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镇平 蒋 延
《同饮一江水》是在国家广电总局的指导下,由广东、广西两省区宣传部、广电局、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以粤桂扶贫协作为题材的纪录片。该片共三集,每集30分钟,按照“小切口、大情怀、正能量”的方式,在“精准扶贫”的时代命题下,讲述了广东、广西两省区的人们为了同一个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故事。该片荣获202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之“组委会特别推荐优秀纪录片”、第二届“中国—东盟电视周”之“优秀传播案例”、2020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奖一等奖、2020年度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国家广电总局“2020优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优秀系列片”。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聂辰席在全国广电局长会议上评价道:“《同饮一江水》是集思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纪录片。”
《同饮一江水》播出后之所以好评如潮,获奖连连,是因为创作者在坚持差异化创作思路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类纪录片数量“井喷”,精品频出。特别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作品十分亮眼,地方台难缨其锋。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如何追求差异化,做出有特色的片子,是创作者思考的重点问题。首先,主题正确,提高政治站位,展现国家战略。粤桂扶贫协作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一个区域案例,《同饮一江水》的主题就是要展现广东广西两省区党委、政府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和人民群众同心协力脱贫奔小康的广阔画卷。其次,事实准确,用生动真实的故事,为时代而颂,为现实而歌。《同饮一江水》的七个创作组深入乐业县的百坭村、那坡县的西马屯等几十个村寨,和贫困户同吃同住。通过在扶贫一线的实地拍摄,记者们发掘了生动真实的故事,用镜头语言展现出粤桂协作扶贫的生动实践,凸显了精准长效的协作扶贫特点。
《同饮一江水》第一集第一个故事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村民写信给习近平总书记报告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的感人故事。《新闻联播》播完这条重要新闻后,《同饮一江水》的第一批记者第二天就到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波川村。在田间找到正在劳作的谭美春,她是写信的发起人之一。采访后,记者发现,她跟丈夫把农具装在自家的小货车上,然后转身开着崭新的小轿车沿山路回家。一个农民家庭,拥有两辆车,这是党的脱贫攻坚政策给贫穷山乡带来实实在在的巨大变化的写照,是毛南族整族实现脱贫的例证。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新闻背后的故事,后来又陆续安排两批记者去采访,把给习近平总书记写感谢信的莫仕长、谭壮兵等十位毛南族村民都找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成了大忙人,全国各地、各级媒体都来采访他们。《同饮一江水》的记者没有刻意打断他们的生活节奏,而是在旁边先冷静观察,然后和他们一起生活、聊天、劳动。历经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记者们拍下了真实的各种场景。在节目中,观众能看到毛南族村民过着平常的日子,说的是自己平常说的话,他们普通的劳动场景和生活场景比任何高级的词汇都有说服力。
若想避免同质化,就要寻找与众不同的特色。概括起来,《同饮一江水》有五大特色。
一是老区特色。百色起义、左右江起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意义非凡。广西的百色、河池、崇左三个市是革命老区也是深度贫困地区,深具特色。如此宝贵的资源并非每个省区都有,所以首先成为《同饮一江水》创作组选材的目标。例如,为了让老区人民早日过上小康生活,20多年来,80多岁的广东老干部陈开枝110多次奔波于粤桂两省区。而全国时代楷模、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为革命老区的脱贫事业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生命。
二是山区特色。广西的岩溶地貌闻名遐迩,我们也常将其称为喀斯特地貌。在人们眼中美到不可方物的喀斯特,对当地人来说,更像是个美丽的烦恼——缺水少土,行路艰难。艰苦的环境锻打了当地人的硬骨头,环境或许是穷山恶水,可这里没有人服输。例如,在粤桂协作资金的帮扶下,打通了隧道,都安瑶族自治县的黄毓帅走出了大山,走向小康。来自广东的90后黄细玲则走进了大山,帮助山里人把产品销到山外。这些具有山区特色的人物故事成了《同饮一江水》中的生动案例。
三是民族特色。广西有壮、汉、苗、瑶、毛南等12个世居民族和其他44个民族,其中的瑶族、苗族等大部分都居住在山区。民族地区是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集多“区”于一身,既是民族地区的独特优势,也充分反映了其加速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四是边疆特色。广西陆地边境线有696公里,边疆地区既是大石山区,又是民族地区。边疆的各民族群众,既要守护边疆,又要脱贫致富,是脱贫攻坚路上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如位于中越边境线上的百色市那坡县西马屯,耕地十分稀少,村民都是在石头缝里撒几粒玉米种子,饭都吃不饱。没有耕地一直是当地村民的一块心病。为了帮助当地村民致富,政府花大力气从很远的地方一车一车运来沙土,人工造出了80亩耕地,从此村民走上了真正意义的脱贫道路。
五是情感特色。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监管日报》第391期(总第5355期)这样评价《同饮一江水》:“一是深入基层,展现精准长效协作成果。二是选材典型,突出互利共赢协作特点。三是真实感人,讲述守望相助温情故事。”情感是这部纪录片的亮点。《同饮一江水》的情感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粤桂两地人民对党中央支持粤桂扶贫协作的感恩之情;二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同饮一江水长期形成的深情厚谊;三是粤桂扶贫协作中用真心、扶真贫的真情实感。通过追溯粤桂扶贫协作的历史,将个体命运与民族精神、国家命运有机地融合在集体记忆中,强化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筑牢共同的思想基础。诸如毛南族整族脱贫的故事、扶贫状元陈开枝的故事、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故事等,这些故事闪耀着理想崇高、信念坚定的爱国主义光芒。通过对粤桂扶贫协作历史的重述、模范人物的形象刻画、普通群众的真情流露来凝聚国民情感,建立民族认同。
追求差异化、避免同质化的另一个举措就是巧妙地使用同期声。比起后期配音,同期声更加真实、自然、平滑、流畅,也更有现场感,能够增强现场感,提高说服力,更加真实可信。有人说,同期声是纪录片的灵魂,此语不虚。解说有可能雷同,同期声却不会,每一部纪录片的每一个同期声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期声的录音是纪录片前期创作的“半边天”,后期的配音很难达到现场同期声的真实感和震撼力。在拍摄纪录片时,要充分捕捉现场的声音细节,一旦错过了同期声的录制,可能将很难再次还原现场环境音。
如何用画面、声音来表达情感,也是纪录片创作面临的难题。陈开枝,全国扶贫状元,从1996年到2021年的20多年中,110多次来广西百色扶贫。每次见到陈开枝,当地群众都会像见到亲人一样。《同饮一江水》的记者先后采访他两次,素材有四五个小时。如何体现他和当地人民亲如一家的情感,我们备感疑惑。为了把粤桂两地人民的真情实感表现出来,让《同饮一江水》的主题更加贴切,记者使用了一大段同期声,收到了较佳的效果。
纪录片的结构组成一般可分为线形结构和块状结构。线形结构的特点是条理清晰、素而不乱;块状结构是既保持了板块的相对对立性,又加强了板块之间的联系。块状结构是按照时间、人物、事件或地域分类,将不同的内容用一个主题统一起来,又叫柱状结构、锯齿式结构。块状结构使整部片子被分成若干个板块后仍然能保持较为完美的整体性。
与线形结构的纪录片不同,《同饮一江水》采取的块状结构比较符合宏大叙事的题材。要把粤桂扶贫协作20多年的历史与现实在短短的三集篇幅里呈现出来具有难度,《同饮一江水》采用了“一线串珠”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这里的“线”是起结构全片、提纲挈领作用的结构线索,“珠”是具体的内容、生动的形象。第一集主要是讲述党中央的关怀和贫困山区人民奋发作为的故事。第二集是讲述在脱贫攻坚路上两广携手攻克坚中之坚、难中之难的故事。第三集主要展现两广在扶志与扶智过程中的情感交流。三集各有侧重,但都围绕“粤桂扶贫协作”这个主题进行。
电视纪录片利用影像技术留住历史,用客观眼光审视时代。脱贫攻坚纪录片是国家相册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足迹印记。近年来的所有脱贫攻坚、扶贫协作纪录片无一不有着时代的刻痕、历史的沧桑。每一帧画面都关联着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每一帧画面都凝聚着扶贫人员的艰苦付出,每一帧画面都在诉说着当今中国的感人故事。同饮一江水,真心扶真贫。纪录片《同饮一江水》在全国众多纪录片作品中脱颖而出,为跨省区合拍纪录片创作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业界增加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