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早生 李朋 特约通讯员 张向辉 冉酉琼
重庆星期一生态科技农业有限公司 佘德江
佘德江(左)和合伙人在基地收割白菜
临近春节,在酉阳县涂市镇大林村2组,青年农场主佘德江的高山蔬菜基地里,十几位村民正在收割白菜,割菜、去脚叶、装箱、搬运……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村民将蔬菜整理包装后,运送到大林村冷链仓储车间进行冷藏,根据市场需求定量发货,产品销往广东、重庆中心城区等地。
“昨天广州一农产品批发市场电话预定了3吨高山白菜,今天要全部装到冷库,明天一早运出去。”佘德江一边搬运白菜,一边介绍道,“白菜一年可种3茬,今年已经卖了30余万元。”
大林村海拔1000~1200米,山地气候特征明显。大林村具有高海拔和良好生态环境两个优势,在蔬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发生率低,几乎不使用农药;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干物质积累多,种出来的反季节蔬菜绿色安全、营养价值高。2015
年与当地几个农户合股成年,佘德江返乡创业种植蔬菜,经过几年的打拼,积累了一定的种植与经营经验,在2021
立星期一生态科技农业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免费为村民提供菜苗和技术培训及指导,蔬菜产出后,公司再以保底价回收,有效降低了种植风险,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发展高山蔬菜并致富。大林村高山错季蔬菜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远近闻名,现有高山蔬菜种植面积600余亩,有效地推动了该村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酉阳县涂市镇大林村,曾经是一个隐匿于武陵山区、籍籍无名的高海拔山村。1988年佘德林出生于此,在他的记忆里,过去乡亲们主要种植苞谷、红苕、洋芋即传统“三大坨”。后来,有小部分农户尝试过蔬菜种植,但又以产量过低、效益不高而失败。再后来,村民渐渐放弃了种地,许多田土撂荒。2007年,高中毕业的佘德江跟着乡亲们一起迈出了家门,加入到前往福建晋江打工的外出务工大队伍中。打工的日子是艰辛的,佘德江吃苦耐劳、勤奋好学,渐渐掌握了全套制鞋技术。佘德江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还利用空余时间给自己充电,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凭着踏实肯干,他从普通员工做到了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有了一定积蓄的佘德江,决定出来创业,便开办了一家鞋子代加工作坊,承包制鞋业务。起初生意还不错,然而随着制鞋市场渐趋饱和,效益下降得厉害,赚的钱只够付房租。2014年,佘德江只好放弃。接下来的路有两条供佘德江选择:一是凭着自己熟练的制鞋管理技术,重新回到鞋厂找份流水线上的工作;二是继续寻找新的创业项目。
这一年,正好重庆市农科院在大林村实施“脱贫农业产业集成与示范”项目,试图让蔬菜产业在这个高寒山村实现“从无到有”。
“高海拔地区的立体气候、无污染的土壤、空气和水等自然资源条件,非常适合种植错季高山生态蔬菜。”蔬菜专家罗云米的几句话为佘德江返乡创业指明了方向。
“其实,过去导致大林村发展蔬菜产业失败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品种选用不当、田间管理粗放、病虫害防治不到位,但是,要改变老一辈根深蒂固的粗放的种植与管理习惯,太难了,所以只有我们年轻人参与、带动,才有可能形成气候。”佘德江觉得自己返乡发展高山蔬菜正当其时。
传统的高山蔬菜,大多以大白菜、莲花白和白萝卜等“三白”为主。在专家的指导下,佘德江制定了蔬菜种植规划,决定重点发展加工、鲜食兼用的辣椒、燕白黄瓜、蜜本南瓜、紫色菜豆等高产高效蔬菜品种。
“规划得再好,不如干出实效。”佘德江说,实际行动是改变村民“高寒大山不出菜”执念的唯一法宝。
佘德江为了尽快掌握高山蔬菜种植和经营技巧,积极参加酉阳县农广校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专家的指导下,佘德江采取测土配方施肥、覆盖地膜、尽量不打农药而使用生物杀虫灯、不施用除草剂等一系列绿色生态高效种植技术措施,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种植方式。
如辣椒栽培环节,传统的方法是直接在地面上栽培,而佘德江采取深沟高厢、地膜覆盖,不仅保水保肥,也沥水排水;施肥环节,传统的方法就是播种或栽植前集中把蔬菜需要的肥料一次性下完,佘德江则按照测土配方分次施肥,以防治苗子徒长、植株早衰,从而延长采收期;田间管理环节,传统方法为任其随意长枝,而佘德江则要求适当整枝,把门椒以下的侧枝和叶子全部抹掉,以减少养分消耗,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2016年,佘德江打造的高效示范样板田获得了成功。当年秋天,佘德江的辣椒基地喜迎丰收,一组测产数据令村民们大吃一惊:传统的辣椒田亩产量为1200多千克,每千克卖价2.4元。而试验田的辣椒亩产达2000多千克,由于条直果大,深受消费者欢迎,每千克售价高达4元,亩产值突破8000元。
“谁说‘高海拔山地不出蔬菜’,原来只是我们不会种而已。”村民们奔走相告,佘德江的成功,也令周春强、冉彪、冉春等村民按捺不住了,纷纷流转土地种起了高山蔬菜。2018年,大林村的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了500多亩。
实践证明,微信公众号不仅可以作为教师发布作业的端口,学生课后复习的资料库,还可以作为师生组织各种活动、分享各类英语文章的纽带。可以说,有了微信的辅助,不仅方便了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复习,还大大节省了上课的时间,为取得较好的教与学的效果提供保障。此外,借助此教学平台,老师与同学之间还可以随时留言互动,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增进了师生的感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酉阳县农广校校长张向辉(左一)在基地调研
“大林村的蔬菜产业不仅有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还要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佘德江告诉记者。
为了找到最适合当地种植的蔬菜品种,佘德江拿出10亩土地开展蔬菜品种适应性和栽培比较试验。
在专家的指导下,佘德江的试验田采用规范化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模式。在种植对比试验中,佘德江发现,有一种白菜表现鹤立鸡群,即便在2021年白菜价格极低的那段时间,它的价格始终没落下来,每千克依然卖到3元,是普通白菜价格的好几倍。这个品种就是“毛白菜”,当地人俗称为“60菜”。
据了解,“60菜”属早熟品种,因生长期只有30~60天而得名。与普通白菜相比,“60菜”最大的特点是株形直立、紧凑,外叶少,适合密植,产量较高,品质好,口感甜脆。
据佘德江介绍,正是由于“毛白菜”的这些特性,深受消费者青睐,夏天反季节上市批发价高达7元/千克,即便普通白菜价格走低,“60菜”都未受到多大的影响,不会卖出“白菜价”来,一年可以种植3茬以上,是一个“短平快”的致富蔬菜品种。因此佘德江决定重点打造“60菜”这个拳头产品。
为了扩大种植规模,佘德江除了自己在大林村流转260亩土地,还成立了星期一生态科技农业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附近村民参与种植。
“规模越大不是风险更大吗?”记者不禁问道,这也是很多规模种养大户面临的问题。
“最先我也怕规模做大了蔬菜卖不出去,后来才发现,做大了才有量,你才能供上货,经销商才愿意跟你长期合作。如果规模小,今天收了菜,可能明天就没有可供应的了,即使明天供上了,后天没有也不行。我们规模上去了,采取分批种植,就可实现长期供货。”佘德江介绍说。
种植基地规模上去了,种苗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夏天露地育苗经常出现不出苗和死苗的情况。为此,佘德江在县农业农村委和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扶持下,投入80余万元建起了两个连栋大棚,用于蔬菜的漂浮育苗,该方法培育出的秧苗生育期短、质量好,还能有效避免根腐、茎基腐等土传性病害的发生,特别适合缺水的高寒山区推广应用。为了能够更好地装箱和及时供货,佘德江还表示2022年自己要再修建一个500平方米的冷藏库。
毛白菜种植基地
冷藏库内分拣好的“毛白菜”
大林村的高山蔬菜产业依靠一项项现代农业科技的落地,走上了绿色、优质的发展之路。
随着佘德江带动的农户越来越多,大林村村民渐渐爱上了种植高山蔬菜,也纷纷依靠这项产业鼓起了自家的钱包。
“这批收割了,下一茬又将移栽种植。2021年高山‘60菜’,每千克以3至7元的批发价销往广东一带。白菜一年可以种2到3茬,每亩每茬的投入1500元,产值大概5000元,一年下来,一亩地种3茬,可获得近万元利润。”村民李腊香高兴地告诉记者。
“临近春节,正是‘60菜’采收高峰期,基地每天请了二三十人收割白菜,每个月仅支付收割的工钱就要花五六万元。”佘德江告诉记者。
村民王华仙在基地采收一个多月白菜了,领到了3000多元工资。她决定来年向佘德江学习白菜种植技术:“以往我们种的辣椒,只有这里的一半长,产量也低得多。2022年,我也打算种两三亩‘60菜’试一试,收入估计不比外出打工差。”
2020年,村民周军强家的10几亩地种植有四季豆、黄瓜和“60菜”等多种蔬菜,但“60菜”的市场行情最好,尝到甜头的他,2021年在佘德江指导下全部种上了“60菜”。这期间,一旦遇到技术难题,他就直接给佘德江打电话、发微信,及时寻求解决办法。2021年底,周军强一算账,10亩“60菜”纯收入就有近10万元。
“60菜”种植在大林村形成规模了,蔬菜经纪人李和直接到地头来收菜了。“广东人特别喜欢吃高山白菜,春节前超市价格涨到了10元一千克。”李和说。临近春节这段时间,他每天要来大林村一趟,将一车车的高山白菜拉进城。
如今,大林村的高山蔬菜产业发展起来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起来了,山区群众的经济收入也实现了“从低到高”的转变。“我们大林村的蔬菜产业能够发展到今天,除了我们自身的努力外,还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关心和帮助,是政府的扶持鼓励政策增强了我们发展蔬菜产业的底气和信心,是重庆市农科院和酉阳县农业农村委的专家团队给予了我们强大的技术支撑。非常感谢他们!”佘德江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021年,大林村高山蔬菜年产值达400余万元,30多名村民在蔬菜基地务工赚了40余万元。”对此,佘德江颇为自豪地对记者说道。
多年来,佘德江奋发有为,大力推进高山蔬菜产业规模化、现代化,让越来越多的农户看到现代农业技术对于增收致富的重要性,也吸引了一批村民返乡创业,开始从一般打工者向懂技术、懂管理、能致富的“职业农民”转型,持续带动乡村人才、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