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茵,张天清,程翠红,王红梅
(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 广东茂名525200)
精神分裂症属于严重精神疾病,其病因未明,致残率高,且难以治愈,临床症状主要为行动、思维等障碍,增加家庭、社会负担[1]。脑电波生物反馈治疗仪已广泛使用于心理学、神经学等领域,有关研究表明,其作为新型治疗仪可对精神分裂患者大脑状态进行检测并给予相应反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2]。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和患者治疗需求的升高,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临床中也逐渐融入多种精神分裂康复疗法。团体作业疗法是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选择适宜活动,从而帮助患者解决康复期间遇到的困难,旨在降低伤残产生的负面影响,帮助患者重返家庭、社会[3]。有学者指出,音乐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积极疗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发挥心理、生理双方面治疗效果[4]。对此,本研究在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基础上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团体作业疗法+音乐疗法,观察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3月1日~2018年10月31日收治的75例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精神分裂症[5]者;②年龄60~74岁者;③首次发病患者;④小学以上受教育程度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②合并严重躯体疾病者;③存在神经病史、脑外伤史者;④入院前有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史者;⑤乙醇、药物依赖者。观察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60~73(67.21±5.19)岁;病程(1.21±1.48)年;受教育年限(9.59±3.15)年。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61~74(67.58±5.04)岁;病程(1.13±1.56)年;受教育年限(9.62±3.18)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脑电生物反馈干预。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采用脑功能治疗仪,记录脑电波并根据仪器实时信息反馈,按照程序操作训练,每周3次,每次20 min,治疗3个月,2例患者为一组,使用强化印象方法,安抚患者,使其放松身体,体验轻松、舒适感,从而缓解患者情绪,增加治疗信心。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团体作业疗法+音乐疗法。①团体作业疗法:干预前先调查患者生活能力、兴趣爱好等,根据患者情况制订相应的团体作业活动,并制订康复干预目标,监督患者完成情况,并结合其实际情况予以团体作业活动及目标调整,出院后定期随访,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团体作业内容具体包括:a.开展日常生活训练,2次/d,每次30 min,训练内容包括碗筷摆放、床铺整理、衣服换洗、洗澡洗漱、服药方式、卫生清洁等,由患者自行完成。b.培养社交技能,1次/周,指导患者与他人交往,教会患者与他人相处方式、向他人求助的方法等,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想法,根据常见矛盾进行情景剧模拟以供患者学习,并每隔1周开展集体表演来以提高社交能力。c.训练身体功能,包括肩、肘、腕关节等锻炼,由康复治疗师授课,周一至周五,每天0.5 h。d.学习行为教育及就业行为技能训练,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一般精神病理基础知识、各类症状分析等,加强患者以前角色体验,帮助提升其服药依从性,并分析患病生活及正常生活区别,鼓励患者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勇敢面对困难,并给予就业指导等。该疗法干预每周2次,注意多鼓励肯定患者,干预治疗3个月。②音乐疗法:选择旋律轻柔、舒缓、内容积极的音乐,指导患者跟随音乐进行想象训练,聚焦于音乐旋律中,逐渐放松身心,并结合患者个人爱好,采取独唱、合唱、歌伴舞等多种音乐形式,护理人员定期适当组织小活动,如歌舞表演等,并提供适当奖励,治疗3个月。
1.3 评价指标 ①精神症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6]评估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精神症状,包括3个分量表,分别评定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3种症状,共30个项目,各项目采用1~7分7级评分法,总分为30项得分总和,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精神症状好。②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 P300)指标: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标准听觉Oddball范式对患者进行ERP的脑电生理测试,记录其靶P3波幅(简称P3 amp)、非靶P2波幅(简称ntP2 amp)、靶N1潜伏期(简称N1 lat)及靶P2潜伏期(简称P2 lat)。③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7]评估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从自我概念、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4个因子进行评估,分别包含9、8、12、14个条目,采用0~4分5级评分法,其中11个条目反向计分,分数越高表示自我护理能力越好。④社会功能: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8]评估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社会功能,共包含10个项目,本研究选取社会性退缩、社会活动、个人生活自理、责任心和计划性4个项目进行观察,各项目采用0~2分3级评分法,分数越低表示社会功能越好。
2.1 两组干预前后PANS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PANS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P3 amp、ntP2 amp、N1 lat及P2 lat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P3 amp、ntP2 amp、 N1 lat及P2 lat比较
2.3 两组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干预前后SDSS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SDSS评分比较(分,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长期居住在医疗机构逐渐脱离社会、家庭,加之精神药物不良反应和精神症状的影响,患者多产生情绪异常症状,社交、工作及生活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现整体残障现象,因而最大限度保留并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正常功能成为精神科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9]。
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认知障碍,临床症状为记忆力、注意力等存在缺陷。有研究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及恢复状况与患者预后情况密切相关[10]。ERP是在无创伤条件下测定患者大脑功能情况,可实时准确测定、记录患者大脑各项生物电活动,其中P300可反映思维方面电活动,该方式可表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客观指标[11]。相关国内外研究报道称,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相较于正常人表现为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并指出感觉门控(SG)功能缺损可能为其发病原因,患者无法选择感觉刺激信号,导致大脑感觉刺激过多超载,从而导致知觉和注意等认知功能异常[12]。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P3 amp和ntP2 amp高于对照组(P<0.05),N1 lat和P2 lat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团体作业疗法+音乐疗法联合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推测其原因可能为音乐疗法可调节大脑对感觉刺激的反应能力,从而调节SG功能,改善认知功能损伤,该音乐疗法效用尚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验证。
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复发率极高,短期内可达88%,长期内可达68%,因此,如何治疗减少其复发成为目前临床治疗重点[13]。而据相关调查显示,精神分裂症复发受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尤其缺乏精神疾病知识,且加上病理性原因影响,导致易出现疾病复发[14]。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ESCA中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说明团体作业疗法+音乐疗法联合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可帮助降低复发风险。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团体作业疗法可指导患者住院期间各项训练,通过开展日常生活训练、社交技能培养、身体功能训练、学习行为教育及就业行为技能训练可帮助减轻患者精神症状,提高患者对周围事物兴趣,帮助患者适应环境和人群,并增加患者协作能力,延缓患者功能退缩,从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另一方面,音乐疗法通过轻松舒缓的音乐使患者身心放松,并跟随音乐训练其想象能力,从而维持良好状态,改善患者大脑系统,提高患者配合护理干预积极性,达到精神症状改善及社会功能提升的效果。郭玉兰等[15]学者取得类似研究成果,亦说明团体作业疗法联合音乐疗法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对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团体作业疗法+音乐疗法联合脑电生物反馈干预相较于单纯应用脑电生物反馈干预更有利于改善精神症状,患者认知功能、自我护理能力及社会功能均得到明显提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