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破解

2022-02-18 14:30曾诚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劳动大学生教育

曾诚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破解

曾诚

(闽江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面临自身能力素质欠缺、人才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等现实困境。新时代旗帜鲜明地加强劳动教育,既是促进大学生高质量稳定就业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求,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高校需以劳动精神渲染就业教育底色、以劳动新业态引航人才培养方向、以劳动实践造就全面发展时代新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劳动教育;大学生;就业困境;高质量就业

一、引言

奋斗百年路,党领导广大劳动者立足岗位、前赴后继、开拓创新,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辉煌成就;启航新征程,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两个复杂环境,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力量和显著优势[1]。大学生是高知识、高能力、高素质群体,确保大学生高质量稳定就业,将人才放在适切的位置,既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彰显我国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本优势的必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2]。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面向真实的职场,如何适应新时代社会和市场的变化,输送更多懂劳动、爱劳动、会劳动的优秀人才,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二、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

(一) 复杂严峻的就业环境

伴随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2021年毕业生人数突破909万,增量再创近年之最[3]。同时,我国各大领域、各大行业持续深化改革,特别是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基因工程等相关的新业态、新经济逐步兴起,新的就业空间不断涌现,由此引发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性变化。部分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和导向性,出现学科专业同质化现象,人才培养方案也缺乏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与劳动市场的契合度低。在毕业生数量激增和人才结构矛盾的双重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较大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也加剧了就业压力。自疫情爆发以来,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齐心抗疫,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教育部亦会同多个部门实施了诸多举措,如在教育系统、国有企业等增加政策性岗位等,实现了2020届和2021届毕业生就业总体平稳。但此次疫情影响时间跨度长、蔓延范围广,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压力下,对我国经济和就业市场的冲击仍旧是持续存在的。疫情全球蔓延后,国外留学生的“回国潮”现象进一步显现,2020届留学人数较上一年减少了近2万人[3]。加之各企业采取的经济调整和稳妥策略,就业岗位投放缩减、就业竞争愈加激烈。后疫情时代,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劳动力替代效应进一步显现,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人员产生较大的负面冲击,技术性和创造性劳动力的独特价值得以凸显,技术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时代命题。

(二) 偏颇的就业价值观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于就业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在就业实践过程中对就业现象进行判断、评价和取舍的内在标准,是在选择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通过就业行为来体现,并对就业选择行为起决定作用[4]。其一,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体现。在多元化意识形态环境中,受西方“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一些学生对于职业价值、职业贡献等的判断标准发生偏颇,对“网红”“影视明星”“富二代”“带货主播”等职业和角色过分追崇,这些现象暴露了部分学生缺乏对劳动价值的正确认知。其二,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受自身理想信念影响,反映在择业过程中学生是否将个人事业追求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历史潮流中,是否主动肩承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和使命。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青年才俊施展才华和抱负的舞台,为大学生充分就业、优质择业提供了良好契机[1]。然而,部分毕业生仅仅以工资薪酬、福利待遇、地域条件、职位晋升等作为衡量职业成功的单一标准,缺乏到边远地区、基层岗位艰苦奋斗的决心,从而错失了成就自我的机会。其三,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形势已然发生结构性转变,但部分学生对自身价值认识不彻底,对自我的社会角色和定位把握不准确,对就业形势仍保留着过高期待和盲目自信,严重制约了大学生顺利平稳就业。其四,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智者劳心,愚者劳力”“学而优则仕”等观念的影响,一些学生给行业岗位和劳动形式贴上了“贵”“贱”的标签,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业择业时对体力劳动者和基层岗位的鄙夷态度[5]。

(三) 就业能力的缺失

毕业生能力达成是实现高质量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下,劳动者综合素质高、能力强,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大,其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就好。麦可思参考美国SCANS标准,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进行划归并综合评估。从近5年数据看,全国本科毕业生毕业时掌握的基本能力水平维持在55%~60%之间,其中在应用分析能力、动手能力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毕业生就业初始岗位实践技能欠缺、职业适应力和转换力差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高校培养的是社会的“准劳动者”,大学阶段的教育对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助力学生平稳成功过渡到职业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部分高校的教育教学未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特别是实践育人环节的淡化、弱化、形式化问题,制约了高校学生基本就业能力的达成。一方面,陈旧的教学内容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阻断了知识与知识、人与知识、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的通道,未能充分培养学生在知识提取、加工及重构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的实践育人一般包括专业实习实训、课程实践、假期社会实践、志愿公益服务等环节。专业实习实训和课程实践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其生动形式和直观体验为学生践行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提升分析应用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创新性思维提供了机会。但一些高校的专业实习实训和课程实践仅限于认知实习、分散岗位实习等形式,缺乏系统性、专业性、针对性的精细设计,导致实践环节和理论教学存在“两张皮”现象,未能形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优势互补、螺旋递进的良性生态。此外,由于实践教学基地和双师型教学师资缺失等客观原因,实习实训开展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大大削弱了育人实效。在假期社会实践和志愿公益服务等模块,一些活动存在持续性、针对性不够,与专业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最终演变成“拉横幅、喊口号、摆姿势、拍合照”的表面文章,学生并未真正从中得到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加强劳动教育背景下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境的逻辑进路

(一) 注入精神动力,助力大学生形成正确就业价值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高等学校的劳动教育目标和内容要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择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懂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6]。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指向不仅仅是通过教育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和水平,更是发挥劳动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学生在直接劳动中所积累的个体经验会修正偏颇的就业价值观,通过判断和验证新的社会认知,形成新的就业价值观。在新时代背景下强化劳动教育,弘扬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有助于学生感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就业择业和成才发展掌舵护航,确保大学生面临就业选择、人生考量时,做到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7]。只有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才能激发学生对于劳动的积极情感,主动接受各类劳动教育,并从中感知自身价值定位、了解社会更迭发展、不断铸就自身过硬本领,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让奋斗之路更加理性务实。只有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以劳动精神作为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才能在求职时怀抱积极态度,坚持主动作为,克服“躺平”“佛系”“伪奋斗”等消极待业想法,在实习实践和就业择业过程中恪守诚信品格、笃行真抓实干、弘扬实事求是作风。只有形成“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才能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到国家需要的重要地区、重要行业、重要岗位上艰苦奋斗、兢兢业业的决心,担负起为党牺牲奉献、为国分忧解难、为民尽职尽责的使命,感知真正的劳动之美,创造更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中国故事。只有具备“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才能引导青年学生专注自身专业,不断深耕细作、守正创新、追求卓越,提升创造性劳动能力,增强在瞬息万变劳动新业态中的适应力。

(二) 提升实践能力,增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硬实力

劳动的社会大分工推动了职业的诞生和发展,职业劳动成为个人的立身之本,职业本质上就是毕业生通过劳动与社会产生联系的方式[8]。中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是“吐丝结茧”的孕育期,意在提供生存生活、普适性的劳动知识和能力。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则是“抽丝剥茧”的爆发期,旨在激发学生的劳动潜能和创造性能力,培养肯钻研、精技术、会创新的中高端人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绝不是通过纸上谈兵而来的,而是从“做中学”、在“学中悟”的过程。美国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往往是以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发展与计划为契合点,学生通过劳动课程的学习,了解当今社会的各种职业,通过初步的接触与实践,学习到相应的职业技能,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为今后的择业就业打下基础[9]。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就是要发挥其元教育属性和独特育人价值,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全面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一方面,劳动知识都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积累,理论只有融于实践才能永葆活力。另一方面,劳动教育是服务于劳动实践的,学生通过劳动获知的价值理念、知识体系、技能经验等,将对其未来工作、生活、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储备专业能力、生产经验、社会适应力的加油站,将为职场劳动构筑起点和基础。新时代全面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劳动教育与就业教育有机融合,以劳动作为基点和切入点,坚持理论与实践、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相结合,避免就业教育走入“说教式”的桎梏。劳动教育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为主要内容,是“劳动”和“教育”两个模块的有机结合[6]。日常生活劳动实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独立生活技能,构筑健康阳光的生活理念,为事业追求和工作投入提供基础日常保障。生产劳动让学生适应真实职场氛围,及时感知市场和劳动新业态的变化,对就业形势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只有切身感知就业环境,才能开启对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的思考,从而有意识地去培养和积累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将劳动认知转化为劳动意识,将爱国之心转化为报国之行。同时,生产劳动也为学生将所学知识投入实践提供了机会,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直接知识,积累处理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及应对经验,全面提升劳动能力,并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交互作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螺旋推进,不断为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劳动赋能。服务性劳动是大学生领略国情民意、体察社会百态、磨砺意志品格、增长才干本领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公益志愿服务等走进乡村、深入社区、参与赛事,实施多元化劳动,有助于全方位、多角度体悟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树立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明晰未来就业方向,综合提升素质能力。

(三) 植入创新基因,助力毕业生就业创业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以培养创造性劳动能力作为高阶目标和价值追求。创造性劳动的基础正是创新,学生将创新思维、意识和精神植入具体劳动中,从而满足自身发展需求,提升劳动效率,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近年来,服务性学习的创业教育教学新模式正在美国高校逐渐兴起。正是基于实践性是创业教育的显著特征,而服务性学习相较于其他创业教育模式更有利于创造实践性的环境,有助于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达成[10]。《意见》要求高校的劳动教育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使学生在具体劳动过程中体悟劳动的创造性本质,在知识与实践的交互作用中形成探求真知的勇气,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创新的火花。学生在校期间,可以依托劳动教育平台,通过参加科学研究项目、学科技术竞赛、创新创业比赛等,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产生创新成果并促进成果的应用转化,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促进创新。发挥劳动带动创业又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是实现技术创新和知识转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我国走向创新创业型经济的长远之计。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不仅是关于创业的教育,更是促进就业的教育。一方面,自由创造是人生命存在的本质方式。劳动主体通过挣脱异化的劳动,感知思维创新的力量,不断激发自身潜能,领略劳动创造价值的幸福,把劳动创造人本身视为价值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创造性劳动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我国各大领域面临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社会对创新型和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空前高涨。学生即将从事的创造性劳动是探索、发明、使用人类不曾使用过的知识、技能、手段、材料、工具,创造新的产品或新的生产方式,以更高的效率从事生产的劳动[11]。创造性劳动能力成为学生应对未来职业世界的有力武器,也是2035年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实现人才强国远景目标的劳动力基础。高校深入实施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开拓奋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帮助学生实现“个人需求—社会发展—国家需求”三者有机结合的职业规划目标,有助于从总体上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四、劳动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路径

(一) 以劳动精神渲染就业教育底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近年来毕业生呈现“慢”就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高校就业工作的“慢”引导。高校的就业工作应是长期性、持续性的工程,不能仅停留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毕业生就业服务上,应将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贯穿至人才培养全过程,为他们将来走入职场、发展事业打下厚实基础。劳动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鼓舞着各行各业的奋斗者坚守岗位、创优争先。高校的就业教育要突破唯就业率、考研率等指标衡量的桎梏,以劳动精神渲染就业教育底色,以劳动素养的提升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评价指标,自然能达成高质量稳就业的目标。一是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学习领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劳动的论述,大力弘扬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伟大的新时代劳动精神,着力升华对劳动精神的认同高度,将弘扬劳动精神提升到培养人、塑造人、创造人的高度上来。各门课都要守好一道渠、种好责任田,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挖掘各学科专业在传播新时代劳动精神方面的价值,打造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提升育人成效。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全体教师、辅导员等队伍建设,将新时代的劳动精神和劳动内涵落实落细落小到具体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二是更新劳动精神传播理念,明确人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就在哪里,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等大学生喜爱的媒介大力宣传劳动精神,创新话语体系和传播方式,提升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三是高校要注重凝练劳动精神内涵,挖掘展现劳动精神的优秀事迹和先进人物,将榜样的力量植入就业教育全过程,将劳动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例如,开展诸如校友讲坛、劳模面对面、走进劳模工作室等活动以触动思想、引发共鸣;利用五一劳动节、校园劳动月等契机开展献礼劳动者等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潘东升、孙美丽等榜样事迹;将央视《榜样》、大国工匠系列节目等优秀资料引入课堂和校园文化建设;以“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校园劳动之星”等推选展示活动,在校园营造创先争优的氛围。

(二) 以劳动新业态引航人才培养方向

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要坚持全球化视野、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超前将经济市场、劳动市场变化的内容对标至人才培养全过程,助力学生顺利完成职业角色的转变。其一,高校的办学方向、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要紧跟国家和产业的需求,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两大功能。准确评估人才培养质量,对一些失业量大、就业率低、就业满意度低、不适应市场的专业给予警告、改革或取缔。随着知识经济、数字经济等的长足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新出路。高校需因势而动、因时而新,对符合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专业要大力扶持,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输送优秀人才。加强基础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建设,完善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布局,实行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渗透式教学,打破不同学科专业间的壁垒,助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其二,传道者自己先要明道信道,确保教育者先受教育,鼓励支持教师通过国际交流、挂职锻炼、校企合作、科技特派等途径深入社会和企业,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让教育者及时、真实、动态地洞察劳动新业态、产业新结构,通过“走出去”积累多元化劳动经验,及时将新鲜知识和经验“带回来”,将实践成果转化为广大教师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鲜活内容。同时,教师要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让课堂更加“接地气”,将社会实际问题引入教学,打造探究式、讨论式、问题导向式的实践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满足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需求。

(三) 以劳动实践造就全面发展时代新人

劳动实践是学生专业成长、职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高等学校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从而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和就业教育提供了重要思路[6]。第一,大学劳动教育和就业教育应围绕学科专业展开,通过生产性实习实训、服务型学习、职业体验教育等多种形式增强实践的职业指向性和社会适应性,弥合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的鸿沟,引导学生融入日益精深的专业分工,储备专业成长所必需的德识才学,引领当下方兴未艾的劳动形态创新。第二,劳动教育和就业教育作为联通教育、生活、职业世界的纽带,本质上更需要教育世界、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的联合支撑。高校要秉承开门办劳动教育的理念,充分挖掘和调动社会资源,着力完善与高新企业的合作机制,构建形式多样的实践基地,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的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实现高校育人与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此外,高校应积极团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等力量,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开展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开阔大学生视野,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能力。第三,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开发。依托虚拟仿真平台、创客空间、创业科技园、孵化基地、重点实验室等实训实践平台,吸引优秀大学生投身基础研究,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发挥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创造性劳动能力。鼓励学生投入创新创业大赛、科技竞赛、专业竞赛等,提高其信息加工、分析研究、动手操作和成果转化能力,营造比学赶超促创新的良好氛围。

五、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根本上是靠劳动和劳动者开创、推动和发展的,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劳动教育是联结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桥梁,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应把握好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契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育人育才方面的作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向新目标迈进。

[1] 习近平.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J]. 求是, 2021(24): 4−8.

[2] 本书编写组.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14.

[3] 麦可思研究院. 就业蓝皮书: 202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10−164.

[4] 郭欣, 王清亚.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生成机理与引导策略[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 37(2): 120−123.

[5] 季爱民, 蔡欢.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下的大学生劳动观调查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3): 75−77.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 人民日报, 2020−03−27.

[7] 习近平. 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0−11−25(02).

[8] 尹者金.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特征与实现[J]. 江苏高教, 2019(11): 85−89.

[9] 张晓帆, 徐建华. 美国劳动教育的演进历程、特点及启示[J]. 教学与管理, 2021(1): 82−84.

[10] WESSEL S, GODSHALK V M. Why teach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Enhance learning and university- community relations through service-learning outreach[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Outreach and Engagement, 2004(9): 25−38.

[11] 冯骊. 创造性劳动与劳动价值论——对马克思劳动价值公式的补充[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5(5): 16−19.

Solution to the employment dilemma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the background of strengthening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ZENG Cheng

(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Minjiang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

In recent years, college students have faced practical difficulties such as lack of their own ability and quality,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talent market, and the global pandemic of the COVID-19. A clear-cut strengthening of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s not only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high-quality and stabl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a realistic demand for fulfill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in universities and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play up the background of employment education with the spirit of labor, use new forms of labor to guide the dire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and use labor practices to create newcomers in the era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train outstanding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and powerful socialist country.

labor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lemma; high-quality employment

G641

A

1674-893X(2022)03−0131−06

2021-03-11;

2022-04-27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TRIZ理论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中的应用”(JAS21277);闽江学院2020年社科项目“在榕高校大学生劳模精神认同状况研究”(YSZ20020)

曾诚,女,贵州遵义人,闽江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联系邮箱:804917107@qq.com

[编辑:苏慧]

猜你喜欢
劳动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