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曰成
近年来,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特殊教育中心践行“双向融合”文化理念,创造性地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关于“探索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定期举行交流活动制度,促进融合教育”的要求,探索并实践了普特双向融合社团活动实践模式,促进了普特学校师生共同成长和发展。
学校普特双向融合社团在遵循《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办学条件和区域普通学校教育资源,探索普特融合的社团活动项目实现普特学生学习成长和终身发展目标,以校本化的“融合社团”课程建设促进普特学生共进双赢的目标。
学校在融合社团实践探索中,注重建设以系列社团基地为核心的普特双向融合教育资源平台。学校与江苏大学附属学校、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中山路小学、红旗小学等近20所优质普通学校形成稳定的联盟,并基于社团活动类型和主题,形成了“固化”和“常态化”的合作模式。学校与镇江市特教中心、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等也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校建立并推动“五维”平台常态化运作。“五维”平台即校内平台(基础类平台)、普通学校分主题社团活动平台、社会公益支持平台、专业互动平台与发展平台。其中,普通学校分主题社团活动平台主要分为益智类、言语类、运动类等;社会公益支持平台包括镇江市京口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京口区正东路街道残疾人之家、伯乐琴行、大唐园艺等;专业互动平台指线上对特殊学生进行康复指导的互动平台。
在资源开发、平台体系建立过程中,学校打破了以往封闭的壁垒,一方面改变了特教师生的封闭状态,另一方面通过融合社团活动来引导家长、社会正确认识特殊学生,构建和谐的育人生态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学校普特双向融合社团课程建构包括两大系列,即普通学生参加特校融合社团的“反向融合”系列和特殊学生参加普校社团课程活动的“融合教育”系列,让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在社团课程中互动互助互学。基于特殊学生发展需求,立足普特融合的常态化、主题化、规范化和进阶式要求,学校依据《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构建了社团活动的校本课程体系,编写了7类14册融合社团校本教材(见表1),为融合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课程支持。而特殊学生参加的普校“融合教育”系列社团课程活动有才艺表演类、朗读阅读类、绘画类等。
表1
学校开发普特双向融合社团活动系列课程秉持方向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统整性原则等原则。方向性原则指以融合为动力,利用社团平台营造生命成长校园,为师生的幸福人生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发展性原则指在课程规划和具体实施等过程中做到及时总结、及时反思、及时修订,用实践使其逐步充实完善。实践性原则指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一起参与实践活动,在互帮互助互学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普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开放性原则指社团活动系列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让普通学生走进特教学校,让特教学校成为有效的活动场地,使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环境中参与活动,互相学习。统整性原则指深入优化社团活动系列课程结构,整合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力量,相互调适,形成合力,以发挥校内外教育体系的强大生命力。
首先,形成了普特双向融合社团活动指导基本模式。学校普特双向融合社团实施已形成首席教师总负责下的分段负责、全过程指导与合作的活动指导模式。即在同一设计方案下,活动前普通学校首席教师和特校教师分别立足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实际进行符合学情的预习与讲解;活动中,教练型教师基于既定教学框架进行灵活介入、展示与指导;活动后,教练型教师与首席教师进行线上复盘(基于活动录像)与指导(作为线上课程的素材),教师群体也在录像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发展档案袋),并进行反思。
其次,初步凝练出普特双向融合社团活动的特殊学生观察、指导、评价与反馈机制。发挥小社团的全面育人功能,是系列社团设计的宗旨。推动特殊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科学知识以及生活技能发展是社团活动的根本目标。学校根据特殊学生智障程度,将学生分成低、中、高三组,每组10名左右,分别安置于不同的社团之中。通过摸索,学校逐渐将“学生发展评价”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立足个别化评价模式,从特殊学生的发展维度,形成了观察、指导、评价与反馈机制。
京口区特教中心普特双向融合社团建设增强了特殊学生自尊自信、积极乐观融入社会的能力,涵养了普通学生包容接纳、互帮互助的美德,培养了一支经验丰富、专兼结合的社团师资队伍,培育了一批双向融合的资源平台基地,发展了一批全纳公平的融合教育试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