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出版视域下编辑职业的困境与对策

2022-02-17 21:33
传媒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编校职称困境

张 龙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技术在革新,困境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总是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通常而言,后一时期的特征具有叠加性和新异性。所谓叠加性指后一时期的困境并非是独立于以往困境的全新事物,而是包含着以往悬而未决的问题;所谓新异性指后一时期的困境总是在主要方面异于以往的困境而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每个职业或多或少都存有困境,编辑也不例外。因为职业的载体是人,而每个人的承受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很难说哪个职业困境大,哪个职业困境小,但困境不应替代发展成为职业及职业人的主旋律。从这个意义上说,突破困境谋发展是每个职业恒定的目标,是职业人永恒的课题,但前提是职业困境能够得到深刻认识。

一、中国编辑职业的兴起与发展

编辑活动在甲骨文时期已见端倪,但一般认为,北宋以前的编辑活动基本由官方主导,官员组织和编辑。唐末宋初,雕版印刷技术日益普及,书商出现,编辑逐渐成为一种职业,南宋陈起、陈思父子就是中国早期职业编辑的典型代表[1]。在封建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显著,职业编辑的发展无从谈起,或为在与官刻、私刻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追求校雠精善、印刷精美;或为一时谋生而迎合时流、粗制滥造。因编辑而成家立学如毛晋者众,因编辑而获罪入狱如陈起者亦伙。

20世纪初,出版业风起云涌,但良莠不齐。受马列主义思想影响的一批有志之士创办《新青年》等大批新型杂志开社会风气之先。这一时期的编辑,尤其是其中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志士仁人,尽管身处社会动荡之中,但在宣传进步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环境渐趋稳定,行业发展焕发生机。20世纪50年代初期编审制度出台,出版机构构成有了清晰的模式,编辑工作日益规范。20世纪80年代,《出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职改字〔1986〕 第41号)出台,规定了编辑人员的任职条件、发展路径及主要职责,编辑的职业发展道路由此明晰。此后,与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相关的规定相继出台和修订,编辑职业不断得到规范与完善。

二、中国融合出版的形成及其对编辑职业的影响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出版业的生产经营属性进一步得到强化。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国家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其后“除极少数政治性强、公益性强的出版单位外”[2],一般的出版单位陆续改制为企业。改企后的出版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承担各项法律责任,在保障社会效益的同时不断将经济利益最大化。整体而言,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出版单位经营性与自主性日益凸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版人员构成变得复杂而多样,编辑分工不断调整和细化,营销编辑、策划编辑等应运而生。中国传统出版的基本形态就此形成。

在出版体制革故的同时,出版技术也在不断鼎新。20世纪中叶产生的以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为标志的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对中文出版产生深刻影响,如1979年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3]、1996年全国范围内互联网服务的开始直接改变了中文出版的形态。进入21世纪,通信技术及手机的智能化、平民化逐步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这对出版业提出了新挑战,融合出版呼之欲出。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3月31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广发〔2015〕32号),融合出版渐入佳境。据《2019-2020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2019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已近万亿元[4]。数字技术与传统出版的融合又一次改变了出版人员构成的格局,数字编辑的需求量和占有量越来越大。

出版体制的改革催生了营销编辑、策划编辑,数字技术的介入催生了数字编辑,编辑内部的竞争愈演愈烈。传统编辑与新兴编辑的融合需求也对编辑职业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编辑职业框架亟待完善。

三、融合出版背景下编辑职业的困境

职业倦怠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职业困境现状。李媛媛、栾奕对医学期刊编辑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之后发现,在435份有效问卷中,70%以上的被试者均表现出职业倦怠[5]。赵正、陈小萍调查了252名出版行业编辑,在对245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后发现中级职称和36-45岁编辑职业倦怠水平较为显著[6]。王晓宇、倪明对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了调查,其分析结果显示,在369份有效问卷中,高度倦怠者占比16.8%,轻中度倦怠者占比46.07%[7]。从编辑职业倦怠情况可见,编辑职业困境程度高,而且较为普遍。立足于困境的叠加性和新异性,着眼于融合出版,这些困境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工作困境

编辑工作是个系统工程,主要特点是工作流程细致、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方式枯燥、工作责任重大、工作罚点较多,这是编辑工作的主旋律,也构成了编辑工作的困境。

在工作流程方面,编辑工作的流程包括策划、审稿、排版、责编、校对、通读、质检、发行、营销等等。融合出版背景下,每位编辑还或多或少需要掌握数字处理与推广技术,甚至涉及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而且有的流程如审稿、校对、质检等需要反复进行。经济效益不好的出版单位以及公益事业性的出版单位,每个编辑所承担的工作流程则相对较多,甚至涉及编辑工作的所有流程,这一点在学术期刊的出版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工作任务方面,编辑所承担的工作流程越多,其工作任务就越繁重,而且为了完成多流程作业任务,编辑还要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否则就无法胜任工作。很多地方将销售量、转载率、在线阅读量、转发量、推广量等列入编辑考核的指标范围,也加重了编辑的工作任务。

在工作方式方面,编辑绝大部分时间是坐在电脑屏幕前处理文字、图片、视频、网页以及与相关方沟通协调,而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处理文字、图片、视频、网页等素材时,编辑的注意力不得不高度集中。因此,久坐、久视是编辑的基本工作状态;在与相关方沟通时,编辑又不得不保持耐心和平和,或劝说,或安抚,或据理力争,或例行赞美,不一而足,这对编辑的心理健康亦是巨大的挑战。

在工作责任方面,编辑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责编制度是出版的基本制度,编辑是内容的把关人。不合适的内容被印出发行,不合适的图片、视频、链接被转播,无疑会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这对出版单位以及编辑个人都会产生不利影响。2020年1月26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发布了《关于〈冰川冻土〉发文不当问题的核查及处理情况的通报》,对《冰川冻土》进行了停刊处理并将相关责任人调离了编辑岗位[8]。2020年12月4日,“首都新闻出版” 公众号发布新闻称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对部分出版单位进行了约谈,局长王野霏指出“要明确建立责任编辑的责任追究机制”[9]。

在工作罚点方面,编辑工作有着严格的质检制度,质检范围涵盖内容、编校、出版形式、印刷等方面。编辑稍有不慎,字、句、线、图、标点、链接、镜头等都可能会成为出版质量检查中的罚点。编辑不仅要面对单位内部的校对、质检,还要面对官方展开的不定期抽检以及读者的随时“发现”,甚至所编辑出版物的错点会因成为了别人的研究对象而被“示众”。在这种情况下,编辑不得不谨小慎微,字斟句酌,一丝不苟。

编辑的工作困境形成了编辑的工作压力: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久坐、久视造成身体上的损耗;多流程、多任务、多责任、多罚点的工作负担造成心理上的紧张与焦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性劳动造成身心的麻木与疲惫。

(二)发展困境

编辑职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职称的晋升、职位的擢升以及薪酬的提升,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编辑职业发展的困境主要在于编辑职称晋升条件杂、竞争强、同质化、阻力大以及其所衍生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相对有限。

在职称晋升框架方面,各类编校人员之间工作性质并不完全一样,有的甚至差异很大,如数字编辑与美术编辑之间、图书编辑与学术期刊编辑之间,不同工作性质的人在同一职称框架下竞争难说公平。换言之,目前的出版人员职称晋升框架具有同质化倾向,不利于各类编校人员的均衡发展,也加大了职称晋升的难度。

在职称晋升渠道方面,事业单位性质高校科研院所所属期刊编校人员在职称晋升方面阻力颇大,因为这类编校人员要在所在单位的职称比例核定范围内晋升。残酷的现实是:第一,高校科研院所侧重科学研究,其所属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成果丰硕,远非期刊编校人员可比,编校人员想要在单位内部获得推荐资格并获得聘任难度系数非常高;第二,这类编校人员需要同时通过单位内部和官方出版管理部门所组织的职称评审才能获聘相应职称,比高校科研院所内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要多闯一次“关卡”;第三,所属单位评聘和出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是两套评聘逻辑,前者突显科研成果,后者突显行业成绩。在这种情况下,这类编校人员既要比单位同事更优秀,还要比行业同人更卓越。更为残酷的现实是,有的单位甚至没有设置推荐编校人员参加出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渠道。

退一步说,假若编校人员获得了高一级出版专业技术职称,这给他们所带来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也相对有限。这显然不利于出版人员队伍的建设以及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生活困境

编辑职业给编辑所带来的生活困境在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均有表现,当然,物质层面的匮乏往往也会导致精神层面的失落。

第一,薪酬低致使生活满意度不高。徐志武、章萌对699位45岁以下编辑进行过薪酬满意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45岁以下编辑的薪酬满意度尚未达到一般水平,当编辑薪酬为7001-9000元时,平均满意度才会上升至一般水平,其中图书编辑的薪酬满意度略高于期刊编辑和报纸编辑,少儿类和教育类编辑的薪酬满意度最高[11]。“有些出版社的新员工,一个月的薪水甚至不够其支付房租,一个为生存苦苦奔波的人,还奢谈什么职业尊严,还奢谈什么优雅的工作姿态呢?”[12]更遑论生活满意度了。在当下数字编辑需求量极大的数据时代,面对出版业编辑薪酬低下的这种情况,优秀的数字编辑又怎会委身于融合出版呢?

第二,工作状态紧张致使身心损耗大。编辑的工作状态就是注意力高度集中以及不断自我提升追赶新业态,具体表现为久坐、久视、焦虑。久视、久坐的危害短期内表现为视力下降、肥胖、颈椎腰椎受损等,长期则会生出各种顽疾、凶疾;焦虑轻则影响人的神经中枢,重则会诱发抑郁情绪和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第三,随时能够进入工作状态致使编辑工作侵占生活时空。为了尽快完成各类指标,将工作任务带回家中随时编校是编辑的常见生活状态,个人与家庭生活空间也被侵占。在这种情况下,个人与家庭健康发展的状态难以形成。

第四,工作成就感低致使生活状态难生愉悦感。“为他人作嫁衣裳”是对编辑工作的形象描述,意思是,不管编辑多么细致、认真、严谨,不管编辑将作品编校得如何完美,最后所有的光环都将归于作者和单位。数字处理与推广的艰辛更是难以显现,或淹没于海量的数据之中,或消逝于互联网,数字处理之人往往被视为“技术工具”。付出的艰辛劳动难获肯定与认同,个人的失落也就理所当然了,而且这种失落会持续整个职业生涯。

第五,工作较真程度高致使人际关系难以温馨。编辑工作存在工作规范,“质检紧箍咒”更是令编辑战战兢兢,生怕越了“雷池”半步,这样的工作性质使得编辑不得不常常与作者在对错上争高下,在改与不改的坚持中博弈。当然,争赢的往往是编辑,毕竟编辑规范必须遵守,作品“雷点”必须排除,但争赢了作者,也失去了“朋友”。

一直都很羡慕九月出生的人,原因很多,处女座洁癖、“龟毛”蛮可爱,天秤座帅哥美女产量高,九月天高气爽、又是新学期的开始……然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九月的生辰石真是不要太高贵啊!它就是皇族挚爱的蓝宝石。

四、突破编辑职业困境的对策

融合出版提高了传播效率,由此也增加了出版任务,新添了编辑角色,加快了工作节奏,加剧了行业内部以及编辑之间的竞争。不管是传统编辑还是数字编辑,都会遭遇工作困境、发展困境和生活困境,因为数字编辑是新兴编辑,这些困境甚至对其来说更为艰难。突破编辑职业困境才能有效促进编辑队伍的良性循环,才能顺利实现出版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而在以激励为原则的理念下顶层设计、规范制度、自我调适“三管齐下”方能彻底突破编辑职业困境。

(一)顶层设计

1986年《出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的出台是中国编辑职业化的标志,其大大提升了编辑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编辑人员的业务创新活力,时至今日依然在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职称评聘自主权下放的大环境下,国家可对编辑职称实行分级、分层、分类管理。

所谓分级,是指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等级与其他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相对应,同时对以考代评的职称等级进行统一管理,从入职源头保障出版专业队伍的质量。现行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就是非常有效的举措;《关于深化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1〕10号)已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等级与其他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相对应,值得点赞。

所谓分层,是指职称考试必须由国家层面组织,编辑高级职称的评聘指标必须由国家层面设置,而拥有自主评聘权的单位可据国家设置的评聘指标自主决定保持还是上调指标系数并对编辑的高级职称自主评聘,工作单位没有自主评聘权的编辑可被委托评审。“分层” 管理既保障了职业技能得以检验,又能解决部分编辑“需要同时通过单位内部和官方出版管理部门所组织的职称评审才能获聘相应职称”的问题。

所谓分类,是指国家根据工作性质将编辑分成若干类并设置各类的职称指标。美术编辑可侧重其美术方面的编校能力,文字编辑可侧重其文字方面的编校能力,营销编辑可侧重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现有职称评审条件同质化所导致的不同性质编校人员同台竞争的不公平性问题,还可以把因将不同性质编校人员同台竞争而设置的具有综合性质的职称评审条件逐类分化从而解决现有职称评审条件驳杂的问题。

同时,强化职称评审中的年限破格,特别优秀的学术人才,若满足编辑高级职称评审的其他各项条件,在编辑高级职称评审中可不受年限限制,这有益于吸引优秀学术人才加入出版队伍,必将会对出版人员队伍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将“三审三校一读”制度、出版行业相关职位等严格与出版专业技术职称挂钩,这有益于通过发挥高职称人员过硬的专业技能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也可以避免外行领导内行现象的发生;强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转评出版专业技术职称的标准,尤其是要在出版技能方面严格把关,以免其会因出版技能弱但出任的职位高而给出版造成负面影响;结合出版规范、出版物质量等方面的检查结果,建立出版专业技术职称“能上也能下”机制,为职称评审作用最大化提供保障。

职称评审科学、合理、畅通将会营造有职称而有职位、有职称而有待遇、提升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还将进一步提高职位和待遇的氛围,必会大大激发编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出版专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规范制度

国家在出版规范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大到出版方向、纪律,小到标点、尺寸,均有相对科学、合理的规定,而且行之有效,这为出版行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了对已有制度进行修订使之与时俱进外,在融合出版背景下,国家还可在以下两个方面予以规范。

第一个方面,制订融合出版相关规范制度,明晰编辑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当下,信息技术生机勃勃,日新月异,融合出版势在必行,出版行业尽管在融合出版方面整体上显得步履缓慢,但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国家应尽快继续组织优秀行业专家总结经验,对融合出版的方向、人员、流程、衔接、传播以及其他宏观和微观要素进行总体的规范和指导,扩大融合出版单位的覆盖面,加快融合出版发展的步伐,指明传统编辑的转型方向,培育融合出版复合型人才。

第二个方面,加强对出版规范、出版物质量等的检查,加大处罚力度。近些年,官方对出版规范、出版物质量等方面的专项检查或随机抽查工作越来越重视,这对出版松懈行为具有警醒作用,值得肯定,但未将处罚和整改结果明示是比较遗憾的。科学、合理利用对出版规范、出版物质量等的检查结果让出版单位及相关人员“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治治病”,以此改变“无相应资质人员担任出版行业相关职位或行使相关职责”“编好编坏一个样,编与不编一个样”“出版人员配置不达标”等现状,实有必要,这实际上也是在扫除编辑职业发展的不正之风,能够增强编辑人员职业发展的信心。

(三)自我调适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任何问题也不是简单地一步到位就能彻底解决的,并且职业困境也并非全由职业本身以及职业生态所生,个人问题所衍生的职业困境亦不乏见,因此编辑在职业发展中不断自我调适十分必要而且有益。

第一,审视自我。编辑职业是个需要“甘坐冷板凳”心态的职业,是个注重细节和规范的职业,想入编辑职业或已为编辑但常生倦怠的人员应审视自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个职业?人是有天赋特质和性格特征的,同样的,职业也是有自身特点的,人与职业在特质等方面契合或相近是最佳选择。人不能勉强自己去做一份自感受虐的工作,毕竟快乐最重要,人生何其短也?

第二,坚持学习,坚持研究,坚持发展。通过学习充实自己的行业知识无疑是提升自我的最佳途径,在知识更新快捷的出版行业,擅于“弄潮”的编辑总是站在出版行业的“风口”,他们的知识也总是广博而前沿。在编校实践中学习、反思,在学习、反思中成长、进步,在成长、进步中谋求个人与职业的发展,这不正是编辑价值的自我实现吗?

第三,释放情绪。任何职业都有压力,正向的压力往往催人奋进,负向的压力常常令人焦虑,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遭遇负向的压力,每个人都应给自己找个“树洞”,将情绪留给“树洞”,把美好留给自己。对待职业是这样,对待生活亦是如此。面对别人的苦难,我们感恩并给予帮助;面对别人的优秀,我们学习并见贤思齐;面对自己的苦闷,我们接纳并寻求改变。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比明天的自己更加美好更美好的呢?

五、结语

职业困境多由职业而生,并作用于人身之上,深处其中的人百感交集,或忍气吞声,负重而行,或愤然易职,另投他门。由此可见,职业生态对个人职业发展以及职业本身影响甚大。因此,职业利益相关方应积极谋求职业生态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中国编辑的职业化以1986年出台的《出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为标志,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出版业已进入融合出版时代,中国编辑的职业困境在新形势下呈现新的特征。从困境的叠加性和新异性出发,中国编辑的职业困境在工作、发展、生活三个方面均有表现。若仅仅立足于编辑职业困境的新异性而言,融合出版提高了传播的效率,增加了出版任务,新添了编辑角色,加快了工作节奏,加剧了行业内部以及编辑之间的竞争,从而倒逼传统编辑的转型、职业生态的改善以及既有职业发展框架的升级。

囿于编辑职业的“舆论特性”,突破编辑职业困境需要国家层面顶层设计,规范制度。在顶层设计方面,主要是完善出版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制度,使之畅通、“能上也能下”、具有针对性,并设置职称、职位、岗位三者之间的匹配要求,让传统编辑和新兴编辑都能在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方面均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在规范制度方面,一方面,在融合出版背景下,应尽快出台更加细致的有关融合出版的规范和方案,扩大融合出版的覆盖面,加快融合出版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应加强出版规范和出版物质量等的检查,并加大处罚力度,以此扫除编辑职业发展的不正之风,增强编辑人员职业发展的信心。

同时,编辑人员也应学会自我调适:既要审视自己是否适合编辑职业,还要学会释放情绪,更要坚持通过学习和研究谋求个人及职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编校职称困境
ABSTRACTS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困境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中国“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
对当前PPP模式困境的几点思考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