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顺平
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合作的比较优势分析
童顺平
(韶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比较优势是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合作的基础。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关照,对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分析,对深化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交流、促进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对两岸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我国台湾地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特色发展、课程体系、教育生态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大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宏观环境、发展潜力、组织保障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认为当前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合作重点应放在创新创业教育校本特色深挖与打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与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与教育模式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组织与保障基础夯实上。同时,两岸高校还要注重培育新的比较优势,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比较优势动态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比较优势理论;两岸高校
随着对青年创新创业的重视,近年来两岸高校积极搭建各类平台,推动两岸青年创新创业互动活动不断深入发展。这些平台主要包括:其一,交流会。如2013年在福州举行了“两岸青年人才创业交流大会”,2017年5月在成都举行了“成都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发展交流会”,2020年9月在南京举办了“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示范点经验交流会”等。其二,高校联盟。2015年8月,在厦门成立了“两岸百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当月就有百余所高校加盟,其中有近30所台湾高校。2020年12月,“两岸青年创业孵化器联盟”在南京市正式成立。其三,竞赛。如2015年12月在广东举办了“第二届两岸四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2016年8月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京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2016年9月在福州举行了“首届两岸创新创业大赛”,2021年4月福建启动了“海峡两岸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其四,论坛。如2015年7月在北京举办了“2015海峡两岸青年创业论坛”,2016年6月在台湾举办了“2016年两岸青创论坛”,2021年12月福建漳州召开了“第二届海峡青年创新创业高峰论坛”等。
两岸青年创新创业互动活动的发展为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交流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交流合作。2016年5月在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举办的“第11届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会议主题为“创新创业教育”),首开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交流合作的先声。2017年4月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两岸青年创新创业教育峰会”,2019年5月在福州举办的“海峡两岸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教育与实践的回溯与展望”论坛,2020年5月在上海大学举办的“海峡两岸创新创业教育沙龙”,持续推进了两岸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交流合作。这些活动开拓了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新领域。可以预计,随着两岸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未来一段时间,两岸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交流还会继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合作也会随之深入发展。
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合作不是建立在绝对优势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比较优势是合作的基础,明确比较优势是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合作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对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对深化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交流、促进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把握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合作的比较优势,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关照,对其进行分析探讨。
比较优势理论的创立者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1817年,他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用两个国家(地区)、两种产品的模型来表述比较优势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国家(地区)之间进行贸易并非一定要拥有绝对优势;此国(地区)较之彼国(地区)在两种商品生产上有绝对劣势,但只要彼国(地区)生产劣势程度不同,此国(地区)生产优势程度不同,则彼国(地区)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此国(地区)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国(地区)出口具有“比较优势”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产品,就可进行有效贸易,从中获益并节约社会劳动。
大卫∙李嘉图第一次从比较优势角度成功解释了国际贸易活动,但未能说明各国产生比较优势的原因。赫克歇尔-俄林继承和发展了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要素禀赋论(即“H-O理论”),立足于各国(地区)要素禀赋差异对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但是这种分析缺乏动态眼光,于是,一种动态的比较优势分析应运而生。
20世纪90年代,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从国家竞争角度发展了优势理论。他将一国(地区)要素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初级要素主要由继承而来,高级要素则需长期投资方可形成。高级要素的竞争优势比初级要素明显。波特强调,比较优势具有动态性,会随构成要素的发展而变化。构成要素的发展变化分为自主性变化、引致性变化两种,由此形成自致性和引致性两种比较优势。前者是一国(地区)自身要素不断积累使原有优势不断得到加强,或者由其他要素形成而出现的竞争优势;后者是政府有计划地通过制定政策而培育的比较优势[1]。
经过迈克尔∙波特的努力和发展,比较优势理论更加具有解释力和指导性。在其诞生之后,被作为分析不同主体行为活动、进行比较优势动态分析的重要理论工具,不断运用于政策、运筹、管理、国际政治、体育、工程、旅游、教育等研究领域。
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但由于长时间的隔离,两岸在经济模式、政治政策、发展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受其影响,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理念特色、课程体系、教育生态、宏观环境、发展潜力、教育组织等方面也呈现出较大差异,造成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比较优势不同。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为两岸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合作提供学理支持,还可以深化两岸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交流,促进两岸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合作。
20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的产业升级使得社会对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的需求激增,在此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运而生。1991年,台湾中山大学开设“地方特色产业创业管理”“微型创业”等课程,被认为是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端。1998年,台湾政治大学科管所开设“科技创业管理学程”,拉开了台湾高校大面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序幕。随后,台湾大学、台湾中山大学以及元智大学相继开设综合性创业课程,掀起了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浪潮。同年,台湾研华文教基金会举办第一届创业竞赛——TIC科技创业竞赛。此后,台湾高校创新创业竞赛不断涌现,成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创业’已成了全球性的重要运动,在台湾也可感受到这把火正愈烧愈热。”[2]为方便在校生创业,台湾高校已着手研究修改休学政策。“如果年轻人在校期间就已发现商机,学校可以协助学生尽快掌握机会创业,而不是循序渐进念完书再说,可能毕业时商机稍纵即逝。”[3]
目前台湾大部分高校都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据不完全统计,台湾约有82所高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占总数的55%,开设各类创新创业课程约112门[4]。2012年台湾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推出“大学院校创新创业扎根计划”后,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出现了追求“学用合一”的新进展[5]。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创意、创新、创业三阶段贯通的课程体系,构建了高校、企业、社区等开放合作的资源网络体系。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获得巨大成功,在全球创业精神暨发展机构评比中,台湾的全球创业精神暨发展指数排名持续多年进入全球前10名,在亚洲名列前茅。
大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略晚于台湾高校。1997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开设MBA创新创业课程,标志着大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端。随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也加入了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阵营。2002年,创新创业教育受到国家的关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创业教育试点院校。200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受教育部委托承办“全国创业教育骨干教师研修班”,开启了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专业化之路。2008年,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了30个创新与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更上新台阶。2010年,教育部建立了国家层面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进行指导,提供咨询服务。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标志着大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步入常态化发展时期。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大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新阶段。
尽管起步较晚,但是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大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迅速。到2015年10月,全国82%的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门数比2014年增加14%;设立创新创业基金达到10.2亿元,吸引校外资金达12.8亿元;大学生参与创业创新活动达300多万人次[6]。而且,大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作了诸多探索,发表了1 000多篇论文,出版了200多本书籍,形成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出现了一批敢试敢闯、积极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高校,涌现了200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大陆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早,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业已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个性,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高校特色较明显
台湾高校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学校特色,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个性化。在实践中,每所学校都注重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结合所在社区及当地产业资源,开展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例如,中兴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紧紧围绕茶产业、茶乡社区进行;台湾海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是服务当地渔村,以提升渔业产品包装、网络营销能力为目标,强调运用绿色科技、物流管理、渔业科学、食品科学等知识;东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以为地方中小学弱势儿童提供援助为主线,把弱势儿童课后辅导、弱势儿童干预、弱势儿童治疗等作为重要教育资源;修平科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以社会改造为中心,致力于将台湾竹山镇社会创新的成功经验复制于大里、雾峰等社区;高雄医学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智慧健康照护人才,注重将信息技术与健康照护专业整合起来;静宜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强调改善地方社会与教育问题,注重与当地组织配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等等。比较而言,大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校本”特色不明确,除了一些起步早、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高校,大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乏善可陈。
2. 课程体系较完备
课程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较为丰富,体系较为完备。就目标而言,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激发创意、训练创新思维、习得创业技能、进行创业实践训练等。就内容而言,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一般包括创新课程、创业课程、创新创业训练三个板块。其中,创新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思维,创业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创业知识,创新创业训练则属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就实施来看,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产生创意阶段,重在激发学生产生创意,引导学生进行产品规划和设计;实现创新阶段,重在帮助学生依据创意、规划等进行商品开发与价值创新;实施创业阶段,重在指导学生将产品规划和设计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并运营商业组织。如龙华科技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创意思考课程,面向大二学生开设,主教创意思考技法心智图、创意性发明方法TRIZ;创新管理课程,面向大三学生开设,要求学生组建创新团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形成产品设计或创意报告;创业经营课程,面向大四学生开设,鼓励学生在大三成果基础上开展创业经营。综合来看,台湾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主线分明、结构清晰、跨度广、结构性好、体系较为完备,能较好地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比较而言,大陆高校普遍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系统设计和构建,课程数量较少,结构较单一,临时拼凑、匆忙上阵的迹象较为明显。
3. 教育生态较优良
打造开放、合作、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是两岸高校的共同追求。“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创新创业教育与周围的生态环境之间,通过信息流动、激励保障、辐射带动等途径构成的统一体。”[7]台湾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较为优良。一方面,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源于产业界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产学互动的现实驱动使得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具有开放与合作特征。另一方面,台湾高校不满足于封闭式的内部流程和环境,主动秉持“开放的逻辑”“合作的逻辑”,将创新创业教育延伸到民间机构,延伸到政府部门。台湾高校协同民间机构、政府部门成立的创新创业教育“育成中心”在高校具有相当高的普及度。借助“育成中心”的集散功能,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了内外的有效互动和顺畅对接。此外,台湾高校还注重通过搭建高校间的创新创业教育共享平台,实现师资、实践基地、信息的互通。经过努力,台湾地区形成了以高校为主导、以政府和社会为支撑,突出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实现高校、创业政策、教育理念、社会环境等互生共养、协同驱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8]。比较而言,大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尚在构建之中。政府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赋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殊功能,使其成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但是,大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认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相对落后,闭门搞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大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育人合力尚未形成、未建立“内含外联”教育生态系统等瓶颈[9]。
大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虽稍迟,但是发展速度很快,且在探索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亮点。
1. 宏观环境较有利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相对来说,大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宏观环境更佳,表现在:其一,大陆经济多年来保持着高速或中高速发展,随着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大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凸显,巨大的市场、稳定的经济环境、充足的经费,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其二,大陆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为未来经济发展打开了广阔市场,同时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注入了市场驱动力。其三,大陆积极推进和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等,以及相继举办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比较而言,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持续低迷,教育政策失误频发,互联网创业、互联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加之市场较为狭窄、创业难度增大等,极大地挫伤了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有研究发现:“大陆地区大学生的机会识别效能感和风险容忍效能感能促进创业意愿的形成,而台湾地区大学生的这两个维度对创业意愿均没有显著作用,其中机会识别效能与创业意愿甚至呈现负向相关关系。”[10]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2. 发展潜力较强劲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尽管大陆高校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绝大部分高校还处于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发展期,但是,大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发展形势喜人。其一,高校普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大陆高校普遍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初步形成了“必修+选课”的课程体系;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创新创业课程学习,每生至少修2个学分被纳入学分管理规定。其二,拥有了全国性创新创业课程体系。2015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培训项目”发布ETC(教育Education、孵化Tutor、投资Capital)创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基于“互联网+”时代创业的特点,通过“创业+”系列课程,实现了创业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创新教育的有效融合,迅速成为首个全国性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得到大力推广。其三,出现了诸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如“融入式”模式[11]、“平台—模块—窗口”模式[12]、“三加一”模式[13]、SIYB模式[14]、“一体两翼”模式[15]等,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和活力。比较而言,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较为缓慢,其教育模式、组织形式、课程体系等在五六年前差不多已经形成,至今变化不大;部分高校由于不重视创新和师资培训,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下降;部分高校由于经费削减、学生热情衰减,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正在丧失。
3. 组织保障较充分
大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其一,政府高度重视。大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经历短暂的自主探索之后,便迎来了政府层面强有力的促推,尤其是近两年。体现在:以政策文件的方式明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性质与定位,并提出诸多硬性要求;构建了囊括中央、地方、高校等多层级、多主体的经费保障体系;教育部牵头建设“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举办“全国创新创业会议”“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等,为高校掀起创新创业教育高潮起到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作用。其二,高校积极主动。表现在:高校自发成立了“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首批加盟的985高校有37所,211高校有106所,企事业单位有4家);为配合国家“双创”战略,大部分高水平大学都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大部分地方高校建立了“创新创业平台(中心)”;几乎所有高校都设立了“创新创业专项扶持资金”;等等。此外,产业界也开始通过提供实习基地,参与创新创业计划“风险”评估,进行捐资赠物,提供咨询、信息服务,参与实践教学与指导,帮助进行成果转化等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必要的外部扶持和保障。尽管台湾当局也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但主要是引导、鼓励,政府层面做的事情相对较少。比较而言,是企业充当了台湾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起者、推动者,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给予了很大支持。正因为缺乏政府层面的有效指导、强力推进,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呈现特色、发展个性的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均、质量参差不齐、组织保障较弱等问题。
通过对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后发现,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特色发展、课程体系、教育生态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大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宏观环境、发展潜力、组织保障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说明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互补性,从而具有合作的必要性。两岸高校要立足比较优势开展合作,在创新创业教育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基于比较优势分析,我们认为当前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合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新创业教育校本特色的深挖与打造。两岸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召开海峡两岸创新创业教育校本特色推介会、研讨会、展览会等,交流学校的特色做法、原创理念和独特实践,携手营造有利于校本特色深挖与打造的整体氛围。可以筹建海峡两岸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跨海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评议促进活动等,探索差异化、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道路,合作深挖与打造创新创业教育校本特色。
第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与体系构建。两岸高校可以通过“点对点”互助、“地对地”合作、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平台建设等,合作探索开发特点鲜明、对接产业、效果突出的创新创业教育校本课程。可以通过两岸高校典型案例研究、名校名师携手引导、两岸“共开一门课”等,系统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联合构建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第三,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与教育模式构建。两岸高校可依靠典型高校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校地互动机制等,打造富有活力、合作开放、协同推动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可以通过开通海峡两岸课程专家咨询热线、召开两岸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务虚会议、组建两岸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团队”等,探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以教育模式创新推动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升级发展。
第四,创新创业教育组织与保障基础的夯实。两岸高校可以通过举办跨海创新创业教师夏令营、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实训营、创新创业专项技能培训、创新创业教师进修学习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协作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组织与保障。可以通过筹设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基金会、创建两岸大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建立跨海创新创业名师工作坊等,合作夯实创新创业教育组织与保障基础。
值得强调的是,比较优势具有动态发展性。未来两岸高校不仅可以继续强化现有比较优势,还要注重培育新的比较优势,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比较优势动态发展,在扩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方式的过程中,把创新创业教育打造成为两岸高等教育合作的新典范。
[1] 范芹. 两岸产业合作的比较优势动态分析[J]. 台湾农业探索, 2013(5): 30−34.
[2] 欧敏铨. 创新创业成风潮台湾团队勇闯Kickstarter[J].零组件杂志, 2014(278): 24−28.
[3] 王诗尧. 寻找下一个乔布斯两岸教育界挺休学创业[EB/OL]. (2015−01−14) [2021−12−03]. http://tw.people. com.cn/n/2015/0114/c104510-26383979.html.
[4] 陈秉龙.海峡两岸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比较分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9): 177−178.
[5] 朱家德. 台湾地区高校创业教育新进展[J]. 高教探索, 2018(10): 62−7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超八成高校已开设创新创业课[EB/OL]. (2015−11−02) [2021−12−02]. http:// www.moe.edu.cn/jyb_xwfb/s5147/201511/t20151102_216939.html.
[7] 刘月秀. 生态系统视域下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探析[J]. 中国高等教育, 2012(10): 61−63.
[8] 林美貌. 台湾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及其启示[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10): 155−161.
[9] 创新创业教育: 多少瓶颈待突破[EB/OL]. (2016−02−04)[2021−12−10].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 04/c_128700523.htm.
[10] 李晓青. 创业自我效能及其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海峡两岸比较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 41−50.
[11] 胡相峰, 杨亚军, 阎大伟.“融入式”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建构[J]. 中国高等教育, 2012(17): 45−48.
[12] 李政, 唐绍祥. 地方综合性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 2011(4): 64−66.
[13] 苏世彬.“三加一”创业教育模式实施路径研究——以福州大学为例[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7(3): 91−95.
[14] 张祎. 基于SIYB理念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建构[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2): 134−139.
[15] 李雪莲. 构建“一体两翼”创业教育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基于云南省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分析[J]. 价值工程, 2012(23): 272−274.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oper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TONG Shunping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China)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re the foundation of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the light of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so as to deepen the exchange and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Taiwan are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educational ecology, while of mainland are the macro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he current coope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Straits should focus on deepening and building of school-based characteristics, developing curriculum and establishing its system, constructing the education ecology and mode and strengthening the organization and guarantee foundation. At the same ti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Strai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new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promoting respectively their dynamic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G640
A
1674-893X(2022)03−0015−07
2022-01-04;
2022-05-10
广东省“十三五”教育规划项目“打造南方教育高地背景下本科高校供给侧改革的逻辑与实践”(2020GXJK467)
童顺平,男,甘肃礼县人,教育学博士,韶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高等教育,联系邮箱:tongshunping1014@163.com
[编辑: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