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是中国首部全方位解读抑郁症的系列纪录片,该片不仅关注抑郁症患者群体,而且将镜头对准了患者家属、精神科医生、生物医学专家和抑郁症互助组织,构建起从患者到社会支持系统的多维度解读,力图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探讨抑郁症的致病原因、治疗方法及社会认知。此外,这部纪录片还试图通过呈现多位抑郁症患者患病、治疗和康复的情况,为观众提供从理性和客观的视角认识抑郁症的渠道,引导公众同等对待抑郁症与其他疾病,消除公众对于抑郁症及其患者的刻板印象,对抑郁症患者抱有更多的理解与支持,让抑郁症患者能够打消对于自身疾病的病耻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寻求生物医学和心理学的帮助,早日从抑郁的迷雾中解脱出来,拥抱更加美好的生活。
一、由个体叙事映射群体困境
相较于资料片或教学片来说,纪录片探讨的话题更具争议性和不确定性。“纪录片不仅激活了人们的审美意识,而且激活了人们的社会意识,对于渴望以充满想象与热情的方式介入紧迫的社会问题和现实问题的人来说,纪录片发挥了激励的作用。”[1]纪录片对于真实的记录和演绎,可以引发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对于那些在特定时期内充满争议与不确定性的问题,能够发挥塑造社会共识和引领意义解读的功能。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共六集,每一集各围绕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展开叙述,前三个主题单元分别聚焦于青少年患者、成年女性患者和老年患者,后三个主题单元主要聚焦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及医学界的研究成果。虽然由不同的主题单元构成,但该片在叙事手法上均以个体的叙事作为呈现和演绎的主要手段。通过抑郁症患者、家属、精神科医生、生物医学专家和抑郁症互助组织创始人的个人化叙事视角,提出并回答了关于抑郁症的一系列问题,如“抑郁症的症状是什么”“抑郁症患者的疾病体验是怎样的”“抑郁症的致病原因是什么?”“针对抑郁症都有哪些治疗方法?”“抑郁症患者个人对待疾病的态度如何?”“抑郁症患者的家属对待疾病的态度如何?”“社会大众对于抑郁症及其患者的态度如何?”和“生物医学界对抑郁症的研究成果如何?目前已经取得了哪些方面的进展?”等。
与大多数医学纪录片不同,《我们如何对抗抑郁》放弃了从疾病的起源、发展和现状的角度进行介绍的传统叙事手法,而是选择从抑郁症患者具体的疾病体验入手,通过影像和患者的个人叙述,直观地向观众表达“何为抑郁症”。这种叙事方式超越了科普式叙事的感染力,能够让观众在加深对抑郁症了解的同时,对抑郁症患者的遭遇感同身受。以第一集《少年已知愁滋味》为例,这一集以两位高中女学生为故事主人公,将她们从发病、求医、治疗到最终康复痊愈的全过程进行了交代。除了她们本人关于抑郁症的亲述以外,还加入了对她们父母的采访,以及对于她们的家庭环境和成长历程的刻画。虽然旁白并没有对这两位女孩的患病原因进行详细地描述,但通过她们父母的反思和总结,以及镜头语言的呈现,观众可以很轻易地对她们的成长环境、亲子关系及学业压力等可能的致病原因有大致的了解。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对于抑郁症的描摹脱离了传统的有关精神疾病的隐喻,将疾病回归疾病本身,将抑郁症看作是生理性的存在,祛除了其在传统隐喻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属性,给予抑郁症充分的生物性话语阐释空间,重新书写了抑郁症患者被遮蔽已久的个体经验与实践。《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脱离了宏大的历史叙事,将关于抑郁症的书写寓于日常生活之中,患者成了主要的叙事主体。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在解说词的创作上除了注重信息内容的丰富性和专业性以外,还蕴含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兼具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不论是抑郁症患者,还是社会公众,都能够从纪录片的解说词中充分感受到创作者在为身处困境中的人们赋予力量。
该片在拍摄手法上较多地使用了长镜头和缓慢运镜,变换场景时的过渡也十分舒缓,剪辑节奏较为松弛,采用了许多舒缓的背景音乐穿插其中,整体上形成了放松和愉悦的视听感受,充分展现了创作者对于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的人文关怀,并与该片想要表达的主题相契合。
在画面内容的呈现上,《我们如何对抗抑郁》避免使用抑郁症患者病发时的画面,更多展现的是患者康复以后或病情好转以后的样子。这样的内容选择,一方面是基于伦理规范与创作者的职业操守,纪录片的创作者有义务最大限度地保护被采访者的个人隐私;另一方面,若为了追求纪录片的猎奇性,过度地向观众展示患者病发时的状态,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不利于纪录片的传播效果,也不利于消除不知情的公众对于抑郁症的“去污名化”。
二、以科学理性对抑郁症祛魅
“观众经常会在纪录片中找到他们想要找到或需要找到的东西,而纪录片着力展示的内容有时却反而被忽略掉了。不同的观众会看到不同的东西,以特定的方式介绍或推广一部纪录片,可以让观众以一种方式,而不是另一种方式看待某部纪录片。”[2]生物医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大众对于生物医学拥有普遍的信任感,临床诊断和生物医学专家的权威性日益增强。在《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有数位来自精神科的医生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者接受了采访,他们从各自擅长的领域出发,基于临床经验、相关试验和统计数据等,对抑郁症的致病原因和治疗方法发表了看法和见解,实现了观点的碰撞和交融,构成了相互映衬的医学权威话语,与观众原有的经验与倾向形成了一种融洽的关系,使这部纪录片在知识传播方面的权威性和客观性得到了有力的保障,有效增强了说服力。
此外,《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还引用了多位曾患有重度抑郁症的历史名人关于自身疾病的感受和理解,如引用张国荣的“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会这样”、海明威(Hemingway)的“你尽可能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它”和丘吉尔的“抑郁就像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将同样患有抑郁症的历史名人的言论与片中的抑郁症患者的亲述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向观众传递抑郁症并不是普通人才会有的疾病,而是所有人都有患病的可能;抑郁症患者并不是软弱无能者的代表,即使是成就卓越的名人也会患上抑郁症。这种表达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和社会大众对于抑郁症的污名化问题,并且有助于观众被纪录片的内容所吸引,减少观众由自身偏见而引起的先入為主的判断。笔者认为可以将纪录片的主题升华为更加宏观的社会问题,扩展纪录片的讨论空间,引发更多的共鸣、启迪和反思。
另外,《我们如何对抗抑郁》采用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前三集主要是“提出问题”,后三集则集中讨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讨论现实话题的纪录片,该片虽然也坦诚,“关于抑郁症的致病原因,医学界尚无确定且统一的定论”,但从片中的描述可以看出,该片还是主要支持抑郁症是由于自身的身体变化及家庭环境的因素造成的观点。“解决问题”的办法方面,虽然该片明确指出了“关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生物医学和精神疾病专家都还在研究和探索中”,但还是使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抑郁症目前最有效、最直接的治疗方法是服用抗抑郁药物,并且片中多次出现了多种抗抑郁药物的名称和包装。
三、寻求超越疾病的人生意义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5%的成年人患抑郁症,在年轻人中发病率最高。在高收入国家,约一半的抑郁症患者未得到诊断或治疗,而在中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则达到80%~90%。”[3]随着中国抑郁症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于抑郁症人群的关注不再是纪录片题材选择中的边缘话题,抑郁症患者和其他精神疾病患者开始出现在纪录片导演的镜头中。但在此之前,中国还没有将抑郁症作为主题的系列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肩负起了首创者的角色,积极发挥了纪录片引领公共舆论和塑造社会共识的重任。
“在纪录片所具有的多种价值中,社会认知价值被人们特别强调,原因在于纪录片的影响力是由社会认知价值来决定的”。[4]与其他的疾病类别不同,以抑郁症为代表的精神疾病除了具有生物性的致病因素外,心理因素的影响也很关键,即使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使抑郁症状有所缓解,但如果造成抑郁症的心理因素和其他外部因素得不到有效解决,那想要彻底摆脱抑郁症的目标将难以实现。《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不仅向观众传递了关于疾病和健康的知识,而且深入探讨了医学治疗方式以外的疾病应对策略,向观众提供了超越疾病的关于生命意义的解读。
例如,第五集《坚持,再坚持一下》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庄超,确诊抑郁症已经超过20年,在经历了西医、中医、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后,病情仍旧多次反复,各种治疗方式的效果都不明显,但在通过寻找和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后,他才开始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真实的自己,让自己的头脑得到了真正的解放,接纳生命中每一个当下的幸福。纪录片通过庄超这个人物对自身的审视与超越,展现了抑郁症患者与抑郁症抗争和超越人生困境的坚强意志,该片最后的落脚点已经超越了对抑郁症的讨论,而是重新聚焦于人,将人对于生存的渴望与努力进行了升华。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将对抑郁症的书写与人生的意义紧密联系起来,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探讨构成了这部纪录片的思想内核,带着观众一起追问抑郁症背后所蕴藏的关于生命的本质。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者借助对抑郁症的书写与抗争,传达出了对患者坚强意志的肯定与敬佩。就如纪录片中所说,“抑郁症是生命的一个历程、一次穿越、一场洗礼,一次重新获得幸福与快乐的机会”,将抑郁症排除在患病与康复的话语框架之外,赋予其超越疾病本身的叙事,回归人类对于幸福的终极追问。
四、思考与展望
抑郁症作为精神疾病的一个类别,长久以来一直是社会大众倾向于避而不谈的话题,所以在21世纪以前,不仅在民间舆论场,大众媒体也很少公开谈论抑郁症,甚少有正向的科普性知识传播。目前,全球对于抑郁症的致病原因和治疗方法仍然没有达成共识,所以在此时推出一部有影响力的纪录片对于推动全社会讨论和关注抑郁症具有重要意义。
每一部纪录片都会选取特有的叙事角度,公众通过纪录片可以从特定的视角体验和思考某一议题。公众的社会实践经历有限,纪录片可以充实和扩展人们的现实体验。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人的思维的局限性决定了纪录片创作的局限性,即使是篇幅较长的系列纪录片也面临着无法深入挖掘和充分扩展研究问题的困境。但在有限的时长范围内,着重突出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关键主题,依然可以形成意义深刻、能够塑造社会共识的优秀作品。在本小结中,笔者将就观察和思考到的一些關于该片可以进一步完善的方面发表看法,以希望为未来有志于创作关于抑郁症或其他心境障碍纪录片的创作者提供一些建议。
第一,对于抑郁症的致病原因还可以进行更为深切的追问和探究。《我们如何对抗抑郁》多次在片中提到“为什么会产生抑郁症”这个问题,虽然也提到了“抑郁症的产生原因很复杂,它可能是由生物遗传因素或后天基因突变引起的,也可能是源于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等因素”这样的观点,但综合整部纪录片的叙述,讨论抑郁症致病原因的总体篇幅并不大,对于与抑郁症产生密切相关的社会因素几乎没有提及。事实上,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996”“715”等超时加班制度盛行,年轻人普遍处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之下,部分人群在长时间的高压下产生无法排解的消极情绪,这就造成了一个可能促使抑郁症频发的现实环境。再如,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升学压力,客观上可能加大青少年群体患抑郁症的几率,而这种压力不是单纯依靠学生和家长就可以消解的。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教育部党组将其作为“一号工程”。[5]国家出台的这些举措将有效改善目前中小学生群体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健康问题,但是该片在第一集《少年已知愁滋味》中并没有提及相关内容。
第二,采访对象以中产阶层为主,对低收入群体关注不够。该片采访对象的年龄分布比较广,从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高中生、大学生、中年职场人士到退休老人都有所涵盖;该片还对采访对象的职业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有学生、媒体记者、出版社编辑、摄影师、高校教师、医务工作者、退休干部等。作为一部六集的系列纪录片,该片有着数量可观的采访对象,但这些采访对象大部分都来自社会中产阶层,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物质生活丰富,职业以“脑力”劳动为主,居住条件优越,享有丰富且先进的医疗资源,居住在北京、广州、杭州等一线城市。有数据表明,抑郁症并不是中产阶层或精英人群才会患的疾病,低收入、低学历人群同样有患病的风险,沉重的生存压力和糟糕的居住环境是致病因素之一,而健康保健知识的匮乏和可利用医疗资源的短缺可能导致他们错失接受治疗的最佳时间。[6]但是《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仅出现了一位低收入和低学历的采访对象,与拥有中高收入的采访对象的数量相比,该片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存在结构性失衡。
第三,引领意义解读,塑造社会共识。纪录片的特性决定了其相较于电影、教学片和资料片来说,更应该肩负起引领社会舆论的责任。基于抑郁症的致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在创作与抑郁症相关的纪录片时,应该避免使用单一的判断性视角进行叙述,而提供多重视角的意义解读供观众思考。例如,第五集《坚持,再坚持一下》强调“药物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治疗抑郁症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以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最常见的物理治疗手段”,但却没有提及药物或电休克治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包括药物成瘾,药物过量,服药后可能出现的头晕、嗜睡、效率低下、反应迟钝等可能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的一系列后续反应。虽然纪录片创作者在所难免地会代入自己的主张或偏见,但基于反映真实和记录真实的创作原则,纪录片的创作应该对各类观点给予相等的表达空间,将每一种治疗方式的利弊都充分地展现出来。再如,第六集《寻找精准医学之路》介绍了“医学界常用心理学量表勾勒抑郁症状的特点”“通过人类的微表情和声音进行抑郁症的测评和诊断”“通过人类的血液寻找更准确地对抗抑郁的生物靶点”“通过磁共振扫描的手段研究脑成像诊断抑郁症”等国内最新的诊断方法,但并未陈述这些诊断方法可能存在误诊或过度诊断的问题和风险。
结语
在社交媒体时代,短视频的兴起改变着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视听新媒体内容生产的情感转向正在形成,对于知识性较强而娱乐性不足的健康知识传播来说,如何抵达更广泛的人群成为媒体情感转向趋势下的难题。《我们如何对抗抑郁》在这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充分发挥了影像语言的独特优势,从个体经验出发,真实记录了因抑郁症而产生的生活转折和人生态度转变,从对个体命运的观照,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探索出了情感表达融入纪录片创作的可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2][美]比尔·尼科尔斯.纪录片导论(第三版)[M].王迟,譯.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0:235,193.
[3]时梦竹.柳叶刀:全球抑郁症危机被忽视,超半数抑郁症患者未得到诊疗[EB/OL].(2022-02-16)[2022-11-28]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9599208828015496142.
[4]陈国钦.纪录片解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7.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2022-11-28]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29601.htm.
[6][美]凯博文.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现代中国的抑郁、神经衰弱和病痛[M].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32.
【作者简介】 项钰璇,女,贵州贵阳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生,主要从事视听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