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馆员基本能力建设探讨
——以某区属高校图书馆为例

2022-02-18 20:18祝凤云
教育观察 2022年19期
关键词:馆员图书馆院校

祝凤云

(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广西南宁,530003)

一、引言

“十四五”时期,推动教育和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主题,通过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高校图书馆自身要主动加快改革步伐,以满足服务新需求,不断适应时代变化。

人是发展的第一要素,馆员是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馆员是图书馆构成要素中最活泼、最积极、最具决定意义的要素。”[1]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图书馆馆员的综合能力关系到图书馆的发展质量,馆员的能力及其提升自然而然就成为图书馆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本研究重点讨论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馆员的基本能力建设问题。

二、高校图书馆馆员基本能力的定义

我国对图书馆馆员能力建设的探讨始于1988年,但仍未对馆员的能力标准和能力构成达成一致意见。事实上,图书馆中不同的工作岗位对馆员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而且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能力要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因此,对图书馆馆员基本能力的定义一直是动态变化着的。

2015年12月31日,教育部再次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但新《规程》仍未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能力要求和聘用条件加以明确规定。其中,第十一条只是将馆员分为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两大类,并且规定专业馆员人数不得少于馆员总人数的50%。专业馆员一般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经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辅助馆员一般应具有高等教育专科及以上层次学历。[2]

国外对图书馆馆员能力的衡量标准也是动态的。例如,美国《联邦图书馆员职业能力》将馆员能力分为基础能力和业务能力两部分。[3]而1998年11月美国法律图书馆协会制订的《法律图书馆研究生课程指南》则将图书馆馆员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能力与学科能力。[4]

一些学者认为,图书馆馆员能力是图书馆员的个体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在图书馆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本领和能量,它既是图书馆馆员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有效方式,也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积极力量。[5]由于图书馆馆员的内涵过于丰富,本研究只以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馆员的基本能力建设为研究对象,即每个高校图书馆馆员都必须具备通用的基础性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图书馆馆员的基本能力可以大致概括为人际沟通和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运用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能力、知识服务能力、新媒体创作与运营能力。

三、高校图书馆馆员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在强国建设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同时,强国建设也对普通高等学校及其教职员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元素,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无论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还是文化强国建设,都离不开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保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高校及其教育工作者,包括高校图书馆馆员,都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变革。

一方面,高校必须从传统的外延式扩容发展转变为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也就是说,在强国建设背景下,高校需要更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以适应全球教育、科技、文化和经济等竞争的新形势。这就要求高校在升级办学硬件设施和改善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师资人才队伍建设。一流的高校只有具备一流的师资,才能培养出强国建设所需的一流人才。“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强调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高校图书馆则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高校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必须重视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工作,这是高校顺应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专业性学术机构,而馆员作为图书馆的生力军,在高校服务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6]图书馆被认为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强国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必须为学校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支持。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图书馆馆员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素养。但是,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的馆员来源多样,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尚不能完全满足强国建设背景下高水平服务的需要。因此,高校图书馆馆员能力建设在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时期尤为重要。

四、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馆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本科院校是通过大中专学校合并、申本等途径由高等专科学校升格而来的,这部分高校普遍存在起点较低、基础薄弱、校区分散、管理相对滞后等问题。虽然各地方本科院校的图书馆基本情况有所不同,但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地方本科院校为例,其与国内大多数新升地方本科院校一样,由高等专科学校升格而来,建校历史较短,且与其他学校进行了合并,有多个校区,馆员构成相对复杂。由于该校的建成过程具有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多数特点,故选为本实证研究的观察对象。该校图书馆由老校区图书馆和新校区图书馆两部分组成,以新校区图书馆为主,现有馆舍面积共4万余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171万多册,电子文献总量超40tb,电子资源24小时在线开放,除寒暑假外每周开放98小时。目前,该馆共有员工55人,但仅有9名馆员具有高级职称(研究馆员2人,副研究馆员6人,高级工程师1人),占员工总数的16.3%;大专学历者6人,占馆员总数的10.9%,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仅8人,占员工总数的14.5%。可见,该馆馆员的学历和职称结构与教育部文件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从年龄结构来看,40岁以下的年轻馆员(1980年2月以后出生的)仅有8人,只占员工总数的14.5%;50岁以上的馆员有18人,占员工人数的32.7%。

从馆员的基本能力情况来看,该馆也很难令人满意,具体表现为:只有少数馆员具备现代管理知识;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可以熟练操作电脑的不超过30人;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熟练运用的不足10人;具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不到40人;具有较强人际沟通和文字表达能力,或具有知识服务能力,或具有新媒体创作与运营能力的馆员屈指可数。个别员工甚至还无法独立值班操作,只有在其他馆员的协助下才能完成工作任务。

事实上,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馆员的基本能力要求并不太高,而造成该校馆员整体上基本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管理层重视不够,对馆员基本能力建设认识不到位

高校中的图书馆不是教学科研一线单位,一般被定位为教辅部门。这就导致许多地方本科院校的管理层对图书馆存在较为片面的认识,往往只注重图书馆的日常运作,即文献资料的购买、存储、借阅和归还。事实上,本研究调查的地方本科院校就更注重图书馆的硬性指标,如馆舍面积、图书数量等,对图书馆馆员基本能力状况等软性指标重视不足,对图书馆的发展定位模糊,缺乏长远规划。同时,该校对图书馆馆员能力的概念和内涵认识模糊,馆员能力建设成为无源之水。

(二)图书馆入口把关不严,高层次人才引进少

该校图书馆每年都会引进新员工,但对新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却未作严格要求。特别是在近几年的高校人才大战中,该校为实现本科教学评估、学校更名和升格、创建“双一流”等目标,人才引进指标大规模地用于引进博士和教授等高层次人才,用于图书馆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指标有限,馆员队伍缺乏高水平的新鲜血液。又因为图书馆工作相对单纯,上班时间规律,所以成为安置博士、教授家属的首选,这就导致该校经常把一些不适宜教学或管理岗位的其他部门人员安置到图书馆,进一步拉低了馆员的整体能力水平。

(三)图书馆政策引导不力,馆员继续教育和培训不足

该校图书馆缺乏针对馆员能力培养提升的专门配套政策,建立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切实有效的在职馆员培训、继续教育和学历提升的规划、计划和措施也十分有限,馆员能力培养处于自发、自觉状态。这主要是因为该校在图书馆建设上的经费有限,馆员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业务培训和进修需要经过严格的层层审批。事实上,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甚至会出现馆员外出参加学习培训需要自己先行垫付学费、差旅费等费用的情况,且报账往往需要等较长一段时间。这种缺少对馆员的继续发展进行支持的现状让许多馆员的自我提升积极性大受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参加培训、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的机会本就非常有限,如果馆员的积极性再受打击,那么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就更加举步维艰。

(四)馆员自我发展动力不足,科研和学习投入较少

该校的图书馆馆员年龄普遍较大,继续学习深造和开展科学研究的整体意愿不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大多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甚至是跟随高等人才引进被安置的家属,生活重点普遍已经从事业转向家庭,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和精力需要花费在照顾老人和小孩上,进而造成工学矛盾,难以顾及自我提升,业务能力提升较慢。

此外,还有部分馆员缺乏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安于现状,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劳作中消磨了进取心。加之学校和图书馆的收入分配等各种政策与学历、职称、能力及业绩等联系不够紧密,导致一些馆员自我提升动力不足。具体表现为,一些馆员直至退休都只取得了中级职称,这很难与他们的工龄匹配。

五、新时期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馆员基本能力建设的路径

基于以上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在馆员能力建设方面应当分两步走,即先行做好全体馆员基本能力的建设工作,在条件成熟后重点提升馆员的职业能力(核心能力)和专业能力。

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馆员基本能力建设要重点做好如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确立馆员基本能力标准,做好政策引导

首先,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应确立既与国际国内先进高校图书馆馆员能力标准接轨,又符合本馆实际,且满足图书馆发展要求的本馆馆员《基本能力标准》,并将其作为馆员上岗的硬性标准要求,未达标者必须转岗学习。其次,制订一系列与馆员能力建设和提升的配套政策,明确馆员发展的目标导向。最后,帮助馆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以基本能力条件要求为基础,有的放矢地为馆员设定目标,帮助其明确学习方向,促进其自我发展和完善。

(二)加强继续教育,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制约,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很难在短时间内引进大批高素质人才。因此,在职馆员能力培养和提升在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必须重视馆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开展馆员能力建设工作。具体来说,图书馆应根据馆员基本能力标准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馆员培训进修计划,单独预算馆员能力建设资金。同时,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馆员进行能力提升,如组织馆员参加学术交流会和研讨会、每年分期分批组织馆员到兄弟院校图书馆考察学习、规定员工培训进修期间按正常工作考勤并领取平均绩效工资等。

(三)搭建学术和专业技术交流平台,为馆员能力提升创造条件

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可以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的经验,设立专门的“讲坛”或“讲座”,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馆演讲和进行学术报告,让馆员接触新思想、新观念,了解新技术、新突破、新趋势,形成新思维、新意识。

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还应当努力争取举办一些图书情报方面的学术会议和学术论坛,增加与国内外同行学习交流的机会,开阔馆员的学术视野。此外,每年也可以办一到两期的专题培训班,并邀请图书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提升馆员沟通表达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专项技能。

(四)实行薪酬激励机制,鼓励员工能力提升

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应开展充分的调研论证,学习国内外更成熟高校的先进经验,再根据全馆岗位实际情况,统筹兼顾,依法依规制订科学合理的二次分配政策,实行薪酬激励,拉大不同档次人员的绩效工资和福利待遇差距,提高馆员的工作和自我提升的积极性。

此外,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还应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激励政策,鼓励馆员积极参加方式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以此不断提升学历和基本技能。在相关制度的指引下,馆员既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又可以申请外出进修培训,还可以利用函授、在线课程、开放课程、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等多种方式。

(五)严格把好入口关,大力引进专业人才

地方本科院校要正视图书馆人员的作用和专业性,严把准入门槛。首先,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应向学校领导宣传国家相关政策和图书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在顶层设计争取学校的支持。其次,与此相适应的是,图书馆领导要坚持原则,确立馆员准入制度,严格把牢进人关,敢于拒绝不具备基本能力条件的人员在图书馆任职。最后,地方本科院校应从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和方向出发,为图书馆引进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事实上,人才的引进是图书馆人员队伍长期保持活力的重要途径。[7]只有通过引入高层次人才,开展馆员间的结对“传帮带”活动,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才能在馆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馆员能力发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加快馆员基本能力建设的步伐。

六、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正发生着急剧的变革。各个高校都在努力提升教学科研水平,致力于高校的高质量发展,以争取早日实现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

馆员是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基本能力是做好读者服务的基础。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馆员的基本能力建设关系到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水平,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只有做好规划和安排,及早采取可行措施,有效提升馆员的基础能力,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大学生在课下自觉学习的需求。

猜你喜欢
馆员图书馆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