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伟,吕晓晓
(河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加强青少年的学习教育,要讲好党的、英雄的、革命的故事,“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1]。党史中蕴含的生生不息的力量,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来源,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探究党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厚植大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开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课堂教学是党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整合党史教学资源,形成系统完备的教学体系,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进而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党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融入的质量是否上乘”[2]。高校教师要在党史教育中先学一步,学深一步,自觉丰富知识学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创新方式方法,真正发挥好主导作用。教师的党史理论素养是党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的首要基础,“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3],只有教师学懂弄通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对关于党的历史的基本理论问题真懂、真信,讲清楚、讲透彻,才能有效增进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同,才能使党史内容和党的精神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其次,语言的运用能力对党史教学成效具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中要尽量避免传统的严肃僵硬的说教式教学,要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有意思、有温度、有情怀的语言开展党史教学,从而无形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和价值观。最后,教师要学会与时俱进,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不断改进老方法,探索新办法,丰富创新教学形式,并善于利用当下热点问题来增强党史教学的时代感,激发学生学习党史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时代潮流中坚定理想信念、勇担使命责任。
思政课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4]。高校思政课要在结合各自课程具体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差异性地、有侧重地融入党史资源,从百年党史积淀的丰厚历史素材中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党史人物、党史事件,将其在整个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中一以贯之、整合优化。具体而言,将党史资源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讲清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看待党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破除历史虚无主义,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和大历史观;党史资源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应着重讲述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使学生“更加深刻体悟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5],从而更加坚定对党的信仰,厚植爱党为党的高尚情怀;党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应结合现代的国史国情,阐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深化学生的党史认知;党史资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将道德教育部分与英雄模范人物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传承弘扬好红色基因;党史资源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应着重讲述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现实问题,传达党的最新路线、方针和政策,引导学生在与时俱进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
党史学习不应只限于思政课程中,“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6],构建全学科学党史格局。课程思政为党史教育提供了重要思路,各专业课程具有自身独特性,党史资源融入专业课程的内容和方式应各有侧重。针对历史类专业,可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融入到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学习中,为学生建构一个立体历史关系网,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清党史、国史和世界史之间的关系,全方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而对于一些偏文字解读类的专业,应注重书籍的阅读和语言的研究,通过设置党史必读书目,奠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基本认知,进而结合专业特点和自身兴趣,强化对党史的“研”和“学”,挖掘党史中的语言精神财富,创作优秀的党史理论研究成果,为学术界注入新的活力;对于物理、化学、电气、机械等更偏重科研实践的理工科专业,应充分利用党史素材,开展案例教学、探究学习,讲述历史人物的伟大事迹,引导学生学习榜样们艰苦奋斗和努力钻研的精神,不断激励学生攻坚克难,在自己研究的领域中成就一番事业。
党史教育不是生硬的说教,要运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党史素材开展党史教学,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目标。实践活动能够运用多样的形式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亲和力,激发学生学习党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践行知行合一,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真正做到“学史力行”,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矢志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革命博物馆、党史馆、纪念馆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资源,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发展历程的见证。“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7],高校要利用好这些历史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革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弘扬好红色基因,确保红色故事常讲常新。新时代加强党史教育,应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将严肃深刻的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中,通过参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深化学生的党史认知,使学生通过馆内物品真切构思历史情景,在参观过程中产生共情、引发共鸣,深刻感知革命先烈们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追求真理而付出的不懈努力,从先辈们英勇斗争的先进事迹中感受他们顽强的意志和勃发的精神,深切感悟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深刻认识到当前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将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下去。
重大节庆日是开展党史实践教学的最佳时机,氛围感的烘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党史的欲望,提升党史学习成效。高校要紧紧抓住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革命领袖诞辰纪念日、五四青年节和七一建党节等重大节日契机,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学习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寻根溯源赓续血脉”“观看红色电影”“守护·清明祭扫英烈”、基层团干部微团课大赛、与老兵面对面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党团日活动,组织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举办“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寒暑假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围绕“党史学习”“理论宣讲”“国情观察”“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沿黄社会实践”“社会治理”等内容开展活动,推动实践育人与党史教育有机融合,引导学生主动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学习革命先辈们舍小我为大我的高尚情怀,学习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格,以实际行动践行“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社会实践宗旨,帮助学生坚守红色信仰,坚定红色信念。
体验式教学是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只有学生真正参与、沉浸其中,才能获得情感和价值的认同。红色旅游景点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第二课堂,“每到一地,重温那一段段峥嵘岁月,回顾党一路走过的艰难历程,灵魂都受到一次震撼,精神都受到一次洗礼。每次都是怀着崇敬之心去,带着许多感悟回”[8],高校应利用景区的红色资源多形式地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重走先辈走过的路,感受革命道路的艰辛,激励学生主动从历史中汲取开拓创新的力量,将学习所得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生动的实践。同时,高校应鼓励学生参加红色景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对景区开展调研工作,全方面了解景区的历史渊源,或尝试以景区讲解员的身份将革命故事、英雄故事和党史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争做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和发扬者,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不断实践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网络平台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载体,极大地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面。新时代互联网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具有渗透性强、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将党史相关的图文和音频充盈至网络中,能够有效达到资源共享,不断强化融入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微博、微信和QQ是青少年最常用的社交媒体,在党史学习交流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9]社交媒体的应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搭建了人与人交流的新桥梁,为学生进行党史学习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一方面,线上交流的方式能够提升师生间的亲密度,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使老师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在党史学习中的诉求以及思想状态,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学生在互联网空间中能够结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党史学习资料和学习方法,一起研讨问题、交流感悟,从而能够触发灵感,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获得新观点,得出新论断,推进党史学习研究不断向前发展。此外,利用社交媒体开展党史教育,能够及时获得学生的评价和反馈,促使高校不断改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党史学习教育体系,还能够及时就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牢牢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
官方网站、公众号和抖音短视频等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具有传播知识文化和价值观的功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日益增多,官方网站、公众号和抖音成为重要宣传媒介。高校要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公众号和抖音号,牢牢把握住党史学习教育的网络阵地,向学生传达权威的党史知识。
学校官网是了解信息的重要窗口,将党史教育贯穿其中,建立党史知识数据库和网络纪念馆,创新网上党史学习形式,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党史知识,补足学生个别知识点的空缺,实现党史教育不掉线;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具有完善的功能和强大的兼容性,囊括了学校的最新动态、时事政策和各种活动信息,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在公众号中开设党史学习专栏,围绕当前的热点话题、重要的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发布党史内容,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提升党史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抖音的兴起深受青少年学生的追捧和喜爱,高校通过官方抖音将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历史理论、历史事件等宏大问题以短视频或网络直播的方式呈现在更多的学生面前,以年轻化、通俗化的方式让其变得可读、可亲、可近、可信,通过浏览、转发和评论,点燃学生学习党史的热情,使学党史成为新的时尚潮流。
除了社交媒体外,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和超星学习通等也是高校学生学习党史的重要平台,它们有着系统的内容结构和多样的表现形式,能够从多个角度提升党史学习效果。学习强国APP是集听读写为一体的专业移动学习平台,其中开设的党史专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党史内容,能够促使学生在浏览的同时,印刻党史知识和内容,同时通过每日答题、专项答题、挑战答题、比赛和对战等,巩固强化习得的党史知识。
青年大学习是共青团组织的青年学习活动,将党史教育融入主题团课中,选择优秀学生、模范代表作为主讲人,一方面光环的加持能够增强主讲人的感染力,另一方面年龄相仿能够拉近学生与主讲人距离,增强党史学习的感召力,而“短视频+互动”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党史学习交流中,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党史知识水平;超星学习通作为移动终端的专业学习平台,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图书借阅和电子文献下载,为学生研读党史书籍和党史类论文提供了诸多便利,能够使学生利用这些书籍和论文提升党史理论水平、深化党史认知、提高党性修养。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极大地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高校要“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6]。加强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实现高校立德树人任务,提升师生的思想政治修养,优化育人环境,增强融入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校园文化品牌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党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此,高校要积极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组织开展青年讲师团基层宣讲活动,通过集中宣讲、文艺宣讲、志愿宣讲、调研宣讲等青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学生心中;举办党团校培训、党团日活动设计大赛、主题党团日活动集中观摩、党团支部书记上讲坛等活动,开展“学雷锋活动月”,用品牌文化深化开展成就教育,引领学生学习党的历史,激发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开发各种党史艺术文化节,吸引广大师生参与诗歌、书法、绘画、歌曲、舞蹈、摄影等文化作品的创作和表演,举办“扬帆逐梦迎百年,青春向党践初心”“红动中原百部电影进课堂”、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提升自身的党史理论素养和道德情操。
高校学生组织具有较强的引领性,“要注重发挥共青团、学生社团、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6]。以组织为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校要指导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不断加强内涵建设,积极营造以建设优良校风和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开展党史知识竞赛、青年大学生讲党史大赛、学生体质挑战赛、红歌拉唱、红歌快闪、社团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建立“我为学校建言献策”工作台,号召学生开展党史知识大讨论。通过学党史、讲党史、办实事,不断加强学生组织思想引领作用,团结带领全校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进一步夯实对党史知识的理解度和准确性,践行“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切实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党史教育不应只靠课堂上理论的灌输,还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设施的感染、熏陶等隐性教育作用,将党史学习渗透到校园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的橱窗展板、横幅标语、校报校刊等承担着重要的宣传功能,具有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高校要充分利用好其在党史教育中的媒介作用。校报校刊相比于新媒体具有严谨性强、便于保存的特点,在重要版面开辟专栏刊登党史故事,征集学生想对党说的话、党史活动照片和优秀的党史类文章,或创办党史教育简报,能够及时向学生展示党史学习教育的阶段性成果,强化党史学习教育督导,增强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校园广播和电子屏是校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在广播中开设“百年党史天天读”栏目,辅以电子屏上投放的战争纪录片,让党史学习教育变得更加鲜活,渗透于学生日常所见所听所闻,使党史教育既有了覆盖面又有了情怀;橱窗展板、横幅标语、文化长廊散布在学生能看到的各个场所,具有重要的教育和警示作用,文字和图画结合的形式更容易吸引学生,促使学生将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化零为整,在潜移默化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带给我们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精神财富,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素材。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网络平台和校园文化为着力点将党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课内+课外”“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的全方位育人格局,能够使大学生在党史学习中自觉提升知党爱党为党、知国爱国报国的情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