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2022-02-15 08:58卢蕙娟王曾豪
大理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人文培育传统

卢蕙娟,王曾豪,林 剑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县域发展研究中心,福建泉州 362000)

“人文素养”指的是通过人文学科知识学习,最终内化而形成的学识和修养〔1〕,是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青少年人文素养形成了一定冲击,教育程度的不断提升并没有带来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显著化增长,当下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十分必要。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非遗凝聚着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承载着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以来,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对非遗的传承,尝试将其与高校教育结合,但这种结合并没有在高校教育中得到广泛推广,大学生人文素养也未得到很大提升。将非遗引入高校素质教育,使其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相结合,不论是对非遗的传承还是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现有经验,探索运用非遗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以期完善高校人文教育体系,为高校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提供借鉴。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特征

为管窥目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笔者对泉州市4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06份。从回收的问卷中可以发现,50.42%的大学生对人文素养了解程度一般,48.73%的大学生认为同辈大学生人文素养程度不容乐观。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呈现如下特征。

(一)重实用知识轻人文知识

随着中国社会不断深入发展,整体经济水平持续提升,良好的经济环境既给全体国人创造了一个相对舒适的社会生存环境,又深刻影响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某些不良风气使文化建设层面附上了功利化色彩。学校教育亦是如此。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重视抓学生成绩,以能否出成绩作为评判标准;到了大学阶段,很多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时仍是偏重实用性专业,人文课程的地位及作用未能得到应有重视。在这种实用性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在选择专业、课程,包括参加实践活动时,往往也会以能否带来具体效益作为标准,更加青睐那些具备实用性功能的项目,而包含人文性特征的项目则因为暂时“无用”,看不到功能而被冷落,最终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呈现重实用而轻人文的特征。问卷中,65.87%的学生认为人文素养课程诸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语文”等会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在选择参加学校活动时,46.60%的学生的关注点在于该活动是否加学分,是否对未来就业有帮助。大学阶段对高校学生而言,是塑造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此时如果完全只关注事物的实用性部分,很容易造成人文知识匮乏,人文底蕴缺失。且人文素养的培养又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观念上对人文知识的忽视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二)重外来文化轻传统文化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愈发频繁,外来文化也随之不断涌入。互联网技术以及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公众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也更为便利。作为随着信息技术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大学生很容易借助各种媒介接触到外来文化。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深受外来文化影响,在文化喜好上,呈现追逐外来文化而轻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大学生中哈韩、哈日、哈欧美的不在少数。问卷中,有34.27%的学生更喜欢看欧美剧及日韩剧。在被询问到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时,52.70%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老旧,不够与时俱进,传统节日、习俗、观念逐步被淡忘。传统文化里凝聚着的节日仪式、传统习俗以及口耳相传的故事是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来源。几千年历史沉淀出的独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区分标记。当下,让学生养成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并从中汲取思想精华,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对增加高校人文素养培育工作内涵很有必要。

(三)重直观体验轻道德情感

在被询问到集体活动的参与情况时,仅19.41%的学生选择总是积极参加。26.20%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完全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32.86%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负责任地完成他人交付的任务。受特定时期国家特殊政策的影响,这代大学生仍以独生子女居多。较好的物质条件与宽松的精神环境为这代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稳定的家庭保障,同时也使得他们自我意识比较强烈、比较注重自我直观体验。在重视自我直观体验的影响下,他们经常会忽略他人以及社会的想法,在行为上表现出对他人淡漠,不能设身处地体谅他人,缺乏对他人的人文关怀;因其做事大多从自身角度出发,故而集体观念也会较为淡薄,在做事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更加关注自身利益而非责任。而因人文素养的缺失,这类学生往往容易出现对社会认知的偏离,渐渐地在其内心就会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严重时甚至会丧失正常的人类情感从而对人的生命看得无足轻重。这样的心态是每个人内心世界潜在的“燃点”,只要稍有触及就会发生心理上的裂变〔2〕。现阶段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极易受到外界影响,三观具有较强可塑性。大学阶段适时的人文素养培育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

二、非遗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耦合关系分析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着的丰富价值内涵是滋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土壤。而非遗包含相当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之间具有耦合关系。现今,充分发挥传统文化魅力,让非遗进入校园、融入教学的理念值得提倡〔4〕。

(一)非遗是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来源

1.非遗有利于夯实大学生的文化底蕴

人文素养由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及人文行为三部分构成〔1〕。扎实的人文知识储备是人文素养形成的基础,是人文素养外化的先决条件。非遗内涵丰富,传统口头文学及其语言,传统美术、音乐、书法等艺术,传统礼仪、节庆、民俗等都是其重要内容。这些非遗内涵与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相契合,因而通过在高校中推广非遗,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从而丰富自身人文知识,夯实人文知识底蕴。

2.非遗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公布的最新数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 372个,子项目3 145个,涉及非遗保护单位3 145个,其中,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共计42项,总数位列世界第一。全国各地的各个非遗项目是展示当地文化的活化石。通过对各个非遗项目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各个区域文化所蕴含的文化特征、文化习俗及文化特色,加强其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增加其本土文化情怀,进而提升学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3.非遗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非遗项目是全体劳动者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通过代代口口、口手相传流传下来。因其依赖特定地域、特定文化,具有独特性和活态性,故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并非易事。在当代,通过让学生了解、体验非遗项目,可以让学生在与非遗项目的直接接触中,与传承人面对面进行交流,了解各个非遗项目以及非遗传承人的传承保护现状,体会非遗传承人在非遗传承过程中所体现的工匠精神、实干精神及责任担当。通过非遗传承人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主动建立与他人、与集体的联系,树立非遗保护责任感、使命感,从而在未来继续对非遗项目进行传承,对民族文化基因进行传递。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非遗传承的助推力量

1.高校是非遗传承的重要基地

非遗来源于群众生活,非遗传承强调的是人的技艺、经验、精神的传递,其传承过程中传承人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眼下,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和创新动力不足是非遗传承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因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及对文化经济预期效益前景的不乐观又影响了年轻非遗传承人对非遗事业的坚守,非遗传承后继乏人。数字化技术的跨界使用,对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带来更大的挑战。国家发展靠的是青年一代,非遗发展依靠的是传承人。高校在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方面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与独特优势。通过高校教育可以为非遗传承培养新一代传承人,化解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的窘境,促进非遗的有效传承。同时,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智库优势,将丰富的师资力量引入非遗教学,为非遗学科发展提供专业指导;也可以发挥自身科研优势,对非遗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从而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指导。

2.人文素养培育推动非遗传承

将非遗传承与高校人文素养培育相结合,将非遗纳入高校人文素养培育体系,可以为非遗在高校的传承提供制度保障。制度化的保障可以为非遗传承带来相应的政策、资金、人力支持,为非遗在高校的顺利传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有效促进非遗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另外,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高校人文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各类实践活动。在学生具备了充分的人文知识储备之后,促使其将掌握的知识内化为精神,外化为行为的重要途径正是实践。非遗传承当中很多是具体技艺的传承,通过将非遗技艺传承与人文素养培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既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非遗艺术魅力,让学生走进非遗,爱上非遗,最终决心传承非遗,又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检验自身人文知识,最终逐步将其内化、上升为自身人文素养。

三、非遗视角下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路径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一所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学校所在地泉州是中国海洋经济繁荣的代表,宋元时期被马可·波罗誉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第一大港”。近年来,因其丰富的“海丝”文化遗存,荣获“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东亚文化之都”四大文化品牌。据统计,泉州目前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0个,非遗资源十分丰富。充分发挥非遗资源地域优势,秉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理念,学校将学院教育与书院育人融合,推行“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的教学方式,在非遗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融合方面做了不少尝试。截至2019年12月,学校先后承接了近百项社会服务,有近千人次参与传统文化体验交流活动。学校成功与晋江市侨台外事局、晋江团市委等部门合作共建了“华文教育基地”“晋江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与晋江市文保中心、磁灶镇合作设立了“磁灶窑陶瓷技艺传习所”;学校艺术工坊获批为泉州人文社科普及基地。近些年,学校培育出了“见义勇为先进分子”金华夏、“感动福建十大人物”林潼、“福建励志先锋”陈泽毅、“优秀大学生士兵”汤幼文、“国家西部志愿者”陈志伟、“抗疫先锋”曾志雄等学生榜样,育人成效明显。学校人文素养培育经验为非遗传承与高校学生人文素养融合的操作方法和实施路径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如图1所示。

图1 非遗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融合路径

(一)打造非遗师资团队,引领人文素养培育方向

非遗来自生活,源于民间。民间艺人的活态呈现与传授在非遗校园传承中有着重要作用。将传承人、教师以及非遗涉及的学科人才结合起来,有助于非遗教育工作的开展〔5〕。学校将民间艺人引入非遗教师队伍,通过非遗大师亲身传授非遗项目,引领学生学习非遗,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目前学校设有金苍绣、剪纸、陶艺、印染4个非遗大师工作室。工作室的职能除了开展讲座、技艺传承、课程讲授外,还包括与学校特色专业的共创。例如将刺绣、印染技艺应用到服装设计、数媒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以及产品研发中,有效地探索出了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新思路,初步打造出刺绣、印染非遗校内实训基地,较好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意转化。同时,学校还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一批热爱传统文化、致力非遗传承的专任教师。以剪纸大师工作室为例,学校在引进非遗大师后,不仅有年轻的剪纸传承人留任学校产品艺术设计的专职教师,相关专业的专任教师拜师学艺现象也屡见不鲜。学校还十分注重非遗教师发展规划,采用课题立项、专家讲座、外派学习交流等方式,加强对师资队伍的非遗培训,提升专任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有效促进生态型教师共同体的良性发展。专业的非遗师资团队,有利于更好地传承非遗。

(二)构建非遗特色课程体系,丰富人文素养培育内涵

课程建设是高校实施非遗传承的核心工作,是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学校开设“基础+特色”两类通识课程。其中,“基础课程”涵盖心理健康教育、生涯教育、劳动教育、美育等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内容,课程以文化讲堂、读书沙龙、师生谈话、分享交流等方式展开,满足学生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及综合能力的需求。“特色课程”指的是非遗课程。学校通识教育学院确立了以人文素质提升为基础,向艺术传媒等专业课程延伸的课程建设思路,在学院与书院中开展非遗相关必修课、选修课及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其中,做好传统文化的普及性基础教育是学校开展非遗教育的第一步。学校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所有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而教育既要紧跟现代化进程,又要善于利用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6〕。立足泉州本土文化,学校开设了“穿越泉州刺桐城”课程。该课程通过双师任课,将理论教学和现场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走访泉州古城区的同时,体验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在课程资源建设上,除了以国内有代表性的优秀统编教材为主导外,还结合“海丝”特色文化,甄选文本、电子、视听等形式的资料作为教辅资源,同时鼓励教师编撰《走进泉州》等校本教材作为通识课程的补充。此外,学校还将非遗传承纳入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学校开设有剪纸、陶艺、书法、篆刻、印染、刺绣等10余门非遗课程,这些课程一方面作为数媒艺术、服装设计、产品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的任修课(必选4门);另一方面也作为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其他专业开放。通过设立非遗必修课、非遗公共选修课以及将非遗融合专业课,学校构建起非遗传承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了学与教的积极性,使非遗教育更加深化〔7〕,非遗成为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学子的一种生活方式,浸润培育着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依托五大书院活动,营造人文素养培育氛围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于2009年在晋江新校区启动建设时即规划了“书院”,2013年晋江校区正式启用,开始实行“书院制”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学校目前已形成了“一善、双馨、三创、四实、八方”五大主题书院对应八大学院的“双院制”格局。各书院根据本书院内涵建设方向协同通识教育学院开展“一院一品牌”活动。学校充分发挥书院的文化育人功能,注重书院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使书院成为融合非遗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五大书院各有特色,在书院中定期组织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联合学校源歆国学社,举办穿汉服、写汉字、读诗词等文化体验活动,营造浓厚书院文化氛围,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书院中也会定期开展传统文化剪纸展、非遗进校园之李尧宝剪纸花灯讲座等传统文化节系列活动。其中,双馨书院的“传统文化月”活动被泉州传统文化促进会授予“传统文化传播中心”并受邀参加“古城泉州·汉服十年”冬至演出活动。五大书院通过构建“非正式课程体系”,与通识教育课程形成互补,将通识教育与书院育人有机融合,建立协同通道,搭建平台,并匹配优质导师资源,在学校“双院制”背景下使学生成为书院、学院的亲密友好合作伙伴和校园文化的传播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根植艺术工坊平台,拓宽人文素养培育形式

课堂上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来源,此外,相关实践活动也必不可少。产业伙伴型大学是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艺术工坊作为学校“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中重要的教学空间,围绕“开发一个课程包+成长一个学生社团+入驻一个大师+培育一个工作室”的“四个一工程”,探索面向校内授课、校外体验课程培训,集“专业基础教学、通识教育实作、传统文化体验、非遗文化传习、工匠精神传承、创新创业实践”为一体的人文素养培育新模式。学校于2016年与厦门络缇集团共建络缇时尚学院,开设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企业的设备、技术进驻到校园,部分与专业联系紧密的工坊成为生产线。工坊作为非遗公选课的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非遗兴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及艺术创作能力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跨专业的学习,尤其是商科类学生对非遗项目的创新创业也有不少成功实践。工坊还是非遗手工艺品的“校中厂”。以皮雕为例,工坊不仅提供了非遗教育传承的平台,还解决了手工作品市场化中的场地、资金以及人力资源短缺的困境,实现了本科职教与非遗传承的优势互补与合作共赢。学校通过艺术工坊平台的实践活动,拓宽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形式。

(五)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增强人文素养培育效果

学校积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合作,在对外交流中,不断培育学生人文素养。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是泉州社科类科普基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是基地的一项重要工作。2020年,学校联合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晋江市社科联、泉州传统文化促进会等九家单位,成立传统文化教育联盟。该联盟聚焦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立足本地非遗文化,通过会议论坛、传习教学、课题研究等活动不断加强相互交流与合作,为传统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为对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响应,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路径。2020年,学校乡村振兴学院在晋江市围头村正式揭牌。目前,学校已有乡村景观改造、文学创作、全域旅游、海产品电商等四个项目在围头村落地执行。其中文学创作项目组将以大学生和小学生结对,通过“大学带小学、大手牵小手”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和小学生在文学素养提升、文学园地建设、主题活动开展等方面的交流。另外,学校还充分发挥自身地处侨乡以及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地域优势,担负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职责,先后承办了“中菲青年互访交流游学”、“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国际大体联等活动。在各项国际交流活动中,积极推动本校学生与来访青少年的结对交流。在结对交流中,通过汉服、书法、剪纸等各项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以教育、文化之间的交流作为载体,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效地增强了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效果。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校在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方面责无旁贷。通过将非遗教育传承与高校人文素养培育相结合,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影响、改变学生,是高校人文素养培育的有效尝试。未来,教育形势会更为复杂,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也会面临新的挑战,希望能有更多的高校勇于承担起自身责任,看到人文学科的正面导向作用,挖掘出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用优秀传统文化指引、培育学生,为社会输送更多会思考、懂他人、有情怀的人才。

猜你喜欢
人文培育传统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人文社科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