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翔蔚
(濮阳市广播电视台,河南 濮阳 457000)
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繁重任务,面对融媒体迅速发展的形势,新闻传播业既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又而临着激烈的竞争、挑战和机遇。报纸、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在这种激烈竞争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地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这是市地报、台所面临的迫切而实际的问题。报业的扩大发展,广播节目的创新,电视节目质量的提高,这些根本的问题靠人,靠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纪律明的能打善战的队伍,这支队伍要有凝聚力,而凝聚力靠什么,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靠的是市地报台的形象。
形象,历来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单位,一个人,都有树立什么形象的问题。而形象的优劣不只是一个外在的表象问题,而更是关系到一项事业乃至一个单位兴衰成败的问题。市地报台的形象尤其如此,这是因为市地报台在最基层、处于舆论引导、舆论监督的关口,是联系党和人民的桥梁和纽带,市地报台釆编人员是最活跃的一支宣传生力军,其形象更为人们所关注,直接影响市地报台整个声誉和战斗力。良好的形象可以产生魅力、合力和推动力;负面的形象可以产生阻力、分力和反冲力。一般来说,形象是内质的反映,是时尚的凝聚,是事业的光环,是无形的财富,那么,塑造市地报台形象能达到什么目的?可以概括为五个益处:第一,有益于加强市地报台的自身建设,提高采编人员素质;第二,有益于推进市地报台工作的开展;第三,有益于促进市地报台对外合作和交流;第四,有益于提高市地报台的社会信誉度;第五,有益于増强市地报台采编人员的自豪感,以嬴得社会各界对市地报台的了解、信任、好感、尊重、支持与合作。市地报台形象可以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励市地报台采编人员为新闻事业以一种蓬勃的创造力去拼搏、去奉献。塑造良好的市地报台形象意义重大。
市地报台形象,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广大读者、听众、观众以及社会各界对市地报台队伍、行为、工作成果、社会信誉度的总体评价和一般认识。
市地报台形象分为内部形象、外部形象、表层形象和深层形象。内部形象主要指市地报台的内在精神,是市地报台形象的灵魂,它包括五个要素:1.市地报台人员的强烈敬业精神;2.市地报台人员较高的整体素质;3.市地报台内部的有效管理;4.市地报台机关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和谐氛围;5.市地报台工作人员良好的作风。
市地报台外部形象主要指市地报台外部联系合作的方式,它包括五个要素:1.市地报台外部开展各种活动的品位;2.市地报台与外单位合作的效率;3.市地报台对外交流合作的社会效益;4.市地报台进一步拓展事业的经营策略与方法;5.市地报台采编人员对外展示的文明程度。
市地报台深层形象主要指它的哲学性内容:包括采编人员的信仰、精神、价值观、理论修养、职业道德、组织纪律,市地报台人员之间的人际关系。
市地报台表层形象是市地报台的外显特征,它也包括五个要素:1.文化基础设施;2.办公条件的净化、绿化、美化;3.采编人员的服装仪表;4.市地报台的标志(社标、台标、台徽等);5.市地报台各种采编办公用品和精神产品(节目版面)的设计与包装。
市地报台内部形象、外部形象、深层形象、表层形象是有机结合的整体,我们要自觉地从这些层面去塑造一个比较完美的市地报台形象。
市地报台形象概括起来有四个特点:整体性、社会性、稳定性、可塑性。
这是因为市地报台形象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统一体和集中表现。要将市地报台形象的塑造贯穿于各项活动中,市地报台人员和各部门、各级领导共同努力来塑造市地报台的总体形象。
市地报台形象不是孤立的,是社会的产物。它在塑造和形成过程中,受到一定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社会舆论和社会支持在塑造市地报台社会形象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市地报台形象一旦形成,便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在公众的心目中难以改变,即使发生变化,如果信息传播力度不够,也难以引起公众的重视和转变。这种相对稳定性,加大了市地报台形象塑造艰巨性。它要求市地报台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冲破旧的稳定性。
尽管市地报台形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市地报台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改变和队伍素质的提高,随着市地报台的深化改革创新、报道质量的提高、市地报台的形象也会发生变化。只要这种变化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又更好地适应党的要求,社会对市地报台的态度和舆论就会发生变化,市地报台良好的社会形象就在公众心目中开始新的定位。
市地报台形象其内涵和要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作为市地报台这样最基层的党的宣传媒体,我们更应该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始终坚持党的新闻工作方向,坚持党的喉舌功能,以新发展理念推动新闻事业不断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市地报台形象树得直,树得正,树得高。高举旗帜,市地报台还要高举新闻改革创新的旗帜;高举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广大读者、听众、观众提供精神食粮的旗帜;高举舆论监督,正面引导等旗帜。这些旗帜是市地报台不断发展的旗帜。
其根本特点就是要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的新闻采编队伍。这支队伍的素质决定着市地报台的整体素质;这支队伍的精神面貌决定着市地报台的工作面貌。
市地报台队伍的整体素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政治素质。主要是指新闻采访编辑队伍要认真学习,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按照党的指示和人民的要求来开展工作,始终在政治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有了良好的政治素质,我们就能始终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是道德素质。这主要指集中体现在培养良好职业道德方面。市地报台的新闻工作者要认真落实《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禁止有偿新闻》等有关规定,要以对党、对祖国、对人民高度负责,对新闻事业的高度负责,对新闻作品社会效果高度负责精神来从事新闻工作。这三个高度负责,应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核心。有了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增强市地报台队伍每个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真正成为受人尊敬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三是文化素质。包含对传统的现代的文化知识、新闻理论知识、经济法律等诸方面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实践和运用。文化素质是市地报台新闻工作者一种基本素质,同时也是新闻采编人员开展工作的必备资本。
四是业务素质。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业务水平的综合素质。它要求每个市地报台人都应该熟练掌握新闻工作一般规律和普遍规律,新闻的釆、编、校、录、制、播、融媒体作品生产等,在每个环节上都有较高的业务技能,能独立采、写、编出较高水平的新闻精品,能独立或合作完成重大战役性报道任务。业务素质高,敬业精神强,能够很快完成由职业型记者向事业型记者的转变,在新闻实践中,不断突破和创新。
五是身心素质。就是一个人的身体心理素质。这也是人生修养的重要方面,一个健全的人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市地报台采编人员身在最基层,采访工作在一线、经常加班加点,采访条件差,就更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在改革的关键时刻,在各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面对各种压力,都能够经受住考验,在关键时候能冲的上去,这除了具备其他的素质外,也与身心的承受能力、身心是否健康有极大关系。
品位是一个人、一个单位形象的重要方而。品位高,则呈现出高雅的形象;品位低,则体现出低级的形象。市地报台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连接党和人民的桥梁,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新闻人才济济。在开展各项工作中,要坚持做到高水平、高标准、高品位,要创一流业绩,对社会各界要具引导和示范的作用,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实践者,事事、时时、处处体现出文明礼仪、诫实守信等高素质、高品位,只有这样,我们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才能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市地报台新闻改革、事业的发展、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都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实力,有没有工作实力,能不能壮大实力,这已成为市地报台社会形象问题中很突出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里的实力指三个方面。一是领导班子的实力,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班子行不行,先看前三名。班子的实力要靠一把手的政治业务、社会活动、领导艺术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从一把手到整个班子的实力、活力、能力、创造力可以看到市地报台的实力。二是新闻人才队伍的实力。市地报台一大优势是人才济济,本科大学生、中、高级职称人才颇多,具有非富的实战能力,我们就是要用这些人才去发展业务和发展物质财富,用钱财去奖励支持人才,两才(财)齐抓,市地报台才能发。三是市地报台的经济实力。市地报台要在积极争取党和政府支持的同时,切实增强自身活力,扩大自己的创收能力,但创收决不允许采编人员搞有偿新闻。同时积极进行新闻改革,把报纸、广播、电视真正办到广大受众心坎上,达到地位、作为双丰收。
形象问题的最直接、最一般的表现就是作风问题。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就不会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市地报台的作风形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敬业爱岗。市地报台采、编、录、制、播出、校对、印刷等业务人员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自觉投入到每一项工作中,把新闻工作看成自己的事业,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新闻事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形成良好的敬业、爱业、创业的事业氛围,每一个记者、编辑由职业型向人员向事业型采编人员转变,市地报台肯定能创造良好的爱岗敬业作风。
二是诚实守信。要求市地报台工作人员在与外界交往中,以诚待人,以信行事,决不弄虚作假,更不能背离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去搞乌七八糟的东西,败坏形象,要用诚信树起良好形象。
三是办事认真。要求市地报台做工作要认认真真而不马马虎虎,要周到细致而不丢三落四;要善始善终而不虎头蛇尾;要特别改变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推诿扯皮的现象,对广大通讯员和外来人员热情、和蔼,真心帮助。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工作,树立良好形象。
以上五个方面是市地报台特点决定的。也是市地报台形象的骨架和精髓。因此,我们要特别注重从这些方面塑造好市地报台形象。
形象策划是塑造形象的战略决策。在这方面,成功的企业形象策划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市地报台形象的策划要在对市地报台实际状况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市地报台的领导人应成为市地报台形象的主要策划者。这种策划是有目的的,一个阶段达到一个什么标准,会产生什么形象效果,都要认真策划实践。这种有目的的战略策划如同一座桥,它能够把我们目前的立足之地同未来形象的目标连接起来,使我们达到塑造良好形象的彼岸。
这是塑造市地报台形象的基础工程。市地报台形象建设要从内部建设抓起,尤其是从塑造市地报台各级领导成员的形象做起。比如,整顿纪律,加强业务研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奖罚约束机制,进行新闻、人事、财务等各种改革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塑造市地报台形象这一系列工程有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才有益于外部形象的塑造。
这应是塑造市地报台形象的力量源泉。市地报台广大员工是市地报台的主人。各报台的领导,在塑造市地报台形象过程中,发挥着领导者、策划者和带头实施的作用,这种作用十分重要,但在目前各媒体激烈竞争中,靠少数领导者“包打天下”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动员全体报、台工作者都参加和参与塑造报台形象的活动,使他们做主人而不做局外人。依靠群众智慧、群体力量共塑市地报台良好形象,使塑造市地报台形象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的形象定位,达到一个什么目的,怎样努力,都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实践,由一个个良好的个体形象组成市地报台良好的群体形象。
市地报台每年能否多出新闻精品,在全国、全省新闻评奖活动中能出多少优秀新闻,是市地报台外在形象的重要标志,其实也是内在素质形象的良好外部体现。因此,多出精品是塑造市地报合形象的本质要求。多出精品,要求做到创优思想认识到位,创优组织措施到位,创优奖罚机制落实到位。要搞好创优精品的策划、定好创优目标,落实创优责任;同时年终创优和平时搞好报道相结合,每天都要有较好新闻版面,都有较好的广播和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广大读者、听众、观众正是从各报台的新闻版面和节目中对其形象有个比较客观的形象定位的。多出精品,必然要求多出人才,多出高素质的新闻人才,这也是和塑造市地报台内部素质形象紧密联系的。
在市地报台形象形成过程中,公众印象、公众舆论、公众态度、公众支持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市地报台工作人员要在自尊、自重、自力、自强不息的基础上主动去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关心和帮助。我们以自己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取得党委和政府领导的支持和指导、取得其他媒体的关心,主动争取社会各行各业的热心支持。市地报台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致力于更加有效的新闻改革,探索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办好报纸、广播、电视的新路子,更好地发挥党和人民喉舌的功能,更多地用市地报台的新闻、专题、文艺、广告、融媒体等节目和其他精神产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以赢得社会的信誉和有力的支持,促进市地报台形象的塑造,从而使市地报台以良好的形象而带动其事业的发展,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路子,推动市地报纸、电台、电视台为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