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晓楠邬辛未
在社会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之下,市场为中小企业打开了发展的大门,金融改革也将随之前行。尤其是在金融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的持续部署之下,极大地提高了金融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这个过程中,供应链金融发展迅速。特别是在“金融业+”模式下的创新,致使物流金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劲头,支撑起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然而,还有很多中小企业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对物流金融的认识不够明确,并未将物流金融纳入融资体系,导致企业融资模式创新不足。这就要求中小企业深入开展物流金融培训,以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探索物流金融在中小企业中的价值所在,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腾飞,中小企业作为关键的组成部分,有着不合取缔的社会价值。在推动经济发展、解决人员就业、缴纳税收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然而,因自身规模的限制,资金周转成为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对其具有生死存亡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在中小企业长期面临融资难问题的背景之下,物流金融的问世解决了这一难题,在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物流金融的概念。物流金融是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朝阳产业,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是物流业与金融业发展结合发展趋势的典型标志,具有十分良好的发展潜力。它的出现既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又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上的难题。从理性上看,物流金融就是以开发贷款、资产抵押等形式提供各类金融产品。从物流层面上看,就是为物流企业提供融资、货币结算等业务的金融服务。从金融层面上看,是为金融机构拓展贷款渠道,降低信用风险。从业务拓展服务层面上看,物流金融能够帮助金融机构解决部分不良资产,改善质押评估、管理CRM客户、企业融资等咨询服务。(二)物流金融对于中小型企业经济发展的意义。第一,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物流金融作为新型的金融服务产品,其服务途径是基于金融机构、融资企业和第三方平台共同获利的基础上,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与传统的民间借贷和银行贷款相比,物流金融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较低的成本,从而解决了中小企业因门槛高、手续多、担保难而无法贷款的难题。同时,这种高效的融资方式,缩短了风险应对时间,弱化了融资成本,为中小企业赢得了与大企业博弈的机会,使其拥有足够的实力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第二,解决资金周转难题,降低运营成本。物流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多元化和系统化的金融服务,解决了中小企业在资金上的需求。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将不再受生产规模、资金周转的制约,影响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物流金融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基础,在具体的融资过程中,中小企业的融资评估由物流企业负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贷款的要求,促使中小企业快速解决资金周转的难题,也降低了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时间消耗,运营成本也将随之降低。第三,提高信息准确度,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物流金融是基于三方共同经营下的新型金融产品,物流企业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的物流企业信誉度和客户的信任。在传统模式下,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作为融资主体,客户的数据信息往往会在某种情况下出现信息不一致,缺乏真实性,极易产生融资风险。而在物流金融的模式下,由物流企业准确了解客户的实际信息,负责融资的具体评估,这种在物流企业和客户自身的双重保险之下的融资,有效地减低了融资的风险程度。再由物流企业将信息汇总到银行,再由银行判断是否具有借贷能力,以此提高信息准确度,推动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
(一)中小企业融资规模较小。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难免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资金、规模、信息等因素的约束,这些因素的存在将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的难度。由于中小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上具有不稳定性,这也是制约银行或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积极性的因素。在融资上,银行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企业自身的规模状况和结构特性,都处于不完善、不健全的态势之下,难以取得银行的信任,尤其是在逃废银行债务的案件中,中小企业所占的比例居多,这在侧面也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誉。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小企业将长期处于融资难度大、融资规模小的境地之中。(二)单一的融资渠道,获取资金有限。资金储备和风险防控是中小企业良性发展的关键,目前,市场上主要的融资方式大致分为两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以购买债券和股票的形式获取资金,然而其具有高门槛和高风险的特性,以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和风险承受能力弱的现状来看,这种融资方式无法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1]。而间接融资大多是通过银行或金融机构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面对银行信贷服务的发展趋势,中小企业因企业规模小、资金流动性强的特点,导致银行不愿为其提供贷款服务,这使得中小企业在单一融资渠道下所能获取的资金极为有限。(三)过高的资金周转成本,难以把控融资风险。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就是银行,但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更高的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在实施贷款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相对较小,但其手续却极为复杂,在整个贷款的各个环节之中,与大企业的大额度贷款并无太大差别。站在银行的层面来看,无所谓金额的大小,工作流程是一致的。而站在中小企业的层面上看,这种模式下的贷款方式所耗费的成本则相对较高。因此,中小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综合成本相对较低的大型企业进行融资。再者,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将直接影响银行的评估。因企业规模小,可供质押的资产或物品范围相对也较窄,这很容易使中小企业步入融资的道德风险,最终形成无法把控的融资风险。
(一)动产质押模式。物流金融的动产质押模式,也可称为存货质押融资,是在资本需求的前提下,利用企业相对稳定的价值和市场流动性,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所需的抵押。然而银行没有相关的设备设施对抵押品进行保存和管理,只能将抵押品委托给物流企业进行合法保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商业银行所需面临贷款风险,可随着市场环境的转变,很容易引起抵押物品价格剧烈波动,这种情况下银行也将无力抵抗。我国对动产质押的监管已经进行了十余年,但在管理机构和规范指导方面的机制并不健全[2]。针对金融机构、抵押人和监管企业所需执行的标准并不统一,导致大量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出现。因此,对监管企业进行评估将成为当下亟须调整的问题,以确保质押监管业务的良性发展。(二)物流融资租赁模式。中小企业大多资产相对不足,收入相对较低,难以承担抵押品或其他形式上的担保,无法满足银行信贷标准。如果客户违反合同,租赁公司将以终止合同的形式收回租赁财产。其模式是承租人根据自身需求并提前选择供应商,而投资者将在供应商处购买租赁财产,并以租赁的形式出租给承租人,而承租人再以分期的形式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租赁和融资服务在履行所有义务后终止。此举可将融资和租赁进行高效地结合,便于灵活处理问题,租赁公司有收回和处理租赁项目的权利。因此,在融资方面,这种模式对企业信用和担保并没有太高的要求,比较适合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应用前景非常有潜力。(三)保税仓库模式。保税仓库模式,也可称为买方信用模式,是仓单质押模式的延伸,主要是防止货品价格波动风险,以减少现金流短缺。大多涉及生产企业、销售企业、银行和物流企业四个主体。主要是以先付账后有货的形式存在,也就是在于生产企业(卖方)签订具体的购买合同以后,销售企业(买方)需根据合同条款向银行支付一定比例的定金,以此为申请银行承兑汇票的依据,而此时物流企业将为其提供担保,销售企业也为物流企业提供反向担保,而银行所出具的承兑汇票则交给生产企业。货物到达仓库后,将货物转移至仓单保函,在货物进入仓库以后,将货物转移至仓单保函,由物流企业负责监督保管。银行将根据收到的定金向物流企业发放送货单,物流企业将以发货单为依据根据将货品分批发放。销售企业在通过货品获得收入后,拥有了一定的资金储备,再向银行支付定金订购货物,以此循环,在存款金额达到汇票金额时,汇票期满,银行将其兑现。(四)供应链融资模式。利用供应链金融模式改变企业融资难题是很多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主要任务,这一模式的成功应用可以为企业解决资金周转的困境。大多情况下,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方面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中小企业在缺乏金融支持的情况下大多处于劣势地位。物流企业在货物的监管、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任何环节的问题都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3]。因此,商业银行的认可对物流企业十分重要,能够使其充分发挥供应链融资的优势作用。供应链金融作为被物流企业所应用的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能够缓解企业在融资上的困难,为企业提供资金上的支撑。基于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特点,主要是优化调整和改变早期的信用状况,将传统形式下只能以抵押资产的形式打破。(五)库存质押模式。存货质押主要是保证具有质押资格的信贷机构,通过与银行开展业务的形式向银行质押,其资产由第三方监管机构负责保管。仓储融资是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综合性创新服务。在物流过程中,发货人将货物的权利转让给银行,然后银行评估货物价值并向发货人提供贷款。这种以仓单、动产、仓库作为抵押品的融资方式,实现物流的运输监管,为后续贷款企业开具仓单。同时,还可以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和销售情况进行实时了解,在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的同时构建良好的业务关系。
(一)不完善的融资机制。构建完善的融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中小企业在经营发展上所面临的融资难题,对解决融资问题起着决定性的保障作用。然而,在大多中小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融资机制建设得不全面。在物流金融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各中小企业虽然持续强化与第三方乃至第四方的物流企业进行战略合作,但却少有企业基于自身实际情况之下,对物流金融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大多是基于整合物流信贷融资,将物流仓单融资和物流结算融资应用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之中,尤其是许多中小企业在缺乏与金融业战略合作的条件下,就将物流融资进行运用,致使过程中缺乏良好的条件,加上相关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体系并不完善,这种态势已成为目前制约中小企业物流融资应用的关键因素。还有一些中小企业在对物流金融使用的过程中,虽然在前期与相关的物流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方面签订的了具体使用协议,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执行的规范性,导致了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出现。(二)融资管理比较薄弱。相对于中小企业,在基于物流金融进行融资活动的过程中,对融资的管理十分重要,否则将制约物流金融功效的充分发挥。在各中小企业应用物流金融的总体运作上看,虽然它们有一定的基础,并与各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的融资管理问题。在很多中小企业中,相对物流金融的应用,缺乏完善的融资管理机构,大多数都是有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监管,然而相对于物流金融的特性,其中涉及中小企业的部分业务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业务部门有无法参与到物流金融的管理工作之中,这将制约物流金融的深入发展,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物流金融的融资活动。中小企业的融资管理相对薄弱,这也反映在融资活动的过程中。物流金融的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没有进一步拓展融资管理的领域,尤其是缺乏对供应链融资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需要中小企业重视,只有大力加强融资管理,才能使融资活动深入开展。
(一)完善融资机制。构建健全完善的融资机制对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有一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在各中小企业融资活动过程中,必须不断优化和完善融资机制使其成为具有规范化、科学化的融资活动,与此同时提升融资活动的效率。例如,在运用物流金融进行融资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物流金融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使之有效地将物流信贷金融、物流仓单金融和物流结算金融三者进行结合,便于形成具有科学性的物流金融应用机制。此外,在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方面的建设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针对发展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重视融资风险的防范,有利于企业长期健康成长。此外,在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方面的建设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针对发展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重视融资风险的防范,有利于企业长期健康成长。在运用物流金融的过程中,要深入分析物流金融可能存在的风险,尤其是在签订相关协议、合同等方面,要以公平、公开、透明为原则,避免“阴阳合同”的签订。唯有这样,物流金融才能更好地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工作开展高效的服务。(二)加强融资管理。重视融资管理是中小企业推动融资模式的创新的主要途径,只有重视融资管理,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才能发挥其功效,进而形成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融资活动。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在完善融资组织的基础之上,针对融资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使其在管理上更具专业化。这就要求在物流财务管理期间,要建立和加强科学管理,尤其是要结合中小企业物流金融应用的实际情况,加强研究,找出制约物流财务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出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的整改方案,为物流金融在中小企业中的高效应用奠定科学的基础。此外,也应该更加关注金融管理的协调建设。例如,由于物流财务不仅涉及中小企业的财务部门,还涉及中小企业的其他部门,因此在物流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建立多部门联动管理体系,如“物流财务管理协调机制”,在全面参与下的物流金融管理,能够促使中小企业在物流财务应用上取得更大成就。
在日益复杂的金融化市场之下,面对物流产业分散性和融资难的特点,很大程度上这将成为阻碍我国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的绊脚石。然而,在适者生存的市场规律下,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所谋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在这种态势下,物流金融的问世将受到空前的关注,将物流金融应用于供应链融资,可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以此实现金融要素的整合和对信用风险的有效把控,从而提高结算效率,加强客户的信任度,为企业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大多传统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将随着发展的脚步被新兴的模式所取代。展望未来中国物流金融的运营模式,只要创新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商业银行就能够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物流企业可以以此为新的机遇,面向物流金融,作为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第一利润源,与之共同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
引用出处
[1]朱芝桃,张军.船用物联网中的舰船运输调度系统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20,(08):185-187.
[2]徐少甫,陈家晨,胡莹石,等.基于ACO算法的危险化学品车辆运输路径优化方法[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8,v.40;No.146(03):70-73.
[3]范永明等.基于物联网的AGV调度系统开发[J].电子测试,2018,Z1(No.385):115-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