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流伐与宋王宫阙

2022-02-17 21:59阎海军
南风窗 2022年3期
关键词:渭水宣德木料

阎海军

陇山从毛乌素沙漠边缘发轫,由北向南连绵240公里扑向秦岭。两座高山交汇融合的地方,硬生生空出来了一条缝隙,渭河弯弯曲曲从缝隙里流了过去。不知是山给水留了一条出路,还是水劈山蹚出了一条缝隙,反正渭河是在陇山与秦岭的夹缝中穿过去的。这条夹缝足足有170公里,人们称其为陈仓峡道。

有研究称,渭河很早之前是黄河的故道,后来由于兰州南部地形变化,黄河改流向北,深入草地画了个大大的几字之后,又和渭河相拥向东了。这个论断说的是几百万年前的事,没有可靠证据,只能是推测。还有研究认为,渭河的历史比黄河要早。不论渭河是不是黄河的故道、是否年长于黄河,但它和黄河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渭河在陇山和秦岭接壤地带吃尽了苦头。郭师傅的家所在的史家窝,渭河打了一个大漩涡,声响巨大。即便现在河水变少的年月,汛期的渭河依然艰险,不能徒涉。郭师傅说由于修公路给弯道处倾倒了很多垃圾,史家窝旋涡变小了。以前,每次上游发大水,都能冲下来各种物件,聚在漩涡处半天流不走。有时候还会冲下来尸体,也在漩涡里打转。他和村里人打捞过很多次。

渭河峡谷,滔滔白浪激荡,两岸山势危耸,沿河行路何其难也!因为落差过大,谷深浪急,渭河峡谷也没法通船。不过,渭河水上的漂流运输很普遍。在渭河上游流域—武山县滩歌镇,有一块摩崖石刻,记载了政和八年(1118年),宋徽宗下诏维修宣德楼、集英殿,从滩歌镇采伐木料的事。灘歌镇其时属熙河路巩州(陇西)管辖。熙河路是宋神宗和王安石推动变法,王韶奋力征战从吐蕃和西夏手里抢过来土地。徽宗求木的诏令,知州、县令、镇寨官非常重视,伐木从农历九月初二开始,到十二月二十一结束,共109天,采伐五丈至十丈的巨木共2370余棵。大量木料运送的方式,就是依靠渭河水放排伐。可以想象,公元1119年春天的渭河河面,成排的木料顺流而下,时而跌宕起伏、飞速下滑,时而囤积倾轧、停滞不前。沿河凌厉的山峰谷台,不时有人下水纾解。连绵百里的木料,游荡在悠悠渭水中,穿越渭河大峡谷,经过关中平原,从潼关进入黄河,再一路东流下行到汴京开封。

《东京梦华录》记载:从宣德楼向南到里城的朱雀门,是一座约阔为二百余步的宫廷广场,中央官署分列两旁,建筑特别壮美,被称为京部的“御街”。入宣德楼正门,是宫城内最大最高,可容纳数万人的大庆殿,其西为集英殿。

1118年,宋徽宗下诏维修后的宣德楼、集英殿,十年后,就被金军攻占。宋王朝偏安江南,以南宋自居,使臣范成大后来来到金国占领的开封城,看到宣德楼时好生痛苦:“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这首诗白描了他“故园回首”的亡国之恨。

渭河水放伐的行为,直到1970年代,还在继续。郭师傅带领我拜访了一位在史家窝附近居住的80岁退休老教师,他说,当地一位公社干部想给家里修房子,从上游买了一些木料,请当地的伐工放流伐,由于木料没绑串,结果流走不成体系,中途遇卡,十天以后才在下游全部收网。从此以后,渭河再也没出现过流伐,伐工也就灭失了。

早前,渭河水很大,陈仓峡道渭水两岸群众全靠渡船渡河,几乎一村一渡口。1960年代,一次渡船倾覆,死了几十人。后来有了吊桥,渡船也就不用了。渭河水现在水量很小,旱季几欲断流。渭河水越来越少了,两旁的道路却越修越好了。

猜你喜欢
渭水宣德木料
渭水秋歌
鲁班妻子的发明
洪武、永乐、宣德、成化古瓷鉴定技巧
渭水访贤
渭水舍渔
清宫藏瓷中为何少见宣德蟋蟀罐?
3.14惹的“获”
家住渭水边
宣德炉为何是文房首器
宣德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