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条件下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探究——以中职电梯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为例

2022-02-18 01:33方鹏
科学咨询 2022年1期
关键词:电梯基地实训

方鹏

(江苏溧阳市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溧阳 213300)

随着“互联网+”电梯教学理念的提出,传统中职电梯实训课程教学方式与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人才培养显现出了诸多不匹配之处,对电梯实训基地的建设理念、功能拓展、模式创新、设备质量等提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中职电梯现代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亟须改革与优化。

一、中职电梯实训体系及实训基地建设的现实需求

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作为特种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要想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训教学就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年来,以溧阳天目湖中专为代表在实践教学、人培方案、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究,确保“校政企商”互动对接,秉承产教深度融合,工学交替的原则,自此基础上建设了一个高质量的校内现代化实训基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更提升了他们的岗位竞争力,加速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为行业企业优先培养技能型人才创造了先决条件。可受困于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中职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的实训教学在实训体系与实训基地建设上仍然存在不匹配的情况[1]。

(一)实训内容设计陈旧,无法对接行业标准

中职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实训内容设计应是对接职业标准,再根据相应的岗位“私人订制”。凡是未经过深度市场调研和专业论证,便设计出的实训内容都是流于形式,毫无意义的。随着电梯行业的飞速发展,各项工艺的日益更新,物联网电梯、实时安全监控系统等都已成为热点词汇,可不少中职电梯实训内容仍然停留在搬运技巧等原始教学阶段,未能掌握到电梯发展的风向标,对专业的实训内容进行及时优化升级。

(二)实训基地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岗位要求

电梯行业的特殊性,要求电梯专业的实训教学设备的更新升级能跟得上行业的发展,例如物联网技术、实时安全监控系统、人机智能交互界面等。可受困于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客观因素,导致了最初设计的设施设备能够承接的实训任务早已滞后于当下岗位的需求,限制了学生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全面提升,根本无法满足相应岗位的要求。

(三)“双师型”教师培养缓慢,无法满足育人功能

“双师型”教师是展开实训教学的根本,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中职电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求较高,需要每年至少1个月在电梯企业展开电梯相关项目的实训,并且要求每5年为一个周期的全员轮训,才能保证教师不与行业、企业脱轨。还需促使电梯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电梯专业教师进行双向流动。中职电梯专业教师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等途径来确保自己站在行业前端。可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中职电梯专业教师严重缺失行业企业一线岗位的实践应用能力,专业教师年龄分布与技能水平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专业教学的持续性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电梯专业实训育人的效果[2]。

(四)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无法满足基地建设

脱离行业、企业的职业教育根本不能称得上职业教育,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需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

目前,中职学校都秉承“校政企商”深度融合,共同建立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可细细看来,所谓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往往就是相关企业给学生提供一些顶岗实习的岗位,合作也只是流于表面,根本无法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的作用。

二、“互联网+”中职电梯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的作用

受到实训设备的限制,电梯实训项目有很多无法开展,如此便无法全面、有效、准确地评估学生的专业水平,如此看来“互联网+”中职电梯现代化实训基地,对于中职电梯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如下几点作用与意义。

(一)促使优化教学体系

传统中职电梯实训教学局限性明显,实训项目间脱档严重,专业技术与技能与行业不对接等。伴随着电梯行业的飞速发展,倒逼着中职电梯的专业教学要随之改变与提升,而“互联网+”的高度融合的特性,催生了大家反思原有教学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多维度拓展现有的实训教学体系,能够让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操作过程与行业生产过程对接,最终让学生能够胜任相应的职业岗位。

(二)促使推动模式变革

传统中职电梯学习模式往往只盯着课堂,同时教授的内容也无法站在行业的前沿,“互联网+”却能凭借其优势,提供前沿讯息,从而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能随时随地有针对性地接受自己感兴趣或缺失的信息,借助于网络学习平台,创设想要的岗位情景,对自己薄弱的环节展开训练,直至达到岗位需求。“互联网+”的交互,拓宽了师生的互动,从根本上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提升教学效率。

(三)促使改变课程体系

电梯作为特种设备,决定了电梯安装工与电梯维保工的特殊性,需要加大实训教学的课程比例,可无论实训基地多么贴近实际情况,都无法完全模拟出现实岗位中的所有情况,伴随着“互联网+”的引入,在相关课程建设中,能够视情况植入相关电梯行业准则与电梯岗位标准,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与VR技术构建出虚拟的操作环境,让每位学生都能开展真实的电梯安装、维保岗位体验,学中做、做中学,确保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高效开展。

(四)促使丰富结构层次

传统中职电梯实训教学,受时间限制,授课教师无法准确把控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别说一一对应,为他们量身定制实训计划。借助于“互联网+”,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为学生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学习形式。利用学习平台强大的“大数据”分析能力,让授课教师准确把控每一位同学的学情,同时平台也会为不同学生提供最为合适的学习内容与进程,最终达到对某个项目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互联网+”中职电梯实训基地建设的架构体系

国务院最新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明确提出要“打造一批现代化实训基地”。

在此背景下,按“互联网+”中职电梯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要求,应该对照如下两点展开建设。第一,甄选出适应实训基地建设的“互联网+”技术,匹配组合并构建出“互联网+”中职电梯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的技术体系;第二,对接产业、行业、岗位,优化中职电梯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体系。

(一)基地的总体设计

第一,秉承“资源共享”的教育理念。借助于“互联网+”中职电梯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推动实训资源共享的局面。打破故步自封的思想壁垒,主动要求兄弟学校、政府部门、电梯行业、电梯企业、电梯商会加入到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来,突破原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创设共享共用的教育资源生态。

第二,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借助于学习平台,构建学生岗位意向、兴趣偏好、技能水平等多元化大数据库,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为每一位学生进行“私人订制”学习内容。

第三,营造“工具资源”的教育形态。高效利用网络资源,汇聚相关技术资源来构建网络体系,引入适合的网络技术,将其深度融合到中职电梯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之中。

第四,寻求“科学高效”的教育管理。扭转盈亏,让传统意义上只有投入实训基地与相应市场接轨,将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对接,通过硬件升级与虚拟仿真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最大程度减少运维成本,提升基地自给自足的能力,降低中职电梯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办学成本[3]。

(二)基地的技术体系

第一,借助模拟仿真软件,创设岗位情景。秉承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教育理念,综合使用视频基础展示、AR以及3D技术,将相应教学过程,演变为模拟化、仿真化实训体系,构建网络学习平台。

第二,运用仿真软件,突出模型制作。秉承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理念,集成利用AR、VR、BIM技术、视频集成展示技术以及网络传输技术等实用技术,将岗位训练、过程训练、任务训练、仿真训练等教学行为,改造成全维度、精细化、仿真化的实训系统,创建数字化教学资源,打造实训基地智能认知和感知平台。

第三,展开情境创设,达到岗位效果。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将自己代入到岗位中去,根据他们的学情状态及认知规律,高效仿真实训体系。

第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评价学情反馈。借助于网络学习平台,可以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利用以前的知识和学习风格相匹配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教材以及相关教学资源,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自行安排学习内容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该模式能够实现学习理论的混合、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以及学习方式的混合。

(三)基地的内容体系

第一,做到以生为本。能够以学生为主题,借助大数据分析每一位中职电梯专业学生的学习热点、学习方法、知识储备、认知过程等基础学情,通过分析能够准确得出他们的学习规律,如此才能在此基础之上展开研讨实训体系及基地建设与电梯专业学生知识构造、技能水平以及岗位需求之间的排斥性。紧跟电梯行业更新的步伐,在建设中秉承“互联网+”思维,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能够让电梯实训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途径,高效培养电梯专业技术人才。

第二,能够依靠资源。中职电梯院校要主动适应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成果,与合作企业、技术支持方、教学资源供应方等进行深度合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融合共生,将素材资料、教学设施、人力资源、资金等碎片化资源进行有效组织,实现“信息在线化、渠道扁平化、管理数字化、评估动态化”四化同步。

第三,构建系统方法。“互联网+”中职电梯实训基地建设应遵循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和中职电梯教育实际,经过专业需求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特性分析,以专业群为基底,对行业企业所认同的核心专业能力、通用专业能力、发展专业能力进行提炼梳理,制订出“专业技术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层级逐次递进的培养目标和能力体系,将线上虚拟实训平台与线下实体实训基地有机结合,政行校企多元融合、行业与教育跨界融合、企业与学校互利融合、区域内院校资源融合,构建共建共享、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互联网+”中职电梯实训基地建设新机制。

四、“互联网+”中职电梯实训基地建设的应循原则

电梯实训基地建设的最终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就业与创业,能高度契合电梯安装与维保行业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中职电梯学校在发展中需要应对的最终挑战是实训操作中与实际工作情况的脱节,这点也是导致学生职业技术技能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截至现在,最为高效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就是构建一个“互联网+”中职电梯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创设的真实的生产工作情况,进行真实场景的模拟实训,溧阳市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一直秉承如下原则展开建设。

(一)树立面向电梯专业的建设目标

紧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电梯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整合校内外资源,以技术、技能训练为基础,着力打造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基础教育、电梯平台、电梯核心、电梯双创等四大共享平台,使电梯实训基地建设成为电梯专业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形成面向电梯专业实训教学中心环节。

(二)注重电梯产教融合的建设导向

要紧密依托溧阳当地的电梯产业,把控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产业发展方向,跟上溧阳本地经济发展的脚步,促进电梯专业教师科研活动与电梯生产实践教学相互融合,电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中心建设相结合。从服务电梯行业发展需求与电梯人才培养需要出发,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拓展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职能,打造科研孵化基地和技术技能生产基地,同时也为学生课外专业实践活动和各类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支持和指导。

猜你喜欢
电梯基地实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的基地我的连
被困电梯以后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梯不吃人
被困电梯,我不怕
乘电梯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