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才是举 不拘一格
——读曹操“求贤三令”有感

2022-02-15 12:31
党员干部之友 2022年2期
关键词:品行孙权选人

□ 夏 海

求贤三令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建安十五年 《求贤令》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建安十九年 《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建安二十二年 《举贤勿拘品行令》

孙大勇/图

曹操是汉末三国的英雄人物,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公元208 年,曹操南征,赤壁之战被孙权和刘备联手打败,初步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曹操总结失败之教训,痛感人才之重要,感慨地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郭奉孝即郭嘉,曹操的重要谋士,可惜英年早逝。曹操渴望得到更多的像郭嘉一样的人才,辅佐他完成统一大业。为此,曹操在他生命的最后九年里连续三次下令求贤,这就是公元210 年的《求贤令》、214 年的《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和217 年的《举贤勿拘品行令》,史称“求贤三令”。“求贤三令”的篇幅都不长。在《求贤令》中,曹操开宗明义地阐述了人才的重要作用,首次提出要“唯才是举”。在《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中,曹操强调对于有缺点、有过错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都要推荐出来,这充分体现了他“唯才是举”的决心。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表明他不讲门第、不问旧怨的用人标准。

品读“求贤三令”,深深为曹操的用人所震撼,既震撼于他的用人思想,又震撼于他的用人胸怀。在用人思想方面,《三国志》记载了曹操和袁绍的一次对话。在对话中,袁绍向曹操夸耀自己占有广阔地盘和众多人口,而曹操不以为然,他认为人才比地盘更重要,所以要任天下之智力,争天下之归心,即对人才“以道御之”。这段对话应是发生在曹操刚刚开始争霸天下之时,说明他的用人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就是对人才高度重视。在用人胸怀方面,曹操多次去争取他的敌手刘备和孙权。当刘备羽翼未丰寄居于曹操门下时,曹操对刘备很敬重,总想把刘备纳入自己的阵营。对于孙权,曹操多次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还写了《与孙权书》,完全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从“百姓保安全之福”、为天下一统作出贡献的高度,劝导孙权与他合作。刘备和孙权是东汉末年仅有的两位能够与曹操争天下的人,曹操都想极力争取,为己所用,可见曹操用人胸怀之博大。“求贤三令”正是曹操用人深刻思想和博大胸怀之集中体现。

“求贤三令”充分体现了曹操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王朝,也是外戚与宦官干政最多的一个王朝,特别是东汉和帝之后,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其中最显著的表现是吏治的腐败和官员选拔任用的腐败。这种腐败首先表现在用人靠血统。当时选拔官员虽然有军功、察举、征辟等标准和程序,但实际起作用的是血统。权贵集团和门阀势力把持着选拔官员的大权,致使官员队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权贵和门阀不仅把自己的后代及亲族塞进官场,而且还网罗了大量人才,以权谋私、结党营私。同时表现在察举、征辟的扭曲变形。所谓察举,是自下而上选拔官员的办法,要求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和推举人才,由上级试用考核后任命为官员;征辟,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员的办法,就是征召有名望的人士出来做官。汉代的察举、征辟是对秦以前世袭制的改革,具有进步意义。到了东汉时期,这种察举、征辟制度出现了众多弊端,名为重品德、实为重关系,所用之人大都为庸才、蠢才和劣才。时人讽刺察举和征辟是“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求贤三令”实质是对东汉末年腐败选人用人制度的改革,公开向那些陈腐的选人用人标准挑战,破除了选人用人的门第观念,消解了察举、征辟的虚伪。这不仅使曹操赢得了人才,而且也赢得了人心,使那些跻身政坛无望的中低层士人看到上升为官的希望。

“求贤三令”充分体现了曹操“唯才是举”的思想。曹操三下求贤令,表面上是颁布一项政策举措,实质上是曹操用人思想的反映,其核心观点是“唯才是举”。支撑这一核心观点的,是曹操关于人才关系的一系列认识。首先是对用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曹操认为,用人要因时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他提出了“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的著名论断。再者是对人才自身关系的认识。其中一个是人才与品行的关系,曹操认为,有品行的人不一定有才能,有才能的人不一定有品行。“求贤三令”中举了管仲、苏秦、吴起、韩信、陈平的例子加以论证。因此,《求贤令》中说:“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另一个是人才与门第的关系。在曹操看来,出身高贵,不一定都是人才;来自布衣,不一定不是人才,所以他要求不拘一格选拔任用人才。《求贤令》强调:“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举贤勿拘品行令》说得更明确:“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求贤三令”充分体现了曹操海纳百川的用人胸怀。对于曹操而言,“求贤三令”不仅是他的政策宣示,更是他的实践行动。具体表现在曹操把许多出身低微的人选拔到重要岗位。曹操不仅从底层选拔武将,而且从底层选拔谋士。这些谋士为曹操的统一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帮助曹操确定正确的政治、经济策略。其中一个策略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另一个策略是“修耕植以蓄军资”。曹操不仅重视选拔政治人才,而且重视选拔文人学士。当时文坛最有声望的“建安七子”,有六人是曹操的幕僚。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曹操不计前嫌、不记旧怨,敢于使用从敌对阵营中投降过来的人才。一个人的气度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对待不同意见和如何对待反对自己的人。曹操不愧为典范,具有大海般的气度和襟怀。他的敌手孙权也佩服地说:“至于御将,古之少有,比之于操,万不及也。”

“求贤三令”对于今天最大的启示就是“唯才是举”。领导的主要职责是决策和用人。决策的前提需要有好的见识和谋略,而好见识好谋略往往靠的是人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用人更为重要。对于领导者而言,“唯才是举”,要求选人用人破除门第、资历意识,无论门第高低、资历深浅,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以选拔使用;“唯才是举”,要求选人用人五湖四海、开阔视野,无论天南地北、男女老少,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以选拔使用;“唯才是举”,要求选人用人公道正派、不徇私情,无论关系远近、恩怨亲疏,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以选拔使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于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促进人才在事业发展中充分涌流、在事业进步中发挥才干。

猜你喜欢
品行孙权选人
好品行是底色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
新时代选人用人的基本规范——解读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善念是一种高贵的品行
选人用人求精准
任用拆台的人
七擒孟获
任用拆台的人
不耻下问
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