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吴云川,汪建民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4; 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3.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汪建民名老中医工作室,江苏 南京 210017
《标幽赋》成书于金元时期,作者为针灸名家窦汉卿,本赋因将深幽晦涩的针灸理论简化,并采用歌赋的形式使其琅琅上口,又经由《类经图翼》《针灸大成》等著作收录,加之其应用于临床的显著效果,因而广为流传。也或许正是因为简化的缘故,其中一些句子的含义尚未有明确的定论,不过存在争议的同时,也为后世医家的应用拓展了思路[1-3]。笔者根据学习《标幽赋》过程中的思考及跟师的体会,结合《黄帝内经》《难经》以及现代研究,发现“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一句在现存注释理解之外,具有独特的指导临床意义。笔者对其阐述如下。
鉴于《标幽赋》的独特价值,历代有诸多医家将其收录,但是对其的注解有部分已亡佚,目前仅存四家[4]。元代王国瑞所著《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对本句话的注解为:“此言三部九候,刺虚实、寒热、表里也,而后刺法行焉。”王氏认为,本句之“观”是指通过三部九候脉法进行辨证,了解基本的寒热表里虚实,诊断后方可进行针刺治疗。明代吴崑在其所著《针方六集》中有与王氏相类似的观点:“此下二句,以脉言。”下文又提到:“两寸为手太阴之经,两尺为手太阴之络”。也就是说,吴氏认为的“观部分”,是通过应用《难经》所提到的“独取寸口”脉法,对经络之虚实进行诊断。以上二位医家对于本句话的认识,是单纯通过诊察脉象了解虚实,而后进行治疗,不同之处仅在于选用了不同的脉法。而在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中对此则有不同的认识,因徐凤《针灸大全》中《标幽赋》注的内容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中相同,故在此仅摘录杨氏注释:“言针入肉分,以天、人、地三部而进,必察其得气则内外虚实可知矣。又云:察脉之三部,则知何经虚,何经实也”。这里所提到的“观部分”,是就进针之后,“天、人、地”三部气的形态及医者的感受而言,通过针下气的感觉,判断经络的虚实。而“察脉之三部”一句,则是与前文王氏之注释相近,即指通过三部九候脉法确定经络的虚实情况。近代张缙教授根据《针灸大成》的注释,解释为“针下得气后,局部必然出现反应。一般说来,经气实则沉紧,经气虚则松浮”[5]。这实际上是对杨氏注释的一种详述,张缙教授给出了进针后局部可能的具体反应,并以此作为区分经络虚实的标准。综上,历代医家对于本句话的理解,倾向于针刺前通过切脉以诊断,或者通过针刺入机体后的深浅以及其气在不同层次的表现,来对不同层次的虚实进行诊断。
“标幽”二字本身有标示出针灸深邃道理之含义,再结合《标幽赋》的最后一句“庶几乎童蒙之心启”。笔者认为,《标幽赋》的写作目的很有可能是为了启发初学者。事实上,本赋也确被公认为针灸启蒙之佳作[6]。或许正因为要做启蒙之用,《标幽赋》的内容实际上有着清晰的逻辑顺序[7]。而“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的后文内容为“且夫先令针耀而虑针损,次藏口内而欲针温”,这整句话是在讲述进针前的准备工作,再结合上文几位医家的注解,笔者认为,“观部分”一句还有可能存在另外一种理解,即按照行文逻辑,本句话是为了说明在针刺之前,需要通过观察局部的“部分”,以了解经络的“虚实”,从而辨明证型、确定治法治则,进而确定诊疗思路。而这里的“观”,不仅仅指用眼观察,还可以拓展为通过医者的触诊、听诊、切诊等方法进行诊察,如黄龙祥教授在《中国古典针灸学大纲》[8]中提到的,针灸学中意会部分占的比例比言传部分更多。上文王、吴二位医家对这句话的理解也是通过切脉来进行认识,而不只是单纯地通过肉眼的观察。而这种观点,即所谓“医者,意也”[9]。在这之后,方可确定主穴及其配穴,然后才会有下文的“虑针损”“欲针温”以及“手如握虎”等针刺的注意事项。也就是说,结合“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一句及其下文,可以认为本段的内容是在讲述诊断、施针治疗的经过及其注意事项。
2.1 “观部分”与经络疾病诊断对于经络而言,所谓“部分”可以理解为经脉及经络系统的其余组成部分,包括经筋以及经络上的腧穴等内容,而这些内容,作为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可以明确地反映出经络的虚实。这一点在古籍中已有论述。《素问·离合真邪论》中提到:“夫邪去络,入于经也……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所谓“如涌波之起也”,即是说明在邪气入而客于经脉之后,经脉中的气血如水之得风,因而如海浪般时而涌起。而这一点是可以被医者探查到的,因此其下文提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无逢其冲而泻之”。也就是说,医者可以通过观察经络部分的变化,来确定经络此时为虚为实,是否有邪气,进而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针刺补泻。这也充分说明了,医者可以通过观察经络的“部分”,以明确经络的“虚实”,从而进行诊断,这一点尤为重要。如果没能通过对经络部分的诊察就下针治疗,不仅对于疾病的治疗无益,还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后文所提到的:“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因此,通过对于“部分”的诊察而进行对经络“虚实”的判断,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对于经络系统其他部分的诊察,对于疾病的诊断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如《灵枢·经筋》提到:“以痛为输”,《针灸学辞典》[10]对其的解释为:“阿是穴,指按压痛点取穴”,所以通过对经筋局部的诊察,可判断局部的经筋系统的异常,进而可以以此选取穴位。
对于诊断经络之虚实的具体方法,《标幽赋》中提出:“大抵疼痛实泻,痒麻虚补”。这是通过患者局部的感受来进行粗略的判断。医者进行诊断,则可以观察局部体表经络沉浮及其色泽,或用大拇指循按经脉路线,观察是否存在结节、是否有出现肌肉紧张或是局部松软等异常表现,最后再对特定穴位进行揣摩。这也是王居易教授经络诊察法的内容[11]。医者可以根据触摸所得,再综合患者的感受,对经络的虚实进行判断。本句话对于经筋病症的诊疗也同样具有意义。刘农虞教授[12]认为,经筋病因邪郁卫气,阳气不得荣筋,可以因病邪侵入出现筋急筋纵的情况,而经筋无孔,无法传布病邪,气津结聚的地方即为病痛所在。因此,对于经筋,亦可以用类似的经络诊察的方法,根据其局部的结聚、弛缓等进行诊断。这也与现代肌筋膜诊察手法不谋而合[13]。
上述内容充分说明了,“观部分”对于经络疾病的诊断、辨清经络疾病的虚实具有重要意义。
2.2 “观部分”与经络疾病治疗在诊断明确之后,治疗也与“观部分”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于经络系统的诊察,明确局部的虚实之后,获取的信息也可以直接应用于治疗的取穴之中。《难经·七十八难》云:“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用针之前,需要先以手揣其经脉及其局部,感受局部的气血变化,观察局部的经络系统情况,并询问患者的感受,然后便可以通过所获得的信息进行针灸治疗。对于这种理论的具体应用,王居易教授认为是针灸治疗的辨证核心[14]。通过经络诊察取穴法进行辨证论治,在临床应用上也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15-16]。而对于经络系统中的经筋,诊察其局部对诊断与确定治疗方案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诊察局部经筋,根据疼痛不适处局部的筋急与筋纵,可以判断局部的虚实[17],据此指导,可以确定取穴与针刺手法进而治疗经筋疾病。这一切信息均需要医者进行“观部分”以获取,而这种取穴方法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18-19]。因此,通过“观部分”诊察经络系统,可以明确经络系统的虚实,明确诊断之后,通过诊察所得的信息,对于经络疾病的治疗有着卓越的疗效。
2.3 现代研究笔者认为,依照“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进行发挥所获得的新认识,在临床应用中已有明证。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现代研究也发现,部位的触痛阳性对于诊断某一部位是否存在问题有着高特异性,目前这一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软组织疾病的徒手诊疗之中[20]。局部穴位的敏化作用也已经被逐渐证实,所谓穴位敏化,即是指同一穴位在其所属经络出现异常时,穴位会对刺激更为敏感。漆学智等[21]发现肠癌患者的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会出现痛觉敏化。陈日新等[22]通过临床经验总结发现,有关的腧穴在人体处于疾病状态下时,会对艾热异常敏感。谢秀俊等[23]据此理论,联合应用热敏灸疗法,发现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较之未使用组有显著的提高。因此,通过对于局部的诊察,可以实现对病情的认识,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观部分”对于“经络虚实”诊断的意义。
中医理论有其独特的魅力,但囿于时代所限,作为传承者的我们只能通过典籍中的吉光片羽来了解和认识它,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古籍的认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令人讶异的是,尽管对于同一名句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不同的理解应用于临床,竟均可收获全效,这不能不让我们对中医理论更加敬畏。童蒙“偶述斯言”,以期能提供理解《标幽赋》的新思路,通过增进对古籍的认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诊疗,如有不足之处,还冀针灸学者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