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莹
(青岛智链顺达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71)
近年来,国内物流行业稳定向好,产业转型加速升级,行业总体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35.2万亿元,同比增长9.2%。为保持行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厚植中小物流企业竞争优势,将盈利规模控制在合理区间,决策管理团队有必要做好供应链整合,通过上下游联动与金融资源调配,组建起车队管理、风险处置与盈利管控系列平台,搭建高效、稳健的盈利模式。
系统掌握研究背景,细化研究意义,明确物流行业发展概况及供应链金融现状,有助于中小物流企业决策管理者形成正确的认知,为后续研究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方向性指引。
2009年,物流行业规划成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随着技术要素、管理要素与政策要素的不断积累,物流行业持续深耕,迅猛发展。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物流市场规模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38.1万亿,同比增长6.4%。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顺丰、申通、圆通等大型物流企业,依托体量优势,不断增强物流服务能力,抢占市场份额,积极拓展高端物流市场[1]。2004年,亚马逊物流规模约占国内物流总规模的20%,到2019年,亚马逊物流规模仅占国内物流总规模的0.6%,最终被国内物流巨头挤出中国市场。2021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35.2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40.78%。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迅速盘活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刺激消费需求增长,带动了国内物流相关产业的稳定发展。为适应新形势与新要求,众多中小物流企业基于自身定位,利用政策红利,投入大量资源开拓物流线路,延伸物流服务网络。以2020年为例,电子商务平台日快递量突破1亿件,庞大的物流需求极大地推动了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
供应链金融作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专业领域,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有效渠道。由商业银行提供融资、结算以及理财等服务,将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串联起来,实现金融产品的科学、高效应用,使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形成产业一体化链条。例如,2001年开始,深圳发展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下,分别在广州、佛山两地开展存贷融资业务,一年内完成中小企业授信金额120亿元人民币,该模式较好地满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降低了融资成本,使中小企业可以具备更强的自主性,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资金支持,实现业务拓宽,扩大投资规模。
供应链金融体系的成熟与完善,能助力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即可以利用较低的成本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并且这种贯通式的金融服务方式有效盘活了市场闲置资源,可以实现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银行机构等主体的合作共赢。近年来,中小物流企业呈现雨后春笋态势,主要特征为:企业数量多,体量及规模小,运营规范性弱,信用等级低,参差不齐的发展质量等。这些特点使企业在获取银行贷款融资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阻力。后疫情时代,物流行业正常运营秩序被打破,整体成本较高,行业利润率较低,加上服务手段单一,增值服务较少,因此,银行机构在对中小物流企业进行贷款资格的审批过程中,往往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强化社会背景调查,详细了解企业盈利模式、有无违约等基本情况,从而规避潜在风险,保证金融服务安全[2]。这样固然可以最大化地控制金融风险,但也延长了贷款周期,提高了中小物流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服务能力与竞争能力提升。供应链金融如果可以与物流企业在服务层面或业务渠道方面进行融合,可以有效解难纾困,即由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分散资金风险,确保中小物流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相关资金支持,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升供应链整合能力,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生态,推动整个产业链全面、健康地发展。
在相关理论基础上研究、探索物流企业的盈利模式,引导决策管理团队形成正确认知,把握行业发展底层逻辑,以供应链金融视角提出契合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发展的思路。
物流企业盈利模式是指物流企业不断拓宽利润来源渠道,形成稳定的商务结构与业务架构,通过物流服务稳定输出,从客户端获得资金流的技术与策略模式。就盈利模式的本质而言,物流企业在构建盈利模式过程中,需要科学解答物流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何种服务、服务通过何种方式实现以及服务如何转化为持续性收入三个问题。在这种框架下,物流企业可以将盈利模式划分为客户价值、资源服务、业务结构、商务形态、战略控制等若干环节,通过盈利环节组合,提升物流企业资金获取能力。物流产业作为一个基础性产业,国民经济贡献率始终保持在10%左右。企业决策管理团队应着眼科学设定服务流程,改进服务质量,将盈利规模控制在合理区间内,结合多年行业深耕经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调整组织架构,形成速度模型、专业化模型、低成本模型、价值链定位模型、行业标准模型、金字塔模型、客户解决方案模型[3]。物流企业可以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盈利模式,实现服务能力与经济收益的全面兼顾。仓储型物流企业适合使用价值链定位模型,运输型物流企业则选择使用低成本模型,综合型物流企业较多使用金字塔模型。通过盈利模式的选择,确保企业保持良好发展状态,获得稳定资金来源,增强物流企业市场风险处置能力。
中小物流企业在运用供应链金融进行盈利模式构建之前,应当全面确定理论框架,通过对长尾理论、交易成本、协同效应、边际效应的精准掌握以及有效利用,切实提升盈利模式的运转效能,使其符合现阶段中小物流企业发展要求。根据长尾理论,在产品物流渠道充分的情况下,小众产品汇集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以与主流产品相趋近。基于这种理论模型,中小物流企业在服务创新过程中,需要做好市场需求的细分,增强自身满足个性化物流需求的能力。交易成本又称为交易费用。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其著作《企业的性质》中指出,交易成本是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全与完善,交易成本作用日益明显,绝大多数企业通过价格机制确定合作对象,改进交易模式,以保证自身盈利能力。中小物流企业作为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准确把握交易成本内涵,不断优化交易成本,增强价格优势,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物流行业作为供应链的流通环节,在整个行业分工中承担着运输、仓储、装卸、配送等角色,根据协同效应有关理论,复杂有序的结构在各类因素影响下,其子系统会自动产生协同作用,最终实现无序向有序的转换。该理论还认为,中小物流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应当明确自我定位,积极参与供应链分工,主动融入上下游企业运行体系之中,积累供应链协同动能,于无形之中增强自身的议价能力。在物流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物流企业需要精准把控成本支出,评估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开展相应的成本管控工作,确保物流企业盈利水平。边际效应理论阐明,在其他投入固定不变的情况,连续增加某一种投入,其新增的产出或者收益会持续减少。全面、细致地把握边际效应的作用与原理,对企业决策新项目如何选择金融产品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以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作为典型案例,深刻总结了盈利模式构建规律,引导决策管理团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推动阶段分析、效应分析以及风险分析等流程的健全和完善,确保盈利模式的运转成效。
顺丰作为国内知名的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物流、仓储、速运、冷运、商业以及支付结算等多种业务场景的整合,实现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三流合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盈利模式[4]。从顺丰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看,其盈利模式主要包括阶段分析、效应分析以及风险分析等流程,借助流程化分析,不断调整盈利模式,在提升自身盈利能力、管控运营成本的同时,对冲潜在风险,使其始终保持良性发展态势。顺丰作为垂直化物流企业,在物流网络布设的前期,通过大量资金投入,聘用人员、购买运输工具,将基础建设融入总体发展过程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车队管理、城市配送网络建设、网络货运平台搭建。考虑到整体投入巨大,为保证资金安全,一方面,顺丰在企业发展的中期进行业务重组,剔除加盟商,改为直营方式,形成垂直化物流管理模式,对仓储、速运、冷运等进行细化分类处置,逐步形成协同化经营,积极开拓小众物流运输消费市场,实现了对市场需求的深耕;另一方面,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与行业影响力,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深入合作,获得相关贷款,并通过上下游企业联动进行行业融资,获得充足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上,顺丰开展财务系统协同,实现财务状况透明化,真正融入物流产业之中,降低了融资难度,减少了贷款成本。例如,在融资过程中,拓宽贷款路径,采取应收账款类融资、仓单质押融资、动产质押融资、融通仓融资等方式,在保证外部资金快速融入的同时,缩短融资周期,更好地实现产业布局与服务范畴延伸,实现内外资源商务有效联动。鉴于融资过程中面临的潜在风险,顺丰在部门协同管理环节,针对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责任风险,积极进行总体布局,定向开展风险识别评估及处置等相关工作,通过金融法律政策研究,综合评估宏观市场,划分信用等级,以确保顺丰公司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可以获取更多主动权,合理控制融资成本,将融资风险管控在合理范围内,使顺丰公司的盈利能力持续稳定,形成更完善、更高效、更高收益的盈利模式。
以供应链金融为视角,客观梳理顺丰盈利模式,在相关理论辅助下,着眼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多维度探讨盈利模式创新路径,持续强化盈利能力,加速推动物流行业的成熟与完善。
供应链金融体系的构建,对于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融资难度,减少了融资成本。基于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在长尾、协同、交易成本、边际效应等理论支持下,借鉴顺丰盈利模式构建相关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改进创新盈利模式,稳步增强盈利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主动权。
1.完善组织架构
中小物流企业在借助供应链金融工具及获取融资贷款的过程中,需要调配专业人员,组建专门机构,负责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在部门设定环节中,中小物流企业决策管理团队可以充分借鉴顺丰的经验,开展垂直化组织架构的健全完善。例如,相关部门要综合评估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状态,梳理竞争优势,同时积极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信息共享、进行自我推荐,介绍客户资源、管理优势、物流网络、人员配置以及车辆构成等内容,树立中小物流企业良好的信誉形象,积极地争取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
2.细化市场需求
供应链金融体系下,银行金融机构与中小物流企业存在重叠客户以及客户资源的重复性,为二者之间的金融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类情形,中小物流企业可以在长尾理论、边际效应理论架构下,做好服务对象的下沉与细分,从而拓宽中小物流企业增值服务内容,保证经营收益规模。例如,中小物流企业在吸收借鉴顺丰盈利经验的基础上,深耕供应链,拓展客户资源,增加自身市场占有率[5]。同时,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协同发展,不仅可以与服务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推动物流服务的同时,直接与上下游企业开展融资,形成必要的增值服务与垫资服务,可以获得更加稳定的资金流,同时深度融入供应链之中,扩大市场影响力。
3.增强风险处置能力
中小物流企业风险防范能力相对较弱,极易受到各类因素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需要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充分利用供应链金融的良好生态,选择稳定、可靠的合作对象,通过确立合作关系,分担供应链金融风险。同时,依托合作对象成熟运营模式,进行精准功能定位,提升综合服务能力,逐步凸显中小物流企业独有的优势。基于顺丰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风险、金融风险与应对策略,中小物流企业在盈利模式构建环节,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物流配套设施的基础建设与日常监管,逐步打通信息孤岛,推动协同效应的发挥。例如,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展广泛性行业信息收集、分析以及评估,全方位论证企业经营风险,防控供应链金融风险。
本文立足国内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状,结合供应链金融特点,对新形势下中小物流企业盈利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供应链金融对于中小物流企业在贷款融资方面的深远影响。着眼长尾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边际效应等原理,通过总结分析顺丰盈利模式提出相关对策,以期改善与健全中小物流企业的盈利模式。随着国内电商模式的成熟,居民消费能力的升级,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逐步明朗。中小物流企业应顺势而为,合理利用供应链金融政策,推动物流行业供应链融资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