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轶群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新媒体技术俨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甚至是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应该充分应用新媒体技术促进人与人相互间多种渠道的交流,促进人与事的多线关联,帮助人们运用合理手段解决问题,不断优化流程,使新媒体技术最大限度发挥作用,而人们对新媒体依赖和高频使用为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源泉[1]。在此基础上,高等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也进入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也将在信息技术的助推下步入新高度[2]。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努力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现代化。依托新媒体资源便捷的沟通手段,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取得辉煌的成果。
当今社会下,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新媒体灵活性强、内容丰富的特点,更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前进方向,迅速地达到思想道德素质的目标和要求[3]。大家都了解新媒体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的作用,能够让学生获取知识并指导学生的行动方向,并且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加快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的体会更加深入,使学生快速了解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获取更加全面的知识[4]。它远比传统的注入式教导更有优越性和灵活性,增强了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加速获取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正确影响。而正是因为新媒体的出现,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了更多的发展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极大程度上的机遇,这就需要学生和教师联起手来利用新媒体创造出更多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让这种教育达到最优化,使面对面互动转化为线上互动。而线上互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有一定的影响,真正实现新媒体的有效利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达到高水平,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实处,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的大学生沟通范围逐渐扩大,而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大学生实现了跨界沟通[5]。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往的思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更加有效,而扩大沟通方式,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既扩大了朋友圈,在同等程度上,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广泛传播。通过有效的跨界沟通,使得学生间的情谊得到升华。这种跨越地域的沟通,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得以建立,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学生可以不断地借鉴和参照对方的优秀来完善自我,得到自身的成长与进步,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目标也在最大限度上落实,这都有益于促进高等院校的教育发展。依托新媒体技术,高等院校的各种教育手段发展到智能化的水平,新媒体的沟通途径是所有学生都喜爱的,它能够有效传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能量,这种方式使得高校的学生更能够乐于接受。它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灵活、自由和开放,它传递出来的新模式、新思想,覆盖范围更广,影响更加深刻,它的落实让学生在极大程度上达到了提升,对自我、对这个时代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能够很快地去适应新时代、新媒体,这种新型的创新模式带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新的教学技术与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在教学中运用图片与音视频来帮助教师将课程内容丰富化、直观化,学生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知识点的查询,极大地方便了师生对知识的探索[6]。基于以上论述,便捷是新媒体应用于教学最显著的亮点,它的广泛应用突破了以往教学中的诸多制约,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海量的学习内容,因而成为学生最有效的学习工具,为学生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思想政治学习中提供了资源保障。另外,在新媒体应用于全社会的大背景下,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在平时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得益于新媒体技术,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获取思想政治知识,可以通过多种手段与社会对接,这对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发挥巨大作用,实现了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最终保障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当前新媒体的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资源已经发生了大的变化,新媒体有效地拓展了学生们的学习资源,使得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途径。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教科书来展开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仅仅只能够依靠书本来获取知识,但是新媒体技术能够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局限性,它具有更丰富信息来源途径,通过新媒体信息平台学生可以便捷地收获大量的知识。另外,新媒体技术智能化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合理地对师生的各种需求分类加工,极大地帮助教师保障教学效果,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现今高校主要依靠正统教学及党团组织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些还不足以强化学生的正确认知,专门的思想政治教师和学校中其他学科的教师以及行政管理人员都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这些人从多个维度上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优秀思想政治素养的教职员工为学生提供了榜样,学生通过向这些人看齐可以得到自身的提升,还可以透过网络的窗口了解社会上的道德模范,学习他们的道德准则,进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教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促进学生这方面素质的提高,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在应用新媒体技术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使其手段日臻成熟,变成辅助教学的最有力的工具。在教学实践中,师生共同发挥新媒体技术的积极作用,不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矫正自己,使自己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领域的起始阶段就已经诞生了,新媒体能够被广泛认知并具有一定规模是新世纪才形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经过岁月沉淀流传至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新时期造就的新媒体相结合,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家主流价值观,推动学生完善正能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潮流变革传统教学大纲,多种渠道引进正面能量的新思想,让学生在不断创新的新环境下,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将消极的内容转变为有用的信息,保障学生能够汲取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营养,高标准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既定的目标。而且要积极利用新媒体的正确理念,遏制新媒体的消极效用,教师也要同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念进行恰当的指引,使学生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获得广泛提高。
网络游戏是一种学生极其喜爱的形式,部分学生痴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教师可以把这种现象引入课堂对学生进行疏导,从而使学生主动地被课堂内容吸引。想达到如此的效果,教师必须提前设计好教案,教案的内容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心声,这样学生才能够汲取经验,踊跃参加课堂活动。同时课程设计也要有助于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使学生在刻苦钻研、辛勤探索过程中,积累一定的知识。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探讨网络带来的影响,在讨论中提升认识,有益于学生在总结中提高自己。教师通过立体的授课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播放短视频和热点图片,学生在直观体验的过程中牢记教学内容,也加深了对互联网信息的了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这也佐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极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的思想教育素质得到较好的提升,这样对于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是极有帮助的。
我们知道传统的教育与现代科技信息是有所不同的,教师需要利用这一点去融合这两种模式。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更加有感染力,对于学生的成长更有帮助,使学生能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所了解,被它吸引,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让学生把思想政治课作为新的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和主途径。在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必设的一门课程,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使传统教育核心价值观更加凸显,同时也可以借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多维立体的课堂上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在氛围的烘托下产生积极的理念。学生在新媒体技术营造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多种网络自媒体平台及通信软件实现自我教育,在生活实践中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加强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不断创新和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使其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影响学生在交流时潜移默化的思想渗透,使学生获益匪浅。另外,这也有利于在迅速吸收思想政治新知识的同时,合理运用新媒体的时效性,帮助学校进行一些短期项目例如招生统计、毕业招聘、评选先进等,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大学校园的动态,达到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影响的效果,进而辅助学校推进思想政治教学进程。
在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势非同以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当努力分析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努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从而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效果。在工作中,高校思政教师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借助各类新兴技术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学,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甄别网络信息能力的同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在课后,教师应当积极地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和学生的有效沟通,通过这种方式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状态。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任何一件有争议的事都能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在网络中发表看法,在发表看法之前,许多人并不会关注事件的真相,而仅仅是通过文字的表面评价某一现象。高校教师应当明确意识到不良言论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积极地帮助学生形成理智的思维,从而避免歪曲事实现象的出现。当然,在实际工作当中高校思政教师还应当充分分析本校的特色,并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探索提升思政课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力的方法。
归根结底,在新媒体技术的带动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学迎来前所未有的契机和挑战,因此要求教师具有敏感的意识性,能够挖掘和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巨大优势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