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俊武
(北京市建设机械与材料质量监督站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4)
项目作业实施中,需要合理地设置其基础部位,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够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基础部位按照类型可分成固定形式及移动形式,在作业结束之后,固定形式的基础拆除工作量很大,因为其构造复杂,有混凝土物质,所以需要花费的资金也多,而移动形式基础部位及预制基础,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优点。
某项目的会议中心工程,其主体的结构顶部作业环节,装置了4个屋面塔吊设备,为进一步提高顶部的幕墙作业实施效率,该起重装置的基础位置,选择与主体部位衔接的方式。因为起重设备的纵向角度与其作业的安全程度有着很大的关联,该基础部位的设计及构建是特别主要的。
(1)需要确保该起重设备的作业实施环节中,纵向角度无误,基础部位的设计需要使用强度高的立体式结构。
(2)参考该起重装置的纵向角度,以此为依据,在此基础之上实施设计作业、制造作业及后续的安置,能够降低各环节的偏差,确保该设备的作业稳定。
(3)需要采取多维度的管控操作,包括对于该设备的设计环节,管控其角度的安置,制造环节中的细节把控,装置环节中的部署工作[1],如图1所示。
图1 屋面起重装置的安置区域
起重设备需要4 个支架和该设备的基础装置连接,设备的基础装置于主体部分的4个柱子顶端位置,各个支架之间的规格把控在4m2左右,柱子之间的规格把控在9m×12m左右。由于该设备的标准与其纵向角度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基础部位在该设备的底部压力下(见表1),支架的设置误差不能超过1/800,所以,该设备的基础部位,选择适应立体形式的结构[2]。
表1 其中设备底部的压力计算
参考该起重设备的支架及其柱子之间的构造情况,构建该设备的基础立体式结构设计图(见图2)。依据该起重设备的底部压力情况,参考压力的实施角度是0°、45°、90°、135°、180°、225°、270°、315°这8 种角度,采用MidasGen实施相关分析,所得的立体桁结构,最高的纵向移动数据是-3.93mm(见图3),最高的应力是74.20~99.40N/mm2,最高的对比值是0.52,支架最高的移动误差是1/909,全部符合该设备的基础设计标准(见表2)[3]。
表2 起重设备的基础设计标准
图2 起重设备的基础部位立体结构图形
图3 起重设备的基础纵向移动过程(计算机截图)
参考其设计内容,实施该设备的基础部位深化作业,结合后续的装置流程,需要尽量保证分段实施少,精度把控高的准则,实施可靠的操作,也就是把立体的结构分解成一个较大的架子、两个较小的架子及剩余的衔接零件[4]。零件需要事先统一标准预制完成,才可以确保全部零件都符合精度的标准(见图4)。
图4 起重设备的基础深化作业图形(计算机截图)
起重设备的基础部位,选择预先在地面进行组装,之后再实施总体的吊装,首先,需要在作业区域的地面,搭建好实施组建的全部的零件。其次,使用大型的起重设备,实施总体的吊起,运输到安置处,再将其焊接牢固(见图5)[5]。
图5 起重设备的基础安置结束后的图示
想要确保起重设备的纵向角度符合标准,在作业实施环节里,需要进行整改,即在组装的环节、吊装作业的环节、装置焊接的环节[6],都需要使用全站仪进行精密度的把控,核实无误之后,再将需要进行焊接作业的支架,与柱子找好角度,再实施作业,这样才可以确保起重装置的安置环节误差很少,确保后续作业的稳定进行[7]。
(1)屋面的起重设备,其基础部位作业实施之前,相关部门需要事先进入现场,并且和设计部门、零件制造部门进行有效协调,实施零件的深化作业,防止后续的作业实施中,出现偏差情况,耽误作业的工期。
(2)零件的分解作业,需要尽量统一标准,减少种类,从而把控作业的资金投入情况,应该参考实施设备的吊运作业状况。
(3)作业实施之前,需要勘察区域内的地质状况,选取合理的基础形式。
(4)屋面起重设备的基础部位及类型需要事先确定无误,不能耽误作业实施的工期。
(5)起重设备的基础作业环节,需要把控其操作的步骤与方式,关注其技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