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中伸弥 羽生善治
译|丁丁虫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山中伸弥因研发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简写为iPS 细胞)而为人所知,当他遇上被称为史上最强将棋棋士的羽生善治,两位在世人眼中拥有顶级智慧的高手对谈,也许能带给我们一些不一样的启发。
羽生
我一直在下棋,有一些从经验中得到的知识。当我下出前无古人的一手,形势对自己极为有利的时候,会将这一手称为“新手”。但很多时候,我以为自己“想到了很妙的新手”,其实其他人也已经想到了。
山中教授,您以非常新颖的想法和创意推动了研究。那么,要想做出和他人不同的创意,您认为什么比较重要呢?
山中
艺术家也有这样的情况,研究者尤其不能和别人做同样的事。每个人都会说,这样太无聊了。但是,如何与其他人做得不同,这是很难的。我也经常遇到您刚才说的那种情况。每次我觉得“想到了一个了不起的点子”时,基本上其他人都已经想到了。
特别是今天,互联网让每个人都能共享信息。互联网普及前,没有信息共享,所以有些人基于自己对信息的控制特权,会产生只有他才能想到的想法,但是今天基本上不会再有这种情况。比如说发表论文,在期刊面世前,论文内容已经通过在线方式共享给世界了。发展到现在这个情况,已经基本上不可能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了。
羽生
在这样的情况中,独特的创意、想法,是怎样产生的呢?
山中
我一直在说,要想做出和其他人不同的事,只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就是像爱因斯坦那样,本来就是天才,天生就能想到旁人怎么也想不到的事情,这就是王道。但遗憾的是,我自己从来没有那样的体验,也几乎没遇到过那样的天才。这是我们凡人无缘的模式。
第二种模式,是旁人在想,而自己也想到了。在生命科学中,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想到的假说:做实验,得到预想的结果,这当然也很开心。但有时候做实验并不会得到预想的结果,而是完全没有想到的结果。
这种情况就是机会。我们再怎么冥思苦想,也很难想出和其他人不同的独特想法。但自然还有无数的未知,当我们通过实验这种手段去叩问自然的时候,就可能出现超乎预料的反应。这就相当于是自然给我们做出的提示。所以,当实验中出现未曾预想的情况时,是不是能抓住它,这是做出与旁人不同成果的第二个机会。
羽生
当出现自己未曾预想的结果或者事情的时候,要对此产生怀疑,并以自己的方式探究原因。
山中
是的。得到的结果违背期待的时候,是失望地放弃,还是高兴地说“这个很有趣”,这一点很重要。
第三种模式,自己和别人都认为“这个做出来会很了不起”,但是别人认为“大概做不出来”,于是放弃了不去做,唯有自己勇敢站出来挑战。
我认为,只有这三种模式,才能做出与其他人不同的研究。我知道自己做不了第一种,所以努力于第二种和第三种。
羽生
原来如此。
山中
第二种最重要。如果以第二种模式为目标,那么首先必须要真正动手去做实验。不要认为“这个实验太蠢了”,而要动手做一做,这一点很重要。做实验的时候,如果发生了预想之外的奇怪情况,也要感到很高兴。
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为了验证自己提出的假说,给了我一个有关血压的实验做课题。那是我的第一次实验,十分兴奋,但出乎预料的是,实验结果与假说完全不同。我兴奋地冲进导师的房间,大叫:“老师,不好了!老师的假说是错的,但是结果很不得了!”那一刹那,我感觉到自己适合做研究。(笑)
那个时候,老师也很兴奋,赞同我说:“那可真不得了!”按道理说,自己的假说不成立,应该感到失望吧。可以说导师的那种态度,也让我感到研究世界充满魅力。
羽生
那是您作为研究者的原初体验啊。
山中
没错。不过说到iPS 细胞,实际上是用第三种模式发现的。2000年左右,我第一次拥有自己的研究室,那时候我想:“难得有了自己的研究室,做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吧。”
当时,美国已经研发出了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简写为ES细胞)。研究的主流是让ES细胞分化成各种细胞。全世界的研究室都在竞争,研究能让ES细胞产生什么样的细胞。可是我没办法加入那样的竞争。因为我一没人二没钱,毫无胜算。而且ES细胞虽然是可分化成任何细胞的梦幻细胞,但因为必须使用受精卵,所以面临很严重的伦理问题。
既然如此,不用受精卵,让成人的细胞返回到分化前的初始状态加以使用,不是更好吗?大家都这么想,但是又都觉得“大概不可能”,所以没人去做。而我们是一头闯进去了,“做做看吧”。
只有研究iPS 细胞采用了第三种模式。我之前的研究全都是第二种模式。做实验得到的结果,和导师的预期、导师告诉我的结果完全不同。不管导师高兴还是失望,反正我都是异常兴奋:“太好了!”——有过好几次这样的经验。
羽生
其他人不去的地方,您会一头闯进去,“做做看吧”,这是为什么呢?
山中
说来话长。前面说过,我本来是整形外科医生。学生时代我就想做整形外科医生,特别想成为专业的运动医生,帮助受伤的运动员康复。所以学生时代,唯有整形的课程,我都坐在最前面听。(笑)其他课就偏科了,经常去打橄榄球,不去听课。
实际上,虽然做了整形外科医生,但人生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顺利。本来在整形外科的患者中,运动员并没有那么多。虽然人数也不少,但在运动损伤中,还有很多无法治愈的疾病,比如脊髓损伤等。所以我开始感觉到,这和我想象的世界有点不同。于是后来还是转去做了研究。
但开始研究以后,让我很愕然的是,由于整个学生时代都在偷懒,所以我连基础知识都不知道,连最基本的术语都不知道。比如基因领域有“外显子”“内含子”。在一个基因序列中,外显子是制造蛋白质的部分,内含子是被剪切掉的部分。这种事情大概连初中生、高中生都知道,但是我刚读研究生的时候,看到这两个词就很奇怪,这是什么玩意儿啊?不要说见过,听都没听过。我就从这样的状态起步,一直持续到今天。
羽生
这样啊。(笑)
山中
现在我不知道的依然还有很多很多。当然现在比以前少了,以前我要给学生上课,特别是在转到京都大学前,我在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教书,那里的学生教育非常扎实。我第一次拥有自己的研究室,也是在那所大学。我在研究生院,从4月开始,教了半年左右的书。当时按顺序讲一本厚厚的教科书。但是我一边教,一边发现了很多我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这怎么教?真是头疼啊。(笑)学生学习都很刻苦,比我懂的都多。我一边流着冷汗,一边想“千万不能露馅”。
不过在某种意义上,正由于无知,也就无所畏惧地去做了。iPS 细胞的研究也是这样的情况。如果有了知识,我想我可能就不敢做了。正因为不知道,所以才会想,“那么就做做看吧”。
羽生
我也感觉自己的年纪越来越大了,当然,确实积累了很多经验,知道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但是随着判断材料的增加,不知不觉间,很多时候就会在潜意识中记住差不多可行的方法、大概能行的方法、风险很小的方法等等。大概就是小聪明越来越多,大胆的、挑战性的事情越来越少。所以很多时候也在反省。
山中
知识当然是必要的,但有时也会碍事。知识太多,就会害怕。“这不可能成功,肯定会失败。”一旦产生这样的想法,那就真的不行了。
羽生
确实,有很多案例,都是知识和经验阻碍了新的想法。所以我一般不会直接应用经验,而是花一番工夫,把它变成能在实战中具体运用的东西。比如说,在对局中经历的某种局面,把它用于类似局面的判断,或者提取出思考方法再加以应用。
山中
是该这样。
羽生
今天的世界充斥着巨量的信息。为了和他人做得有所区别,首先需要知道他人在做什么。当然,预先搜集他人的信息加以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在这些事情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对更为重要的创造性工作来说,能花费的时间就会变少。头脑里塞了太多的信息,就会产生先入为主或者固定观念,这样就很难再想到原本没有的东西,更不用说会破坏既有概念的东西。所以很多时候我都会觉得,这样子是不行的。
山中
塞满知识的状态,其实是很舒心的。我觉得,可以说当今教育一线都是这样。现在亚洲各地可能都是如此,而日本更是有考试这种关卡。进幼儿园的时候,上小学的时候,初中入学考试,中考,高考。从小的训练就是,不管什么问题,都要写出正确答案。课本上写的,老师说的,都是绝对正确的,按照那些回答就得分,不按照那些回答就扣分。而分数达不到要求,就上不了心仪的大学。学生接受的都是这样的训练。
所以大部分孩子都没有失败的经历,全都按照课本上写的标准答案回答,就能考上理想的学校。环境就是这样。结果,那些孩子一头闯进研究的世界,就算别人告诉他,“不要相信课本上写的,也不要相信老师说的”,或者对他说,“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的时候,才是难得的机遇”,他也很难接受。
羽生
思维方式已经固化了。
山中
我在日本和美国都做过研究,美国的孩子明显更加自由随性。上了大学以后,当然要拼命努力学习。但是在上大学以前,相当多的孩子都疯狂运动。从研究者的观点来看这样的行为,感觉这些孩子更有潜力。
羽生
所谓潜力,是说在遭遇意外情况的时候,或者经历无法回答的局面时,这些孩子的机会更多?
山中
是的。对孩子来说,日本是个很舒适的地方。只要按照父母和学校老师说的“照这样子做”,就会成为大人眼中的“好孩子”。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很容易生活。但反过来说,如果破坏这个规矩,就会觉得很痛苦,很难生存下去。
而且近年来有种倾向,成年人会避免叱骂孩子。和以往相比,现在的父母基本上不会骂孩子。学校里更没有老师会骂。就算和学生说话,一不小心也会被投诉说骚扰、霸凌等。我不是推崇骂孩子的行为,但如果永远都没有人去否定孩子们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他们就不会尝试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而也就失去了踏入新世界的机会。
山中
说一个我自己的经验吧。现在一般的家用车也都具有自动追随前方车辆速度的功能了。这个功能出现以后,我立刻就用上了。(笑)
到了高速收费站ETC通道的时候,前方车辆的速度降到20千米/时左右,于是我的车也跟着自动减速。虽然减速了,可是比平时我自己控制的速度慢了一步。如果是我自己,会再提前一点减速。但是它那个功能就不会。然后我要是继续等下去,它会稍微晚一点减速,但这已经把我吓得够呛了,让我很不舒服。
其实这就是因为我习惯了自己的行动模式,如果稍微有一点不同,那么就算大脑知道很安全,身体也会感到很难受。因为如果汽车不停下来的话,会出大问题。虽然应该都会停吧。(笑)
所谓研究,就是否定今天的课本。因为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发现新的东西,归根结底就是要否定课本。不过,我也不是推崇否定课本。本来我对课本也不太了解。(笑)
羽生
不不不,您又谦虚了。(笑)
山中
我不是否定课本,而是认为,在充分理解课本的基础上加以否定,这才是应有的做法。从结果上说,很多时候要到后来才知道,“啊,这个和以前课本上写的不一样啊”。
羽生
确实如此。比如有人曾经问过我:“能否给年轻人一点建议?”每次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都常常回答说:“去做以前自己没做过的事情,去经历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将自己放在那些指南针不再有效的情况下,我想这是很重要的。”
刚才您提到的汽车也是这种情况。现在不管去哪里,只要有汽车导航,或者开了手机地图,立刻就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手边随时放着地图和指南针,某种意义上就是舒心的状态。但如果不是这样呢?如果将自己放在一种以前的知识和经验都没有作用的状况下,哪怕不至于说是一片混沌的状态,我想也有可能产生新的想法或者创意。
山中
下将棋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情况吗?
羽生
有啊。将棋中有时候可以明确回答“就应该这样”,也有时候无法回答。遭遇未知的局面时,自己的指南针失效的时候,是不是能够迅速应对,正是考问自己真实水平的时候。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努力避免陷入同样的循环或思维方式。举个身边的例子,去将棋会馆,或者去羽田机场的时候,我都会有意识地走新的路线,把自己放到新的地方。
这里必须强调一句,知识和经验失效的状况,通常都会伴随风险,所以在各种意义上,一定要基于自身的判断,确保自身的安全,这是大前提。
山中
一无所知也不行。对情况和自身都要有足够的了解。
羽生
我感觉,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大量数据不断涌入,所以量越多,越有力量。但我关心的是,庞大的信息“量”,不要仅仅囫囵吞枣地硬记下来,而要当作自己的营养加以吸收。也就是说,能不能在遭遇未知的局面时,将信息“量”自然转化成应对的“质”,对于未来的年轻人而言,这将是很重要的课题。
山中
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当然很重要。我想,即使在将棋中,学习过去的对局也是绝对必要的过程。就连我这样的人,也读了很多研究论文。但如果只做这些事,思维就会僵化。
知识固然很重要,但到了某个阶段,也必须自己真正动手才行。否则,也许能成为一流的评论家,但成不了一流的研究者。
我做研修医生的时候,领导和我说过很多次,“不要想太多,做个实验看看”。这个教诲,我也应用在研究中。走不下去的时候,不妨先做个实验看看,说不定就能发现和以前不一样的结果,遇到某种没有预想过的情况。而这些结果和情况,有可能激发出新的想法。
我们做的工作将会改变当前课本的内容,这当然需要某种程度的学习。但是,也要将学习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研究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必须不怕失败,勇敢踏出自己的脚步,否则无法前进。时机很重要。一篇论文都不读,一上来就埋头做实验,当然是不行的。但是,不管读多少论文,完全不做实验也不行。就像常言说“绝妙的盐梅”,绝妙的时机非常重要。
本文内容摘编自《人类的未来,AI 的未来》一书,山中伸弥、羽生善治著,丁丁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