合理提供一些游戏活动、文化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服务,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

3.6 做好免费线上学习服务。学校要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安排优秀教师在线答疑。

学校经过近一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诸多成效,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一些老师对这一课程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有的把课后服务等同于辅导作业,有的把课后服务理解为自由活动,玩游戏;还有的认为在这一时段,只要保证孩子的安全就可以了。另一方面是一些家长对课后服务工作的误解,家长认为课后服务是教育部门提出来的,就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完全撒手不管,只靠学校和老师。其次是质量不高。虽然教育部门制定了有关课后服务的意见,各地也制定了相关政策,但是缺少相应的评价标准,导致有些学校在工作过程中无从下手,甚至违背了课后服务意见制定的初衷。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办好办坏一个样,很多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内容和质量不高,学生得不到真正的发展。课后服务工作变成了形式主义,收效甚微。

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三者合力,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课后服务工作不仅仅是一个单一性的政策问题,还涉及我们国家课后托管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后服务工作的实践研究不但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还能促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实现。为此,我们也在不断完善,改进工作。

首先,学校将不断健全完善课后服务工作机制,落实校长第一责任,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对课后服务问题的研究,创新服务模式,把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稳妥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学校也把安全放在首位,落实安全责任,完善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制度、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和应急突发事件预案,加强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强化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对参与人员的政治、品德、健康严格把关,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制定并落实考勤、监管、交接制度。

另外,学校将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班级群、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站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课后服务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特色,使家长、学生充分了解有关安排和相关政策,积极引导、促进学生参加课后服务。

其次,学校努力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如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拓展选课形式、健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评价体系、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重视外聘教师的管理、加强家校合作等。最后,教师应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包括提升师德修养、积极参加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素养、通过不断反思提升课后服务专业能力、立足核心素养提升评价水平和评价技术。

课后服务工作才刚刚起步,与教育先进国家的课后服务工作有较大的差距。实现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后服务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将在教学工作中继续关注和致力于课后服务工作的研究。及时总结课后服务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不断提高学校课后服务的水平,为学校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家长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