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庆
词典的条目排序,即按一定的规则把所收条目排列起来,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系统。如何编排条目是编纂一部词典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科学的编排能够保证词典的每个条目都有合理的位置,从而保证词典的质量,方便读者查检。
基于汉字的特点,汉语词典的条目排序不外乎形序、音序、义序三个类型。[1]
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是按义序编排的,将所收条目按意义分类排列。义序编排法因为没有客观统一的标准可依,操作层面常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条目排列科学性不强,查检起来不是很方便,除一些专科词典、分类词典外,使用并不广泛。
早期的汉语字典、词典,按形序编排的比较多。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明梅膺祚《字汇》,清《康熙字典》,近代的《中华大字典》《辞源》,以及《辞海》[2]等最初都是按部首(兼笔画)编排的,后来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正文也按部首(兼笔画)编排。形序编排法还有按笔画兼部首、按笔画兼笔顺或按笔顺、按四角号码等编排的,有的词典在排序时还会考虑条目字数的多少。形序编排法适用于收生僻字较多的大型字典或古代汉语字典、词典,但按形排列查起来相对比较麻烦,现在的词典,能按音序编排的一般都按音编排,附按形查检的检字表。
音序编排的汉语字典、词典,较早的如《广韵》《集韵》等是按韵编排,《国语辞典》[3]按所注国音的注音符号顺序编排。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实施后,汉语字典、词典条目“按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更为常见,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均是如此。虽然同是采用音序编排,《新华字典》第12版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字头排序又有所不同,前者将读音完全相同的字按声旁相同排列在一起,同声旁同音字再按笔画数、起笔笔形排列;后者同音字按笔画、起笔笔形排列,不考虑声旁,所收复音条目,首字相同的排列在一起。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无特别说明均为第7版)从1965年的试用本到目前的第7版,均“按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排序原则没有大的改动,但对排序的具体规则做过一些调整。
《现汉》试用本“凡例”关于“条目排序”的说明:
3. 本词典全部条目的排列法如下:
(a) 单字条目按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b) 单字条目之下所列的多字条目不止一条的,依第二字的拼音字母次序排列。第二字相同的,依第三字排列,以下类推。
……
这里所说的“拼音字母次序”,即“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次序,从A—Z,每个字母下再分音节,同音节下按声调“阴平(ˉ)、阳平(ˊ)、上声(ˇ)、去声(ˋ)”排,个别音节有轻声的,轻声音节排在去声音节后。“凡例”的交代比较简单,只讲了排序的音序规则,同音字如何处理并没有进一步说明。从词典正文可以看出,试用本中同音字的排序结合了字形,同音字大体先按笔画数多少来排,笔画数相同的,按起笔笔形“点(丶)、横(一)、直(丨)、撇(丿)、折(乛)”的顺序排列。如“bāo”音节下收了10个字头,“包”5画,“苞、孢”8 画,“炮、枹、胞”9画,“剥”10 画,“煲、龅”13 画,“褒”15 画;笔画相同的,“苞”起笔“一”排在“孢”起笔“乛”前;“炮、枹、胞”按起笔“丶一丿”顺序排列,“煲、龅”按起笔,“龅”在“煲”前。按这样的规则,正确的排序应该是“包、苞、孢、炮、枹、胞、剥、龅、煲、褒”,试用本的实际排序是“包、苞、孢、炮、枹、胞、剥、煲、褒、龅”,将“龅”排在最后;再看“cuì”下的字头“倅、脆、淬、悴、萃、啐、毳、瘁、粹、翠、 、膵、 ”,基本按上述原则排列,只是“ ”按笔画应排在“啐、毳”之间,“ ”应在“粹、翠”之间。按笔画数多少排序的原则贯彻得不是很彻底。
1978年《现汉》第1版“凡例”中“条目安排”描述和试用本相同,复音词条目排序原则未变,但在字头排序上做了新的尝试——同音字按声旁归类。第1版将同声旁的字头排在一起,排序时只看字的声旁和笔形,不考虑笔画多少。具体的排序方法是:不同声旁字之间按声旁起笔笔形“点(丶)、横(一)、直(丨)、撇(丿)、折(乛)”排序;同声旁的字按形旁的起笔笔形排序;没有同声旁的单字,按单字的起笔与其他声旁起笔笔形顺序排序。这样,第1版中“bāo”音节下的10个字头排序改为“褒、煲、包、炮、苞、枹、龅、胞、孢、剥”;“cuì”音节下的13个字头排序改为“淬、瘁、悴、粹、萃、 、膵、啐、倅、翠、 、毳、脆”。这种排序法编排起来尚存在一些问题,也不方便读者查检。
1996年《现汉》第3版字头排序原则又做了较大调整,并在“凡例”中详细说明:
3. 本词典全部条目的排列法如下:
(a) 单字条目按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同音字按笔画排列,笔画少的在前,多的在后。笔画相同的,按起笔笔形横(一)、直(丨)、撇(丿)、点(丶)、折(乛)的顺序排列。
……
据此,字头仍改为按拼音字母、笔画、起笔笔形排序,起笔笔形排列顺序也与试用本有所不同。《现汉》第3版中“bāo”音节下的10个字头排序为“包、苞、孢、枹、胞、炮、剥、龅、煲、褒”;“cuì”音节下的13个字头排序为“倅、脆、萃、啐、淬、悴、 、毳、瘁、 、粹、翠、膵”。第3版复音词条目排序原则没变。
《现汉》第4版到第7版,沿用了第3版的排序原则,这也是目前一般被现代汉语词典广泛采用的排序法。
依《现汉》的原则,词典单字条目排序不难处理:单字条目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同音字按笔画由少到多的次序排列,笔画数相同的,按起笔笔形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的次序排列,起笔笔形相同的,按第二笔笔形的次序排列,以此类推;多字条目按首字排在领头的单字条目之下,多字条目不止一条的,按第二个字的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同音时再按笔画次序)。第二个字相同的,按第三个字排列,以此类推。如:“脚、搅”同读 jiǎo,“脚”11 画排在“搅”12 画前;“块、快”,同读 kuài,7 画,“块”起笔横(一),“快”起笔点(丶),“块”排在“快”前。
这方面需注意像“势”与“事”一类含特殊笔画的字的排序,极易排错。根据《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语文出版社,1997),汉字中的提()归为横(一)、竖钩(亅)归为竖(丨)、捺( )归为点(丶)、各种折笔笔画归为折(乛)。“势、事”同读shì,8画,“势”起笔横(一)、第二笔竖钩(亅)归为竖(丨)、第三笔提()归为横(一);“事”起笔横(一)、第二笔竖(丨)、第三笔折(乛),所以要把“势”排在“事”前。
一般的多字条目按以上规则排序,也没有太大问题。比较特殊的是轻声和儿化条目的排序。
轻声条目的排序,《现汉》试印本“学术总结”中做过专门总结[4]:
《现代汉语词典》试印本,轻声词排在同形的非轻声词的后面。如“得·de”排在“得dé”的后面,“大方dà·fang”排在大方“dàfāng”的后面。没有同形的非轻声词时,视作虚位,仍排在这里。如“活动 huó·dong,活动分子 huódòng fènzǐ,活动家 huódòngjiā”。但轻声词与非轻声词意义不同时,仍排在非轻声词的整个语汇组之后。如“地道dìdào,地道战dìdàozhàn,地道dì·dao;地下dìxià,地下工作dìxià gōngzuò,地下茎dìxiàjīng,地下室dìxiàshì,地下水dìxiàshuǐ,地下铁道dìxià tiědào,地下dì·xia”;“土地tǔdì,土地改革tǔdì gǎigé,土地革命战争tǔdì gémìng zhànzhēng,土地 tǔ·di,土地庙 tǔ·dìmiào”。没有同形的非轻声词的单音词,仍立一个音节,放在去声音节之后。如“了·le,着·zhe”等仍立一个音节,排在“lè、zhè”之后。
归纳《现汉》试印本轻声词排序的原则可知:1.轻声词排在同形的非轻声词的后面;2.没有同形的非轻声词时,视作虚位,仍排在这里;3.轻声词与非轻声词意义不同时,仍排在非轻声词的整个语汇组之后;4.没有同形的非轻声词的单音词,仍立一个音节,放在去声音节之后。如“了·le,着·zhe”等仍立一个音节,排在“lè、zhè”之后。其中第三点,轻声词排序要考虑与非轻声词意义是否相同的做法,无论对于编者还是读者,都过于复杂,不易掌握。《现汉》试用本对此做了简化,轻声词排序时,仅考虑字形,不考虑词义,从而将同形的轻声词与读本调的词排在一起。《现汉》试用本中,上述几组词的排序改为:地道 dìdào,地道 dì·dao,地道战 dìdàozhàn;地下 dìxià,地下 dì·xia,地下茎 dìxiàjīng,地下室 dìxiàshì…… ;土地 tǔdì,土地 tǔ·di,土地改革 tǔdì gǎigé……。修改后的试用本体例合乎查检习惯,这一体例为其后《现汉》各版沿用。
《现汉》的单字条目轻声有两种情况,一是单立一个轻声音节,排在相应的去声音 节 之 后,如:·a(阿、呵、啊),·ba(吧、罢),·bai(㗑),·bei(呗、臂),·bo(卜、啵),·chen(伧),·da(垯、 、疸),·de(地、的、底、得、脦),·e(呃),·fa( ),·jie(价、家),·la(啦、鞡),·lai(),·le(了、烙),·lei(嘞),·li(哩),·lie(咧),·lo(咯),·lou(喽),·lu(氇),·luo(啰),·ma(么、吗、嘛),·me(么、末、嚜),·men(们),·na(呐、哪),·ne(呐、呢),·po(桲),·qu(戌),·shang(裳),·shi(匙、殖),·te(脦),·wa(哇),·xu(蓿),·ya(呀),·yo(哟),·zan(咱),·zha(馇),·zhe(著、着),共38个轻声音节;[5]另一种是轻声字头紧接在同形的非轻声条目之后,如:边(biān/·bian)、出(chū/·chu)、过(guò/·guo)、慌(huāng/·huang)、家(jiā/·jia)、进*(jìn/·jìn)、[6]开*(kāi/·kāi)、来*(lái/·lái)、里(lǐ/·li)、起*(qǐ/·qǐ)、去*(qù/·qù)、上(shàng/*·shàng/·shang)、头(tóu/·tou)、下*(xià/·xià)、子(zǐ/·zi)等,这些轻声字头排在本调字头之后。
《现汉》“凡例”1.3(c)关于轻声条目的排序说明:“轻声条目一般紧接在同形的非轻声条目之后,如‘家’·jia排在‘家’jiā之后,【大方】dà·fang排在【大方】dàfāng之后。但是‘了’·le、‘着’·zhe等轻声字排在相应的去声音节之后。”这里所举的“家·jia”和“了·le、着·zhe”,说的就是单音节轻声条目的两种情况。
多字条目轻声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有同形的非轻声词,轻声词排在同形的非轻声词后,如“【大方】dà·fang”排在“【大方】dàfāng”之后;另一种是没有同形的非轻声条目,这种情况下要做“虚位”处理,轻声条就排在同形的非轻声条目所应在的位置,如《现汉》“晃”下的条目:“【晃板】huàngbǎn/【晃荡】huàng·dang/【晃动】huàngdòng/【晃悠】huàng·you”,“【晃荡】huàng·dang”和“【晃悠】huàng·you”两个词轻声,因为没有这两个词的非轻声条,这两个轻声条就放在“晃荡”“晃悠”非轻声所应在的位置。《现汉》轻声条目排序依此处理,排序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需特别注意:
1. 一般条目的“虚位”处理
实际排序中需要按“虚位”处理的情况比较多见,这一原则要贯彻始终。如例(1)—例(3):
(1) 【乱乎】luàn·hu/【乱糊】luàn·hu
《现汉》收了“【乱乎】luàn·hu/【乱糊】luàn·hu”,没有“【乱乎】luànhū/【乱糊】luànhú”标原调的条,排序时视为虚位,轻声条按原调条所应在的位置,“【乱乎】luàn·hu”排在“【乱糊】luàn·hu”前。
(2) 【服式】fúshì/【服侍】fú·shi/【服饰】fúshì
例(2)中“服侍(fúshì)”无条,视为虚位。“侍(shì,8画,起笔撇、竖)”,应排在“式(shì,6 画)”后,“饰(shì,8 画,起笔撇、折)”前,三条的排序是:【服式】fúshì/【服侍】fú·shi/【服饰】fúshì。
(3) 【硬实力】yìngshílì/【硬实】yìng·shi
例(3)中“硬实(yìngshí)”无条,视为虚位,“硬实 yìngshí”在“硬实力 yìngshílì”前,所以“硬实 yìng·shi”也应排在前。《现汉》把“【硬实】yìng·shi”排在“【硬实力】yìng shílì”后,不妥,此排序应调整为:【硬实】yìng·shi/【硬实力】yìngshílì。
2. 辨别多字条目中轻声音节的类别
前面我们说单字条目轻声有两种情况,多字条目轻声排序时要注意对此加以区分。如例(4)—例(6):
(4) 【行乐】xínglè/【行了】xíng·le
《现汉》“【行乐】xínglè”排在“【行了】xíng·le”前,因为“了·le”是轻声音节,排在 lè音节之后。这是轻声音节排在四声之后的情况,如果一部词典中同时收了“【傻了吧唧】shǎ·lebājī/【傻乐】shǎl蔓【苦了吧唧】kǔ·lebājī/【苦了呱唧】kǔ·leguājī/【苦乐】kǔlè”,那么“【傻乐】shǎlè/【苦乐】kǔlè”应排在前。
(5) 【本子】běn·zi/【本字】běnzì
《现汉》“【本字】běnzì”排在“【本子】běn·zi”后,因为“子·zi”轻声字头在“子 zǐ”后,在“字zì”前,属于轻声音节排在本调之后的情况。此类“子”轻声条与“字”本调条排序可同此处理。
(6) 【床笫】chuángzǐ/【床子】chuáng·zi
例(6)的情况与例(5)同,“笫 zǐ”“子 zǐ”同音按笔画,“子 zǐ”在前,《现汉》把“【床笫】chuángzǐ”排在“【床子】chuáng·zi”前是不妥的,这两条的排序应调整为:【床子】chuáng·zi、【床笫】chuángzǐ。
3. 轻声条目中轻声字原本多音字的位置判断
多字条目轻声后的排序是根据同形的非轻声条目位置来判定的,对于轻声音节本来是多音字的,判定同形的非轻声条尤为重要。如例(7):
(7) 【连累】lián·lei/【连类】liánlèi
“【连累】lián·lei”与“【连类】liánlèi”何者在前,要看“累”的非轻声读音,“累”是多音字,读 lěi和 lèi,表“牵连”的“连累”读“lěi”,“累 lěi”排“类 lèi”前。《现汉》依此将“【连累】lián·lei”排在“【连类】liánlèi”前。
有些多字条目中的轻声字本来是多音字,原调不好判断,如例(8):
(8) 【扑闪】pū·shan/【扑扇】pū·shan
两个词都读轻声,“闪”本调读“shǎn”,“扇”多音字,读“shān”和“shàn”,两个词的排序应由“扇”的本调确定,“扇”作“扇动”义读“shān”,“【扑扇】pū·shan”应排在“【扑闪】pū·shan”前。《现汉》将“【扑闪】pū·shan”排在“【扑扇】pū·shan”前,如果单从两个词同音的角度考虑,在同音的情况下看笔画多少,这样排似乎没有问题,但从整部词典的排序规则来讲,就不合乎轻声条目的排序体例了。
当然这类排序还可以有另一种理解,就是将不好判断原调的轻声音节按去声后的轻声排序。例(9)这组词似乎就是如此:
(9) 【热火】rè·huo/【热火朝天】rèhuǒcháotiān/【热和】rè·huo/【热货】rèhuò
“火”读“huǒ”,“和”在《现汉》中有“hé、hè、hú、huó、huò”五种读音,“热和”的同形非轻声读音是二声还是四声,不好判断。《现汉》第7版也是将“【热和】rè·huo”排在了“【热火】rè·huo”后,“【热货】rèhuò”之前(“和、货”均8画,按笔形“和”在“货”前)。当然这样处理不一定很科学,但目前没有更合适的排序方式。
儿化条目在《现汉》的收条中占有一定比例。《现汉》“凡例”中没有对儿化条目排序的说明,我们可以梳理一下《现汉》儿化条目的排序原则。
1. 将儿化的“r”与儿化音节作为一个整体,按字母次序排列
先看《现汉》中两组儿化条目的排序:
A组:
【茬口】chákǒu/【茬儿】chár/【茬子】chá·zi
【明确】míngquè/【明儿】míngr/【明人】míngrén
【今年】jīnnián/【今儿】jīnr/【今人】jīnrén
【爷们】yé·men/【爷们儿】yé·menr/【爷儿】yér/【爷儿们】yér·men/【爷爷】yé·ye
【娘亲】niángqīn/【娘儿】niángr/【娘儿们】niángr·men/【娘胎】niángtāi
A 组 词 中,“【茬儿】chár”排 在“【茬 口】chákǒu”后,“【今儿】jīnr”排 在“【今 年】jīnnián”后;“【爷们】yémen”“【爷们儿】yémenr”、“【爷儿】yér”“【爷儿们】yérmen”、“【娘儿】niángr”“【娘儿们】niángrmen”的排序都说明儿化的“r”参与了排序,儿化词与非儿化词紧接排列,不分开。
B组:
【肉皮】ròupí/【肉票】ròupiào/【肉皮儿】ròupír
【露相】lòuxiàng/【露馅儿】lòuxiànr
【打更】dǎgēng/【打嗝儿】dǎgér
【暗疾】ànjí/【暗间】ànjiān……/【暗井】àn jǐng/【暗记儿】àn jìr
【大声疾呼】dàshēngjíhū/【大婶儿】dàshěnr
【小姑子】xiǎogū·zi/【小广播】xiǎoguǎngbō……/【小褂儿】xiǎoguàr
【小橡树】xiǎoxiàngshù/【小线儿】xiǎoxiànr
【走绳】zǒushéng/【走神儿】zǒushénr
【排查】páichá/【排场】pái·chǎng/【排叉儿】páichàr/【排杈儿】páichàr
B组词中,儿化的“皮儿pír”排到了“票piào”的后边。其他儿化条目的排序相对于不儿化的条目,位置也都发生了变化,如:“馅儿xiànr”排到了“相 xiàng”后,“嗝儿gér”排到了“更gēng”后,“叉儿chàr”排到了“场 chǎng”后,“婶儿shěnr”排到了“声 shēng”后……
根据A、B两组举例可以看出,这些条目的排序,是将儿化的“r”与儿化音节视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音节按字母次序参与排列的。虽然这种排序处理对大部分条目也许行得通,但这样的排序法显然破坏了音节的完整性。
《现汉》“凡例”中所说的“按字母次序排列”,指的是“音节”从A—Z排序,如“音节表”所列音节“xia、xian、xiang、xiao、xie、xin、xing、xiong、xiu”就是以字母次序排列的,这里并没有儿化音节。若按前述理解,将儿化音节和原有音节一起“按字母次序排序”,实际上就会排成:“xia、xian、xiang、xiangr、xianr、xiao、xiaor、xiar、xie、xier、xin、xing、xingr、xinr、xiong、xiongr、xiu、xiur”,这样就打破了原有音节的完整性,一些儿化词与同形的非儿化词中间强行插入了其他音节,离得太远,容易造成混乱。当儿化音节涉及不同声调时,更容易出现排序处理不一致的问题。如《现汉》将“【字帖儿】zìtiěr”排在“【字帖】zìtiè”前,显然不符合这个排序原则。
再看《现汉》这几条的排序:
【小打小闹】xiǎodǎxiǎonào/【小道儿消息】xiǎodàorxiāo·xi/【小大人】xiǎodàrén
这几条第二个音节分别是“dǎ、dàor、dà”,这里把“dàor”排在“dà”前,是把“dàrén”两个音节误看作一个整体“按字母次序排序”出现的问题。
仔细看,《现汉》中儿化条目的排序还有C组的情况:
C组:
【针鼻儿】zhēnbír/【针砭】zhēnbiǎn
【白茬儿】báichár/【白茶】báichá
【大腕儿】dàwànr/【大王】dàwáng
【被窝儿】bèiwōr/【被卧】bèi·wo
【高枝儿】gāozhīr/【高知】gāozhī
【大片儿】dàpiānr/【大片】dàpiàn
【中间人】zhōngjiānrén/【中间儿】zhōngjiànr/【中将】zhōngjiàng
【大气圈】dàqìquān/【大气儿】dàqìr/【大气污染】dàqìwūrǎn
【抓阄儿】zhuājiūr/【抓鬏】zhuā·jiu
C组儿化条目的排序方式与B组明显不同,并没有按B组的原则,将“鼻儿bír”排到“砭biǎn”后,“茬儿chár”排到“茶 chá”后,“腕儿wànr”排到“王 wáng”后。
可见,《现汉》儿化条目的排序处理并不一致。
2. 将儿化的“儿”按“r”音节排序
儿化条目如何排序,取决于如何看待“儿化”。《国语辞典》将“儿化之词变音者,仍按未变时之音排列,如‘板儿仍视为‘板’‘儿’二字,隶于‘板’单字下”,“‘儿’在词语中作‘儿化韵’用不加标声符号者,其次序应在独立之之后,如在之后是”,把“儿化”作为音节“er”来排序,这种排序方式不能很好地区分作为语素的“儿”与卷舌音节的“r”。与《现汉》第7版将部分儿化条目“儿化的‘r’与儿化音节作为一个整体,按字母次序排列”的做法不同,《现汉》试用本将“儿化条目中的‘儿’按字母‘r’排序”,请看试用本中B组条目的排序:
【肉皮】ròupí/【肉皮儿】ròupír/【肉票】ròupiào
【露馅儿】lòuxiànr/【露相】lòuxiàng
【打嗝儿】dǎgér/【打更】dǎgēng
【暗疾】ànjí/【暗记儿】àn jìr/【暗间儿】ànjiānr/【暗箭】ànjiàn
【大婶儿】dàshěnr/【大声疾呼】dàshēngjíhū
【小姑子】xiǎogu·zi/【小褂儿】xiǎoguàr/【小广播】xiǎoguǎngbō
【小线儿】xiǎoxiànr/【小橡树】xiǎoxiàngshù
……
试用本中B组条目排序原则与C组相同。《现汉》第1版到第4版都按试用本的方式排序,儿化条目不存在处理上的不一致。这样的排序原则不仅适用于多字儿化条目,也同样适用于单字儿化条目。如前举 A 组中条目:【今年】jīnnián/【今儿】jīnr/【今人】jīnrén,第二字音序排序为:年 nián、儿 r、人 rén;【娘亲】niángqīn/【娘儿】niángr/【娘儿们】niángr·men/【娘胎】niángtāi,第二字音序排序为:亲 qīn、儿 r、儿 r、胎 tāi,【娘儿们】有第三字,排在【娘儿】后;“明儿”“爷儿”之类做了同样的处理。这样就保证了所有条目都按音节排序,从而避免了第7版B组词那样因儿化条目按字母排序、其他条目按音节排序所造成的混乱,不会出现“pír”排到“piào”后、“xiànr”排到“xiàng”后所造成的不协调。
“将儿化的‘儿’按‘r’音节排序”的方式,可以一以贯之地完成所有儿化条目的排序,如:
【落环儿】luòhuánr/【落荒而逃】luòhuāng’értáo(第二个音节分别为 huán、huāng)
【孩儿参】háiérshēn/【孩儿】háir/【孩儿奴】háirnú/【孩儿气】háirqì(第二个音节分别为ér、r、r、qì,【孩儿奴】有第三个音节,排在【孩儿】后)
【老婆】lǎo·po/【老婆本】lǎo·poběn/【老婆婆】lǎopó·po/【老婆儿】lǎopór/【老婆舌头】lǎo·poshé·tou/【老婆子】lǎopó·zi(【老婆】两个音节,排首位,后边各条第三个音节分别为běn、·po、r、shé、·zi)
【老 爷】lǎo·ye/【老 爷 兵】lǎo·yebīng/【老 爷 车】lǎo·yechē/【老 爷 们儿】lǎoyé·men/【老爷庙】lǎo·yemiào/【老爷脾气】lǎo·yepí·qi/【老爷儿】lǎoyér/【老爷爷】lǎoyé·ye/【老爷子】lǎoyé·zi (【老爷】两个音节,排首位,后边各条第三个音节分别为bīng、chē、·men、miào、pí、r、·ye、·zi)
按这样的原则排序便于操作,一目了然。
但这并非理想的排序方式。
首先,这样的排序仍然存在儿化条目离非儿化词较远的问题,如:“【哈哈】hā·ha/【哈哈镜】hāhājìng/【哈哈儿】hā·har”,把“【哈哈镜】hāhājìng”排在了非儿化和儿化条目之间;“【老爷】lǎo·ye”和“【老爷儿】lǎoyér”之间隔了五条。
其次,从理论上来讲,“儿化”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赵元任先生(2005)32指出:“卷舌韵尾‘儿’-r,或更确切地说从‘里’、‘日’和‘儿’派生出来的三个同音后缀,是官话中仅有的非音节语素。”葛本仪先生(1997)认为:“词缀‘儿’和儿化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词缀‘儿’是一个独立的词缀词素,它具有词素的一切特点,即有独立的音节,表示一定的意义(主要是表示名词性的语法意义),是独立的造词和构词成分。儿化韵则是一个音节之内的语音变化问题,是韵母儿化后呈现出来的一种现象,它不是独立的词素,因此,两者在理论上的区分是很明显的。”对此,苏新春先生(2000)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儿化”不是音节,只是一个卷舌动作,依附在前一音节的后面,改变其性质,成为卷舌韵。声调也只有一个,标在前面的主要元音上。《现汉》对“儿”类词的排列,会让人生出儿化韵算不算一个独立音节的疑问。根据儿化韵的性质来看,“鼻儿”类的词应该算单音节词,应归在单字字头下,成为一个义项义。而现在列入复音节词目序列的做法却很容易让人把它们当作双音节词来看。将单音节的儿化词归入复音词词目的做法,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或是会模糊人们对“儿化”语音性质的认识,或是会给人造成词典在编纂上自乱其例的印象。
对于儿化词的书面形式,《现汉》以基本式加“儿”的形式呈现,科学、有效地将“宠儿、健儿、胎儿、孩儿、花儿”等“儿”词缀与儿化韵区别开,处理得非常清楚。但将儿化条目中的“儿”按“r”音节排序的做法,理论上未免牵强,在后续修订过程中,这样的排序原则也没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致使《现汉》中儿化条目排序出现了处理上的不一致。
3. “将儿化视为虚位,不参与排序”的尝试
《现汉》试印本“学术总结”文献中讨论过儿化条目的编排,提出过比较理想的排序方式——“虚位”原则,将儿化条等同轻声处理:
一般的儿化词跟不儿化的词(或词素)意义是一样的,或者关系很密切,离开太远,对了解词义是不方便的。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比较儿化词,可将儿化词附于不儿化的词后,如“板儿”附于“板”后,“把儿头”附于“把头”后,“白面儿”附于“白面”后,前面没有不儿化的词的,视作虚位,也把儿化词附在后面。[7]
但《现汉》始终没有采用这一体例。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以下简称《学习词典》)在儿化条目排序上做了这样的尝试,我们来看《学习词典》中这几组词的排序:
【明儿】míngr/【明白】míngbai/【明摆着】míngbǎizhe
【这儿】zhèr/【这边】zhèbiān/【这个】zhège
【娘儿】niángr/【娘家】niángjia/【娘舅】niángjiù/【娘儿俩】niángrliǎ/【娘儿们】niángrmen/【娘们儿】niángmenr/【娘娘】niángniang
【老婆儿】lǎopór/【老婆】lǎo·po/【老婆婆】lǎopópo/【老婆子】lǎopózi
《学习词典》把单字儿化条排在了字头后、所有多字条目前——“【明儿】/míngr”排在“明”字头下、所有多字条目前;“【这儿】zhèr”排在“这”字头下、所有多字条目前;“儿化条目紧接在同形的非儿化条目后面;轻声条目紧接在同形的非轻声条目后面”[8]——“【娘儿】niángr”排在“娘”字头下、所有多字条目前;其他条“儿”虚位,按第二个音节排:jia、jiù、liǎ、men、men、niang;第二个音节相同的,第一音节儿化的在前,“【娘儿们】niángrmen”排在“【娘们儿】niángmenr”前;“【老婆儿】lǎopór、【老婆】lǎo·po”这两个音节,儿化排在前;“【老婆婆】lǎopópo、 【老婆子】lǎopózi”按第三音节音序排。
对于儿化条目的排序,《学习词典》这样的处理显然更科学。
附 注
[1]黄建华先生(2001)61倾向于将词典的编排分为形序、义序两类,将音序归在形序之下,认为语音是用符号(即某种书写形式)标记的,并不涉及语义。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2012)的《现代汉语》教材将词典的编排法分为四种,按部首、按笔画、按四角号码和按音序编排,实际上只涉及形序和音序,没有提到义序。
[2]《辞海》第五版除按部首编排外,新增了按音序编排的版本。第六版、第七版改为按音序编排。
[3]本文参考的是《国语辞典》(1947年版)的删节本,现名为《汉语词典》。
[4]以下引自《现汉》试印本学术总结相关文献。
[5]各版轻声音节有微调。
[6]标星号的是两读的字头,下同。
[7]同附注[4]。
[8]《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凡例》:一、条目安排1.2多字条目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