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的革命意志内涵与人民主体向度

2022-02-17 10:07燃,王
关键词:英雄主义英雄内涵

丁 燃,王 丽 霞

(宁波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一、问题的提出:英雄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方面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英雄承载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生发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经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始终是激励人民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探讨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的意志内涵与主体向度,具有充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英雄主义主题

英雄主义的孕育与形成,贯穿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表达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所特有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英雄主义伦理根基,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2]。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三者共同诠释了英雄主义的多样具体形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英雄主义精神的传承发展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勇担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英勇斗争,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是革命英雄主义的生动体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根植于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实践,涌现了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英雄模范,形成了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激发人民主体性,“群众英雄”主题在实现富起来的历程中得到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工匠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都是英雄主义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二)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的研究现状

英雄主义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文化研究的重要范畴。近年来,学界关于英雄文化的研究在多领域取得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9月1日,在中国知网以“英雄文化”为主题词检索到期刊论文704篇、学位论文106篇。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成为新时代的学术增长点,以“中国共产党英雄文化”为关键词,检索到期刊论文26篇、学位论文6篇。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关于中国共产党英雄文化的研究逐年增多,2021年达到高峰。目前学界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是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内涵探析。从伦理学传统看,英雄主义的原初含义指向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精神气质。众多学者关注到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在革命时期所体现的特质,从英雄主义的理论内涵展开讨论。韩云波在翔实梳理历史文献基础上,从英雄本体和英雄观念两个方面深化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的理论内涵,形成了对中国共产党百年英雄文化谱系的研究[3]。英雄制度构成英雄文化的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通过构建英雄制度文化来传承、捍卫、弘扬英雄精神[4]。学界普遍重视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的独特内涵,但无论是英雄的品质特征的探讨,还是英雄的本体呈现,都只是就“英雄主义”本身的内涵而谈,未能形成唯物史观的整体观照,对英雄主义的内在机理的研究有待深化。

二是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精神历史实践叙事研究。英雄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实践为根基的,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正是在于其来自客观历史。代金平等聚焦英雄精神的实践基础,认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创造了英雄主义,是厚植新时代英雄主义精神不可或缺的基础[5]。王伯睿等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时代逻辑上把握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意蕴,突出英雄主义根植于实践的鲜明特点[6]。穆鹏程等论述了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历史发展,分为探索、确立、深化、强化四个阶段[7]。总体来看,在英雄主义研究中,对英雄人物和事迹的史料挖掘不够,英雄研究话语方式主要通过演绎进行,存在着英雄叙事研究还远远不够的问题[8]。

三是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时代价值的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高度肯定英雄主义,倡导“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1]。学界做出积极回应,熊敏强调,英雄不是简单的正能量符号,而是有温度和力量的真实存在,在新时代社会实践中,英雄力量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精神动力[9]。韩云波等通过新时代英雄实践的考察,梳理了新时代“英雄主义”内涵的创新性发展与升华[10]。田旭明认为英雄文化可助力提高社会道德水准、巩固和增强政治认同、为新时代“伟大斗争”注入精神动能[11]。

从上述三个方面看,关于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的研究呈现出视野广阔、内容丰富的特征,无论是英雄文化理论的深入还是以英雄人物为依托的叙事呈现,都彰显出较强的理论生命力与实践价值。但同时也要看到,作为重大的理论问题,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的研究在两方面相对薄弱:第一,对于英雄主义意志内涵的研究,泛泛而谈的现象较为明显。革命意志内涵是彰显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精神的重要前提,只有深入英雄主义的内在机理才能说明英勇无畏的英雄品质的稳定性与持久性,但目前在英雄文化体系研究方面并未就英雄主义的革命意志内涵形成深刻、系统的学理性分析。第二,缺乏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的深入的辨析研究。目前英雄主义的研究深度还不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隔阂”,对于“马克思主义‘行’”的“源问题”缺乏思考,未能突出百年大党英雄主义精神的深刻性。

(三)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研究的创新理路

本文提出从伦理学视域考察“英雄主义”概念。英雄主义作为一种德性,是美德伦理研究的重要范畴。不同于以原则考量行为对错的义务论或功利论,美德论肯定的是纯粹的品德特质,这种品质使得“道德行动”趋向持久性与稳定性。德性有三个特性:其一,幸福是最高的善;其二,行动的价值内涵于实现美好生活的目的;其三,品格是发挥卓越功能的关键。亚里士多德推崇理智禀赋的实践智慧,这是经由情感控制审慎地选择行动的应用思维,训练这样的美德意味着避免过度与不足两个极端,依靠极大的判断能力达到中道目标。因为增加了美德实践的难度系数,所以,美德并不具有普遍约束性特征。英雄主义是一种典型的理想品质,可以对“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做出回答。英雄常常被当作理想人格的代表。也就是说,英雄使德性获得了更直观的理解,英雄主义体现了一种卓越品质。

从道德哲学审视美德伦理,价值因素是人的主体性根源,影响人的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历史进程。英雄主义作为稳定的实践品质,具有深层价值取向,这是围绕“谁是英雄”“怎样培育英雄”等问题展开探讨的核心,也是从历史理解社会发展动力的基础。“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分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社会发展动力在认识上的差异。”[12]因此,要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厘清英雄主义的价值内涵,这是深化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理论意蕴与实践意义的重要前提。但已有研究成果中,基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基础的成果还较少,因此,厘清英雄主义的深层意志内涵,拓展英雄主义的价值主题,对于深刻理解和阐释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和关于英雄的论述为立足点,探源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的思想基础与价值意蕴,结合英雄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从革命意志内涵与人民主体向度回应英雄主义问题,更加清晰地展现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的“源”与“流”。本文聚焦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形成的内在机理,在比较研究中深化思想基础,形成两节论证结构:在前一节中,阐述英雄为何而为的伦理问题,以革命历史实践为基础凝练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的革命意志内涵;在后一节中,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辨析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的分野,强化英雄主义的历时性探析,论证历史进步的人民主体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的革命意志内涵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实践孕育了精神,英雄主义最根本的来源就是革命实践。本节从马克思英雄观中获得启示,主要阐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凝练的英雄主义意志内涵,围绕道义力量、崇高信仰和集体主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英雄观的伦理要义

马克思关于“英雄”的陈述散见于不同著述中,表达着不同的主题。例如,“拯救社会的英雄”[13]185、“大受称赞的英雄”[13]321、“民族的英雄”[13]414、“英雄好汉”[13]556等。马克思沿用西方传统英雄主义的美德伦理内涵,即在重大活动中表现出自我牺牲的品质,表征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力量。“不管资产阶级社会怎样缺少英雄气概,它的诞生却是需要英雄行为,需要自我牺牲、恐怖、内战和民族间战斗的。”[13]472马克思认为,只有具备英雄主义精神,革命才能取得成功。纵观马克思的革命伦理,英雄主义主题式论述主要集中于对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赞赏。马克思著作中关于英雄主义的内容以此方式得以呈现:英雄主义伦理不是抽象发展的,而是实践精神提供的,英雄主义基于革命实践而使其伦理旨趣得到重新诠释。

在书信、演讲稿、期刊文章和小册子等多种带有政治色彩的作品中,马克思更多地参考了伦理前提的预设,体现了对英雄主义的深层次认同。英雄主义也是革命家马克思亲履的道德实践,同样表达着他对无产阶级顽强革命意志的赞赏,他说:“巴黎全体人民——男人、妇女和儿童——在凡尔赛人攻进城内以后还战斗了一个星期的那种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反映出他们事业的伟大。”[14]377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必然需要主体性意志,革命是体现工人阶级政治意志的行动,革命的英雄主义则是无产阶级政党实现从信念到现实转化的重要精神力量。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的伟大创举彰显了英雄主义的重要意义,体现了无产阶级难能可贵的历史主动性,他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14]384在马克思那里,革命英雄主义是社会主义运动胜利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要求。总之,无产阶级是真正的英雄,“巴黎的无产阶级扮演了英雄的角色,他们的革命行动谱写了英雄主义的乐章”[15]。

我们要继续追问的是,这样的伦理主体性何以可能?西方分析学派基于理性选择的博弈论,将阶级行动微化到个体层面进行革命动机的理论重建。英雄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因基于理性自利的道德前提设置所遮蔽而长期处于研究的边缘,而个人主义方法论的行动分析是无法自圆其说的,韦兰直接肯定英雄主义的道德价值,认为这种美德不仅倾向于消除自私自利的动机,直至消除造成集体行动和搭便车问题的计算理性[16]。不难看出,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视域下,英雄主义完全超越了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局限性,英雄的主体由个人转向无产阶级整体,其价值内涵也实现了从个人利益向集体利益的转向。这两点正是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英雄主义的深刻性,英雄主义意味着无产阶级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显然不是基于个人利益思考的结果,而是无产阶级顽强革命意志的体现。英雄精神的革命伦理意义已经超越个体品质的叙述层面,其本体论是道义生命的内化力量和践行真理的共产主义信仰。

(二)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的革命意志内涵

英雄主义内涵以自身价值为核心意识,是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主体性的表达与意义系统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论域中的英雄是为了挣脱资本主义锁链实现自由解放而英勇斗争的无产阶级。英雄主义的内涵带有强烈的价值因素,这些价值倾向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对英雄品质的界定,即英雄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战的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为根本立场,以此界定英雄主义旨趣,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继承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底蕴,彰显了集体主义的精神价值观。同时,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的意志内涵还始终建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可以从三个方面阐释。

第一,英雄主义内化中国共产党人的道义生命力量。

英雄主义内蕴于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彰显其精神内核。近代中国,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的艰难环境,渴望彻底的解放,渴望挣脱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沉重锁链而重新获得自我。在中华民族觉醒历程中,在马克思主义深刻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英雄主义饱含人民的希望,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政党救国救民的强烈主体性意愿。李大钊大声疾呼:“我们不能从苦痛里救出他们,还有谁可能救出他们,肯救出他们?”[17]中国共产党在“救国救民”的价值指向中确立英雄的特质,规定了革命英雄主义的基本内涵。中央局书记陈独秀在《向导》周报上明确指明,在这创造国家的大事业中,自然少不得许多有力的领袖,但英雄时代贤人政治时代都快过去了,这种新势力若不建立在广大群众的需要与同情的力量上面,不是难以持久,便是造成新的军阀[18]。可见,中国共产党的英雄主义并不是以自由之名赋予革命以一种抽象的道德意义,而是从实现人民本质利益的维度所展现的最高道义力量。中共中央局、青年团中央局在对国民党全国大会的意见中强调:“中国式的法西斯主义(英雄主义),主张中国要找一个莫索利尼。现在中国社会里的冲突非常之利害,只有一个建筑在大多数民众之上的政党能引导中国平民出这困难的地位。……只有自己建筑基础于民众的意志上,凝聚这种意志于代表民众利益的政党里的人,才能真正做中国国民运动的领袖。”[19]5中国共产党在对政局宣言中确定以人民立场为主旨的英雄主义意志内涵,就是“共产党永久与工农民众共同奋斗,不顾任何巨大的牺牲”[20]338。

革命叙事为英雄文化提供善的框架,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道德视界。英雄主义作为建构性过程的意志范畴,同样强化于党的建设中,邓小平在《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中说:“真正的英雄,就是要克服困难,准备吃苦。”[21]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强调人民利益是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品质的重要因素:“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22]

英雄主义刻画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道义担当形象,饱含对人民的强烈情感,无数共产党员在革命实践中始终保持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从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两千万革命先烈的英勇奉献,完美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意志,始终坚持以人民幸福为使命。经受严刑拷打的邓中夏在狱中呼吁,一个人能为了最多数中国民众的利益,为了勤劳大众的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领导群众运动的向警予不惧流血牺牲书写革命宣言,指出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而判断的。刘胡兰、董存瑞视死如归,将青春和生命献给人民的解放事业。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融合于为人民英勇战斗的社会实践。1950年代,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彰显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黄继光用胸膛堵住喷火枪眼,杨根思抱起炸药包冲向敌人,邱少云烈火烧身仍纹丝不动。志愿军司令员杨勇说,出现了“许多说不完道不尽的光辉的英雄形象和他们惊天动地的革命英雄主义事迹”[23],以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构筑起了不朽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丰碑。

第二,英雄主义蕴涵中国共产党践行真理的崇高信仰。

英雄主义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因素,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为理解“英雄为何而为”规定了基本内容。周恩来说:“马克思正因为立论准乎‘实际’,研究出来的改革办法必须‘实验’,所以才主张实行革命的共产主义;信此主义的人,所以才能勇于实行。”[24]171为信仰而战,彰显英雄本色,体现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的高贵品质。林育南说:“我们的‘革命’,是要靠被压迫的群众的力量,将旧的支配阶级及制度从根本推翻……而不是古代‘王者’‘英雄’等少数人利用武力‘改朝换代’的‘以暴易暴’的所谓‘革命’。”[19]149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坚守的信仰。李大钊在《黄庞流血记》序中说:“黄、庞两位先生的死,不是想作英雄而死,亦不是想作烈士而死;乃是为救助他的劳动界的同胞脱离资本阶级的压制而死,为他所信仰的主义而死。因此,我乃对他们的殉死表无限的敬意!”[24]59无数革命英雄以生命践行共产主义崇高信仰。走向绞刑架的李大钊毅然发出“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胜利”的坚贞誓言;宁死不屈的陈延年坚信“如果怕死就不做共产党员”的信仰;瞿秋白面对六天内九次劝降,作出“请勿撕破我的历史”的铿锵回答;夏明翰在写给妻子的诀别信中表达“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信念;方志敏在狱中写下“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的革命誓言。这些誓言闪耀着英雄主义为信仰而战的光辉,这样的革命意志同样体现于彪炳史册的长征,正是依靠坚定的革命信念,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战胜千难万险,用生命和热血完成了检验真理的伟大壮举。陈云向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报告说:“我们有真正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红军战士。刚才我已经举了几个例子,我还可以给你们列举出许多足以证明中国红军举世无双的英雄气概的事例。”[25]366“我们的战士具有很高的政治觉悟,所以他们表现出了高度的英雄主义。”[25]368张闻天总结长征所产生的震撼世界的伟大影响的原因时再次提出:“中国共产党在这次长征中充分的表现出了它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牺牲奋斗与坚持到底的精神。”[26]

第三,英雄主义表达中国共产党集体主义原则和旨趣。

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的承载者是一个整体,它传递个体参与集体的力量,也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中共北方局关于北方政局及党的任务的决议案中明确,绝对不可离开“群众”和“组织”的观念,去干那英雄冒险的把戏;离开组织与群众去干那英雄式的冒险尝试,这样错误,以后绝对不许再演[20]611。党中央多次批判个人英雄主义的作风,并提出“最主要的要使党成为斗争的组织,要使一切斗争都变成党的集体指导,以消灭个人的英雄式的领袖和指导之弊病”[20]637。

事实证明,作为有限性的经验存在,私人个体并不具有人类解放的救赎意义,不能为革命胜利发挥实质性作用,而共同努力在民族危急存亡时的重要性体现得尤为明显。英雄主义作为集体范畴,也是基于民族大义的表达。红军为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说:“哪一个东北军的将士不将成为全中国的民族英雄,闻名全中国全世界。试问大丈夫立功救国,不当如是耶?”[27]13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明确强调,一切抗敌战士都是民族英雄。毛泽东提出:“军阀可以转变为民族英雄。”[28]55他致信蒋介石:“是则先生一念之转,一心之发,而国仇可报,国土可保,失地可复,先生亦得为光荣之抗日英雄,图诸凌烟,馨香百世,先生果何故而不出此耶?”[29]464毛泽东赞赏傅作义的英雄主义:“观乎报载以死继之之言,跃然民族英雄之抱负,四万万人闻之,神之为王,气为之壮,诚属可贺可敬。”[29]455周恩来写给陈诚的信中说:“英明卓越如兄,知于民族英雄与民族罪人之辨必也至精,且确诚使国人皆曰陈辞修乃真正民族英雄,则唯岂故人之幸,真乃中华民族之福。窃谓如是英雄,曰时势造之,实大有造于时势也!”[27]368-369总之,集体主义原则规定了英雄所体现的民族利益至上价值的唯一性。中国共产党“热烈地欢迎这些有爱国心的有良心的,保存着并正在激发着中华民族英雄气概的中国国民党员的志气与觉悟,欢迎他们在民族危亡面前愿意牺牲奋斗与勇于革新的精神”[27]268。可见,集体意志是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的重要方面,彰显其崇高的政治情怀。这种联合并不是狭隘的政治意义,更是救亡图存的努力性建设。朱德明确指出英雄主义的集体旨趣,是“为了革命的利益和需要,不仅可以牺牲自己的某些利益,而且可以毫不犹豫地贡献出自己的生命”[30]。

中国共产党坚持从共同利益出发汇聚革命力量,积极推动并形成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中华英雄儿女团结起来,将生命献给抗击侵略者的斗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杨靖宇、赵尚志、左权等抗日将领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战斗,头颅可抛,热血可洒,忠贞的意志从未动摇。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连队转移,将敌人引向山峰峰顶绝路,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诗篇;东北抗日联军八位女战士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仍与侵略者血战到底,宁愿投江也要捍卫不当亡国奴的民族尊严。千千万万的英雄们在侵略者的炮火中英勇奋进,凝聚共同抵御外侮的意志,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展现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信念[1]。

内蕴深刻革命意志内涵的英雄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精神标识,不仅展现了百年大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历程的精神理路,更内在地塑造了党的光辉形象。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书写英雄史诗,在革命实践中锤炼英雄品质,革命英雄主义体现了践行崇高信仰的集体主义意志,“道义力量”“崇高信仰”“集体主义”共同构成英雄主义的价值根源。

激进的革命伦理向现代性实践转化是英雄精神的时代生命力,更是走向建构性政治的内在机理,尽管革命不再是新时代的第一主题,但现代性发展并没有削弱英雄主义的革命意志内涵。中国共产党在时代变迁中坚守着革命英雄主义的内核,并重塑了英雄主义在新时代的具体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拉开脱贫攻坚的序幕,广大党员干部以生命赴使命,深入雪域高原、沙漠、山区等地方为群众解决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等问题,1 800多名党员将生命定格在脱贫事业,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革命英雄主义的内在继承性。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对英雄主义进行了界定,为革命英雄主义注入新时代内涵,指出英雄具备“忠诚、执着、朴实”[31]品质。无数共产党人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谱写着革命英雄主义的新篇章。“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十年坚守高原边防,在执行紧急支援任务中同外军英勇作战,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用生命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草鞋书记”周永开全心全意造福人民,积极改善民生和生态,带领群众在当地建成国家自然保护区。“活雷锋”王兰花十年如一日坚持志愿服务,先后为居民解决各类困难7 000多件,调解各类民事纠纷600多起,开展公益活动7 000多次,树立了服务群众的时代楷模。他们共同塑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诠释了革命英雄主义的新时代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的人民主体向度

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的重要理论贡献,还体现于群众史观的人民主体向度,从自我创造的劳动哲学出发,强化了人民作为历史力量的革命意识形态,实现了英雄主义价值内涵的升华。

(一)“劳动英雄”的群众史观与英雄主义人民主体向度的历时性展开

中国共产党从历史活动的基本方式即物质生产出发,将人民群众界定为英雄文化的主体,从根本上实现对资产阶级个人英雄观的根本超越。1941年,毛泽东深入农村开展研究,将12篇调查报告编撰为《农村调查》一书,首次提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32]790的论断,明确了劳动人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1942年,毛泽东在《中宣部宣传要点》中又重申英雄主义的主体性在集体主义语境得以重建的议题,特别提到“群众英雄主义”[28]390。作为整体性的“人民”不仅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也是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的主要属性,它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这一科学创见。中国共产党“群众英雄观”建立在对社会发展主体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群众英雄”思想是唯物史观人民主体向度的深化,突出劳动人民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创造历史的力量,实现英雄主义内涵的意义升华。英雄产生于具体社会历史的需要,他们总是被打上时代烙印,也显示出不同的时代主题,凝聚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样的英雄主义既具有历史继承性,又具有时代发展性。

其一,英雄主义彰显劳动精神的伦理基础。劳动品质是英雄最朴素的特征,中国共产党“劳动英雄”的确立,给人民赋予了尊严的地位。1943年7月,在大生产运动中,中共中央提出奖励劳动英雄,发展生产竞赛[33]46。同年11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发表题为《组织起来》的讲话,盛赞劳动英雄的突出贡献,强调“组织生产竞赛,奖励劳动英雄”[32]932。劳动确立人的存在意义,也是人的创造潜能的类本质体现。无论是满足基本生存需要还是证成生命意义,都需要在劳动中实现,这样,劳动才成为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的根本。中国共产党对“劳动英雄”的充分肯定,契合主体性哲学要义,强化了实践的人类学意义基础。朱德将这样的英雄主义称为“新英雄主义”,他明确指出,相信群众力量,集体力量才是创造世界和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个人的力量只是这个伟大力量中的“沧海一粟”。朱德号召“发动战斗、生产与群众工作中的英雄主义竞赛,形成一种热火朝天的伟大运动,创造出更多的部队英雄和英雄事迹”[34]。英雄主义的人民主体向度在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中同样得到了鲜明体现,毛泽东目睹家乡人民通过劳动喜获丰收的场景后,感叹“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不仅如此,劳动作为一种生产活动同时承载创造性存在的意义。人的本质是积极的创造性,正是通过生产性实践,人创造着自己的本质。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劳动英雄”所表达的深层内涵:即充分肯认劳动人民与党保持统一的同时,通过创造性劳动实现个性自由的价值追求。毛泽东认为劳动英雄不仅有与党的一致行动和一致意见,更有“创造性的革命性的标新立异”[33]416。可见,中国共产党的英雄主义在“人民英雄为人民”的唯物史观中得到深化,更在实践中激活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命力。

其二,英雄主义突出无私奉献的本质内涵。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以建设为主的阶段,涌现出不同行业的英雄模范使英雄主义继续得到发扬,他们在实践中绘制出了一幅幅人民英雄为人民的美丽画卷。英雄的榜样效应所引起的情感共鸣,激发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热情,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一个英雄辈出、斗志昂扬的时代”[35],无数劳动英雄展现了在社会主义建设宏伟篇章中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两弹一星”的杰出科学家们怀着满腔热忱在艰苦条件下研制尖端技术,他们淡泊名利,甘当无名英雄,为国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以非凡毅力率领钻井队创造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纪录,展现石油工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雷锋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在平凡中书写不平凡的英雄故事。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为治理“三害”(内涝、风沙、盐碱)艰苦细致进行实地考察,并带领兰考人民植树治沙,他说,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无私奉献是英雄模范最突出的形象特征,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与社会关系维度的精神状况,彰显英雄主义的道德价值。英雄主义最深层次的内核,集中于社会意义层面,以制度确立的英雄评价突出了无私奉献的道德维度。同样,实证量化研究也证明,奉献是居于前列的极为重要的英雄品质内涵因子[8]。

其三,英雄主义彰显开拓创新的时代要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劳动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性,全面彰显人民的力量,“开拓创新精神”成为推动时代前进步伐的动力。常年行走在田间的袁隆平时刻心系国家粮食安全,在推动提高水稻产量方面不断攀登新高峰,为我国农业科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科技创新,带领团队攻克难关发现青蒿素,是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的先锋。隐姓埋名几十年的黄旭华为核潜艇事业奉献毕生精力,作为总设计师不顾个人安危,亲自随产品深潜到极限。江泽民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36]胡锦涛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一定要摆正领导和群众的关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实践和创造,虚心向群众学习,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丰富政治营养。”[37]从百废待兴到中国奇迹,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英雄的人民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完成一个又一个“不可能”的目标与期许,英雄主义折射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精神,凝聚现代化发展的人民主体力量。科技力量实力提升,高速铁路创造纪录,移动支付引领消费方式变革,无论是无人机、区块链还是纳米科技、生物医药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凡成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国奇迹的发展,完成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

英雄主义能否得到充分实践,取决于英雄的价值认知与文化认同。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个人本位的自由主义盛行,呈现私人利益成为行动标准的现代性症候,也为历史虚无主义提供借口。他们完全放弃对历史事实的尊重,以主观逻辑剪裁客观历史,编纂英雄故事,抹黑英雄人物,过分强调自我言说而突出碎片化叙事,从细枝末节的所谓细节苛求英雄,站在所谓道德高地质疑榜样,英雄主义遭到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恶意解构。例如,质疑“狼牙山五壮士”事迹的细节而诋毁历史的真相,质疑雷锋做好事的照片是摆拍而论断英雄模范造假等,英雄叙事历史严重遭到解构,以此呈现出的英雄已经失掉真实性与崇高性而沦为“泛娱乐化”的产物。“对历史虚无主义而言,过分强调生存处境的特殊性与自我言说的个体性最终遮蔽了真正的历史创造主体及其通过社会交往所开启的命运共同体视域。”[38]诋毁英雄就是消解精神,其去价值化的严重后果,不仅是要消除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更是要引发思想混乱,英雄文化的式微必然给社会主义文化安全造成风险。因此,必须抵制该错误思潮的消极影响,捍卫英雄,增强革命英雄主义的时代影响力。

(二)新时代英雄主义的社会力量

道德理论中的价值分裂造成的终极分歧是不可避免的,社会认同的基础并不能深入到事实的现象学层面。因而,现代认同是要求时间深度和体现叙述性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复杂存在。英雄主义既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特质,也是从百年坚守的人民价值中确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民族复兴历程中以实际行动塑造英雄之“形”,诠释模范之“神”,英雄主义精神才具有恒久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并在赓续发展中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39]。新时代英雄主义深化“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40]的唯物史观,更加注重人民主体的普遍性意义,在命运与共的时代潮流中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英雄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得到新阐释,是“平凡中的不平凡力量”。“平凡英雄”成为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的重要话语:“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41]“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42]这些论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英雄精神的论域,深化了英雄主义的新时代意义,彰显唯物史观生命力。人民是时代的构筑者,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全球化发展将现代性事业编写为人类共同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延展马克思主义英雄主义的核心要义,克服抽象主体性的形而上结构,通过公有制经济机制展现实践理性的人民主体面相,呈现每个人都了不起的图景。“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31]

新时代人民英雄的力量体现于2020年的全民抗疫。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白衣天使以生命赴使命同时间赛跑,科技工作者争分夺秒攻关医学难题,机关干部挺身而出保障物资供应。他们同时间赛跑,舍生忘死拯救生命,在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诠释了新时代人民英雄主体。在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钟南山第一时间奔赴抗疫前线,他敢医敢言积极践行“绝不放弃任何一个患者”的诺言,面对“共和国勋章”荣誉,钟南山坦言自己只是一名平凡的大夫;“人民英雄”张定宇身先士卒,拖着蹒跚脚步奋战一线,他说,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新时代人民英雄的力量体现于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集体努力。张桂梅为教育事业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12年行程11万多公里家访1 600多户家庭,帮助1 800多名女孩实现大学梦;黄大发带领村民经历重重磨难用36年在绝壁上开凿出主渠长7 200米、支渠长2 200米的“生命渠”,让山区开出希望之花。35年行走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开发经济林,建立山板栗、绿色核桃栽培基地,引领百姓脱贫致富。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征程中,主流媒体品牌化升级为乡村富裕探索新思路,将流量化为社会力量,综艺、晚会、访谈多元素嫁接融合让直播带货助力打造农产品销售链条,为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下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广大人民群众勤劳付出、共克时艰,诠释了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彰显了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力量源泉。”[43]

新时代的英雄主义指向人民创造性潜能的实现,融入实现美好生活的实践,强化并巩固共同体所需要的团结,通过这种团结能够释放解放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克服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二元对立,“打破了旧中国与帝国主义之间、中国人民与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虚假的共同体’”,找到了一条实现“‘真正的共同体’的新路径”[44]。

四、结 语

立足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境遇,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持续闪亮出场。当前我国发展成绩斐然,但同时也面临“难啃的硬骨头”,高质量发展困境、分配正义难题等仍然制约着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滋扰、资本主义个人至上文化的渗透同时加剧着文化的困扰,这些问题决定了新时代对英雄主义的强烈呼吁。“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45]中国共产党英雄主义继续为时代发展注入精神动力,更加注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内化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力量,通过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路径,满足人的审美、情感等多重需要,以积极伦理构筑人民美好生活。众多学者注重英雄主义美德的实践特质,结合时代要求就培育英雄主义路径提出建设性方案,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例如,关心英雄模范的生活,在法律体系中增加保护英雄的内容,通过制度确立关爱英雄的保障。英雄宣传注重优美语言形式和动人的画面相结合的场景设置。英雄主义教育遵循美育规律,利用短视频等新兴媒体让英雄故事实现个性化、生活化传播。英雄主义教育形式的完善须借助于内容本身的承认,通过英雄主义内涵的解读可知,英雄主义不仅仅表现为果敢无畏的行动表象层面,其深层构成肌理在于人民利益至上的道义与集体主义的智慧。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31]展望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宝贵经验,继续弘扬英雄主义精神,增强勇于探索的勇气,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因此,增强价值共识更是践行英雄主义品质的首要方面。这就要求肯认劳动精神,在共同体中奉献个人主体力量;讲好英雄故事,传递英雄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

猜你喜欢
英雄主义英雄内涵
永恒的英雄主义
英雄犬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求P图时脑子进的水
内涵漫画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我的英雄主义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