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天杰 胡叶飞
课后托管课程的建设和实践是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的重点。在“全体学生参与、减负不减质”的思想引领下,设计与实践多学科融合的项目式课程,是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慈溪实验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积极尝试和重要举措。
学校自2020年9月正式成为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后,借助新型合作办学模式和浙江师范大学的学术优势,积极探索基于九年一贯制的学校课程改革。针对课后托管工作,学校开设了32门课程,并创新开展了多学科融合的项目式课程。
一个项目,不同的学生和教师
课后托管课程有多种形态,常见的有学科拓展类课程、音体美活动课程、学校层面的实践课程,这些课程的不足之处是各课程之间相对独立,融合程度不深。而多学科融合的项目式课程,让各个学科教师面对同一活动项目,能够形成互相融合的化学反应,做到减负不减质。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课后托管课程要体现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融通的特征,还要符合同一项目下不同年级段学生的身心特征,并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上述理念,学校探索了多种多学科融合的项目式课程。以“小小生态园”为例,项目以多种植物的生长过程为课程载体,以班级为单位认领管理园地,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其中。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教师,有着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要求。
当科学教师承担该托管课程的指导任务时,课程安排植物形态结构、植物生长的肥水管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内容。低年级段学生观察、记录、描述和交流;中年级段学生则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高年级段学生则迁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其他相关的实际问题。当语文教师承担托管课程的指导任务时,课程内容则与语言学习和语言能力提升相关,如低年级段学生用简单的文字或词语描述,并和同伴进行交流或介绍;中年级段学生则使用成语,形成句子或短文,并在同伴中进行展示;对高年级段学生则要求能够融入情感,写成作文,并进行同伴互评。如果数学教师担任课程指导,内容就与数学相关,要求学生学会观察、测量、描绘、计算、统计等。其他学科以此类推,从而实现多学科在“小小生态园”项目下的融合。在体现多学科特点的同时,项目还结合德育、劳动教育等目标,融入生命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成效初显,融合更有深度
開学典礼上,学校布置“小小生态园”项目任务,并分发多种植物种子,各班班长上台领取任务书和植物种子,班主任被任命为生态园的总管理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班级项目、小组责任、学生分工的管理制度,各组开展比赛,组内同学分工负责,形成大项目下的子项目,共建“小小生态园”。
学校重视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参与程度、教师的组织效果、过程性典型案例、生态园状况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测评。评价的依据为照片、图像、学生作品、日记、教师反思录等,并采取学生或教师自评、组内评价、班级评价、学段评价和学校评价等多层次评价。
项目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学生的学习状态、平时的课堂学习和作业完成情况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是低中学段,不少任课教师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以“小小生态园”为例来解释学科知识,也有意识更多地关注社会和生活中的现象,并用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
学校的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课后托管课程的实践表明,多学科融合的项目式课程不仅满足了课后托管要求,还为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目标设置、教学范式、学业评价、九年一贯制课程融合、学校德育与劳动教育的开展等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多学科融合的项目式课程是“双减”背景下课后托管课程的一种样态,它是“其一”而非“唯一”,我们将继续探索更为丰富的课程样态,助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