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构建小学音乐思维课堂的探索

2022-02-17 21:40:43陶嘉宁
科学咨询 2022年12期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作品教学法

陶嘉宁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实验小学,江苏常州 213000)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独特且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音乐知识教学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理融入,有效地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让音乐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旋律与节奏,学生能够有机会将自己设身处地地融入音乐探究中,丰富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以此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性的音乐学习环境,充分培育学生的全人格发展与创造性能力,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极具独创性与影响力的有效音乐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合理地融入奥尔夫教学法,可以有效实现传统音乐教学方法与理念的颠覆,增强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表现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从而达到高质量构建小学音乐思维课堂的教学目的。

一、奥尔夫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思维课堂构建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想活化学生的音乐思维,实现小学音乐思维课堂的有效构建,首先教师就需要保证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状态。所以在目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是每一个教师所面临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学任务是音乐教师开展音乐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很多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会将教学重点放在向学生讲述理论性的音乐知识上,例如,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如何区分音乐作品的旋律、如何把握音乐作品的节奏等。这种目的明确的教学引导确实可以让学生掌握大量的音乐专业知识,但是对思维活跃的小学生而言,这种系统化的学习很难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学科以情动人、以美动人的特点,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奥尔夫教学法重点强调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音乐知识的传授,优化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从而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参与程度,最终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音乐的奇妙,得到音乐启迪。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融入,不仅可以为传统系统化授课音乐教学模式增添更多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可以有效打破传统授课式模式给学生所带来的思维局限性,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灵活运转自己的思维,全方面地进行音乐知识的思考与分析,从而在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锻炼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加快小学音乐思维课堂的有效构建,促进小学音乐教学高效课堂和趣味课堂构建。

(二)锻炼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音乐素养的培养需要在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构建思维课堂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得到全面锻炼,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在小学时期得到音乐启蒙。创造性、综合性、参与性、自然性、民族性、大众性是奥尔夫教学法所需要遵循的教学原则,从教学本质而言奥尔夫教学法对学生音乐学习的全面发展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首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理融入可以改善传统学生被动学习固化音乐知识的教学现状,打破传统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即兴创作空间,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自主性,让学生能够充分开阔自己的音乐学习思维,更深入地感知音乐内涵知识,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形成独有的认知与体验,从而达到强化学生音乐学习感悟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教学目的。其次,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理融入,还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开放的音乐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跟随自己的想法探究如何进行音乐知识的理解、消化与表达,培养学生的专馆能动性,学会正确地进行音乐作品的思考与分析,寻找适合自己的音乐学习方法,以此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综合性成长,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高质量完成构建小学音乐思维课堂的教学任务。

二、奥尔夫教学法构建小学音乐思维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创造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所以教师在利用奥尔夫教学法构建小学音乐思维课堂时,首先就需要注重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为学生创造一个他们乐于接受的音乐学习环境,以此提高音乐课堂对于他们的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可以始终以自身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展音乐学习。[1]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直观化的思维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更愿意接受一些显而易见、容易理解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在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构建小学音乐思维课堂时,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保护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还能够弱化音乐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搭建一个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的桥梁,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感知作者通过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促使学生能够与音乐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此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感悟与理解,锻炼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上册《苏格兰风笛》一课时,这一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苏格兰风笛,感受欧洲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意蕴与不同的风土人情,培育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热爱。为了让学生能够以最积极主动的状态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这节内容的教学中就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一首运用风笛演奏的优美苏格兰民间乐曲,并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相应的苏格兰风土人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去领略苏格兰风笛的音乐特点,以此满足小学生的直观化学习思维,吸引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理强的特点,分别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不同国家的民间乐器作品,让学生与苏格兰风笛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音乐学习思维,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对苏格兰风笛进行思考与分析,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知苏格兰风笛。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可以很好地满足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紧随着教师的引导进行音乐知识的探究,从而达到保证学生音乐学习状态与学习质量的教学目的,为小学音乐思维课堂的有效构建创造良好的条件基础。

(二)融入音乐游戏,培育学生创造性的音乐学习思维

游戏是学生非常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快乐中培养音乐思维并学习音乐知识,同时它也是实施奥尔夫教学法的有效途径之一。[2]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合理地融入音乐游戏,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小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不仅可以增强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参与程度,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形成更多的新的思维与想法,强化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促使音乐教学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高质量完成构建小学音乐思维课堂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寻找合适的音乐游戏,将音乐游戏融入课堂中为学生打造音乐学习的氛围,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下册《谁说女子不如男》一课时,这节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了博大精深的豫剧艺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豫剧的相关知识拥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并且能够更深入地感受与体验豫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可以依据小学生表现欲望强和争强好胜的成长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扮演竞赛游戏,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能够在积极表现的过程中,充分开阔自己的创作思维,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根据班级学生的综合音乐水平,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实力均衡的不同小组,然后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的片段,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所播放的片段分析豫剧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自己小组所总结出的豫剧特点,对该片段进行创新模仿表演,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表演最有韵味,并最具新意。戏曲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小学生感受我国的优秀文化,还能够让小学生培养对于音乐的热爱之情,学生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戏曲学习,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系统化教学的枯燥性与乏味性,增强学生进行音乐练习的动力,加深学生对豫剧的印象,更深入地感受豫剧的演唱风格与特点,还能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培育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让学生能够自主掌握与了解豫剧中的音色特点与发音技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增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维性与灵活性,促进小学音乐思维课堂的构建。

(三)开展体态律动,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感悟

音乐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体会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更重要的是需要让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自己独有的认知与理解,掌握相应的节奏与旋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意蕴,正确地进行音乐展示,提升学生的表现力。[3]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感受音乐,将音乐与肢体语言相结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利用奥尔夫教学法构建思维课堂时,为了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音乐作品的节奏与旋律,形成自己独有的音乐学习风格,就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合理地融入体态律动,以体态律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将自己融入音乐作品中,设身处地感悟作者通过旋律所传达出来的精神情感,为学生构建一种互动式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亲身体验音乐的过程中更深入地感知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从而进一步开阔学生的音乐学习思维,打破传统音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枷锁,让小学生能够通过更丰富的形式进行音乐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对音乐的独特感知,促进小学音乐思维课堂的有效构建。例如,在学习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下册《花之圆舞曲》一课时,这节内容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组曲里的第三部分(终曲)《花之圆舞曲》,是本部舞曲最著名、流传最广的一段乐曲,深受大众喜爱。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全面、透彻地体会圆舞曲的速度、旋律特点,感受乐曲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情绪特点,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乐曲欣赏,了解什么是圆舞曲以后,就可以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描述自己欣赏完乐曲后的感受,并且大胆探索尝试运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达该首圆舞曲的意境,让学生将自己全身心融入音乐作品中,进一步感知音乐作品的结构,体会作品的音乐美。通过合理地融入体态律动,可以实现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由正确感受到自然表达的提升,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感受到音乐作品的美感,享受音乐美所带来的愉悦享受,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学习思维,高质量完成构建小学音乐思维课堂的教学任务。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音乐教学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看出效果的,这需要让小学生在长期的音乐氛围中感受音乐的乐趣和魅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奥尔夫教学法有效地实现了传统音乐教学的创新与突破,对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持续性发展来说具有极为深远的推动作用。所以为了高质量完成培育优质综合性人才的教学任务,小学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开展过程中,就一定要依据小学生的成长特点与教学内容,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奥尔夫教学法的落实,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音乐学习环境,充分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够在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美感的同时强化自身的认知能力与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商与情商,以此从真正意义上发挥音乐教学的本质,推动小学音乐思维课堂的有效构建。

猜你喜欢
奥尔夫音乐作品教学法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2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