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文慧
倘若地理教师能够具备自我发展的意识,认真研读高考评价体系,就能发现高考题的奥妙与精巧所在。高考出题虽在预料之外,但亦在情理之中。
中国在新时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是新时代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二是新时代明确了历史新方位;三是新时代承载着新使命;四是新时代诞生了新思想;五是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因此,当前的教学要与时俱进,重新把握新时代下高考的脉搏,在学科素养的引领下引导学生科学备考。
每一次研读我国的高考评价体系,笔者都会有更深次的思考与领悟,每个人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都会因自身站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解读。通过对史辰羲的两篇论文《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和《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科必备知识考查路径初探》的研读,我们能非常清晰地知道高考究竟考什么和高考怎么考。关于高考考什么,高考评价体系给的回答是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即“四层”。关于高考怎么考,高考评价体系认为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即“四翼”。核心价值与学科素养是地理学科的核心内涵,体现核心素养考查的方向;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是构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决定核心素养考查的高度[1]。当前,地理科考试正逐渐由“知识能力立意”评价转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评价,也就是说,考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就是考核心素养[2]。
基于对以上两篇论文的研读和对高考评价体系的分析可以得出,首先,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了高考的定位与变化方向,明确了“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其次,“考什么”和“怎么考”关系到试题如何命制的问题;最后,试题的命制指引了地理教师“怎么教”的方向,即去落实“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思维”,促进考、教、学的有效衔接,最终即可达成“学科核心素养”。
从2020年高考地理山东卷的“露点”“干线”和全国卷的“顺坡垄”“玄武岩台地”等可以看出,新高考特别关注对“结构不良问题”的情境创设,因此在二轮复习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全面梳理知识体系和渗透一般规律和原理之外,还应该在选题训练时格外关注对会产生“认知冲突”的题型的选取。例如:在讲到地中海气候时,教师既要为学生普及区域气候的共性,也要兼顾其个性。共性是均为“夏干冬雨”,位于南北纬30°~40°,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之间,但也存在个性差异,如温度、夏干的程度、冬雨期的迟或早、冬雨所占季节比例等,且北美地中海气候具有凉夏(海岸)、热夏(内陆)差异,夏季(3 个月)降水不足1%,而南美地中海气候是夏凉冬雨。
教师可以把同一个地理问题所涉及的景观图、区域图、示意图、构造图等多方位展示给学生,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一个区域或者某个情境下的地理问题。例如:在讲授气候类型的判断技巧时,除了让学生学会根据气温和降水判读气候类型、根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根据指示事物判读气候类型之外,教师还应给学生展示气候资料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景观图,让学生既能感受到视觉上的冲击,也能产生理性的感知;再如,在传授学生区分河口沙坝与潟湖沙坝的方法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同时展示二者的示意图,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就能使学生对沙坝的形成过程与物质来源产生十分清晰的认识。
在此,笔者要特别强调地理景观图的重要性。考题中地理景观图的设置本质就是在于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由于试卷是黑白色的,所以教师在平时可以在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关系、形态特征以及颜色的深浅等方面指导学生读图。不仅仅是高考试题,近几年各地市的模考题中对于景观图的考查频率也相当高,例如济宁“一模”和枣庄“一模”中都有必须对景观图进行判读或者通过图图转换、图文转换来答题的题型。
教师可以利用身边时时刻刻发生的事件引导学生用学习的眼光分析自然现象,用地理的思维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世纪寒潮、雾里看花、沙尘暴、东北黑土被盗卖、日本排放核废水等地理现象或全球热点问题展开专题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意识。
许多考题所涉及的区域图和阅读材料都来自教材,但是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例如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Ⅰ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考到的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岳桦林林线海拔提高的问题、2018年全国Ⅲ卷考到的贝加尔湖和阿根廷鱿鱼所涉及的内容均选自教材。
1.信息皆有用
教师要教会学生一定要穷尽试卷图文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学会挖掘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还要注意括号里的信息一定是有用信息,是设问的出发点,更是答案组织的依据和来源。高考评价体系中所提到的关键能力是指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3]。其中,难点主要在于对文字信息的推理和图像信息的获取。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做题之前在试题中标注重要信息和推测出来的信息的习惯,然后再根据试题的提问进行作答。例如:2020年全国Ⅰ卷顺坡垄这道题的材料只有四十余字,没有多余的语言,句句有用,简洁明了,考查的就是学生是否具有发现、提取并且调用材料信息的能力。
2.题题有关联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试题的结构,利用试题的前后关联进行作答。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一定会注重试题的结构,因此试题往往是层次递进、互为补充的,或是具有总分关系的,比如贝壳堤的三个设问所关注的空间尺度问题、顺坡垄的第三问可以为第一问提供做题启示、金沙江的沙金与河流断裂的相互关系等。
3.找到起点再出发
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到,答案的选择一定要依托于材料、区域和概念内涵,切忌仅仅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去分析问题,因为很多试题的出发点就是给学生人为地制造“认知冲突”。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有些学校北侧的楼道竟然能有阳光照入,那是因为对面教学楼的玻璃门窗反光所致。因此,教师一定要告诉学生基础和经验虽然很重要,但在考场上必须要有打破常规的勇气,尤其是新高考特别关注对创新性思维的考查,所以不管是设问还是材料都会非常新颖和陌生。个人的想法不一定是对的,还是要根据材料、区域、概念内涵去解决真实情景中的问题。下面将以滨州市地理“二模”考试试题为例说明基于材料和概念来解题的重要性。
滨州市地理“二模”考试试卷中有道题主要是从空间角度来看青藏地区的人口流动特点。该题隐藏设问“与其他城市相比,重庆在中值季流入青藏的人次高于其他季节”,因此不适用于人口流动多为从经济较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般规律。那么就要重新梳理思路。中值季时间为1月15日至4月14日,中值季后期青藏地区气温回升,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将要进入旺季,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主要是就业拉动。同时,该题目限定研究对象为“人次”,需考虑就业人群返回青藏地区的交通中转特性,重庆、成都等城市交通便利,且与青藏距离较近,因此在这个时间段的中转人次具有优势。一般来说,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但在具体区域应具体分析,要考虑区域产业发展特殊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此外,当前的试题在设问方面多进行了创新,比如潍坊“二模”有试题这样问:“针对云南东部喀斯特山区的风电开发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大力开发风电,发展区域经济;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停止风电开发,促进生态恢复。请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谈谈你的看法。”本题给出了两种观点,但却要求学生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谈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从两个观点中选择一个来回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即要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去思考回答,既要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又要做好生态保护,促进地区发展。对于该题,学生的出错率非常高,原因在于他们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在考场上不敢突破自我,总是根据自己的所谓的“经验”去答题。
对于选择题,学生不仅要能选对,更重要的是知道每个选项对与错的原因,即把选择题当成综合题来看待。教师应注重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找到他们的知识盲点并进行纠偏。对于综合题,教师可以通过投影展台来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闪光点,不仅要帮助学生寻找遗漏的答题点,减少无效答案,整合重复答题点,避免答案与设问重复,还应该帮助学生分清对比中的共性与差异,明确要素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梳理答案与设问的逻辑关系,加深答题点延伸的深度,以及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分析学生学习样卷的情况,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批判,最终使其突破思维定式,避免进入思维定势的误区。
掌握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依旧是高考复习备考中的关键。无知识不谈能力,无能力不谈素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必备知识的教学要抓住核心,在最后时期要“厘”关系,“厘”共性,“厘”特性,如水循环与气候、水文特征、地质作用等。
教师选题、学生练习后的反思是关键,尤其不能忽视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比如学生的阅读速度、文字理解、书面表达能力等。
核心素养的本质就是用地理的视角审视地理问题,用地理的思维方法解答地理问题,不能断然将题目中的素养内涵进行割裂。素养本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解题过程往往是拆分、综合、时空、定位、格局、尺度、关联等的结合。高考真题是唯一选择,模拟题大多形似而神不似,所以在最后冲刺阶段还是得靠历年高考真题来助力成功。教师要通过每日写真题的形式引领学生回归最真实的高考现场,体验高考真题的考查深度,用真题思维引领学生答题,和学生一起探索基于材料情境、时空线索和核心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答题结构。
地理大练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大练习。在内容上,地理大练习不限于对最近两周所学内容的考查。地理大练习在内容上要覆盖全面,有所侧重,目的是经过反复的考查,强化基础知识的全面覆盖和反复巩固。这就要求每位学生每一周都做一套高考试题,背诵一道高考试题,其中主要是利用课间时间给教师背诵。学生在背诵高考试题时也许会对试题和答案产生疑惑,此时便是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的最佳时期,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高考试题的出题意图及答案规律。通过背诵高考试题,学生会逐步形成答题的模板。同时,这样做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背诵高考试题时出现的问题可以掌握学生对高考试题的理解状况。上述即为进行常规大练习训练后的反馈。只有通过反馈才能使常规大练习与训练的意义和价值落到实处。
第一,理性思考。解题前,学生需要构建主干知识与题目信息整合后的解题思维结构,强化理性的、动态的思维过程。
第二,逻辑正确,叙述完整。依据图文信息,具体阐释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注重阐释语言的前后逻辑关系,要保证论述的完整性。
第三,运用术语。注重运用学科语言,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的一个明显表现便是对术语的使用。
第四,整体阅读试题,揣摩命题思路。拿到试题后,学生需要逐字通读试题材料,勾画关键信息,明确问题指向、限制条件和考查意图,再读试题设问,明确题目考查意图。学生要想做到以上,则前提是理解、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要建立试题设问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总之,学生要学会揣摩命题人的命题意图,猜测命题人到底想要考察哪些知识点,同时也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
教学活动归根结底是需要人与人密切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都各自承担着必要的任务,因此需要互相依赖,彼此扶持,向着更完美一点点的目标努力迈进。
古希腊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曾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思考是当下学习最关键的环节,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的大脑积极活跃起来,才是有质量的教学。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因为基础是解题之源。对于高中学生的培养应由基础到能力再到素养。其中,这里所说的基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必备基础。指基本学科思想,如时空尺度思想、整体性与差异性思想、区位理论思想、收支平衡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地制宜思想等。
二是学科基础知识。包括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
三是基本技能。包括文字信息的阅读能力、核心图表的判读技能、对数字的敏感度、精准把握设问的能力。
四是基本活动经验。指学生对固化思维和灵活迁移的把握,该记牢的概念原理必须记牢,该用活的条件变迁必须用活。
安东·谢苗诺维奇·马卡连柯曾说:“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是比十个各随己愿地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教师总结的高度决定着学生高考的分数。
一是宏观上的内容处理。一、二轮复习应糅合在一起,三轮模拟应覆盖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基本能力。教师要带领学生厘清概念与概念之间以及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
二是微观上的讲评课要求。教师应该明确讲什么、怎样讲、形成哪些逻辑链、构建几个思维导图,并针对模拟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设置微专题,及时补漏止损。
制造问题,发现问题,方可解决问题。以下几点问题应该得到注意。
第一,提前设置有效的问题是复习课很重要的一环,正如新教材的每一节课的开头总会有个情境导入的问题一样。例如:明明是热量的传递过程,为什么要叫作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实际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转化过程。大气是在对太阳辐射起削弱作用和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同时使自身受热的,气温是大气的受热放热变化,地温是地面的受热放热变化,热量的收支决定温度的高低和变化。如果受热或放热的过程被干预了,那么收支平衡就被打破了,比如各种塑料膜的问题。
第二,用有逻辑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其形成思维链,但是无效、低效的问题应坚决抵制。师生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不能越界,二者均要珍惜课堂时间,不要寄希望于课后,要在课上完整地呈现知识并使问题得到解决,从而实现效率最大化[4]。
第三,汇总收集到的学生的问题并集中到备课组讨论。根据集体讨论的结果,设置问题式专题教学案例,通过微专题的形式展开接下来的复习。同时,教师要敏感地抓住课堂上形成的新问题和学生思维的易错点并及时加以纠正。
弱水河畔那三千年向死而生、九千年不朽的胡杨林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态度、一种坚持,所以高三师生都应坚持信念,期望美好。天山北坡的冷杉林远比我们想象的有生机,也正是绵延不绝的雪山造就了神奇的绿色,所以大家应一同把握条件,完成超越。正如《礼记·大学》中所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像地理现象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一样,连续四年的高三教学经历对笔者的专业成长帮助很大,也给了笔者很大的前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