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桂阳,蒋玉章,刘 成,何师凤
(1.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2.道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湖南 道县 425300;3.道县湘瑃新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湖南 道县 425301)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培育优质种子打造农业“芯片”,再次明确了种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由亲代遗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称作种质资源,是遗传资源的“芯片”。谁拥有了丰富的种质资源,谁就可能抓到育种先机。打赢种业翻身仗,收集保护种质资源是必须要打好的第一仗。
湖南地方优良鹅种质资源有道州灰鹅、酃县白鹅、武冈铜鹅和溆浦鹅等4 个地方特色鹅种业“湖南芯”,它们具有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繁殖力高、抗病性强、耐粗放管理、肉质好等特点。据2021 年湖南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道州灰鹅地方品种处于濒危状态,保种形势严峻,种质资源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优良种质资源是历史上一定区域内传统种质资源的延续与发展,具有因地制宜、历史悠久、品质独特的特点,遴选出典型的道州灰鹅品种,为优良种质资源挖掘提供依据,为恢复生物多样性提供指导。笔者查询相关文献资料,从人文历史、产地分布、体型外貌、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保护利用等方面介绍道州灰鹅。
2004 年,道州灰鹅通过湖南省畜禽品种委员会鉴定;2009 年,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2010 年,被农业部(现名农业农村部)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
据清朝光绪三年(公元1877 年)修订的《道州志》记载,雍正五年(公元1727 年)奉《道州志》“土产、羽毛属”中就有鹅的记载。在该书“风俗篇”内有:“婚礼多尚门弟,喜结旧亲,初行下定,礼仪物无多。次则行聘,用厚币索女庚贴,谓之送年。自是而上头,而报日,众礼毕备,始定期。先日结彩张灯,为酒食以召亲友,父醮子於堂上,曰伴郎。及夕,制催妆,启用二鹅以代雁,鼓乐彩轿送至女家,曰迎轿”[1]。道州灰鹅形成的历史比较悠久,初步推算有400 多年。道州农户长期以来在自繁自养繁衍后代鹅,逐步形成了中等体型的道州灰鹅地方品种。
道州灰鹅不仅体型优美,而且肉质细嫩、骨脆皮白、营养价值高,且含有独特的蛋白酶,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道县人逢年过节,或宴请宾客都会用道州灰鹅的鹅肉作一道主菜。从二十世纪70 年代开始,道州灰鹅就成为湖南外贸出口的主要鹅种之一,在广东广西(两广)、港澳及东南亚市场享有盛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被称为继“嫦娥”和“天鹅”之后的“天下第三鹅”[2]。
道州灰鹅产于湖南省道县,中心产区为道县的梅花、寿雁、白马渡、清塘、松坝、祥林铺、营江、石家庄、上关等乡、镇,分布于湖南永州南六县,广西的灌阳、全州、贺州、富州和广东省的连州等地也有分布[1]。
体形中等,外貌清秀,体质结实、行动敏捷,觅食力强,全身羽毛基本灰色,但腹部和颈部的绒毛销带白色,头部无羽毛处(喙)与颈羽交界处有绒状白色毛环;脚粗大而健壮,足蹼橘黄色、趾黑色;喙呈黑色,粗大,向前逐渐缩小,上喙较宽,嘴内侧呈钳状,内缘有锯齿(51~56 个);下喙较平直,内缘有锯齿(80~96 个)。眼睛明亮有神,两眼周围有较宽的黄色圈。其外形特征有“铁嘴、铜脚、灰背、白肚”之说[3]。公鹅体躯呈圆桶状,头大、体躯雄壮、颌下有半月状肉袋、前额有较小的肉瘤,叫声宏亮。母鹅体躯短圆,头部清秀,颌下无肉袋,产蛋期腹部肉裙较发达。
道州灰鹅的毛色主要是灰色(如图1、图2);灰鹅背、尾、颈部羽毛为灰色,腹部和颈部的绒毛稍带白色。皮肤为淡黄色,跖、蹼均呈桔红色。灰鹅嘴为黑色。
图1 道州灰鹅(公)
图2 道州灰鹅(母)
道州灰鹅个体平均出壳重为115 g,30 日龄重为1170 g,在放牧条件下60 日龄重为2504 g,90 日龄重为4356 g,180 日龄公鹅重为5220 g,180 日龄母鹅重为4340 g。成年公鹅体重5.0~5.8 kg,最重的达6.0kg 以上;成年母鹅体重4.0~4.9 kg[4]。商品鹅一般90 日龄上市。
6 月龄公鹅的屠宰率达88.99%、半净膛率达86.2%、全净膛率达79.8%;母鹅的屠宰率、半净膛屠宰率和全净膛屠宰率分别达94%、87.50%和81.20%。
道州灰鹅填肥产肝性能优良,填肥前每只灰鹅正常肝重为90 g 左右,经3~4 周的人工强制填肥后,平均每只肥肝重达562.9g。
母鹅开产日龄为210~280 天,年产蛋45 枚左右(40~50 枚)。一般年产2~4 期蛋,每期9~13 枚,多集中在初春和秋末。初春蛋较大,重185 克左右;秋蛋平均重175 克。蛋壳颜色多为白色,少数呈浅绿色。蛋形指数1.4,蛋壳厚度1.0mm。
道州灰鹅性成熟较晚,公鹅6~7 月龄始有配种能力。公母鹅繁殖配比1∶5~1∶6。母鹅就巢性强,自然孵化,每窝孵10~12 枚种蛋,入孵蛋的孵化率为88.2%左右。30 日龄雏鹅的成活率为85%左右。
普查道州灰鹅品种来源、种群数量、品种分布、品种特性、养殖户基本信息。建立普查登记台账。开展品种鉴定,就地固定品种资源。对鉴定为本品种的种源实行统一收集固定。
通过普查鉴定后留存下来的道州灰鹅种群为基础核心群,建立家系系谱,每羽种鹅配戴脚环,系统编号。在基础核心群开展种群繁育,继续扩大种群数量;开展选种选育,继续扩大本品种家系。
对建立的道州灰鹅核心群开展饲养试验、繁育性能测定、体重体尺测定、生长性能测定、产蛋性能测定、饲料利用测定等,选择优秀个体留作种用,其后裔作为后备种源。遴选我国优质扬州灰鹅、兴国灰鹅和法国朗德鹅等优质种质资源与本品种进行杂交利用,进一步提升本品种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道州灰鹅(公)×朗德鹅(母)杂交F1 代和朗德鹅0~6 周龄出现体重增长高峰,7~12 周龄相对稳定;杂交F1 代鹅和朗德鹅之间除初生重和2~4 周龄体重存在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各周龄差异不显著;饲养杂交F1 代鹅比朗德鹅节省3.3%精料和4.2%青料[5]。
对建立的道州灰鹅核心群开展的本品种选育各项测定进行数据登记和技术分析,整理数据建立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永久保存。
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道州灰鹅饲料营养标准评价试验、杂交开发利用试验等科技攻关,突破技术瓶颈;科学制定道州灰鹅保种和产业发展规划,培养一批懂技术的科技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