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新闻写作角度的选择

2022-02-18 00:33张立华
传播力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武清角度农民

◎张立华

(天津市武清区融媒体中心,天津 301700)

伴随着每个新闻事件的发生,每个新闻记者都会从不同角度写出风格各异的新闻来,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但是不同角度的新闻,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反响,有着不同的社会效果。为什么有时在采访同一新闻事件中,有的新闻记者作品发表后,不仅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甚至获大奖,而有的新闻记者作品发表后,却没滋没味,引不起读者、听众与观众的兴趣。因此,选择好新闻写作的角度,应当是揭示其奥妙的缘由之一。

一、新闻写作角度选择的意义

新闻写作角度指的就是在新闻事件挖掘、表现和报道中,所选取的切入点和侧重点,通常可分为选题角度、取材角度、写作角度这三个方面。即便是同一个新闻事件,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那么能够反映的主题和社会问题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换言之,在相同的主题和材料下,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写作,那么能够取得的效果也会有一定区别。那么选择新闻写作角度的意义是什么?首先,新闻写作角度的选择,是新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新闻除了能够向群众传递信息之外,还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如果所选择的侧重点无法反映新闻价值,甚至和社会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相违背,那么绝不可能被视作一篇高质量的报道。其次,目前网络十分发达,很多媒体无法在第一时间报道新闻事件,所发布的信息也可能是其他媒体报道过的。受众可能已经对新闻内容产生了疲倦心理,而此时如果能够另辟蹊径,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突破,势必会吸引更多受众,引导正面的社会舆论,从而体现出新闻报道的价值和真正意义。

二、新闻角度选择存在的问题

(一)选角缺少新意

近些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使媒体行业内部竞争日益加剧,各种新媒体平台大量涌现,也增长了新闻行业活力。但与此同时,很多党政媒体、传统媒体无论是在新闻采写还是报道方面,仍然在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喜欢从固定的角度来分析事物和编写材料。这也会导致新闻内容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千篇一律的内容让新闻媒体失去了吸引力和竞争力,影响新闻传播范围和效率。

(二)选材选角不够客观

客观和真实是新闻具备的两点基本原则,无论是选材选角,还是新闻编写,都要保证生动和真实。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新闻记者在报道过程中,都没有遵循以上两点原则。尤其是在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部分媒体为了博眼球、获得更多关注,充当“标题党”,即利用夸张的标题来吸引点击量,其实报道的内容和事实有较大的出入,无法如实反映出新闻的真正价值。

(三)新闻角度没有特点

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不同时期的新闻事件,无论是从报道角度还是侧重点,都应该有一定的差异性。在选择新闻角度时,从业人员要立足于当下的时代背景,并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确保能够客观的反映出新闻事件。但目前很多媒体在新闻角度选择上没有自身的特点,既无法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也难以让新闻内容反映出时代特色,这也是目前很多新媒体的新闻内容千篇一律的主要原因。

三、新闻写作最佳角度选择要义

(一)时代和政策脚步走

每件新闻作品几乎都是时代或某一政策的真实写照和生动体现。作为新闻工作者,只有时时刻刻关注着时代的发展和新的政策的不断出现,踏着时代与政策的脚步走,才能适应各个新闻媒体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的需要,才能写出角度新、有影响、有力度的新闻作品来。

摸着时代的脉博选角度,采写指导性篇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但接之而来的是分散式身单力薄的经营、陈旧式生产条件的制约,农民在购买优良籽种、机械化操作、水利浇灌、防病除虫以及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出现了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向前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武清从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入手,积极组织引导农民成功地创造了区域化种植、机械化操作、集约化经营、系列化服务的经验,较好地解决了当地农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遇到的困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这一经验经过笔者的采访整理,写出了题为《武清农业发展的“四化”之路》的文章,并很快被国家《农村工作通讯》杂志采用。此外,从笔者在《天津日报》发表的头版重要位置上的几条新闻消息看,同样是围绕时代的发展与政策变化采写的优秀作品。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扶持农村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久,我在深入乡镇企业采访中,撰写了《科技联合与外向整体推动,汊沽港乡乡镇企业九个月产值一亿七》的消息,这一消息很快发表在《天津日报》头版头条位置上。

(二)在重大事件报道中挖掘新闻角度

围绕一些重大事件的采访报道,搞综合报道,反映事件的全过程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注意从中挖掘新闻角度,事件再重大,也不会搞出深层次有影响的报道来。

1998年夏季,湖北省武汉地区长江流域发生重大洪涝灾害,党中央、国务院调集部队同湖北受灾地区干部群众一起,同洪涝灾害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洪抢险先进人物和模范事迹。同时,我们了解到,在这次抗洪抢险中,驻武汉空降兵某部有百余名入伍不到一年的武清籍战士,也参加了抗洪抢险,并表现突出。其中齐晓军等一批战士在抗洪抢险中立功受奖。为了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提出的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抗洪英雄,弘扬抗洪精神的号召,搞好本县“学习抗洪英雄,弘扬抗洪精神”活动,县委、县政府派出赴武汉采访抗洪抢险记者组,重点采访报道驻武汉空降兵某部武清籍战士抗洪抢险事迹,以此来教育家乡人民。这次有组织的重大系列报道活动,很快在全县范围引起轰动,节目播出期间,几乎成为全县上下每天关注的热点,为全县“学习抗洪英雄,弘扬抗洪精神”活动及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并多次受到当地党政领导、人武部的表扬和奖励。总结这次成功报道的经验,就是我们在采访、制作、播发过程中始终注重新闻角度的挖掘,从不同角度生动真实地做出事件报道的结果。这次报道中,在角度选择把握上,我们注重了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突出宣传重点,抓住典型,做充分报道。当时参加抗洪抢险的驻武汉空降兵某部武清籍战士有100 多人,而我们只选择了最有典型意义的9 名战士作为重点宣传对象。其中这个部队的“上甘岭特功八连”的武清籍战士齐晓军,由于表现突出,被授予“全国抗洪勇士”称号。为此,我们抓住这一典型做了全面性报道,既写出了7 000 多字的《为英雄连队续写新篇的人——记上甘岭恃功八连武清籍战士齐晓军》的长篇通讯。这篇长篇通讯不仅刊登在《天津日报》头版显著位置上,编辑还为此配发了题为《海河儿女的骄傲》的评论性文章。同时,我们还制作了题为《抗洪勇士齐晓军》的电视专题片,在县和市电视台播放,较为全面地报道了齐晓军在抗洪抢险中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直至倒在大堤上,被送进医院抢救的感人事迹。二是选择反映驻武汉空降兵某部武清籍战士精神风貌的角度做出宣传。如武清籍部分战士在抗洪中照顾关心别人,在抗洪抢险后评功中主动让功,以及武清籍战士们在军营认真学习,刻苦训练的情况等。三是抓住武清籍战士思念家乡,家乡亲友惦念战士这一角度,我们组织每个武清籍战士对着镜头说几句对家乡、对家属、朋友祝福的话。这些内容播出后,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次外出采访报道,虽然只用了4 天时间,却从不同角度发稿30 多篇,其中专题片9 个,消息21 条。

(三)深入生活,捕捉闪光点

要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不一定非要从重大事件、重大活动中去寻找。有的好新闻题材就在我们的普通生活之中,关键在于能否深入生活,以高度的新闻敏感性,捕捉生活的闪光点。有些在生活中发生的事虽不大,却体现了人们观念的转变,反映着时代的大主题,即“一滴水可见太阳”的道理。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刚刚解决温饱的农民,如何把自己的农产品推向市场?怎样变产品优势为商品优势?表现出市场观念淡薄,招数不多。一个初春的早上,一位记者在武清县城街头,见到一位乡村里来的农家少妇卖花,许多人围拢着看花、买花。他立即意识到,一个农村少妇敢到街头叫卖,不正是农民们旧传统观念转变,市场意识强烈萌动的表现吗?于是,写了一篇题为《农家卖花女》的新闻特写。这篇稿件在《天津日报》(农村版)头版刊发后,被认为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好文章。在报社举办的年终好新闻评选中,这篇稿件被评为一等奖。20世纪90年代初,津郊农村电话通讯发展仍相对滞后,农村中的外贸生产企业与国外客商联系业务,要跑几十里路的县城打国际长途。落后的通讯设施,不但使人们饱受奔波之苦,而且经常因此而影响外向型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一次,我们在深入汊沽港镇采访中看到这个镇的富达公司经理徐树芝,兴致勃勃地给香港客户打电话,告诉香港客户,这里的电话实现国际直播了……。我们立即录下了这段录音,并制作了消息《花重金购买致富新路,武清农村电话实现国际直播》。这条消息,在当年天津市广电系统好新闻评选中获一等奖,并送全国参加中国好新闻评选。又如,前不久,我们在素有“绢花之乡”称誉的曹子里乡采访中发现,这个乡的绢花专业户王忠,购买了电脑上网,通过国际互联网了解国内外绢花生产销售信息。她一次就在互联网上同美国一家客商达成40 万美元的绢花生产销售协议。这一情况我们立即做了电视消息《青年农民王忠走进网上卖花》,当年就获得市好新闻二等奖,并作为天津唯一的电视消息作品,送全国参加中国好新闻奖评选。

(四)带着问题,选择有意义的角度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日趋活跃,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带着这些问题,选择有意义的角度做选题,仍然会写出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来。当然,我们阐述的带着问题去找角度,找选题,不排除围绕焦点、热点搞揭露性报道。但做为新闻工作者,更重要的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善于透过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从正面典型或事件中选择新闻角度,搞好宣传报道。

改革开放不久,党和国家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后,农村中许多农民群众,甚至一些党员干部,纷纷走上了富裕路。但仍有一部分农民群众,由于种种原因还处在贫困境地。如何使这部分贫困农民也尽快富裕起来,走共同富裕之路,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带着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深入张大庄村采访时发现,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王振武,不辞劳苦,甚至顶着一些先富裕起来的农民拉他入“权力股”经营赚大钱的诱惑,一个心眼带领村民们发展集体经济。几年的时间,就使全村200 户农民家家都过上了富裕日子。于是,笔者有针对性地写了一篇《不入权力股,勤劳好致富,王振武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受称颂》的消息。由于这篇消息提出了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农村党员干部如何带领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走共同富裕之路的问题,既针对性强,又新观点,对深入农村改革具有指导意义。这篇文章不仅相继在《天津日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等本市新闻媒体刊发或播出,而且很快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又如,我们在报道一个法院院长廉洁自律,秉公执法的反腐倡廉典型时,没有去连篇累牍地报道他如何拒收礼物,怎样铁面无私的一个一个典型事儿。而是抓住这个院长不用公车,骑三轮车拉妻子到医院看病的路上,几位群众背后对他引发的种种议论与赞扬,写了一篇题为《背影》的新闻特写。这篇新闻特写在《天津日报》刊发后,许多读者认为角度新,表现手法新,让人们耐看,令人回味。当年,在这家报社举办的好新闻评奖中,也获了大奖。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许多农民曾一度认为自主经营的承包田里种的一切都可自己随意处置。武清县河北屯乡一名叫薄廷清的农民承包田种了树后觉得不合算,想砍掉责任田里的树木,改种其他农作物。按照森林法规定,任何人砍伐树木都须报请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但薄廷清却在决定砍掉责任田树木,改种其他作物时,既没有告诉村干部,也没有报请林业主管部门。有关部门发现这一情况后,决定依法对他进行处罚时,薄廷清则误认为自己种的树怎么处置是自己的自由,并没犯什么法,感到挨拘留受处罚满肚子委屈。直到林业执法人员帮他学《森林法》,他才幡然醒悟。这一事件虽然发生在薄廷清家,实质上反映了农村中许多农民法制观念淡薄。为了警醒广大农民群众,我们采写了题为《农民薄廷清砍自家树为什么挨罚》的广播系列报道。这一系列报道通过电台播发后,在农民群众中引起反响,不少人给电台来信、来电话,谈自己受启发、受教育的感受。这篇稿件于当年获得市广播电视系统好新闻一笑奖,市记协组织的天津市好新闻二等奖,并送全国参加有关新闻评奖。

总之,新闻角度的选择,对于提高每个记者、通讯员在媒体的上稿率,提高新闻稿件的质量,增强稿件的政策性、指导性及感染力,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选择好新闻角度,创作出有力度的优秀作品,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还需要长期的不懈的探索。

四、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除了要有灵活的思维、扎实的文笔之外,还要具备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善于发现并挖掘新闻价值的能力,并力求新闻的客观公正。

猜你喜欢
武清角度农民
神奇的角度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有了孩子的女人,既坚强又柔软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嫁给爱情
第二次选择
角度不同
人啊
HSCCC-ELSD法分离纯化青葙子中的皂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