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婷,于安琪,王永香
(1.长安大学 工会,西安 710061;2.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49)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1]而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高级人才的后备军和主要来源。大学生的政治观与人才成长的方向相关,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甚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相关。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还存在着模糊、消极、感性和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工作,培养出政治合格和政治信仰坚定的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厘清大学生政治观的基本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然后在分析大学生政治观现状和高校政治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增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有效策略。
“政治观是国家或组织中个体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的总称,是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对社会制度、政治派别、政治局势的变动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态度。”[2]大学生政治观是大学生形成的对以国家为中心的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根本观点,其基本结构主要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这三个维度由浅入深,依次递进,共同作用于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过程。
政治认知是大学生作为一个政治主体在实践中对政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重大理论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以及民族前途命运等这些政治客体的认识和理解。“政治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主体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和具体方法,影响着主体政治观的走向。”[3]政治认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主体的客体化,即大学生主体对各种政治现象及其所产生的政治理论、政治知识的直接把握和获得;另一方面是客体的主体化,即大学生主体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直接获得的政治信息进行整理和建构,产生新的政治信息,进而内化成自己政治意识体系的一部分。政治认知作为政治观结构中一个最浅层次的要素,是政治观最外在的表现,是大学生政治观形成的前提,也是大学生政治情感产生的基础。
“政治情感是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对某种政治现象或政治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爱或恨、喜欢或厌恶、同情或轻蔑等,它所反映的是主体对政治客体的一种特定的体验关系。”[4]大学生的政治情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比如大学生主体的个人经历、个性特征、价值取向、教育内容以及外部的社会环境等。大学生政治情感的形成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是从感性趋向于理性的过程。在政治情感形成的初期阶段,他们对一些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并不敏感,从而出现政治冷漠的现象,或者说他们很容易受到其他主体或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非理性的情绪。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和政治认知的进一步深化,对国情和社会政治现实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他们对政治现象的看法更加成熟,对政治体系、政治人物的态度达到一种趋于理性的状态。政治情感是大学生政治观形成的重要一环和内在推动力,理性的政治情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对政治情感的正确引导并进行升华是大学生政治观形成的关键环节。
“政治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政治思想、政治制度等真诚信服和坚定不移地遵循与执行的态度,是建立在政治认同上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态度,是人们政治行为的最高指导思想。”[5]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政治目标上的体现,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作为社会政治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整个社会的政治信仰保持一致。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对我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从根本上来说,是围绕马克思主义所制定的最高政治目标——共产主义而产生并积极构建的。政治信仰在大学生整个政治观结构中居于最高层次,处于主导地位,是大学生参与政治实践的根本行为准则,决定着大学生政治观的发展方向。大学生政治信仰如何,不仅关系到个人价值的实现,还关系到意识形态建设的状况以及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育出政治信仰坚定的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1.政治认知的清晰性与模糊性相结合
我国历来非常重视对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大学生群体从小就受到思想政治理论的感染和熏陶,因此他们的政治认知相对清晰和完整。大部分大学生对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比较了解,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性质、宗旨、发展历史和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对国家政权的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有着清晰的认知。他们还能够通过多种途径看新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国家大事,比如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出台、党和政府重大会议的召开、国家领导人提出的新理论新思想。但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具有充足的政治知识,并能够获得正确的政治信息,一部分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还具有模糊性和不科学性。从自身来说,大学生群体在学校的时间居多,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缺少有效的政治参与实践,对于中国近代史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社会的现实情况了解得不够多,从而对离自身现实较远的政治知识的认识比较模糊。除此之外,大学生群体获取政治信息、学习政治常识可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仅仅呈现出关注的状态,并没有真正地去理解,因而这些政治知识也没有内化到政治观念中。从外部环境来看,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容易受到各种各样政治思潮的影响,对多元化的政治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形成清晰的政治认知体系对他们来说并非一件易事。
2.政治情感的积极性与消极性、理性与感性相结合
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情感形成于对我国国情党情、社会政治现实了解与判断的基础之上,包括政治情感的积极性与消极性、理性与感性两个方面。政治情感积极即政治认同,指的是大学生在政治生活中对所属政治统治产生的一种归属感和情感上的肯定、信任与拥护。“主要内容包括对民族、国家、政府、执政党、政策、利益、价值体系等的认可和支持。”[6]总的来说,绝大部分大学生的政治情感是积极向上的,特别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并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他们越来越为自己身为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也越来越愿意在各种社交平台上通过发动态或者评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但也有少部分大学生的政治情感是消极的,也就是对与国家政治结构体系及其运行所产生的政治现象、政治活动持怀疑态度。例如,腐败问题的滋生、疫情背景下社会治理能力的薄弱,使少部分大学生对党和政府产生不信任感,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淡漠。而这些大学生产生消极态度的一个原因就是在政治生活中太过于感性和盲目,容易受到其他政治主体和客观环境的影响。另一个原因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够深刻,对国家大政方针的了解不够全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的曲折性认识不足,导致他们看待问题比较片面。但是毫无疑问,大部分大学生还是能够从现实出发,理性地看待政治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3.政治信仰的坚定性与不稳定性相结合
我国主流的政治信仰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进入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齐头并进,我们从未如此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正因如此,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党的领导表示由衷地支持和拥护,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并且有强烈的入党愿望。但从入党动机上看,小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渗透着个人利益的因素,有偏功利化的倾向。在理论信仰方面,大部分大学生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仍有极少部分大学生认为当今马克思主义在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甚至推崇资本主义的思想理论和政治制度。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层面。在国内,一些政治敌对势力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鼓吹,抹黑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丑化英雄人物和领袖人物,并试图混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观,这实际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国外,西方国家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向我国输出资本主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企图搞“和平演变”,侵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除此之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的政策制度有待完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导致社会矛盾凸显、社会问题频发,一些不公平现象与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原则不符,也造成一些大学生的思想困惑。”[7]二是文化层面。“受工具理性的影响,各种信息充斥着大众传播媒介,占据了大学生接收信息的频道。”[8]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大学生能够通过各种传播载体接收到海量信息,而其中泛娱乐化的信息更容易消耗大学生的时间,花费在政治信息上的时间少之又少,这就导致大学生群体缺乏形成共同政治信仰的知识基础。三是个人层面。虽然大学生已经成年,但是三观还不成熟,缺乏理论思维和实践经验,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政治信仰更容易受到影响而具有不稳定性的特征。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阵地,是进行政治观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形成良好的政治观、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高校把政治观教育作为一项重大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1.教育工作者教学观念的传统性难以顺应大学生的发展特点
一般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师与学生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简单地看作一个无条件接受知识的主体。实际上,任何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而大学生作为高等知识分子更不例外,他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和接受会受到个体差异、自身兴趣爱好、利益需求以及自身发展需要的影响,除此之外,原本存在于大学生脑海中的思想观念、系统知识还可能会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和创造,进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的大学生群体更加个性化,更加推崇创新精神,更加追求平等自由,主动性更强。这就要求高校政治观教育需从大学生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了解他们的观点、尊重他们的想法,在这基础之上引导他们主动地探寻政治信息,学习政治知识,而不是一味被动地接受教师“填鸭式”的输入。在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教育的过程中,一些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简单地归于传授与接受的关系,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这不仅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而且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群体所不喜欢的灌输式教育,从而大大弱化了政治观教育的效果。但这并不是说完全否定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是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对大学生形成良好政治观有着重大影响,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在政治观教育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育内容的相对滞后性和枯燥性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政治观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是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政治观的关键一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使用的教材比较固定,一方面,内容的稳定性导致了内容的相对滞后性,而生活在信息海量、传播渠道丰富且传播速度极快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很容易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并且由于思想的不成熟使他们接受新观点、新理念更为快速,导致大学生群体思想和行为的变化明显加快,这就与政治观教育内容的相对滞后性产生了冲突,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降低。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所涵盖的知识虽然完整而丰富,但比较繁杂,特别是一些原理性的内容比较枯燥难懂,而且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难以与社会发展的客观情况及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紧密联系,比如大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就业问题等,从而很难使政治观教育对大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调查表明:“69%的大学生认为改进教学内容的重点在于密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60.4%的学生认为在于积极回应社会热点问题。”[9]除此之外,教育内容枯燥的原因还在于没有认识到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性。毫无疑问,高校的政治观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为主,但照本宣科式地灌输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并不能使大学生群体产生浓厚兴趣,需要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论证,从而在提高大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热情的同时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3.教育方式方法的单调性无法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成长的,互联网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以及行为习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交流思想,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需求。可以说,互联网深刻塑造了大学生群体,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样的环境下,由互联网产生的新媒体成为大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重要载体。但是,目前高校仍然存在着教育方式比较单一的情况,只是依靠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没有融合一些新媒体元素来充实课堂,引导大学生将政治理论、社会现实生活以及自身发展相结合。特别是在讲授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或者剖析社会热点问题时,没有意识到运用新媒体等一些大学生容易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这也与部分教育工作者不熟悉新媒体技术、在课堂上难以操作有关。从政治观教育的方法来说,大部分高校还是以理论讲授的方法为主,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互动,讨论课、演讲课不多,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主动性不强,很难在课堂上讲出自己的看法和困惑,从而难以真正认同政治教育。另外,在教学设计方面,仅仅做到了“以理教人”,而没有做到“以情动人”,不善于创设情境,与生活联系起来缺少感染力。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高校的政治观教育缺乏生动且直接的政治实践,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亲身实践往往比单纯的理论说教更加有用。所以,教育方式方法的单调性无法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是高校政治观教育难以回避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0]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坚持思想引领,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占领网络育人新阵地;必须坚持贴近生活,突出实践导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铸魂育人的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教育的重要渠道。教师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与高校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密切相关。因此,要发挥好课堂主渠道作用,做好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工作,首先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高校要严把思政课教师的品德、信仰门槛,健全思政课教师培训、科研、交流和监督体系,完善专家说课、集体备课和听课督导机制,增强教师的专业性和参加政治观教育的积极性。同时,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其他相关书籍的学习,提升理论功底,优化自身政治知识结构;要在全面把握课程教材中的内容之后,及时关注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思想理论和社会热点问题,并把这些带入到课堂,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还要更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上坚持理论灌输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指向国家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定带有强制性,这是由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的阶级本身所决定和要求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无可争议的本质之所在。”[11]权威灌输是必要的,但更要以学生为本,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发展需求,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章节,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比如互动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朋辈式教学法,增强大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主动性。其次,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紧扣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基本观点、实践要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去。最后,高校要加强其他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联系,运用跨学科的方式获得更多的政治观教育资源。不仅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观教育的功能,专业课程和其他通识课程中也蕴含着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创新思维、科学家精神等思政元素。高校要充分挖掘这些元素,充分利用这些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政治观。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 10.32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73.0%,其中20~29岁网民占比为19.9%。”[12]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网民数量逐渐增多,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主阵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而大学生作为与互联网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个群体,其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深受网络影响,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要积极占领网络育人新阵地,首先,高校要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这是因为新媒体的传播形式比较生动形象,能够引起大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取自己想知道的信息。高校可以在门户网站和大学生广泛使用的网络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用文字、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发布一些政治知识,引导大学生在休闲之余学习“四史”,研习新思想、了解新政策、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其次,高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舆情分析方面的重要作用,利用新媒体平台了解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政策的最新看法,引导他们深度思考这些现实问题,理性看待其中存在的争议,避免盲目跟风或者发表不理智的言论宣泄负面情绪,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扩大网络媒体平台的正面引导功能,强化正能量的、健康向上的现实问题的舆情影响。最后,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在不断提高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式,一方面用在网络上获得的信息作为教材知识的补充,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将新媒体元素融入课堂,增强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从而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从知到行的转变需要主体自身有一个从外化到内化转变的过程,如何才能顺利地实现这个转变,‘实践’发挥着巨大作用。理论需要实践的支撑,单纯的理论说教,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内心也不会真正接受和信服。”[13]也就是说,大学生在课堂上或者互联网上接收到的繁杂的政治理论和政治知识,只有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找到现实依据,才可能被真正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高校要主动提供实践平台和途径,并倡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例如高校可以与企业、政府相互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学校搭建平台,企业或政府提出需求,学生报名参与,利用闲暇时间到基层政府中挂职锻炼或者到企事业单位中实习。在锻炼和实习中才能对社会现实和国情民情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对政治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与判断。通过亲身的实践经历,大学生才会真正明白课堂上所讲的“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国情的好制度”,从而坚定“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付诸行动。高校也要对大学生成立的理论类社团大力支持,倡导大学生通过社团参与政治实践。高校更要鼓励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参加党员代表大会和团员代表大会等政治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对我国政治体制的认同,使他们的政治信仰更加坚定。教师也可以让大学生参与到某一课题中去,从而为他们提供实践调研的机会。除此之外,高校的党支部和团支部要发挥引领作用,利用党日团日带领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或者主题教育活动,例如探访红色故地、参观革命纪念馆,追寻红色记忆,以沉浸式实践形态促进大学生对政治信仰的内化,为确立正确的政治观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