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萌
(北京《中国艺术报》社,北京 100029)
在当下,突发性公共事件特别是突发性卫生公共事件,并非只是卫生系统的一场“战争”,更是社会各个部门环环相扣的综合战役,包括物资调配、治安管理、政策落实、交通管制……每一个环节的有效运行都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基石。这其中,资讯的流通更是各个环节协调运行的重要保障。突发事件往往都伴随着谣言,真实、准确、高效的资讯会让处理公共事件的各个环节准确、高效地运行。
互联网和自媒体大大加速了谣言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针对突发事件中的谣言,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 003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6.2%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中过谣言的招,73.5%的受访者认为谣言会扰乱社会秩序,69.0%的受访者建议建立辟谣系统、及时更新辟谣信息[1]。
目前关于谣言的研究主要从心理学和政治学角度出发,研究形成机制和传播机制。关于突发事件中谣言的基本特征研究并不多见。
谣言是广泛传播的、含有极大不确定的信息。美国人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是较早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谣言的学者,他在1948年首次出版的著作《谣言心理学》中认为,谣言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首先谣言是传播者和接受者都感兴趣的话题,其次模糊信息掩盖真实信息[2]。也就是说,谣言产生和传播无论传播者还是接收者都具有主观意愿,所以从人的心理角度来看,谣言不可能完全杜绝。
法国学者让-诺埃尔·卡普费雷(Jean-Noël Kapferer)认为,真相并不能完全击败谣言,相反,它和谣言是平等的,对受众来说只是多了一条信息而已,人们将“真实的消息称之为信息,而将他们认为是虚假的或未经证实的消息称之为谣言”[3]。甚至对错误观点的纠正反而会强化受众对错误观点的坚持,任何证据都无法消灭谣言[4]。也就是说,辟谣这种防守动作可以击败一些谣言,但更多时候辟谣信息会被人无视,陷入“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的情境中。
谣言的形成和传播除受心理因素影响外,其社会动员力极为强大,经常会给社会稳定带来麻烦[5]。事实上,谣言从源头到传播过程中都可能被人为有意改动,这就让谣言具有了政治色彩。
当出现突发事件,谣言往往会成为核心事件之外另一战场。这一战场复杂且关键,它关系着核心事件能否顺利解决,甚至会让已经混乱的社会秩序雪上加霜。在谣言正在扩散时,除了辟谣,往往更明智的方法是转移焦点。当然,在谣言管控过程中,利用法律管控机制必不可少,但这一方式涉及诸多社会意识形态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自由还是管控都会受到批评[6]。
从信息传播途径来看,谣言传播是信息主体经由传播媒介向受众传播不确定信息的过程,然后受众再变成新的传播主体,实现谣言不断扩散。从心理学角度看,传播主体不可能完全消失,法律手段对传播主体和媒介的管控也不是万能方剂,只能尽量缩减传播链条,降低谣言伤害力度。《荀子·大略》中“流言止于智者”看来正是破解谣言的有效手段之一。何为智者?便是对谣言具有辨识能力的人。一个社会中大众总体的信息鉴别能力需要不断被培养,当公众能够下意识识别谣言时,不确定信息自然不会广泛散播,不广泛散播的不确定信息也就不能被称之为谣言。要让公众具有谣言鉴别能力,对谣言外科手术般的研究十分必要。破解资讯“病毒”——谣言,同样需要全面了解其主题、伤害对象及形成方式。
本研究采用定量内容分析法,对从研究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编码并通过数据统计的方法保证研究效度。
本研究假设,突发事件的谣言数量与事件发展同步。因此,本研究样本选择从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中获取谣言样本,剔除内容相同谣言,抽样方法为普查。
通过对245条谣言样本内容多轮分析,本研究将谣言样本依据内容进行主题分类,并在不同主题下细分内容。并从每一条谣言和辟谣信息中定义伤害对象和形成方式。最终,形成谣言主题、伤害对象、形成方式3个编码类目。
1.谣言主题
通过对245条谣言样本内容多轮分析发现,谣言主题可以归纳为5个:防病/治病/致病、机构/人员、社会管理、国际影响、社会大众。
防病/治病/致病:此类谣言在突发事件中处于核心地位,尤其涉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与医疗有关内容。机构/人员:此类谣言涉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处于舆论核心的人(群)和机构。社会管理:此类谣言涉及在全社会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过程中有关社会部门和组织。国际影响:此类谣言涉及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来自境外不实消息或涉及境外情况的相关不实内容。社会大众:此类谣言涉及社会普通大众,但没有明确指出具体指代。
2.伤害对象
通过对245条谣言样本内容多轮分析发现,谣言主要伤害对象有6个:大众心理,主要特征是增加公众对核心事件的恐慌;市场秩序,主要特征是造成公众对核心事件及社会正常运转所需物资供应的恐慌,或误导公众短时间内对某种物资的挤兑性需求或厌恶;特定人物/群体,主角往往是核心事件中或核心事件保障环节中关键人物或群体;大众健康,往往会让公众在核心事件解决过程中有健康受到不必要损害的可能;社会秩序,主要通过不实信息扰乱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政府形象,这些谣言往往会直接或间接使公众将严重责任归咎于政府某一部门或者某类部门,这些部门既包括政府行政部门也包括民间组织、国际组织。
3.形成方式及分析
通过对245条谣言样本内容多轮分析发现,谣言主要形成方式有四种:无中生有、移花接木、扭曲事实、知识不对称。
研究发现,4种谣言形成方式中,“无中生有”类占比最大,达到总谣言样本的48.98%,接近半数。这类谣言虽然数量最多,但有一部分比较容易识别,因为所有信息全部是不实信息,只要公众稍微查证便能揭穿其谎言。但并非每一个人都愿意付出时间查证,或有查证意识。即便查证,也会因为数量大,出现漏网之鱼。同时,也是因为所有信息全部是假的,有时会出现无法证伪的情况,换句话说就是无法查证其真实性,也无法找到其不实证据,唯一方法就是官方辟谣。
移花接木:这类谣言中的信息往往是从事实中断章取义并与以往其他事件的图片、视频或文字拼接而成,造成信息完全扭曲,错误引导公众理解;这类谣言具有很强迷惑性,利用片面事实信息引导公众错误理解。扭曲事实:这类谣言中的信息也并非全部虚构,而是人为将部分真实信息扭曲、放大、截取,造成改造后信息与事实严重不符,误导公众。
“扭曲事实”和“移花接木”两类谣言形成方式加起来在研究总样本中占比不到1/5,分别为16.73%和2.86%。这两类谣言形成方式类似,谣言中都具有一些信息为真实信息,但“扭曲事实”类谣言是将真实信息解构,然后再利用片面、错位等方法重构,形成与事实不符的新信息。“移花接木”类谣言是将部分真实信息与不相关图片、视频或文字进行拼接,形成新的不实信息。
知识不对称:“知识不对称”是谣言形成的重要方式,占比31.02%。这类谣言会利用公众与专业人员知识背景不同,误导公众相信看似符合常识、实则与专业知识和研究结果不相符的信息;这种方式形成的谣言往往看起来符合常理,但并非科学事实。
本研究编码由一名研究员完成,编码时间为2天。所有245条谣言依据编码类目编码后7天,随机抽取30条重新编码,对比两次编码结果以测量编码信度,依据百分比一致率公式PA0(编码信度)=A(两次编码相同条数)/n(随机抽取总条数)测算,本研究编码信度为0.93,符合研究编码信度标准。
本研究将245个谣言样本依据研究编码类目进行主题分类,研究发现,5个谣言主题类目中,“防病/治病/致病”主题涉及谣言最多,达到总谣言数目的37.96%。核心事件相关的谣言往往最能吸引公众的注意力造成误导和恐慌。
研究结果发现,排名在第二名和第三名的谣言主题是“社会管理”主题和“机构/人员”主题,分别占比24.49%和23.27%。这两类主题与“核心事件”主题关系最为紧密,任何突发事件都会涉及社会管理环节和在各个管理环节中涉及的人员和组织。
“社会管理”主题和涉及其中的“人员/机构”主题,都是突发性公共事件得以顺利解决的重要保障,谣言对其攻击会阻碍和扰乱核心事件的解决,甚至节外生枝产生新的突发事件。这类谣言很可能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加大核心事件解决难度甚至节外生枝出现新的公众群体事件。
谣言中“社会大众”主题占比10.20%。这类谣言更像是公众的谈资,往往以捕风捉影和编造故事为特征,虽然占比很小但防控难度最大。与社会管理、事件核心等主题相比较,很难实现真实信息跑在谣言前,这一特点与“机构/人员”相似,无法事前判断谣言攻击对象。
另外,所有谣言中“国际影响”主题的谣言占比最少,对国内核心事件解决影响也最小,但会通过影响国际舆论环境来造成国内核心事件解决孤立无援,同时会由外向内影响国内社会稳定。这类谣言的另一特点是影响长期,国际辟谣难度大,处于核心事件之外的国际社会不会一直追踪事件进展,最终只看到谣言,看不到事后披露的真相。
本研究将245个谣言样本依据研究编码类目进行伤害对象分类,研究发现,6个谣言伤害对象中,“大众心理”类占比最大,达到总谣言数目的30.26%。应对突发事件往往是一场人民战争,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是不可或缺的贡献力量,如果大众心理稳定持续受到谣言挤兑,无法形成全社会合力,对突发事件的解决十分不利。谣言的第二类伤害对象是“市场秩序”,占总谣言样本量的20.39%。任何突发事件的解决都需要有基本物资供应作保障。伤害对象为“社会秩序”的谣言占总样本数量18.75%,这类谣言与伤害“市场秩序”的谣言占比接近,区别是伤害目标不是社会物资供应体系而是公众生活秩序。谣言伤害对象的第四类是“政府/机构”,占比16.78%。这类谣言虽然占比不足1/5,但伤害巨大,如果不及时控制和引导,很可能造成更大社会动荡。伤害对象指向“特定人物/人群”的谣言在总样本中占比最小,占比5.92%。这类谣言虽然占比不大,但攻击对象精准,一旦谣言无法被扭转伤害很大。
对谣言的介入越早越好。每一条谣言都会经历从无到有再到大量传播直至消亡的过程。要想降低谣言的伤害力量,最好的办法是不让谣言出现。但这一点要是能做到,也就没有在此讨论谣言的必要了。虽然如此,在这一点上人们并非无事可做,精准、全面、及时的信息披露会大大降低谣言的数量。众多公共突发事件中,大量谣言的产生都是因为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
要想让事实跑在谣言前,突发事件信息发布要有体系保障。全国信息发布机构往往要通过网络舆情分析判断基层情况,而非由一个运作协调的信息体系从基层上报获得。另外,基层发布信息时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标准化、流程化。
培养全社会信息素养势在必行,既包含信息发布者的信息素养也包括信息接收者的信息素养。从信息发布角度说,由于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交信息平台的普及,要求每一位信息发布者都能像专业的新闻采编人员一样做到信息发布准确、全面并不现实。虽然公众发布的非标准信息可以理解成“人多嘴杂”,但很多“官方平台”就一定要进行规范管控,这些“官方平台”发布的不实信息比公众发布的不实信息影响力更大。笔者发现,大量不实、不完整、价值导向错误的信息都是出自地方政府、政府机构等的“官方账号”,反映出这些账号管理者并不具有新闻和信息发布的基本素养。这些“官方账号”功能更应该是广而告之政府和行业的最新资讯、团结和凝聚社会力量,而不是跨地区、跨专业领域监督和获得更多粉丝关注量。
从信息接收者角度看,信息判断和识别能力急需提高。建议义务教育阶段相关课程融入基本信息素养教育,实现从小培养全民对信息真伪和可能产生后果的判断能力,以更好地迎接越来越复杂的信息化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