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黄富表,叶婷
1.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作业疗法科,北京市 100068;2.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 100068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和致残率双高的特点,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其发病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以往研究多针对临床表现分析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因素,针对生活方式的研究仅限于抽烟、饮酒、饮食口味重等方面,内容较单一[2-5]。现在青壮年脑卒中患者数日益增加[6],社会多元化,生活工作娱乐多样,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本研究全面调查、分析影响青壮年脑卒中发病的不良生活方式。
2020 年10 月至2021 年3 月,收集北京博爱医院住院治疗的青壮年脑卒中患者268 例(患者组),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MRI、CT 等影像学检查结合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确诊。年龄18~59 岁,平均(49.06±8.29)岁。
收集同期本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人363 例(对照组),年龄40~59岁,平均(47.80±7.27)岁,无脑血管疾病。
两组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单位:n
患者组排除标准:①并发肝肾功能障碍;②继发性脑卒中;③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④并发恶性肿瘤;⑤并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剔除标椎:调查信息不完整。
本研究经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No.2021-013-2)。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基于以下几个方面。①文献查阅:检索有关生活方式的文献,纳入其涉及的生活方式内容。②生活方式活动-兴趣-观点(Activity-Interest-Opinion,AIO)量表[7],清单共300 项,分为3 个主维度,36 个子维度[8]。其中A(活动)指体育、工作、娱乐、兴趣活动等;Ⅰ(兴趣)是对家务、职业、家庭、时尚和食物等的选择;O(观点)指对社会事件、政治事件、教育、经济及未来发展等的看法[9]。③我国健康教育和健康倡导等相关组织和学者提出的健康生活方式较成熟的条目,如卫生部30余项健康生活与行为[10]、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HPLP)-Ⅱ[11]、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议书[12]等。
根据相关生活方式指导原则,对条目池中的条目进行初步筛选,注意时效性,突出新兴事物(外卖、餐饮等)。建立专家评定小组,对初步筛选的条目进行再次评估,以确保问卷达到预期的评价效果。
经评估筛选,最终确定包括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婚姻情况、文化水平),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睡眠情况、饮食情况、运动情况5 个维度,26 个条目的问卷。问卷的分类变量由少到多依次赋1~5 分;连续型变量转换成有序变量后赋值。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对受试对象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中间不给予任何暗示,发现错漏项目进行补充和修正,确保问卷的完整性。
问卷调查结束后,对受试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是否患有脑卒中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著性水平α=0.05。
共发放问卷631 份,收回631 份,有效问卷631份,有效率100%。
对调研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0.712;KMO 效度检验值0.800,球形检验P<0.001。信、效度较高。
两组吸烟、饮酒情况所有变量,睡眠情况除“午睡”外的变量,运动情况的“有氧运动频率”变量,饮食情况除“夜宵频率”“每天摄入蔬菜300~500 g”“平均每天摄入水果”外的所有变量构成比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见表2。
表2 两组各变量单因素分析结果 单位:n
续表
单因素分析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的变量具体赋值见表3。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频率、被动吸烟频率、饮酒量、睡眠时间、熬夜、有氧运动频率、油脂摄入、三餐时间是否规律、早餐频率、烧烤煎炸类食物的摄入、外卖/餐饮频率为脑卒中发病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见表4。
表3 各变量赋值情况
表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生活方式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手段和途径;在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中,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占60%,生物性因素占15%,社会性因素占10%,环境性因素占7%,而常常被人们寄予厚望的医疗服务仅占8%;因此,许多慢性病常被称为生活方式病[13]。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四大基石”管理生活方式,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14]。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15]。根据最新标准,≤44 岁为青年人,45~59 岁为中年人(壮年期)[16]。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是社会主要劳动力。脑卒中不仅有较高的致死率,更是残疾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200 多万,死亡120 万左右,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至关重要[17]。早期针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预防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病[18],减少社会、家庭损失。本研究显示,青壮年脑卒中发病相关生活方式有:吸烟频率较高、被动吸烟频率较高、睡眠时间短(<6 h)、熬夜、三餐时间不规律、每周早餐次数较少、高油脂摄入、烧烤煎炸类食物摄入较多、外卖或餐饮频率较高、饮酒量>100 g/次、有氧运动较少等。应积极改变生活方式以预防脑卒中发生[19-21]。
AIO 量表同时包括个人内在心理与外在行为两个层面,是社会学者们最常使用的生活方式测量工具。虽然AIO 量表是基于西方生活形态发展而来,但中文版AIO 量表在国内的使用不断深入,被证明对中国人生活方式的研究也是可行的[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改变。对照组本科以上学历占53%,高于患者组46%;患者组平均年龄较大[19]。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四五十岁的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健康意识较低,易形成不良生活方式,如抽烟、酗酒。
本研究显示,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均是青壮年脑卒中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此前研究显示[22-23],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均会导致一些疾病,如肺癌、冠心病、脑卒中、乳腺癌、鼻窦癌等。吸烟破坏血管壁,引起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4]。长期吸烟的人组织因子升高。组织因子是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跨膜单链糖蛋白,是重要的凝血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形成,易造成脑血栓形成[25]。
睡眠时间短、经常熬夜也是青壮年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26-27],脑卒中的患病率随睡眠时间成“U”形改变。睡眠时间>10 h,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更大[28]。本研究未发现睡眠时间过长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可能与调查人群的年龄有关。本研究大部分为青壮年,由于社会工作压力较大,睡眠时间相对较少。有研究显示[29],睡眠时间<6 h,脑卒中患病率明显提高。
饮酒量是青壮年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大量饮酒是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几乎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30]。大量饮酒可导致高血压等疾病,同时高血压可造成血管壁增厚,管腔内狭窄;同时高血压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造成脑血栓形成[31-32]。也有研究表明[33-35],规律少量适度饮酒更有利于身心健康,降低心肌梗死、高脂血症的患病风险,死亡风险明显降低。少量和适度饮酒可以启动细胞保护机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浓度,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有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降低死亡率[36-3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三餐时间不规律,早餐次数较少、外卖或餐饮次数较多均是青壮年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从侧面反映出青壮年脑卒中患者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社会活动频繁,造成患者血压和内分泌不稳定,促使脑卒中发生。另外,外卖或餐饮食物多为高盐、高油脂类食物,易诱发脑卒中[39-41]。长期高脂饮食增加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的风险,并加重脑卒中病情[42-44]。合理安排作息、规律进餐、减少外卖或餐饮、减少烧烤煎炸类食物摄入、低脂饮食,对降低青壮年脑卒中的发病至关重要。
本研究显示,有氧运动频率为青壮年脑卒中发病的保护因素。缺乏锻炼的人,血液循环和脂肪代谢缓慢,易造成缺血性脑卒中[45]。每次20~60 min、每周3~5 次的适度运动,可有效降低舒张压和收缩压,预防脑卒中发生[46]。
本研究对象仅来源于一所医院的住院患者,研究区域较小,样本量偏少,不能全面反映更广泛不良生活方式的的影响;本研究不是随机抽样人群,仅代表部分群体。今后应扩大研究的区域,增加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青壮年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戒烟,减少被动吸烟,戒酒或少量饮酒(<100 g/次),保证充足睡眠(6~9 h/d),避免熬夜,保证三餐时间规律,每天坚持早餐,减少高脂、烧烤煎炸类食物的摄入,减少外卖或餐馆就餐,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以预防脑卒中发生。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