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一嘉
笔是竹杆笔,墨由烟胶炼成。浓浓地磨好一砚,用笔一舔,便簌簌地写出满纸黑生生的象形文字来。
卧榻沉思:中国传统文人究竟有何共同点?思忖日久,终于领悟到:他们都操作着一副笔墨,写着一种在世界上很独特的毛笔字。不管他们是官居宰辅还是身为布衣,是侠骨赤胆还是蝇营狗苟,是豪壮奇崛还是脂腻粉渍。这副笔墨总是有的,这是他们的基本生命形态,也是中国文化的共同手段。
在毛笔文化鼎盛的古代,文人们的衣衫步履、谈吐举止、交际往来,都与书法构成和谐之势,他们的生命形态,整个儿散发着墨香。
相传汉代书法家师宜官喜酌,却又常常穷于酒资。他的办法是边喝边在酒馆墙壁上写字,一时观者云集,纷纷投钱。你看,他轻轻发出了一个生命的信号,就立即有了那么多的感应者。可见,整个社会对书法的感应是那样敏锐和热烈,对善书者又是如此尊敬和崇尚。
“古墨轻磨满几香,见池新浴灿生光。”这样的诗句,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状态的喜悦。“非人磨墨而是墨磨人”,是啊,磨来磨去,磨出了一个个地道的中国传统文人。
可到了近代,书法在人格与伦理的拉扯中步履维艰。生命的放射多多少少屈从于时代惰性的熏染,刚直的灵魂被华丽的重担渐渐压弯。仅是一枝毛笔,就負载起了千年以来文人的荣辱与共,抑或辉煌无奈。
过于留恋承袭,过于消磨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毛笔的这些特征,正恰是中国传统文人群体人格的映照。在总体上而言,它已经隐淡了。
不过,这并不妨碍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光耀百世。每当我头昏脑涨之际,近乎本能地将手伸向那些书帖。只要轻轻翻开,洒脱、自由的气韵立即扑面而来。可是,千百年的文脉相承,只是这顺手一伸吗?
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能够擅长笔墨,让民族的生命力在此片天地间徐徐展开。健全的文化需要崇新举美,也要推陈驱丑。某些传统的美好的元素,仍需要我们发扬光大。我们不愿意看到,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心怀不舍地张罗一个关于书法的小小的祭奠,我们应该让书法发出它铿锵的声音。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中学‖指导教师:张 静
吉吉工作室
一缕袅袅的墨香从古至今,绵延不绝。
书法里处处有传统文化的烙印:写好书法,需要品德端方,处变不惊;研墨、写字是都是对心性的打磨,“古墨轻磨满几香,见池新浴灿生光”,磨来磨去,磨出了一个个举止稳方、内有风骨的谦谦君子。可以说,书法艺术是筋骨铮铮的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书法艺术是墨韵徐徐的炎黄子孙无尽的智慧。
细心的小作者发现了现代社会的弊病,过于追求形式的“术”,而忽略了书法之“道”在于通过写字,丰富感觉,体悟生命。如果你看到过那沉重的高峰坠石、绵延的千里阵云,感受过强烈的自然之美、自然之力量,心中自然会打开无比开阔的气象;如果你的心和古人贴得很近,会在他们那矫若游龙的书法中游目骋怀,和他们一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从千年流传至今的书法,传递着古代文人一种高贵的品格:静定谦逊,不被外物所羁,在浮躁喧哗的世界中活得洒脱而自在。
当人与汉字的精神契合,那流传于血脉里的魂,永不变。
【适用文题】传承;文化之韵;别让____渐行渐远……(小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