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生增福祉聚民心创建更美好人民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民生发展成就报告

2022-02-15 02:44张腾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全市居民价格

□张腾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上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进和改善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稳就业、提收入”,民生之本更加稳固

(一)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十年来,上海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推动就业转型,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

1.调查失业率持续处于低位。2018—2021年①2018 年,国家统计局开始对外公布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时测算分省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数据。,上海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平稳,保持在3.9%至4.4%低位区间运行,年度均值分别为4.2%、4.1%、4.3%和4.0%,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图1)。私营企业和制造业为吸纳就业主力军。2021 年,按就业者所在单位或生产经营活动类型分,私营企业就业占比为53.1%,吸纳了半数以上的就业人口。从就业者所处行业看,制造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为21%,为所有行业中最多。

图1 2018-2021 年上海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

2.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社会保险参保率超过九成。2021 年上海城镇劳动力调查样本中,签订劳动合同的雇员中,社会保险覆盖面达93.8%,带薪休假制度覆盖面达91.5%。劳动合同签订率高。2021年城镇劳动力调查样本中,雇员的合同签订率为90.1%。其中,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占16.9%,签订有固定期限合同的占72.1%,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合同的占1.1%。

(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收入分配更加公平

十年来,上海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千方百计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持续提高养老金、低保、最低工资等保障标准,重点做好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居民。

1.收入总体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21 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027 元,2012—2021 年,累计增长1.2 倍,年均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6.1%。分城乡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2021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429 元,2012—2021 年,累计增长1.2 倍,年均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21 元,2012—2021 年,累计增长1.4 倍,年均增长9.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2 年的2.36 缩小到2021 年的2.14。

2.居民收入结构稳中向好,四项来源收入全面增长。一是产业结构升级带来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速较快。2021 年,全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8835元,2012—2021 年,累计增长1.1倍,年均增长7.9%。二是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拉动经营性收入增长。2021 年,全市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2063 元,2012—2021 年,累计增长79.9%,年均增长6.0%。三是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2021 年,全市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10209 元,2012—2021 年,累计增长1.1 倍,年均增长7.8%。四是坚持每年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居民医保补助水平,不断加大对离退休人员和困难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居民转移性收入持续增长。2021 年,全市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16920 元,2012—2021 年,累计增长1.8 倍,年均增长11%,在各项收入来源中增幅最高。

3.收入绝对水平十年来稳居全国首位。2012—2021 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水平持续领跑全国,位居首位,始终保持在全国平均水平的2.2 倍以上。2021 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第二位的北京高3025 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2899 元。

|“保供应,稳物价”,人民需求更好满足

(一)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线,加快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积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农业生产布局不断优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新局面。

1.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单产水平维持高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以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为抓手,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逐渐形成水稻占主导地位的粮食种植布局。2021 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总面积比例由2012年的56.5%提高至88.4%,增加31.9 个百分点;小麦播种面积比例由27.9%下降至9.3%,减少18.6个百分点。加强落实田间管理措施,持续建设高标准农田,保持粮食单产水平处于高位。2021 年,全市粮食平均单产为每公顷8004 公斤,比2012 年增加1470 公斤,增长22.5%,其中水稻单产每公顷8200 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87 公斤。

2.畜牧业规模化程度提升,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生猪生产持续恢复。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生猪生产整体呈V 形走势,于2014 年到达高位后,受畜禽养殖环境整治和非洲猪瘟疫情双重影响,2015—2019 年生猪生产呈逐年下滑态势,2019 年末上海生猪存栏仅50.74 万头,为2012 年以来最低位。2020年开始,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上海生猪产能持续恢复。2021 年末,上海生猪存栏81.9 万头,比2019年末增长61.4%;能繁殖母猪存栏5.95 万头,增长12.5%。主要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提高。全市生猪规模化饲养比重由2012 年的77.2%提高到2021 年的100%。2021 年,生猪千头规模场出栏量占出栏总数的99.1%,比2012 年提高29.4 个百分点。2021 年末,全市奶牛规模化饲养比重达到100%,其中,大规模养殖场(500 头以上)占比由2012 年的36.2%提高到2021 年的91.3%。2021 年,上海11 家存栏在10 万只以上养鸡场的合计鸡蛋产量达1.85 万吨,占全市鸡蛋产量的82.3%,比重比2012 年提高16.3 个百分点。

(二)稳定物价成效显现,民生保障根基牢靠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上海市委、市政府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价格改革稳步向纵深推进,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入,保供稳价成效显著,重点人群民生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为社会和谐发展、经济平稳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1.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运行于温和区间。十年来,上海CPI持续温和上涨,2012—2021 年累计上涨24.4%,年均上涨2.2%,波动幅度比上十年(2002—2011 年,波幅在-0.4%—5.8%之间)明显缩小(图2)。其中,前五年和后五年年均分别上涨2.7%和1.7%,涨势整体上放缓,波动趋于平稳。从结构看,食品价格的攀升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重要动力,居住类价格对CPI 的推动力明显减弱。2012—2021 年,食品价格累计上涨42.9%,年均上涨3.6%;居住类价格累计上涨30.1%,年均上涨2.7%,年均涨幅由前五年的4.2%回落至后五年的1.2%。工业品价格为平抑总指数的主要因素。2012—2021 年,工业品价格累计上涨7.1%,年均上涨0.7%,显著低于CPI 涨幅。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CPI 走势和全国总体一致,涨幅差由前五年的平均0.6 个百分点缩小至后五年的平均0.3 个百分点。

图2 2012—2021 年上海CPI 和食品类价格同比指数(上年价格=100)

2.重要民生领域平抑物价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受异常天气、新冠肺炎疫情、房地产升温等因素影响,上海部分农产品和居住价格出现短期明显上涨的情况。但政府及时在相关领域出台政策平抑物价,重点产品价格保持基本平稳,有力保障了基本民生。受周期性的供给端偏紧叠加猪瘟疫情影响,猪肉价格走势总体历经两轮周期性上涨(分别为2015—2016 年和2019—2020 年),十年累计上涨65%,年均涨幅5.1%,月度同比涨幅最高达到92.6%(2020 年2 月);鲜菜受异常天气影响,价格出现短时波动,月度同比涨幅多次超过20%。但随着政府持续推进“菜篮子”系统工程,猪肉市场供应得到有力保障,猪肉价格2020 年11 月同比由升转降;鲜菜价格波动明显趋缓,年均涨幅由前五年的9.4%回落至后五年的3.4%。受2015 年房地产市场整体复苏影响,2016 年住房租金不断上扬,但在“沪九条”“沪六条”等一系列房产限购限贷政策调节下,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得到快速平抑,由2016 年的5.1%回落至2017 年1.7%,2018 年进一步降至0.2%。2019—2021 年,全年居住价格涨幅分别为1.9%、0.8%和1.1%,保持总体平稳。

|“稳房价,促消费”,生活提质更加显著

(一)房地产市场供应保持稳定,“房住不炒”政策落实有力

十年来,上海立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按照“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要求,深入落实“一城一策”、精准调控的综合措施,楼市调控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市场预期逐步回归理性,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1.房地产市场有效供给持续增加。完善“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提高中小套型供应比例,促进商品房有效供给。2016—2021 年,上海年均获得预售许可证的商品住宅套数和面积分别达6.2 万套和721.6 万平方米。2012—2021 年,上海年均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达921.3 万平方米。

2.调控政策有效保障房价平稳运行。上海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于2013 年和2015—2016 年出现两波明显升势,但在“沪九条”“沪六条”等一系列房产限购限贷政策调节下,楼市价格过速上涨得到有效抑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指数分别从2013 年3 月的103.2回落至2014 年5 月的100 以下,以及从2016 年3 月的104.3、8 月的105.2 回落至2016 年11 月的100 以下;同比指数分别从2013 年11月的121.9 回落至2014 年9 月的100 以下,以及从2016 年9 月的139.5 回落至2017 年9 月的100以下。2016 年四季度开始实施新建楼盘价格审批机制,及时从定价根源上把控新房价格走势,并逐步完善调控政策,引导市场预期回归理性,住房居住属性日益凸显,房价呈现企稳的良好态势,月环比涨跌幅度保持在1%以内,同比涨幅保持在平稳区间运行。

(二)消费能力稳步提升,消费品质显著升级

十年来,上海持续完善消费市场的软硬件设施建设,着力构建良好的市场氛围,营造便利、安心、放心的消费环境,因时因地推出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1.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2021 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8879 元,2012—2021 年,累计增长82%,年均增长6.2%,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3.9%。分城乡看,农村居民消费增长速度连续多年超过城镇。2021 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1295 元,2012—2021 年,累计增长77.3%,年均增长5.9%,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3.6%;2021 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205元,2012—2021 年,累计增长1.7倍,年均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比值从2012 年的2.8 缩小到2021 年的1.9。从结构看,全市居民八大类消费均有不同幅度增长。2012—2021 年,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分别累计增长56.6%、19.2%、132.1%、34.1%、84.4%、68.9%、127.4%和79.3%,体现了居民消费能力的全面提升。

2.消费提质升级步伐加快。随着消费能力的提高,居民用于购买改善型商品的支出增长更为显著。2017—2021年②因同口径数据可得性,部分消费结构数据采用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数据进行分析。,智能手机、平板等通信设备的更新换代带动了居民通信工具支出的增长,年均增长9.4%,占总消费比重从0.8%提高到1.0%。居民用于购买高档化妆品、首饰手表等个人用品支出年均增长8.7%,占总消费比重提高0.4个百分点,个性化消费成为新的增长点。居民用于美容美发、养生保健类的支出年均增长11.7%,占总消费比重从1.7%提升至2.1%。

3.服务性消费占比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在外餐饮、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个人服务等服务性消费呈现较快增长。2021 年,全市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28305 元,占总消费比重达到57.9%,服务性消费超过商品性消费成为居民消费支出的主体。2017—2021 年,居民在外饮食支出年均增长8.6%,占总消费比重从6.5%提高到了7.0%;教育支出年均增长14.3%,比重从4.2%提高到6.1%;医疗服务类支出年均增长7.5%,比重从5.3%提高到6.7%。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上海广大干部群众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孜孜践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升。但提高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展望未来,上海要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上实现更大作为,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着力创造更美好的城市、更幸福的生活。

猜你喜欢
全市居民价格
石器时代的居民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价格
价格
价格
价格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