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春霞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图书馆
民以食为天,而书籍是人们的精神食粮。网络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要与时俱进,加强数字化建设,以提高图书馆的运行效率。现简述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思路,结合工作经验,从基础设施、丰富资源、管理方法、优化服务及完善细节几个方面,浅谈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开卷有益,阅读让人博闻、广学、多智、明理。阅读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作为人类精神食粮的仓库,图书馆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意义重大。新时期,图书馆应更新理念,创新方法,加强数字化建设,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数字时代,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思路需与数字化发展方向相契合。思路主导方向,正确的管理思想是促进和保障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在具体工作中,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最大化、长效性地发挥图书馆的管理功能,实现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推动图书馆形成具有可行性的、完备的标准管理体系。在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不同岗位的管理制度各不相同。在网络大环境下,图书馆管理制度应从业务流程和技术规范两方面切入。
首先,业务流程方面,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以便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输入”与“输出”。从图书馆信息的收集,到信息的甄别、筛选、分类、整理、加工、存储、使用等各个环节,均要有相应的管理目标和操作准则。保证业务流程的系统化、规范化,尽可能地规避风险,防止图书馆管理紊乱。
其次,技术规范方面,要遵循国家对图书馆管理提出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标准化操作。众所周知,图书馆管理工作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同一个数据信息经不同的管理人员操作后,其结果和产出成效大相径庭。
基于此,为了保障图书馆管理工作效率,必须规范操作技术。例如,数据信息的收集渠道、获取方式、整理标准等要与管理制度中的要求相符合。规范操作技术,还可以避免“重复建设”现象的出现,提高时间和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长远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发展应重视物质环境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引进相关设备,完善基础设施,为图书馆的健康、长远发展提供保障。比如,馆内环境创设,一些公共图书馆并不具备支撑数字化建设的硬件环境,只是在部分阅览室或办公室引入了智能化设备,且彼此互不关联,因而整体的数字化建设水平不高,类似“半数字化”的现状。
首先,在工作中可以简单地利用数字技术分类存放图书,管理文献资源,然而随着工作的开展,图书、文献越来越多,积案盈箱,图书和文献混杂在一起,既没有根据内容进行归类,也没有根据馆藏资源的性质进行区别,导致馆藏资源混乱。新进的图书、文献更难以进行合理的分类、储存,难以融入管理系统。因此,图书馆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完善基础设施。
其次,图书馆的各类资料存储间,要做好基本的防火、防潮、防盗、防虫蛀等工作,定期打扫卫生、去污、消毒,还要配备烟雾报警器、灭火器、清洁用品等辅助性设备。
最后,有的图书馆通风透光性能较差,为了保证图书、文献不失真,延长存放时间,需引进恒温、恒湿机,以保证室内温度在14℃至24℃之间,上下温差不宜超过2℃;湿度应该在45%至60%之间,上下湿度差不宜超过5%。每天的上午9点和下午5点,记录图书馆内的温度和湿度。每天下班后,图书馆内要切断电源,关好门窗,日常用品放回原位。控制室非管理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如需查找资料,在获得领导同意后,登记信息,才能进入。
数字化图书馆,本质上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图书馆管理、服务及存储的一体化运行。数字化图书馆既保留了传统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空间,又为文献资料的引入开辟了其他渠道,对保障馆藏资源的完整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数字化图书馆的构建,侧重于图书、文献资源的检索功能,以及由传统服务升级而来的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智能库的核心是建设民主、自由和智慧的信息管理平台。无论是信息资源体系,还是智能库的建设,都离不开先进的软、硬件设施设备。硬件方面,包括计算机显示屏、光纤、无线传输介质、交换机、路由器、网络适配器等。软件方面,包括操作软件、程序语言与开发工具、数据库管理软件、通用应用软件、专用应用软件,等等。在数据库建设方面,要增加数据资源的丰富性、动态性,重视区域网络的建设。而在信息检索方面,要做到人性化、智能化、数字化,方便读者高效查询。此外,对于部分可向外公开的资料,要进行严谨有序的整理,深入挖掘开发,从而尽可能拓展资料的使用价值。此外,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需要重视反馈机制,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并积极增设信息反馈渠道,如线下意见箱、建议栏、留言板,等等。在网络管理系统中,可以设置线上信息反馈系统,这一反馈系统应涵盖资源储备、服务状态、活动开展、环境布局等多个模块。
高效、便捷的管理方法,是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在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系统的基础上,还需要优化管理方法,以符合数字化系统的运行逻辑。管理方法在本质上不存有高低之分,只要符合图书馆的工作所需,即是高效的方法。因此,无论采用何种管理方法,出发点均是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完全立足于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拉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在具体工作中,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制度是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管理条例,至关重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图书馆的管理制度都较为僵硬,人性化思想渗透不足,管理过程中的被动性十分明显。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不管”,所谓“不管”,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自觉忠诚于岗位,自愿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与此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在工作中表现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主动反馈缺漏项,在与管理人员交流后,及时改进不足。基于此,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管理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而融入人本管理思想是关键所在。在完善管理制度和具体开展管理工作时,要能够做到兼容并蓄,将绩效考核、人事管理、网络数据、安全管理等纳入其中,以保障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有序推进。
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时代,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全面、深入、具体地被应用于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当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离不开各类移动终端产品,离不开网络环境的覆盖与支持。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工作应当正确看待、观察及思考网络环境下人们阅读方式发生的变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建设资源丰富、信息准确、检索高效且充满开放和自由气息的现代化图书馆。
客观来说,在网络环境尚未全面覆盖人们的日常生活之前,图书馆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取信息、查找资料及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在广大群众生活、学习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而图书馆内总是人来人往,座无虚席。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唯一性渐渐被削弱,广大群众通过网络即可满足日常的信息获取需求,对图书馆的依赖性有所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环境在给图书馆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信息时代,网络信息如潮水一般滚滚而来,虽然体量巨大,应有尽有,但同时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真伪难辨。可以说,人们在网络上获取信息,与其说是获取,不如说是对信息进行甄别。
而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资源储备和完善的信息梳理、加工流程,在数字化建设中,可立足“快、准、全”三点来开展工作。快,要求提高服务效率,快速检索,节约读者获取信息的时间;准,即图书馆进行信息筛选,自动剔除无用、虚假、低价值的部分,去芜存菁,直奔主题和要点,为读者提供高质的信息;全,即信息获取的全面性,图书馆在信息横向扩散和纵向挖掘上拥有全面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要求引入新型的设备和器具,并注重提升工作人员的数字化意识和业务水平。
按需服务,尊重个体。不同年龄、职业的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各不相同。以青年读者群体为例,青年读者是伴随数字化技术的普及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的生活与工作往往与网络世界紧密关联。但是,网络并非尽善尽美,在很多情况下,网络信息真伪难辨,且在涉及某一领域较为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时,难以提供有力的支持。
针对这类青年读者,图书馆可以为其提供需要的信息,以帮助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快速成长。同时,图书馆可以结合读者反馈和咨询服务的内容,定期汇总后筛选出“热点话题”,对青年读者关心、关注的话题,开展相应的主题讲座,让图书馆“活”起来,实现社会教育和公益教育的结合。
与此同时,图书馆可以鼓励青年读者展示自我,如根据青年读者的阅读倾向,设置文学、艺术、医学、科学、社会等方面的兴趣小组,让青年读者在阅读中找到志同道合的群体,以图书馆为起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青年读者的研究热情拥有施展的舞台。公益性、平等性、多元性是图书馆的基本属性,公益性与平等性通过管理制度可以轻松落实,多元性则需要在数字化背景下推动图书馆的立体化建设。
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宝库,还可以成为社交平台,开放性实验室等。此外,部分青年读者进入图书馆,是为了更好地约束自我,如通过阅读增广见闻,拒绝无用的社交和网络游戏。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不同的读者对图书馆的定位、认知和需求不同,在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应该根据读者的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相对于其他活动,如刷视频、唱歌、聚会等,阅读和学习对环境的要求更高,对环境中细节部分的要求也更多。生活中的大部分活动趣味性较强,不枯燥,更适合用于打发时间,而阅读不仅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皮层保持活跃,还不能分心做其他事情,因此,阅读时间一长,读者就会感觉到疲惫。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错误地认为阅读只需要安静地坐在角落中,肩不挑、手不抬,怎么会感到疲倦?事实上,专心致志的阅读十分消耗人体的能量,也十分挑战人的意志力。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需要与阅读推广紧密结合在一起,而阅读推广又需要完备的细节,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之所以强调要完善环境中的细节,是希望通过这些细节帮助人们减轻疲劳感,让整个阅读过程更加充满趣味性,从而延长读者的阅读时间。比如,阅读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错落布置若干绿植,并根据季节的变换,放置不同类型的植物;又如,在阅读室旁边设置休息室,让读者疲惫时可以在休息室内小憩、交流。部分读者好动,长时间保持坐姿后,可以到室外的林荫小道散步,及时放松。图书馆还可以设置多款式的座椅,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此外,一些基础设施,如电源插孔、Wi-Fi、洗手间、热水、随身衣物柜、区域指示牌、垃圾桶等,也需要一应俱全,确保读者在图书馆感到舒适、贴心和便捷。
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安全问题重于泰山,不容忽视。信息时代,信息的传递与交互高效且多元。信息交互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现实生活中,有些别有用心者利用计算机病毒,对图书馆数字网络系统发起攻击,盗取重要信息,或者对重要信息加以破坏。图书馆数字网络系统受到黑客攻击后,会导致机密信息的流失,或档案信息的失真,损失巨大。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设置操作门槛,对图书馆数字管理系统设置相应的管理权限,并对权限作层级划分。对于绝对机密的档案资源库,应单独设置内网,并作加密处理,增设防火墙,提高系统的安全防卫能力。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应该始终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在日常工作中需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流程,规避风险。此外,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构建安全审核及反馈体系,系统应及时反馈信息,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