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王雍博
中国几千年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各民族和衷共济,沉淀出了极具自身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具有鲜明民族识别度的艺术符号,蕴藏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精神追求、风俗文化、思维模式等要素,正是这独特的文化让中国可以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此同时,它也是现今人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深化现代设计内涵的奠基石。
1981 年,国际建筑师联合会通过了《华沙宣言》,其提出的“建筑-人-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一概念,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认同,而环境作为该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其规划好、设计好逐渐受到关注。环境艺术设计并非单纯的视觉艺术,而是由人自身设计和构建的艺术化的生存空间,旨在打造更适合人们居住,且满足人们物质和情感追求的生活环境。由此可见,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复杂工作,其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在设计时,要协调自身与周围建筑特征、气候条件、植被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与城市整体空间及文化意韵的契合。
设计中想要真正实现“建筑-人-环境”三者和谐,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需要明确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系统的设计工作,既要考虑自然因素,也要重视人工技术,还要关注当地的风土人情,注重人与物之间情感的共鸣。其次,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人才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主体。最后,在设计时要明确自然环境是不随人们思想意识而改变的客体,人们有规划的利用自然环境和改造自然环境,但同时也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务必以保护自然环境及其生态系统为一切设计的先决条件。
环境艺术设计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地域文化的集中表现载体,是既定时间内该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等因素的直观体现,同时也体现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念、思想理念及审美情趣。环艺设计需要新技术、新材料、新思想的加持,但与此同时,也需要做到对历史文脉的尊重,将现代设计与传统历史进行融通,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共存,在保护和传承历史印记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和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系统的设计工作,除了将各种传统元素合理地融入设计中,还要考虑自然因素和人工技术,同时注重当地的风土人情。在设计时,始终明确环境艺术设计归根结底是为人们服务,需要明确人才是环艺设计的主体。一方面,通过设计致力于给人们提供感官上的美感体验;另一方面,通过设计能够对改善人们日常居住、工作、学习的环境起到积极作用。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务必深入了解人们的具体需求,利用艺术创造的途径构建契合人们思维模式和生存特点的空间环境,实现价值最大化。
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使部分环艺设计师过于追求表现形式的创新,忽略了传统文化本身的重要性,仅希望借助新技术与新思想进行设计。例如VR 虚拟技术,因多感知性和交互性,能给受众带来沉浸式体验。这一技术用于环艺设计中,能够更好地帮助设计师向受众展示设计作品。这种敢于突破的创新设计理念对于设计师来说很重要,但它并不是衡量设计的唯一准则。不可否认,新兴技术的融入能带给受众相比传统设计作品更强的视觉效果,但单纯追求技术革新容易造成内涵的空洞,一旦这种技术得到普及,该作品就很容易被人们所遗忘。然而,部分设计师还未能意识到这一问题,依旧沉迷于追求新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很多人开始崇尚西方设计,甚至偏激地认为西方的设计比中国设计“高级”。在这种畸形思维的引导下部分环艺设计项目以西方设计理念作为唯一的指导思想,将其照搬硬套,使得我国部分城市的环艺设计风格如出一辙,很容易人产生审美疲劳;也未考虑是否适合当地的自然、历史、人文等各方面情况,且有些设计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极不和谐,显得不伦不类。而很多客户也受到了市场的影响,要求设计师放弃中国传统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将西方设计理念的融入程度作为衡量设计质量的标准。
新兴技术和西方设计理念之所以会对中国设计产生如此大的冲击,一是因为环艺设计在中国的发展时间比西方一些国家晚,设计师对发展较早的国家的环艺设计进行了研究和学习,中国传统元素的重视传承度有所降低;二是很多设计师和客户从根本上就没认识到中国传统元素的魅力,和其对环艺设计起到的积极作用。甚至偏激地将“传统”与“封建、陈旧、古板”画上等号,导致目前我国部分环艺设计作品在运用中国传统元素,未能层层剖析其蕴藏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且未探究其表现形式、融合模式的创新方法,只是单纯的挪用,生硬的结合,使得我国环艺设计中传统元素的应用阻碍重重。
在设计创新方面需要传统文化的加持,进而为建筑、园林等各种设计创造更大的价值,丰富其设计内容。这里提及的中国传统物件,包括根雕、瓷器、书法、国画、壁画、鸟笼等,这些物件可以作为装饰品陈列在空间中,在现代设计中体现中国传统独特的韵味。此外,类似木雕花纹、屏风、竹编物品等传统物件,可以转换为实用性元素,融入环境设计中。如图1,这是这一设计二楼的一个房间,这个房间在设计时将屏风加以现代化改造后放入空间中,既满足了整个设计简洁清爽的基调,又呈现出浓烈的传统气息;而竹帘的运用更是为房间增添了其他材质窗帘无法给予的韵味。
图1 融入了屏风和竹帘的房间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师在将传统元素与环艺设计进行融合时,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将中国传统元素进行提取,转换成富有艺术性和审美性的视觉符号,运用在设计作品中。这种转换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已有外观造型、图形图案、色彩等元素的直接借用,还有将传统元素打散进行重构,以更好地呈现效果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此外,新技术和西方文化也为设计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很多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的中国传统元素在运用时还结合了新技术,且积极与国际接轨,寻求与西方设计共通的设计理念,进而实现传统风韵与现代科技、国际社会的完美结合。
中国传统建筑是传统元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丰厚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寓意;同时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如中国传统建筑尊崇“天人合一”的观念,崇尚自然,强调人物自然的和谐共处,类似在设计中向自然借景的方式就常常见到。如图2中,设计师就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借景思想发挥到了极致,不仅借了景,还将其分为近、中、远三个层次,近景的山石流水、中景的庭院以及远景的树、天空以及阳光等,带给使用者更舒心的享受。中国传统建筑的各种思想理念能为环境艺术设计师提供很多灵感,并与时代背景和具体需求结合并创新。
图2 借景在设计中的应用
环艺设计会根据社会的更迭、地域的差异、人们身理心理的需求变化而随时进行调整和优化,进而形成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不仅保留了原有的物体,并且持续融入新的元素,并且在二者交融过程中找到了平衡点,相辅相成,和谐共存。因此,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在运用中国传统元素时,要考虑如何以创新的形式进行融合,意识到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元素的有机结合能够滋生出更好的艺术效果,迸发出更具辨识度和文化性的作品。如图3,该建筑位于辽宁,被命名为“生命之环”,设计寓意来自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的思想。在展现形式上,设计者运用了现代灯光技术,实现传统思想与现代技术的有效融通,共同打造出这一具有艺术性的地标设计。
图3 生命之环
图4 河南大学7号楼
中国传统元素是由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凝聚和沉淀而成的。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应当取其精髓、学其精华,进一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这种传递人文艺术和情感认知的设计形式,可以为冰冷的设计作品带来活力,同时丰富设计本身的内容,让作品更具厚重感,艺术价值也能得到提升。例如,在设计中体现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致力于在设计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要尊重自然规律,还能找到科学的形式改造自然环境。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中庸思想还体现在既不一味地摒弃传统、脱离历史,又不墨守成规,不断探索创新的设计方法和设计风格。此外,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国人内心深处,传统元素的出现更能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进而拉近设计与人之间的距离,构建起和谐的氛围,让设计更具温度感。
传统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象表现形式,在设计中运用传统元素,亦是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能增强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让人记忆深刻。进而,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环艺设计,可以对其传承和发扬产生积极影响,人们在享受设计带给他们审美享受和便捷体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了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例如,河南大学里的七号楼,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成为校园里靓丽的风景线。七号楼中蕴含了很多中国传统元素,如雕刻精美的垂花柱、造型多变的挂落板以及画面灵动且富含寓意的木刻雀替等。这些传统元素的运用给观者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甚至连梁思成、林徽因等人都曾为其惊叹。将这样的建筑保留在校园中,更能激起师生自主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同时对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积极作用。
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创新、西方文化的冲击等因素导致了人们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的改变。这里所提及的审美不仅包括人们外在的视觉审美,还有人们的心理审美。基于此,环境艺术设计如果单单考虑外观造型,很难有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且愈发严格的审美需求,需要在吸收西方审美理念的同时,融入中国传统元素,且根据时代特性和市场需求,不断改良和完善传统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形式,致力于呈现更能满足人们各种审美需求的设计作品。这种融合了中国传统元素典雅之美的作品能更好地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震撼,进而迸发出强烈的文化幸福感。
毋庸置疑,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需要以现代设计为基础,需要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加持,但中国传统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价值不容小觑。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需要坚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原则,努力实现现代设计与中国传统元素间的融通,构建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之路,最终实现我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