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娟
(会宁县妇幼保健院,甘肃 会宁 730799)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病症之一,发病后患者会出现腹痛、白带增多(异常)或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引发不孕不育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临床上针对该病症的治疗多以手术干预为主,但手术治疗创伤大、恢复慢。常规西药治疗效果甚微,且长期服药易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中医学理论认为,子宫肌瘤是由于气滞血瘀所致,可通过行血止痛、活血化瘀的原则治疗。此次研究主要以我院收治的56例气滞血瘀证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分析中药汤剂疏肝散结汤用于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效果。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56例气滞血瘀证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形式将其分为A、B两组,均为女性。A组年龄29~55岁,平均年龄(43.62±5.81);病程3~37个月,平均病程(23.56±4.28);肌瘤数2~7个,均值(3.55±0.62)。B组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44.02±5.94);病程3~35个月,平均病程(23.82±4.56);肌瘤数2~8个,均值(3.62±0.87)。两组的一般信息经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组间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中医临床病症诊断诊疗标准”中关于气滞血瘀证子宫肌瘤的诊断要求,且伴有腹痛、白带异常等症状;(2)患者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3)研究项目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合并子宫恶性肿瘤者;(2)对此次研究中药物过敏者;(3)妊娠或哺乳期女性;(4)中途退出研究者。
A组采用单一西药米非司酮(浙江仙琚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20000648,规格:10 mg)治疗,服用剂量为10 mg/次,1次/d;需持续用药2个月。B组在A组的基础上增加疏肝散结汤治疗,组方:秦艽、威灵仙、苍术、茜草、黄柏、当归各15 g;红花、羌活及桃仁各10 g;生地30 g。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适量增加柴胡、丹参、昆布、赤勺等。所有药材混合后加水煎后取药汁服用,每日两次,持续用药2个月。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及体内激素含量(主要观察其体内孕酮(P)、雌二醇(E2)、黄体酮生成素(LH)及卵泡生成素(FSH)等指标水平)。
B组治疗后的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显著小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变化情况
用药治疗后,B组体内的P、E2、LH、FSH等激素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体内激素水平对比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病症发生后多会引发子宫异常出血、压迫、腹部包块、腹部疼痛以及白带增多等症状[2]。目前,临床上针对子宫肌瘤的治疗多采取手术干预为主,但在手术治疗中,围手术期存在的多种影响因素均可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带来一定影响,不利于患者的恢复[3]。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易反复,且长期用药还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探究更加安全有效的子宫肌瘤治疗方式意义重大。
从祖国医学角度讲,子宫肌瘤是由气滞血瘀所致。从中医辨证施治角度讲,子宫肌瘤的发生主要是因气血运行受阻或肝失疏泄所致,在此基础上会进一步促使脾失健逆,脏腑气血失和,进而引发肌瘤[4]。中医学认为,子宫肌瘤属于本虚标实之证,病症分为三种类型,气滞血瘀证为最常见的证型之一,发生因素主要为瘀血内停,气逆血滞。治疗中可采取散结除瑕、理气化瘀的原则进行干预,以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子宫肌瘤的效果。在中药方剂疏肝散结汤中,柴胡可发挥理气疏肝作用;赤芍、桃仁、丹参、川芎有活血化瘀之功;香附、延胡索及枳壳能够行血、理气、止痛;没药、乳香能够发挥散结及活血化瘀的功效。将上述药物配伍使用能够共奏化瘀止痛之功效,达到消除子宫肌瘤的目的。本研究结果发现,应用中药方剂疏肝散结汤治疗干预下,B组的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均显著小于A组,同时B组体内激素水平-P、E2、LH、FSH等指标也显著低于A组(P<0.05)。联合应用中药疏肝散结汤能够消除和缩小患者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降低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
在对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疏肝散结汤能够减轻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体内激素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