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兰
“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我国为加强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提出的全球经济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所设计到的行业众多,包括工业、金融、基建等,这些行业的国际交流能有效地做到将自身的技术优势、产能优势、资金优势等与国际市场的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在国际物流贸易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展也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让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变得更加便捷,经济往来变得更加频繁。“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国际物流服务贸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有效做到开拓国外的市场,带动周边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
1.1 物流需求量增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开展,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欧大陆桥铁路都成了重点建设项目,为国与国之间的物流贸易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在国际物流服务贸易开展之前,我国的物流仅限于国内,服务的受众也大多是国人,物流需求量有一定的上限,在人口数量与国土面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物流的需求量很难在当下实现质的突破。国际物流服务开展后,我国物流企业贸易扩展到全球,客户数量的增多让物流的需求量有大幅度的上升。
1.2 促进基础运输交通的建设。开展国际物流需要构建智能化、绿色化、综合化为一体的国际交通枢纽,“一带一路”中互联互通的要求促使我国要大力建设连接他国的交通运输体系。基础运输交通的建设需要以提高物流效率作为核心理念,在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的运输方式,比如隔海的邻国可以建设海运的运输体系,而土地相连的邻国可以建设陆运的运输体系,依照不同地域的切实需求实施建设。
1.3 加快物流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的主体客户仍然存在于国内市场,投资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目标市场较为单一,这成了限制物流行业发展的桎梏。“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展让我国的物流市场有了较大的突破,目标市场逐步扩大、主体客户数量增多,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创设了更多的可能性。在物流行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外商投资,也可以通过拓展国际市场来提高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让国际国内的资本能够进行结合发展,扩大物流企业的市场,加速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2]。
2.1 政策建设不完善。“一带一路”倡议所涉及的国家与地区较多,虽然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与贸易交流,但是,不同国家在进行物品、技术交易的时候,所遵从的法律条例不同,导致部分物流贸易的开展受到了制约。部分物流企业与邻近国家、地区签订物流运输协议条款中,由于政策不够完善,难以让协议落实应用,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物流企业的国际贸易发展[3]。
2.2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交通运输方面,我国在建设铁路交通及公路交通的时,遵循“中心点向四周发散”的原则。虽然坚持这一原则的交通建设能够满足绝大部分行业与民众的运输、出行要求。但在国际物流贸易中,这种交通原则会让“中心点”城市的人流量与物流量提升,造成“中心点”城市负荷过重的现象。这一状况下,有不少一线城市地区的物流运输都是采用航空运输的模式,但是这一模式在二、三线城市地区并不适用,大部分二、三线城市的机场难以负荷运大运输量,倘若货物的价值或是运输的收益不足,很可能会出现经济亏损的状况,因此,要想国际物流服务贸易得到良好的发展,需要为其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4]。
2.3 周边国家与地区局势动荡。其一,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部分国家存在着主权或是领土的问题,开展国际物流服务贸易的过程中很容易引发多方的争端,如中印边界争端、印巴争端以及南海争端。这些领土主权问题会给国际物流的运输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其二,“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内部管制不严格,存在着恐怖主义、走私等犯罪活动,这对于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和物流贸易都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影响了国际物流服务贸易的顺利开展[5]。
2.4 国际运输货物能力有待提升。由于拓展国际市场,需要具备庞大的资金链,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依然将目标市场放在国内。此外,我国的物流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运输能力较弱,无法承担国际物流这一大规模的货物运输。同时,在国内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方面,由于自身资金链并不充足,一般都是依照企业的需求进行人员的招聘,一旦贸然进入国际市场,则需要拓展人力资源队伍,需要进行运输车辆的采购、人员的招聘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对于国内的物流企业来说是较大的经济负担。
2.5 国际物流金融业配套设施不完善。近年来,我国政府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相关要求与政策,积极推动物流金融发展,但物流金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在国际物流贸易中,我国物流金融的规模与体系不能适应跨境物流服务的需要;二是在国际市场中,由于受国际金融相关政策的影响,物流金融业务中存在信息无法及时共享,资金结算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制约了物流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进一步发展。三是从事物流金融业务的专业性人才短缺,整体从业水平较低,这直接影响了我国物流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3.1 完善信息交流机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纸质信息交流方式发生了改变。建设信息化档案记录系统,能让物流企业通过多渠道掌握运输货物、出货企业等信息,为贸易行为做出更高的保障。这一突破可以有助于国际物流服务贸易行业的规范化运营,减少货物中出现夹带、货物丢失或是货物与记录不匹配的状况,为进行物流运输的三方都做出了更为有力的保障[6]。
3.2 加强科技技术的转化。首先,在现有的科技技术中发掘能够应用到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技术,让其在物流运输的过程中发挥出较大的作用,能够切实做到提高物流运输的保障与效率。例如,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可以更快地对物流途径的路线进行规划、对运输的时间进行合理的预估,让国际物流运输的效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射频识别技术(RFID)可以在物流运输中快速地对物流面单进行扫描,了解物流运输的具体重量、货物等信息。其次,加强对科学技术的研发,物流企业可以与一些科研单位、国内高校等达成人才合作协议,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物流企业可以进行适当的投资,将部分科研成果进行实用化的转化,让科研成果能够切实地应用到物流企业中,也可以引导部分高校中的人才投入国际物流服务行业中,为高质量人才的引入奠定基础。
3.3 积极开展国际市场布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需要我国的企业家打开国际格局,向沿线国家输入技术和产品,适当地引入能源与自然资源,对外扩大投资,合理利用国际市场。我国需要积极地开展国际市场的布局,在国际物流服务贸易开展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扫除影响贸易开展的障碍,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帮扶其他不具备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的国家和地区,为国际物流贸易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提升自身的货物运输能力。国际物流服务贸易的开展需要我国物流企业具备一定的货物运输能力,良好的运输条件以及高品质的服务质量,需要对客户的需求充分的了解,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因此,作为物流企业,首先要做到对国际市场状况进行了解并整合,充分了解市场状况才能有发展的机会,了解市场的需求,依照市场需求找到自身突破国际市场的发力点,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得到国际客户的满意。其次,建设良好的货物运输体系,从运输工具、运输渠道、运输路线等都建设好完善的运输体系,在进行国际物流运输的时候可以直接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筛选最优质的运输方案,提高自身的货物运输能力与质量[7-9]。
3.5 完善物流金融业配套设施。作为新兴产业,物流金融应当充分发挥其综合性优势。一是将区块链、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运用到物流金融中,改变传统物流企业单一的运输模式,在跨境贸易中,我国物流企业应整合资源,与金融机构开展双向合作,同频共振,为进入国际物流市场打好坚实基础。二是完善人才招聘与培养制度,提升人员专业素养,培养专业性高、综合实力强的物流金融复合型人才,助力企业发展。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必然会给国际物流服务贸易带来巨大的影响,如促进国际物流基础交通的建设、推动国际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开拓国际物流市场等。但是根据目前国内企业实施国际物流服务贸易的状况来看,依旧存在着部分问题,政策建设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沿线国家的政局动荡、货物运输能力不强以及物流金融业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都是影响国际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复杂的国际市场,我国的物流企业应整合各项资源,与金融机构展开多项合作,制定一系列的发展战略,完善行业发展准则,实现国际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引用出处
[1]江好,颜贤斌.论“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发展[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2(06):82-84.
[2]李澍.“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协同发展[J].财经界,2021(13):25-26.
[3]赵辉.当代国际贸易及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6):115-116.
[4]曹银华,巫文杰,李澳.“一带一路”倡议下广东省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商论,2021(01):124-127.
[5]吴蓉蓉.一带一路下的国际物流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03):6-7.
[6]张静.基于一带一路视角下的国际物流贸易发展战略分析[J].经贸实践,2018(01):73+75.
[7]张良卫,吴成康.我国服务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协同发展分析[J].中国储运,2017(11):106-110.
[8]章菁.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07):115-116.
[9]刘龙政,徐智凤.物流金融的业务模式及其对物流业的影响[J].物流技术,2011,30(23):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