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唯一领导体制传承模式探析
——基于儒家宗法思想文化的视角

2022-02-16 05:22寿
关键词:金日成伟业金正日

张 寿

朝鲜作为亚洲儒家文化圈中的一个成员,具有悠久的儒家思想文化的历史传统。朝鲜在主体革命伟业继承问题上,特别强调领袖开创的主体革命伟业具有革命的艰苦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因此需要承先启后,代代相传,进行到底,为此推出了先军革命血统,强调由“主体的血统”来继承革命伟业。如果我们把朝鲜的这种主体革命伟业继承放在儒家宗法思想文化的语境当中去考察,就会发现它即便不是天经地义,但也不显得那么突兀。现阶段,朝鲜努力寻找主体革命伟业继承的合法性依据和逻辑支撑,确保唯一领导体制传承的正当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鉴于此,本文试图在儒家宗法思想文化的视角下,重新审视朝鲜的主体革命伟业继承问题,集中探讨传统儒家宗法思想文化与朝鲜的主体革命伟业继承之间的逻辑连接点,即二者的相互关联性问题,以期加深理解当代朝鲜的唯一领导体制传承模式与架构,同时积极探索儒家宗法思想文化在当今朝鲜的主体革命伟业继承中,以什么内容和方式展开,表现出什么样的形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以便我们更好地把握传统儒家宗法思想文化的现代政治意义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对领袖及领袖接班人的忠诚性与儒家宗法人伦孝观念

朝鲜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孝一般包括对父母的服从、敬爱、奉养、谏争等内容,这种孝是一种人所具备的先天性的道德范畴,是人人都要遵守的普遍规范,但只是维持当时家长式封建秩序的阶级道德规范而已,另外,这种孝是一切行为的根本,当一个人以孝的精神侍奉君主时,就会变成忠,即对父母亲的孝道得到扩充,成为对君主的忠诚,这就是忠孝一致的思想,是企图把阶级统治关系解释为血缘的自然法则,使封建秩序更加趋于合理化。(1)《朝鲜哲学史》,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62年,第8-9页。然而,在现实的主体革命伟业继承过程中,朝鲜却强调对领袖的绝对忠诚,强调在共产主义革命家的所有思想精神风貌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是对领袖的忠诚,即对领袖的忠诚是党性、劳动阶级性和人民性的最高表现,是共产主义革命家的第一生命和重要标志,也是最基本的品质。(2)《哲学词典》,平壤: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80页。金正日也曾指出,对于领袖的忠诚性是在拥戴继承领袖革命伟业的接班人过程中,也要一如既往地继承,只有代代传承的忠诚性才是对领袖的真正忠诚。(3)《哲学词典》,平壤: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81页。现阶段,朝鲜强调,领袖的革命伟业是由领袖接班人来继承和完成的,因此,对领袖的忠诚应该成为对领袖接班人的忠诚,这是永远忠诚于领袖,完成领袖革命伟业的坚定保证。(4)《哲学词典》,平壤: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81页。

不难看出,朝鲜在主体革命伟业继承问题上,灵活运用了儒家宗法人伦孝观念,将社会政治生命体、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慈父”领袖与儒家“以孝事君则忠”(《孝经·士》)的思想观念相联系,使儒家宗法秩序中的孝扩张为对领袖及其接班人的忠诚。在此需要我们留意的是,对于朝鲜来讲,传统儒家宗法人伦孝观念是维持封建家长制秩序的旧时代残余,因而理应成为被清算的对象,但实际上,朝鲜在最重要的唯一领导体制传承问题上,则变用了儒家宗法人伦孝观念,试图通过朝鲜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儒家思想文化氛围,将领袖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描绘成父子、君臣关系,从而将对领袖及其接班人的忠孝改变为人们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另外,朝鲜认为,领袖接班人最基本的思想精神风貌和特质是对领袖的绝对、无条件的忠诚。领袖接班人对领袖的无限忠诚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最高水平上的忠诚,是对领袖忠诚的最高典范,是最光辉的榜样。(5)《哲学词典》,平壤: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86页。现实上,朝鲜在巩固金正日的接班地位过程中,确实将其作为“忠孝双全”的典范来宣传。1974年2月金正日被指定为接班人之后两个月就颁布了《确立党的唯一思想体系十大原则》,其第二条至第五条的核心要点是:要忠诚拥戴伟大领袖;要将领袖的权威绝对化;要以领袖的革命思想为信念,将领袖的教导信条化;在执行领袖的教导中,要彻底遵守无条件性的原则,这些被概括为“忠诚性的四大原则”。(6)《确立党的唯一思想体系十大原则》,1974年4月14日。1992年2月16日,金正日50岁生日时,金日成赐给他颂诗,称赞金正日是文武忠孝兼备的杰出领导人,是对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对父母极其孝顺的忠孝榜样。(7)[朝]金日成:《与文学艺术部门工作人员的谈话》,《金日成著作集》(第44卷),平壤:朝鲜劳动党出版社,1996年,第80页。

1994年7月金日成去世后,金正日将其生前从事国务活动的“锦绣山议事堂”改建为“锦绣山纪念宫”,还把金日成的诞辰年份1912年定为元年,制定了主体年号。同时,将其生日定为“太阳节”。1997年6月,金正日说过:“我们要使我国人民赤胆忠心拥戴领袖的优秀品质更加发扬光大,让我国人民世世代代为领袖和党尽忠尽孝”。(8)[朝]金正日:《在革命和建设中坚持主体性和民族性》,平壤:外文出版社,1997年,第25页。同样,2011年12月金正日去世后,金正恩也效仿了1994年金日成去世时金正日的做法。把原先的“锦绣山纪念宫”改造成“锦绣山太阳宫”,还宣布要像伟大领袖一样,以生前的模样将伟大的金正日同志好好侍奉在那里,供人们瞻仰缅怀,并把金正日的生日定为“光明星节”。

另外,在金日成去世后,金正日推举其为“永远的主席”,没有接任主席一职,只是就任了国防委员长。同样,金正日去世后,金正恩推举金正日为“永远的总书记”和“永远的国防委员长”,自己则就任了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和国务委员长(在2021年1月朝鲜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被推举为总书记)。可见,忠孝的儒家宗法政治文化和价值理念在朝鲜唯一领导体制的运行和传承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众所周知,儒家历来主张将“孝悌”之道实施于政事上,孔子说过:“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论语·为政》),尤其是他标榜“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孝经·孝治》)。在儒家看来,“孝”是衡量一个人品行的最重要因素,甚至是王位禅让制的重要标准和必要条件。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孝,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中庸》亦云:“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在朝鲜也是如此,由于领袖的子孙后代都是“忠孝的化身”,因此他们就理所当然地可以被推举为领袖开创的主体革命伟业的接班人。

由此看来,在儒家宗法孝规范伦理中,蕴含着朝鲜唯一领导体制传承的支撑逻辑,即儒家的忠孝规范伦理在一定程度上为朝鲜的政治权力传承,特别为领导的接班提供了正当化依据。目前,朝鲜特别强调对领袖的绝对、无条件的忠诚,要求人们将对领袖的忠诚性信念化、良心化、道德化、生活化,(9)《光明百科辞典4(哲学)》,平壤:百科辞典出版社,2011年,第102页。其目的是敦促、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无限忠诚于领袖及其接班人。

二、提前解决领导的接班问题与儒家宗法后嗣观念

在朝鲜,主体革命伟业继承经历了建立领袖接班人的组织思想基础和唯一领导体系,并将其合法化、巩固化的过程。金正日自1974年2月被选定为领袖接班人以来,从金日成手中逐一接过诸如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会议议员、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国防委员会委员长等核心权力,彻底实现了对朝鲜全党、全军的唯一领导。

1986年5月,金日成就讲道:“在劳动阶级党的建设中,接班人问题是继承政治领袖地位和作用的问题。领袖的领导地位和作用要靠其接班人一如既往地继承下去。谁如何继承劳动阶级党的伟业,是关系到党的命运、革命命运的重大问题。……我们党圆满地解决了革命伟业的继承问题”。(10)[朝]金日成:《朝鲜劳动党建设的历史经验》,《金日成著作集》(第40卷),平壤:朝鲜劳动党出版社,1994年,第100-101页。1992年,金日成又讲道:“在我国,很久以前开始,金正日同志就英明地领导了党、国家、军队的全部事业,使领导的接班问题得到了辉煌的解决”。(11)[朝]金日成:《为了社会主义伟业的继承和完成》,《金日成著作集》(第44卷),平壤:朝鲜劳动党出版社,1996年,第110页。不难看出,金日成在生前早就把金正日选定为接班人,并对其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精心引导和栽培,使其逐步成长为“文武兼备”的人民领导者。

同样,金正日自上台执政以来,也对领导的接班问题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思考和努力,并积极推进了相关工作。2010年9月,金正日任命金正恩为朝鲜人民军大将,同月召开的朝鲜劳动党第三次代表会议推举金正恩为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和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正式成为金正日的接班人。此后,直到金正日去世,金正恩经历了集中性的接班授业过程。2016年5月,在朝鲜劳动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金正恩被推举为朝鲜劳动党委员长,这标志着其权力继承的最终完成和唯一领导体系的最终确立。2014年12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在金正日逝世三周年中央追悼大会上的追悼词中表示:“伟大的金正日同志在祖国、人民、时代和历史面前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是全面解决了完成主体革命伟业的根本问题——领导的接班问题”。(12)[朝]金永南:《伟大的金正日同志的革命生涯和不朽业绩随着白头山大国的胜利前进将大放异彩》,《劳动新闻》2014年12月18日。2015年10月,金正恩也指出:“伟大的金日成同志和金正日同志高瞻远瞩,奠定将继承革命伟业的领导者的组织思想基础,建立领导体系,以使领袖的思想和领导出色地得到接代继承”。(13)[朝]金正恩:《伟大的金日成金正日同志党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平壤:外文出版社,2016年,第3页。

众所周知,儒家宗法思想文化特别重视传延宗族,接续后代。孟子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赵岐注云:“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14)《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孟子注疏》(第25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48页。儒家认为,保持宗祀传承、延续后嗣是第一等重要的事情。立后嗣是儒家宗法家族制度、继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嗣,基本词义有二:一是接续、继承,二是子孙后代。立后嗣,即指立定继承人,其根本宗旨是传宗接代,承继祖业,保证宗祀,家统不绝。在儒家宗法家族制度下,立后嗣可由需要立后嗣者在生前进行,也可在其死后由配偶或尊长者代为立后嗣。通常被立的嗣子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不仅可以继承所嗣者的财产,而且可以继承所嗣者在家族中的身份和地位。儒家宗法思想文化是历代封建王朝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立后嗣的家庭习俗反映到皇位继承上,就是按照宗法的“立嫡、立长”原则,制定“立储”制度。储君,即指王位或皇位的继承人。皇位的继承人,又称太子。在儒家宗法社会里,一般来说,帝王在世时都册立储君,即先把一个儿子立为太子。由于“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所以皇帝选择由谁来做皇位继承人是一件大事,一直备受瞩目。同时,太子一旦册立之后,是不可轻易更换的。治国必先确立储君,这是宗法政治的突出特征,这种“立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避免因皇位争夺而引发的纷乱,从而实现封建王朝的稳定。

可见,朝鲜的这种领袖在世时提前选定接班人,并为其建立和巩固组织思想基础和唯一领导体系,从而解决政治权力顺利承接的内在逻辑同儒家宗法的立后嗣观念一脉相承。也就是说,儒家宗法后嗣观念及其反映到皇位继承上的“立储”制度为朝鲜解决革命伟业继承乃至领袖的唯一领导体制的传承提供了基本逻辑支撑。

三、“白头山血统”的继承与儒家宗法“嫡长子继承制”

朝鲜在主体革命伟业继承上,先后提出了“万景台血统”和“白头山血统”。其中,金日成曾祖父金膺禹留给后人的爱国爱族的灵魂,即是“万景台血统”。“白头山血统”,是指金日成、金正日等先辈领袖的思想、理论、革命业绩、革命传统、斗争经验、工作方法等,是一种思想的血统、信念的血脉,象征着抗日斗争中形成的先军革命传统。可见,朝鲜在主体革命伟业继承中讲的这种“主体的血统”并不是一般生物学意义上的血统。

另外,在领导的接班问题上,朝鲜还提出了领袖接班人的非凡资质和品格,即领袖接班人要无限忠诚于领袖,并要体现领袖所具有的所有伟大非凡的思想、精神风貌和特质。在此,如果不具备领袖接班人的这些条件,即使他与领袖之间有着血缘关系,也不把他推举为领袖接班人。同样,如果已经具备了作为领袖接班人的资质和品格,那么,即使他与领袖之间有血缘关系,也毫不犹豫地推举他为领袖接班人。由此,朝鲜拒绝将主体革命伟业的继承乃至领导的接班关系视为单纯的世袭关系,但是构成实质性权力传承关系的三大将军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之间存在着生物学意义上的血缘关系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具体说,朝鲜已故领袖、第一代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共有四子二女。其中,金正日是金日成与原配夫人金正淑的嫡子、长子。1974年2月,在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五届第八次全体会议上,金正日被确定为其唯一接班人。1994年7月金日成因病去世后,1997年10月金正日经过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选举,被推举为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并且在1998年9月再次当选为国防委员会委员长,成为朝鲜第二代最高领导人。朝鲜第二代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共有三儿三女。其中,金正恩是金正日与其第三任妻子高英姬所生的二儿一女中的第二个儿子。2010年9月,金正恩在朝鲜劳动党第三次代表会议上正式被确定为金正日的接班人。金正日去世之后,又先后就任了朝鲜劳动党总书记、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朝鲜国务委员长、朝鲜武装力量最高司令官,成为现任朝鲜的最高领导人。

儒家认为,宗法血缘关系是构建宗法等级秩序的伦理根基,也是维系、巩固和扩大国家政治统治的重要基石,由此特别推崇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嫡长子继承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严格区别嫡庶,由此形成了大宗、小宗的体系。嫡长子是正妻所生的大儿子,是大宗,拥有对财产、权位的优先继承权;妾所生的儿子是庶子,是小宗,实行分封,他们在各自的封地内又是大宗,其财产、权位由其嫡长子继承。以此类推,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这种嫡长子继承制是儒家宗法思想文化的核心和实质,也是最基本原则,它集中体现了儒家宗法思想文化的基本精神,因而被儒家奉为正统。

受这种儒家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在朝鲜半岛历史上,按照嫡子嫡孙的顺序继承王位已成为惯例和传统很久了。在这种传统政治文化背景下,人们普遍认为,如果违反由这种惯例和传统制度化的王位继承制度,就会引起社会混乱和动荡。由此看来,金正日的权力继承算是完成了具有家长制特征的“亲子继承”,即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正统的儒家宗法传统为依据。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金正日个人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才华、能力在他的唯一领导体系的确立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被国际普遍关注的是金正恩的接班事宜。金正恩被指定为接班人时才26岁,缺乏治国理政的经验,在党和军队内部没有牢固的人脉关系,这无疑给他的权力继承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此外,他不是金正日的长子,似乎与主张嫡长子继承制的儒家宗法传统背道而驰。然而,儒家宗法思想在王位继承上,除了强调和坚持“立嫡、立长”的原则外,还有一条重要原则,即“立贤、传贤”原则。在特殊情况下,要根据诸位庶子的德行、才能而选定接班人。由此看来,儒家宗法思想中的“亲子继承”“立贤”原则为金正恩的权力继承提供了必要的逻辑理路和实现路径。

四、为已故最高领导人服丧三年与儒家宗法丧祭传统

自古以来,父母去世后服“三年之丧”,一直被视为子女应尽的孝道,是人们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而产生的一种儒家文化习俗。儒家积极主张“三年之丧”,孔子指出:“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孟子也说:“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孟子·滕文公上》),荀子也说:“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谓至隆。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荀子·礼论》)。《中庸》则云:“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礼记·丧服四制》记载:“其恩厚者其服重,故为父斩衰三年,以恩制者也。门内之治恩揜义,门外之治义断恩。资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贵贵尊尊,义之大者也。故为君亦斩衰三年,以义制者也。”

不难看出,儒家提倡的“三年之丧”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反映了人们的丧葬意识和观念,被赋予了相当深厚的宗法色彩。在儒家的“三年之丧”中,不仅包含着将已故亲人视为灵性存在、一如既往地尽孝道的意思,还包含着祈盼已故亲人像生前一样保佑子孙后代平安福泽的心理。尤其是它经过儒家进一步的精心加工和改造,形成了一整套标准化、系统化的且具有较强等级性和强制性的行政伦理规范,成为中国古代丧葬仪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全面入于刑律,对于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那么,朝鲜对领袖的去世采取何种态度?是否遵循了儒家宗法丧祭传统?

1994年7月8日,金日成因突发疾病去世。朝鲜将其葬礼日期定为7月19日,并于7月20日举行了规模盛大的追悼大会。后来,朝鲜为金日成举办了整整三年的服丧期。但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朝鲜对金日成的“三年之丧”并不是通过官媒向对外公布的,而是通过诗人金万永的诗公开的。1996年7月4日,在金日成去世两周年之际,金万永在《劳动新闻》上发表了长篇叙事诗《平壤时间将会永恒》,其中有如下内容:“我们看到了,那天那一刻,在自己的心脏里,盘上百年千年永远激荡的义气之弦、道德之弦、忠孝之弦的伟大领导人金正日同志,推迟人民期待的、世界等待的那个推举,说三年内不能脱掉丧服,在祖先传下来的习俗之上,在这世上第一个创造共产主义者崇高道德情义观的伟大人的那个模样”。(15)[朝]金万永:《平壤时间将会永恒》,《劳动新闻》1996年7月4日。在这里,首次出现暗示金日成“三年之丧”的词语。

1997年7月8日,在平壤锦绣山纪念宫广场上,朝鲜举行了金日成逝世三周年“中央追悼大会”。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外务相的金永南在追悼词中,讲到现在是我们全体党员、人民军将士、人民举行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逝世的三年之丧,并“除丧”的庄严场合,正式宣布对已故领袖金日成的“三年之丧”结束。在为金日成服丧三年期间,金正日在每年的7月8日(金日成忌日)零时,准时率领党政军高层干部到保存金日成遗体的“锦绣山纪念宫”进行祭拜,表达了对金日成的崇高敬意。

从金正日去世后的丧礼来看,直到2014年12月18日,金正日去世已过去了满三年,但是在此期间的中央追悼大会或《劳动新闻》社论中,都没有出现过有关金正日的“三年之丧”或“除丧”的用语和内容,只是金永南代表朝鲜官方表示:“过去的三年,是我们党、军队和人民竭尽全力,将慈父将军尊崇为革命的永远领袖的崇高道德情义的三年,是有力展现主体革命伟业坚定不移的继承性和不败性,大力弘扬白头山大国尊严和威仪的斗争和前进的三年”。(16)[朝]金永南:《伟大的金正日同志的革命生涯和不朽业绩随着白头山大国的胜利前进将大放异彩》,《劳动新闻》2014年12月18日。这与为已故领袖金日成服丧三年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值得我们关注的是,2013年12月9日在《劳动新闻》刊登的关于解除张成泽的一切职务、开除党籍决定的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报道中,出现了如下一段话:“在我党永远的总书记、伟大领导人金正日同志逝世的三年之丧都未能举办的时候,张成泽一伙人所实施的忘恩负义的犯罪行为,引起了我们党员、人民军将士和人民的强烈愤慨”。(17)《关于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报道》,《劳动新闻》2014年12月18日。

另外,2014年12月18日,金正恩在给前总统金大中夫人李姬镐女士和现代集团会长玄贞恩的感谢信中,分别出现了“三年之丧”一词。金正恩写道:“三年前国丧时,女士带着儿子、儿媳访问过平壤,在国防委员长同志的灵前表示哀悼,接着在三年之丧,送来花圈和吊唁文,我认为这是对国防委员长同志的高尚情义的表示”,“先生在这次的三年之丧,送来了真诚的追思花圈和吊唁文,热切地表达了珍视并代代相传我们国防委员长同志和郑周永前名誉会长、郑梦宪前会长之间结下的深厚情缘的心愿”。(18)《敬爱的金正恩同志向金大中前总统夫人和现代集团会长致感谢信》,《劳动新闻》2014年12月25日。由此可见,金正日去世后,实际上金正恩也为其父金正日服丧三年。金正恩自2011年12月执政至今,每年在金日成生日的太阳节和金正日生日的光明星节,以及二人的忌日,都率领党政军高层干部前往“锦绣山太阳宫”进行祭拜,并举行了相关的悼念活动。

综上所述,朝鲜为金日成和金正日举行丧礼和悼念活动与儒家宗法丧祭礼仪传统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也就是说,朝鲜没有像儒家强调的传统丧祭礼仪那样,严格遵守金日成和金正日的“三年之丧”,但在此期间,朝鲜通过模仿儒家的丧祭礼仪传统,并有效利用将其融入朝鲜政治文化中的“三年之丧”,为金日成和金正日举行了非常隆重而庄重的丧祭仪式和悼念活动,其目的在于希望领袖的地位和作用代代相传,同时希望领袖永垂不朽,守护朝鲜。显然,朝鲜的这些做法与儒家宗法丧祭礼仪追求的祈求祖先庇护和保佑的目标基本相通。

五、实施“遗训政治”与儒家宗法恪遵祖训

朝鲜在主体革命伟业继承中,提出和实行了独特的政治方式——“遗训政治”。所谓“遗训政治”,是指根据前任领导对接班人的遗嘱和指示效力实施的执政方法。通常前任领导在生前确定有关接班人方面的一切事项,并在前任领导的任期内彻底履行和准备。当前任领导去世时,上述接班相关的事项将会以前任领导的遗训之名,再次受到集中关注,并得到彻底贯彻。(19)[韩]全禹锡:《遗训统治视域下对现行朝鲜宪法序言的研究》,《法学研究》(韩文版)2015年26卷第2号,第51-52页。朝鲜指出,领袖的遗训是我们永远要掌握的生命线和革命的万年财宝,(20)[朝]姜炫在:《伟大的金正日同志的革命业绩和遗训是我们永远要掌握的生命线、革命的万年财宝》,《哲学研究》(朝文版)2012年第3号。开展贯彻领袖遗训斗争的主要目的在于代代相传,坚持继承、拥护和光辉地实现领袖的革命思想、构想和心愿,即坚定不移地贯彻伟大领袖们的遗训,是伟大领袖、伟大将军的战士、弟子们的崇高的义务和应有的道理,也是完成主体革命伟业的真正道路。(21)[朝]金哲勇:《领袖遗训贯彻战的本质内容》,《哲学社会政治学研究》(朝文版)2019年第3号,第24-26页。

在朝鲜,金日成的接班人金正日通过这种“遗训政治”的方式维持和强化了他的继承权力。1994年7月金日成逝世后,金正日最注重的是秉承领袖的遗训。他延迟了最高权力的正式交接,也没有提出新的施政纲领、方针和政策,而是以贯彻伟大领袖遗训为优先,实行了坚持其父亲生前路线、政策的“遗训政治”。直到1997年10月,金正日被推举为朝鲜劳动党中央总书记,次年9月,再次当选为国防委员会委员长,真正成为人民的领袖。

金正日的接班人金正恩也同样沿用了这种“遗训政治”。2011年12月金正日去世后不久,次年1月金正恩就视察了朝鲜人民军105坦克师团、169部队、空军354部队、3870部队等各级军队机关,以此表明自己将根据父亲金正日的遗训,继续走“先军政治”路线。金正恩强调:“我们要把金正日同志的遗训作为纲领性指针抓好,毫不动摇地、寸步不让地、无条件地贯彻到底,出色地实现将军的构想和心望。”(22)[朝]金正恩:《竭诚拥戴伟大的金正日同志做我们党永恒的总书记,胜利完成主体革命事业》,平壤:外文出版社,2012年,第8页。2013年6月,金正恩修改并颁布了《确立党的唯一领导体系十大原则》,新修订的《十大原则》第五条明确规定:“在贯彻金日成和金正日的遗训、党的路线和方针中,要坚决遵守无条件性的原则”。(23)《确立党的唯一领导体系十大原则》,平壤:朝鲜劳动党出版社,2013年。如今,朝鲜在金正恩的领导下,展开彻底贯彻伟大领袖们遗训的全民性的总突击战、总决战。

不难看出,朝鲜把“遗训政治”作为领袖、将军去世后领导朝鲜政局的国家大政方针,对革命和建设中出现的一切问题,都要按照伟大领袖和将军的方式去解决,把领袖和将军的遗训作为纲领性的方针,毫无动摇地、寸步不让地贯彻到底。从这个意义上讲,“遗训政治”是填补领袖、将军突然去世导致政治空白的最现实的政治方法,也是继续遵循、贯彻领袖教诲的政治象征。

当前,朝鲜将“遗训政治”设定为“我们式”社会主义指导理念的一个轴,强调毫无动摇地、寸步不让地彻底贯彻伟大领袖的遗训,是革命战士、弟子们的崇高义务和应有的道理,也是完成主体革命伟业的真正道路。朝鲜号召,在伟大的大元帅们开创的自主、先军、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决不退让半步,不管风霜雨雪,都要紧跟白头山先军统帅走到天涯海角,忠诚到底。在这里,有我们永远的太阳将军的遗训贯彻,有主体革命伟业的胜利。(24)《伟大的金正日同志是我国人民永不落的太阳》(社论),《劳动新闻》2013年12月17日。

在儒家传统中,“遗训”政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尧舜那里。《尚书·大禹谟》记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对此,朱熹注解说:“‘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25)朱熹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9页。“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成为儒家著名的“十六字心传”,也称“道统”。通常儒家宗法思想文化在注重血缘关系的同时,强调浓厚的孝亲情感,这不仅表现在对活着的亲人的孝敬和顺从,还表现在对死去的祖先的隆重祭祀,以祈求他们保佑,人丁兴旺,家族昌盛。儒家认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郊特牲》),子孙后代所享有的一切都是祖宗积累盛德保佑的结果,所以后人要“报本反始”(《礼记·郊特牲》)、“慎终追远”(《论语·学而》),要“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中庸》),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祭拜祖先,供奉祖先,更重要的是恪遵祖训,远绍祖德。所谓“祖训”,即指历代祖先对子孙后代立身处事、持家治业的教诲。儒家强调,恪遵祖训,坚守祖先留下来的一整套规矩,这就是尽孝,是最大的善,尤其是一个家族的兴旺或衰败,在于家族成员的品行操守。也就是说,如果能恪遵祖训,行善立德,那么家族自然会代代兴旺,绵延不绝,相反,如果违背祖训常规,随顺个人习气,做出令祖先颜面有耻之事,那么家族衰败自然也不足为奇。

不难看出,朝鲜实行的“遗训政治”与儒家强调的“恪遵祖训”一脉相承。在朝鲜开展的领袖遗训贯彻战中,蕴含着儒家宗法孝道的特质,与儒家强调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的观点相贯通,即朝鲜灵活运用儒家的这种宗法价值理念,积极表现出彻底贯彻先辈领袖遗训的姿态,以此来确保唯一领导体制传承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同时又引导人民对领袖及其接班人的忠孝。当然,我们不能仅仅从儒家宗法传统的角度,解释和理解朝鲜的这种特殊的政治方式,重要的是准确把握朝鲜实行这种政治方式的意图。朝鲜要克服自身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和问题,确保政治体制的稳定,就必须调整和改变与以往不同的政策方针和行动原则。可以说,“遗训政治”正是适应这种政策、原则变化的结果和产物。

六、结语

儒家的宗法思想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取向,成为中国宗法制度的典型范式,延续了几千年,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产生了深远影响。朝鲜在主体革命伟业继承问题上,强调其实质是正确解决领袖接班人问题,主张用主体的血统来继承和完成领袖开创的主体革命伟业。为此,朝鲜强调对领袖及其接班人的绝对忠诚性,并通过三大将军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完成了最高权力的传承,还实行了贯彻领袖生前路线的“遗训政治”。如果对朝鲜的主体革命伟业继承问题做仔细分析和研究,就不难发现,朝鲜的政治权力传承与儒家的宗法传统之间具有密切的逻辑关联性。也就是说,儒家宗法思想文化具有跨时代的、强大的生命力、穿透力和渗透力,在当今朝鲜的政治权力运行,特别是最高权力传承过程中,发挥着强大的政治功能,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总之,以上这些探讨,对于我们理解当代朝鲜唯一领导体制的传承模式和架构,积极探索儒家宗法思想文化的现代意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尤其是对于实现传统儒家宗法思想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发掘和弘扬传统儒家宗法思想文化的价值意蕴、核心精神,充分发挥其凝聚人心、淳厚民俗的社会功能,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金日成伟业金正日
建党伟业(油画)
拯救流浪地球 力挺“三农”伟业
那些年,中朝领导人频繁互访
中华伟业半于诗
金日成死亡内幕:第一架抢救飞机撞在山上
成就伟业的
——商机数据库
邓小平和金日成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