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
——基于规模和结构的双重视角的研究

2022-02-17 02:47袁玉静
市场周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比值显著性规模

袁玉静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所占的比例在长时间内一直呈下降的变动趋势。同时在这一时间点上,中国全面的金融改革拉开了帷幕。近年来,尽管我国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占比呈缓慢上升的变化趋势,但是其增幅较小,一直在低位徘徊。2020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强调“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如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劳动收入占比?深入考察金融发展与劳动收入占比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二、文献综述

至今国内外大量学者基于金融发展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机制展开了分析研究,大致观点如下:Palley研究发现金融规模的扩张会降低劳动收入占比,尤其是在收入较高的国家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认为金融规模扩张是导致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Barradas和Lagoa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化会对劳动收入占比造成显著的负向影响。Kohler等认为金融发展通过提高公司的退出期权、金融活动中间费用带来的价格加成、加剧资本市场和股票持有者的竞争、增加家庭部门负债导致其金融脆弱性等四条路径,降低了劳动收入占比,并通过不同国家的数据进行了证实。王年咏和张甜迪认为经济金融化导致股东权利的增大,增加财产性收入,挤占劳动者收入,但这种负向作用存在一个门槛值。张彤进和任碧云研究发现,包容性金融发展会对我国的劳动收入所占比例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效应。何秋琴等发现金融发展通过利率等手段影响储蓄率和资本配置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并通过经济增长产生对劳动力更多的需求,增加就业机会,使得均衡工资得以提高,最终提高了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所占的比例。王博和毛毅研究发现金融化程度越高,劳动收入占比越小,金融化通过企业成本加成率和利润率两条途径抑制劳动收入占比的提高。邓晓兰等研究发现,金融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向作用是基于要素价格扭曲和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两个渠道的作用机制发挥作用。肖明月等研究发现,金融规模扩张有利于劳动收入占比的提升,但这种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通过构建以下基准模型研究金融发展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

其中,下标

i

代表省份;

t

代表时期;

μ

为地区固定效应;

ε

是随机误差项;lnls表示劳动收入占比;lnfin表示金融发展,其中lnfin1表示金融规模,lnfin2表示金融结构;

X

表示影响劳动收入占比的控制变量。

(二)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

劳动收入占比。采用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值衡量,并转化为对数形式。

2.核心解释变量

金融规模:采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的比值进行衡量;金融结构:采用股票市场市值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比值衡量。

3.控制变量

本文控制了如下变量:资本深化(lnkl):采用资本存量与年末就业人数的比值进行衡量,并转化为对数形式;产业结构(ui):采用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比值进行衡量;对外开放程度(open):采用各地区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进行衡量;政府干预(gov):采用各地区政府财政支出总额占GDP比值进行衡量;人力资本(lntec):采用人均受教育年限进行衡量,并转化为对数形式;经济发展水平(lneco):采用各地区实际人均GDP,并转化为对数形式。

(三)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选取2003~2019年中国30个省际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由于西藏地区数据缺失,故将其剔除。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以及Wind数据库。表1为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1 描述性统计

续表

(四)实证结果分析

表2报告了金融规模对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的固定效应回归结果。为了确保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在模型中逐步加入控制变量。列(1)为未加入控制变量时金融规模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回归结果,结果表明两者呈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列(2)~(7)回归结果表明:随着其他控制变量逐步加入,金融规模与劳动收入占比仍具有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列(7)中金融规模的回归系数为0.042,并在1%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金融规模扩张对劳动收入占比具有正向影响,即金融发展水平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收入占比将会增加0.042个单位,即金融规模扩张可以使企业更容易获得外部资本,改善其融资约束问题,进而对劳动收入占比产生正向促进作用。

表2 金融规模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

在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中,资本深化(lnkl)、产业结构(ui)系数为正,并且都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资本深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均有利于劳动收入占比的增加。对外开放程度(open)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即对外开放程度水平越高,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经济发展水平(lneco)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负,即经济发展水平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正处于“U型”的左半部分,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不利于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占比的增加;财政支出(gov)和人力资本(lntec)的系数为正,但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表3报告了金融结构对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的固定效应回归结果。为了确保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在模型中逐步加入控制变量。列(1)为未加入控制变量时金融结构与劳动收入占比之间的回归结果,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呈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列(2)~(7)回归结果显示,随着逐步加入其他影响劳动收入占比的控制变量,金融结构与劳动收入占比两者之间仍具有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列(7)中金融结构的回归系数为0.081,并在1%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金融结构对劳动收入占比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即金融结构由“市场”主导向“银行”主导转变更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提升劳动报酬所占比例。

表3 金融结构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

在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中,政府支出(gov)、人力资本(lntec)、产业结构(ui)系数为正,并且都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人力资本的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均有利于劳动收入占比的增加。对外开放(open)系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即对外开放程度水平越高,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经济发展水平(lneco)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即经济发展水平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正处于“U型”的左半部分,不利于增加劳动收入占比;资本深化(lnkl)的系数为正,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四、结论

为研究金融发展与劳动收入占比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梳理了国内外金融发展与劳动收入占比的相关研究,其次使用2003~2019年我国30个省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构建金融发展与劳动收入占比的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得出结论: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均能够增加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所占的比例,即金融规模扩张会使企业容易获得外部资本,改善其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对劳动收入占比产生正向推动作用;金融结构由“银行”主导型转变为“市场”主导型将更有利于改善融资环境,促进劳动收入占比的提升。

猜你喜欢
比值显著性规模
论商标显著性的判定标准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论声音商标的显著性
也谈极值点偏移问题破解策略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
外储4月站稳3万亿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