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爽
(安康市中医医院,陕西安康,725000)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剖宫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和包块,并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月经期疼痛不仅加重,且包块逐渐增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等月经过后疼痛和包块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手术的开展能够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但由于手术创伤性较大,且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均可造成严重影响。为提高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行之有效的护理尤为重要。循证护理是一种现代化的新型护理模式[1],此护理模式能够综合运用自身有利条件,实现护理工作的系统化和一体化,从而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可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基于此,本文将选取本院部分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共计68 例,观察循证护理的干预对其临床价值,具体报告阐述如下。
1.1 一般资料从本院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选出68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10月,纳入标准:① 符合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标准(经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② 延期进行原切口入路手术。排除标准:① 不愿配合研究者;② 精神不正常者。采用数字表随机分组,将68 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划分为对照组(n=34)和循证组(n=34),对照组-年龄:24-43(33.1±2.7)周岁,病程:6~29(15.3±2.4)个月,34 例患者均为剖宫产所致的腹壁切口,其中横行29 例,竖行5 例;循证组-年龄:22-43(33.3±2.6)周岁,病程:7~28(15.5±2.3)个月,34 例患者均为剖宫产所致的腹壁切口,其中横行28 例,竖行6 例;两组上述基线资料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
1.2 方法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术后治疗、用药等方面进行干预,指导患者遵从医嘱配合临床诊疗工作及康复训练,告知病情及术后相关注意事项。
循证组: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详细方法如下:(1)设立循证护理理想小组,对小组成员开展专业培训,由资历较高、经验丰富的循证护理专家就护理期间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问题及进行细致研讨,拟定更加科学、合适的临床护理方案,通过查阅资料及文献资料等对护理方案可行性进行循证。(2)以文献及数据库为依据对护理期间所遇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2],明确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影响因素,并通过循证小组讨论完善护理方案细节。(3)执行护理计划:方案拟定完毕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针对循证问题开展护理对策。① 术前沟通:由于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困扰,再加上该病继发于剖宫产术后,对此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上不良情绪,如担忧、紧张、忧郁等,此时护理者应建立轻松、愉悦的护患关系氛围,消除其内心紧张与陌生感,随后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展开针对性的疏导,针对对手术有所怀疑的患者,护理者应以建立手术自信心为主,通过讲述成功案例及主治医生的资质与经验,来不断树立手术成功的信心;针对担心和害怕手术的患者,护理者需要告知其害怕和担忧对病情治疗的负面影响,引导患者树立积极阳光的心态,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使患者能够得到家人的关心和呵护,从而改善或消除不良情绪;针对内心存疑的患者,护理者应让患者充分表达内心的疑惑,并采用和蔼亲切的态度进行一一讲解,针对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护理者应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让患者能真正听懂和了解,从而排解内心顾虑;针对失眠的患者,护理者应结合精神方面的医生进行会诊,找到导致失眠的原因,必要时遵医嘱在手术前一晚给予镇静剂,从而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3]。② 术后常规护理:手术结束后,对患者的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并持续心电监护6 小时至8 小时,并给予吸氧。协助患者术后将头转向一侧,防止术后呕吐导致的呛咳发生。③ 术后切口护理:通常情况下,切口部位的护理,主要是观察有无渗液及渗液颜色和性质,并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处的清洁与干燥。④ 体位护理:协助患者家属让患者保持去枕平卧位,告知患者家属在膝下垫一个软垫(大约20 厘米)减轻腹壁切口的张力,帮助切口的愈合。待术后6 小时后可告知患者及家属采取坐卧位。待48 小时后告知患者可增加适当的运动,但是,针对切口较大的患者,护理者应建议患者至少卧床72 小时。⑤ 疼痛护理:首先告知患者术后一定程度上疼痛是正常现象,增加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然后可通过听音乐、喜爱的电视节目、交谈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以此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此外护理者还可讲解疼痛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渡过术后疼痛期。⑥ 皮肤护理:告知患者家属每天要保持皮肤清洁,家属可通过床上擦浴的方式,降低感染的发生几率;告知患者及家属要定时翻身(2 小时至3 小时一次),并按摩患者的骨骼隆突出位置,避免压疮且利于患者的呼吸[4]。⑦ 并发症护理: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由于活动量小、麻醉、疼痛等因素的影响,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消化道、切口愈合不良、下肢静脉血栓等,为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者可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如;对于肺部感染,护理者可协助患者家属定时翻身,并告知并示范正确咳嗽的有效方法;对于消化道症状,护理者应从饮食和活动上护理为主,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减少易胀气食物的摄入;对于切口愈合不良,合理使用预防药物与敷料,常用的包括壳聚糖、洁悠神、湿润烧伤膏等,采用洁悠神喷洒,需8h/次,连续喷洒5 天,肥胖患者术后易出现脂肪液化,增加切口感染几率,需做到早预防、早治疗。此外还可借助红外线烤灯照射,以此加速伤口愈合;对于下肢静脉血栓,护理者应指导患者进行下肢功能锻炼,避免因下肢活动较少而引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要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患者多饮水,从而降低血液粘稠度。⑧ 开展健康宣教。让患者能够了解自身疾病的的危害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于术后易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讲解,让患者学会自我护理、提高对术后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从而引导患者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后期的治疗护理当中,健康宣教中还要让患者了解到药物的使用方式、注意事项等等内容,全面提升患者的治疗积极性[5]。
1.3 观察指标统计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进行比较,并从下床活动、普食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方面对患者康复情况予以比较。采用SF-36 量表测评生活质量,测评标准分为五项,总分设定100 分,以得分高一组生活质量越优。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本次研究通过采取循证护理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症发生几率用%表示,由X²进行检验;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用(±s)表示,由t 进行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P<0.05。
2.1 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比两组开展循证护理干预后,循证组并发症发生几率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61.76%,两组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对比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症发生率(n%)
2.2 两组康复情况经测试评估,经循证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循证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更佳,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对比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康复情况(分,±s)
表2 对比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康复情况(分,±s)
注:两组对比结果p<0.05。
组别数例下床活动时间(h)普食恢复时间(d)术后首次排气时间(h)首次排便时间(h)住院时间(h)循证组34(例)10.5±3.21.9±1.110.4±2.514.3±3.78.3±1.2对照组34(例)15.5±8.53.1±1.314.2±2.918.9±5.79.1±1.6 X²值—3.1584.3455.8283.9082.432 P 值—0.0010.0000.0000.0000.017
2.3 两组生活质量两组开展循证护理干预后,循证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3。
表3 对比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分,±s)
表3 对比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分,±s)
注:两组对比结果p<0.05。
组别数例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循证组34(例)91.2±6.984.7±7.091.6±8.988.8±5.4对照组34(例)82.7±6.276.2±7.270.3±7.072.3±4.7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发病机制与尚不完全清楚,但普遍认为与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免疫学说、遗传等因素息息相关[6]。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因其生长的部位不同而多样,常见的包括:痛经、不孕、月经不调、经行发热、经期或行经前后的急腹症、周期性下腹不适等症状,近几年发病率也逐渐上升,严重影响女性的机体功能。当前临床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多采用手术方式切除异位的子宫内膜和局部病变组织,使组织器官恢复到正常结构位置,达到祛除疼痛、治愈疾病的目的。但是,手术治疗不仅创伤较大,且易造成各种并发症产生,由此加剧患者的痛苦感受,影响其生活质量[7]。
循证护理的开展其核心理念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系统性、先进性的临床护理服务,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术后干预,通过建立循证理想小组,开展培训,由资历较高、经验丰富的循证护理专家通过提出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综合患者个人信息,针对性拟定临床护理计划,从专业角度出发,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循证对策[8]。首先,从术前沟通开始,结合患者不同情绪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让患者早日摆脱不良情绪,促进护患关系,利于手术的开展。其次,针对患者术后开展循证护理,如体位、切口、疼痛等,通过有效的护理开展,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最后,对患者进行并发症护理,由于患者术后活动量小,且加之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可针对不同的并发症特点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以此提高治疗效果。除了对以上护理以外,还需加强健康宣教,全面提升治疗积极性,使患者术后康复得到有效促进。
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经循证护理干预后,循证组34 例患者中,出现消化道症状1 例(2.94%)、睡眠障碍1 例(2.94%)、疼痛1 例(2.94%)、其他并发症1 例(2.94%),总发生率占比11.76%,对照组出现消化道症状5 例(14.71%)、睡眠障碍有6例(17.65%)、疼痛5 例(14.71%)、切口愈合不良1 例(2.94%)、其他4 例(11.76%),并发症总发生率占比61.76%,P<0.05 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备统计意义;说明通过系统、先进的循证护理干预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少。通过对其康复状况进行观察后发现,经循证护理干预后,循证组的下床时间(10.5±3.2)h、普食恢复时间(1.9±1.1)d、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0.4±2.5)h、首次排便时间(14.3±3.7)h、住院时间(8.3±1.2)h 明显优于对照组(15.5±8.5)h、(3.1±1.3)d、(14.2±2.9)h、(18.9±5.7)h、(9.1±1.6)h,P<0.05 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备统计意义;说明循证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康复、改善临床症状有积极的作用。最后,对其生活质量方面进行的比较,通过循证护理后,循证组无论躯体功能、疼痛、社会功能还是总体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备统计意义,由此可见,先进的循证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后期生活质量有帮助作用。
以上结果表明,循证护理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显著干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几率,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提高其生活质量,利于护患关系的良好建立,因此,建议使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