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常州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2022-02-18 06:20
江苏科技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科技产业常州长三角

郑 瑜

(常州大学,江苏 常州 213164)

0 引言

2019 年国务院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升级为国家战略,同时对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做出了新的部署,标志着长江三角洲区域进入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1]。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在人才引进、研发投入、区域合作、科技发展、创业孵化等多方面成效显著,同时在协同机制、资源配置、人才流动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2]。 进一步推进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创新发展,加快释放区域创新动力及活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位处长三角和苏南优势地理区域的常州,主动嵌入区域创新一体化,是实现常州错位发展、科技产业协同的应有之义,也是助力长三角创新联动发展的责任担当。

1 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发展现状

长三角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地域相邻,科技资源丰富,创新要素密集,近年来创新合作趋势明显。 长江三角洲创新协同发展,可以协同不同区域各类科技、产业创新元素,突破现有省市、地区等行政限制和障碍,有利于提升各类创新元素和科技产业资源流通效能。 对该区域各类创新元素和创新资源协同整合、系统分配、合理使用和全面管理,促使该区域科技产业创新由原来的点、线合作发展向网格化、立体多元化发展形式转变,避免各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无效竞争、重复投入,从而形成科技、产业、经济等创新活动的区域聚集和协同合作态势。

区域一体化创新发展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得到了大量学者的高度关注,研究内容囊括产业、平台、企业、人才、政策等创新要素[3-5]。 长三角三省一市分别制定了自身发展定位和方向。 各城市也在积极部署自身发展行动方案,自发开展城市间、省市间联动创新合作和协调联动发展,力争成为区域创新发展先锋、示范区域。 南京拟打造区域内国家级综合性科学中心、区域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以及科技成果转移、科技资源共享、人才集聚交流、金融证券服务等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类平台,旨在促进区域内绿色、均衡协同创新,加强科技创新资源和创新元素高效合理利用,将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城市。 上海将建立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航运以及科技创新这五大中心,包括组建各类国家实验室,集聚各类科技产业创新主体和元素,提升其核心主导和引领地位,促进城市创新改革和创新生态优化。 品牌及特色方面主要围绕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进一步放大城市服务范围和精细程度,提升服务品质和城市精神标识,打响城市品牌影响力。

作为省内苏南地区创新示范区核心城市和示范城市,常州身处南京、上海90 分钟都市圈叠加区域,是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建设城市之一,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位置,是长江经济圈、沪宁经济圈、太湖经济圈交集城市,港口、机场俱全,地理交通优势明显。 主动、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常州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也是发挥自身示范、引领作用,展示城市形象的历史机遇。

2 常州产业技术创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区域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国家未来发展重心,一体化协同发展有利于探索创新发展机制、有利于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有利于缩小地区差异、实现社会协调特色化发展。 长三角区域作为全国经济发展和体制创新较先进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辐射示范作用[6]。 面对抢抓长江经济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实施的机遇,常州决不能缺位、退位,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一体化,是常州突破发展瓶颈、转换发展动能、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

2.1 创新发展优势

创新动力足。 近年来常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和“加快建设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发展指向,全面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2020 年,常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位居全国第16 位,大力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高企申报通过率、申报数量增幅、培育入库数增幅均居江苏省首位,高新技术企业超2 400 家,新增独角兽企业2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 家。 加快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项目建设,科教城荣膺2020 卓越创新创业园区。 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招引顶尖人才10 名、领军创业团队200 多个。

创新环境优。 常州政府十分注重营造优良的科技产业创新环境,先后在引进人才薪酬奖励、企业上市奖励、设备投入等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政策环境优;常州每年举办“5·18”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成果展示洽谈会,此外还新增了“天天518”线上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创新生态环境优;建设了牛津大学创新中心、常州中英科技桥、中以科技合作创新中心等专门从事国际合作事项的机构,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近60 家,国际合作环境优。

创新基础好。 产业布局上向“智、高、新、绿”方向发展,门类基础好;地理位置上,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位,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及江苏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常州区位优势将会进一步凸显;没有吃水饺传统的地方却产销闻名全国的美食“大娘水饺”,不出土恐龙化石的地方却打造了环球恐龙城主题公园,石墨烯的发现者2010 年获得诺贝尔奖,2011 年常州就创立了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创新基因好。

2.2 产业技术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主要是高科技创新企业不多,产业引领型龙头企业偏少,关键核心知识产权及技术不足,高端关键装备、关键零部件不足。 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质效还有待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度还不高。 在传统动能受限的情况下,新动能接续还不顺畅,未能占据主导地位。

高峰型企业不多。 独角兽企业是创新生态系统活跃的物种,一个城市拥有的独角兽企业数直接反映城市创新程度、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核心价值水平高地。 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同时还反映城市经济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高度,目前常州虽有中简科技、爱尔威等潜在独角兽企业,也有天合光能等行业领军企业,但总体上呈现出“有高原,没高峰”的状态。 作为食物链上端最关键的物种,高峰型企业的缺乏,直接影响常州创新显示度。

高精尖的创新型人才或企业家不多。 随着常州战略新兴产业超前布局、齐全的产业链分布发展以及不断优化的人才政策实施,常州对国际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但与省会城市、经济强市相比,复合型科技产业化人才、高层次专业科技人才仍然匮乏,人力资源不充足、整体素质有待加强的局面仍有待改善。此外,随着人工智能以及现代化、智能化制造业发展,新一代具备信息化技术一线高级操作人员也相对匮乏。

创新平台引领能力不足。 一方面新型研发机构布局不均衡,数量不多,总体层次偏低,辐射带动作用还有差距;其次是传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载体在知识产权划分、收益使用和分配、人员流动和激励、项目管理权限等方面存在不科学不规范的模糊地带和僵化条款;此外,创新平台的产学研合作层次不高、平台内部创新经验和管理研发能力有待加强。

3 常州创新发展定位

3.1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为根本,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为依据,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常州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现状,借助区域创新力量与产业资源,坚持“高站位、宽视野、大格局”,以进入创新型城市前列为目标,以推动产业创新为核心,以区域协同发展为纽带,采取新模式,加快向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进军。 以“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公共服务、政策指导、企业培养”为抓手,推动常州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并借此契机,实现常州经济转型,确保常州在新一轮科技产业经济变革中高质量发展,在江苏省乃至全国打响常州创新名牌,提升站位,成为创新明星城市。

3.2 创新发展原则与定位

坚持绿色协调、服务大局原则。 突出产业创新建设的战略性,既要符合自身发展需求,也要结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基本情况,聚焦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产业运营模式,推进一体化协同发展,形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和谐格局。

坚持着眼长远、系统谋划原则。 把握产业创新发展的总体趋势,既要瞄准前沿方向,又要统筹考虑现有资源,加强协作,全面系统谋划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形成有引领、有带动、有支撑的发展格局。

坚持突出优势、循序推进原则。 优先选择具有相对优势、产业创新发展已有突破先兆的领域作为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加快加大建设力度与深度,统筹布局战略新兴领域,完善创新机制,形成高效、持续、健康的美好格局。

紧紧围绕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要素,从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科技产业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科技产业创新政策协同等方面着手,以做长三角增长极的创新战略支点、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创新型明星城市为目标,立足特色优势,做大做强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创新资源集聚;大力提升创新平台质量与容量;协同推进区域绿色发展;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创新一体化机制体制,充分发挥常州高效、创新势能,主动融入上海、南京、苏锡常等都市圈,承接优质资源溢出,加强国际协同合作,不断提升常州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4 常州产业技术创新路径

围绕“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常州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现状,布局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一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一批协同化政策,培育引进一批创新优势企业,助推常州主动融入、精准融入、有效融入区域创新共同体,为推进长三角创新一体化、服务江苏高质量发展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4.1 做好特色优势产业布局

充分挖掘智能制造、碳材料、现代服务业、机器人、轨道交通等特色优势产业,推进数字产业化,形成万亿数字产业经济优势;大力提升优势产业基础,推进5G 等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集成电路产业,推进重点新兴产业集群化;探索建立相关产业常州集散协同示范园,推动产业资源集聚和配置,打造G42 智造走廊产业合作常州示范园;大力提升智能化现代化生产能力,实现优势产业全链条信息化发展势能;增强产业布局交流互动,主动承接优质转移产业,协同融入长三角产业体系,形成常州特色和地方品牌效应。

4.2 做好创新平台建设

积极推进常州国际影响力和引导力,推进国际合作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国际合作常州特色,助推产业创新;支持更多国际一流、国内“双一流”高校及科研资源来常合作办学、建设分院,夯实科技研究基础,形成人才吸附效应;构建机器人、智能轨道交通制造等优势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夯实常州相关领域战略地位和核心影响力;推进江苏省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等省级中心升级扩容,打造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平台。

4.3 做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积极构建科技产业数据共享、情报分析、资源检索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立足长三角,着眼全球,打造一批全球相关产业数据共享平台,汇集全球资源与力量,助推常州信息资源核心地位;积极促进区域专家人才智库共享平台建设,协同打造长三角区域内多元型、综合型、专业型高端人才资源共享平台;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更全面地解放中小企业,更好地维护常州知识产权利益,更广范围地服务周边城市,扩大常州知识产权服务知名度。

4.4 做好政策引导

积极探索统一的多层次多领域金融监管与协调机制,保障各区域在投融资、财税分享等方面协调发展,促进资本有序、稳定、风险可控地自由流动;积极探索一体化信用奖惩、执法联动等机制,在食品安全、文化旅游、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等领域建立政府间协调联动机制,促进区域行政执行协调性;积极探索统一的社会民生机制,积极探索社会保障、医疗养老、交通出行、居民文化服务等领域协调机制,实现区域内居民无阻畅行长三角,无阻畅享生活便捷服务。

4.5 做好优势企业培育

一方面引导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发挥领军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带动作用;加大独角兽型企业培植引进力度,加强企业创新活力、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一方面狠抓企业创新质量,努力推动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量质并举,强化企业创新动力;同时注重提升企业创新竞争力,以“智、高、新、绿”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相关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提升地方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相关领域核心创新地位和竞争力。

4.6 做好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统筹指导和协调作用,督促事项推进工作;强化统筹协调,主动对接长三角其他城市相关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重点领域、重点事项和重大政策的沟通协调,推进顶层设计衔接,开展政府间紧密合作与协商机制;开展专班推进工作,建立重点工作任务推进机制,细化落实举措和政策,确保各类事项实施快、见效快;开展督查评估工作,通过检查、督查、评价等多种方式,压实各项任务要求,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积极营造创新国际化环境,围绕重点国别,扩展科技交流,鼓励重点企业参加知名国际前沿技术高端论坛、行业峰会、高水平国际会展等活动,扩大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科技产业常州长三角
常州的早晨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评《科技产业经济学》(书评)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科技产业经济学的系统创新
新媒体时代下体育科技产业发展研究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