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国
27岁的雪怡,人如其名,言谈与举止得体怡人,笑容纯净可爱。从小就听话懂事,爸妈让好好学习,不让谈恋爱,就一直忙着学习,没有谈过恋爱。这次是为恋爱的困扰来咨询,因为雪怡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连遭遇了两次恋爱的失败,她被打击得晕头转向。
雪怡的第一任男友是大学毕业找到稳定的工作后,同事帮她介绍的。当时雪怡刚参加工作,压力很大,感觉男朋友比自己年龄大,很多事情都可以向他请教,就好像找到了依靠,事無巨细,都向男友请教。后来得知男朋友其实刚刚经历了一场恋爱,双方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由于家庭纠纷,两人不得已选择了分手。雪怡不知道男友是不是为了填补上一任的空虚,刚刚交往一个月,就提出结婚,当时雪怡还没有心理准备,拒绝了他的求婚,想等交往一段时间再决定,男友一气之下就提出了分手。
雪怡的第二任男友特别优秀,硕士毕业,能力很强,是一家公司的业务主管,巧的是他也是不久前刚分手。随着交往的增多,雪怡越来越感到他真的很优秀,符合自己找对象的所有条件,感觉他就是想象中的恋人。美中不足的是男友有些大男子主义,在交往中总是希望自己说了算。雪怡吸取上次失败的经历,天天黏着男友,担心他离开自己,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表达。还把生活中的所有重心都放到男友身上,上班天天打电话,下班后就会找到对方,散步聊天。可是交往一段时间以后,男友说他们不合适,不是一类人。结果,又分手了……
雪怡没有想到自己在短短的时间里,大概加起来不到一百天,经历了两次恋爱的失败,并且都是对方主动提出分手,开始怀疑自己,怀疑男性,甚至对男性感到失望。
人的内心有很丰富的心理需要,而心理需要往往会有得不到常规满足的情况。此时,人就要寻求替代性的补偿性的满足。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作补偿心理情结。
雪怡经历的两个恋爱故事,当事人都存在补偿心理情结的表现。
第一个故事中的男主角,即将结婚,却突遭分手,与雪怡相识后急于结婚,急于补偿感情的欠缺,补偿心理的空虚、失衡和失落,补偿心理情结是那样强烈而鲜明。第二个故事中的男主角,刚刚结束一段恋情,便与雪怡建立恋爱关系,补偿心理也是显而易见的。
沟通了这个意思后,雪怡有所领悟:“我知道了,我不是他们爱的对象,是他们为了获得心理补偿的对象,对吧?”
咨询师对雪怡的话给予肯定,并鼓励雪怡把关注点回归到自己的内心:“这是他们恋爱的误区,我们理解就好,我们更要关注的问题是,为什么你成了他们获得心理补偿的对象?”
雪怡有所觉察:“我知道了,也有我自己的问题。”
咨询师鼓励雪怡静下心来思考。
雪怡有所领悟:“认识第一个男友的时候,我刚刚参加工作,没有亲人在身边,有很多压力不知道跟谁表达,自然而然地选择跟男朋友诉说。有问题也会向他请教,好像不是找了个男朋友,更像是一位老师,自从跟他在一起,我的精神好像有了依靠。另外就是,我也觉得自己的年龄不小了,该谈恋爱了。以前爸爸妈妈不让我谈恋爱,现在又着急催我结婚,他跟我交往是为了获得心理补偿,而我其实也有心理补偿情结。”
咨询师微笑地看着雪怡,对她的表达给予了接纳和安慰,并鼓励她进一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雪怡彻底看清了自己的心:“我与第二个男友的交往,就更是心理补偿情结作怪了。和第一个男友分手后,我非常失落,非常失衡,也感觉非常担心,害怕自己找不到更好的男朋友,急不可耐地想寻求补偿。再加上第二个男友比第一个男友条件还好,各方面都符合我的想象。我把对第一个男朋友没有来得及表达的很多感受都跟他说了,很多希望和男朋友一起去做的事情都想和他尝试,比如去迪士尼、动物园,都是我喜欢的,这样做其实是为了补偿我自己内心的需要。可是男朋友喜欢去博物馆、图书馆,再加上男朋友本来自己很有想法,他也想找一个对自己百依百顺的人,补偿他自己的需要,所以我们无法调和。原来这都是心理补偿情结惹的祸。”
咨询师看到雪怡对自己的内心有了更多理解,帮助雪怡对不相信男人的问题重新赋予解释。在前两段恋情中他们相互走近,并不是爱情的力量,而是因为补偿心理情结的驱动。当恋爱故事陷于迷惘的时候,双方当事人最需要的不是互相进行道德责备,而是平静下来直面自己的心,看清自己的心最需要的是什么。这样可以避免去追求那些补偿。
雪怡理解了,爱是讲缘分的,爱需要情缘的成熟,爱不能操之过急,要静待花开。
潜意识常常给人们的心灵蒙上面纱,让人看不清自己的心。心理咨询的过程,常常不过是帮当事人揭开这层薄薄的面纱,直面自己的心。一旦揭开面纱看清了自己的心,面对生活人们就能做出理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