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玉红
(河南省荣军医院神经内科 新乡 453002)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是指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与行为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AD主要以失语、记忆、认知功能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若未及时进行治疗则可引起突发性心脑血管事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猝死[1]。近年来,已有临床研究证实AD的发生发展与高脂血症关系密切,同时血管因素也可导致病情的进展,故治疗的重点可偏向于对高脂血症的干预[2~3]。阿托伐他汀钙属于他汀类血脂调节药,已在临床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等方面取得满意疗效[4~5]。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属于中成药,具有清除机体多余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刺激儿茶酚胺释放与抑制降解、降低全血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等多种作用[6]。有学者研究发现,AD患者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炎症反应、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等均可参与动脉粥样性硬化的发生与形成,且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7]。本研究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AD的临床研究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河南省荣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AD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4例、21例;年龄61~80岁,平均(69.42±4.45)岁;合并疾病:高血压14例,高血脂18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10例;病程2~8年,平均(4.62±1.38)年。研究组男、女分别为25例、20例;年龄60~80岁,平均(70.08±4.27)岁;合并疾病:高血压15例,高血脂20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7例;病程2~8年,平均(4.58±1.42)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河南省荣军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伦理字201900320号)。
1.2 入组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相关诊断标准[8];年龄≥60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得分为10~20分。(2)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伴有凝血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者;伴严重精神功能障碍无法配合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在入院后给予常规降糖、降压、保护脑神经细胞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H19990258)口服,初始剂量10~20 mg/次,维持剂量40 mg/次,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70226)1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d。两组均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于治疗3个月后评估,显效:经治疗后认知及记忆功能恢复至正常,MMSE评分增加5分及以上;有效:认知及记忆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MMSE评分增加1~4分;无效:认知及记忆功能无任何改变甚至加重,MMSE评分未增加甚至降低。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炎症介质。采集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空腹静脉血8 ml,离心取血清,选择贝克曼IAMMGE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3)血管内皮功能。将采集的静脉血离心处理后分离血浆,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4)认知功能相关因子。采用ELISA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5)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估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两组认知能力,分5个维度,满分为30分,得分越低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表(ADL)评估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分进食、修饰、洗澡、穿衣、用厕等10项,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对比 治疗后两组CRP、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对比(±s)
表2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对比(±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
2.3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ET-1水平低于治疗前,NO、VEGF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对比(±s)
表3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对比(±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
2.4 两组认知功能相关因子对比 治疗后两组 NSE、S100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认知功能相关因子对比(ng/ml,±s)
表4 两组认知功能相关因子对比(ng/ml,±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
2.5 两组MMSE、ADL评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MMSE、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MMSE、ADL评分对比(分,±s)
表5 两组MMSE、ADL评分对比(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
AD作为老年期较为常见的痴呆类型之一,也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流行病学显示,AD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3%~7%,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逐渐升高。AD起病相对隐匿,临床症状呈进行性加重,不仅可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还可伴随记忆减退等其他精神疾病,降低患者正常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9]。因此,及时对AD患者进行治疗干预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他汀类药物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中且疗效令人满意,其对AD患者的防治作用也逐渐受到关注[10]。本研究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提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可提高AD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原因可能为:目前,临床已有研究表明高胆固醇等血管性因素在AD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血浆胆固醇与24羟基胆固醇(24s-OHC)可导致胆固醇积聚在易受损的神经元内从而加速淀粉样前体蛋白及β淀粉样蛋白(Aβ)的形成,最终导致老年性痴呆的发生。阿托伐他汀钙属于人工调脂类药物,对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起到抑制作用,并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而发挥降脂的作用[11]。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的有效成分为银杏黄酮类化合物与内酯类化合物,前者为天然强抗氧化剂,可对细胞膜脂质发生过氧化作用起到抑制作用,以清除自由基与活性氧为主要表现,从而达到保护、还原体内抗氧化剂的作用;后者可为机体提供活性自由基结合的氢原子,提高抗氧化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2~13]。
炎症介质水平已被证实参与了AD的病情发展,且与认知功能障碍存在一定关系。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可评估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其中VEGF被用于评价内皮功能,可促进血管生长及内皮细胞的分裂;NO为舒张血管的主要指标,在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后可呈明显降低趋势;ET-1具有血管收缩作用及促进血管平滑肌的增殖能力[14]。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后炎症介质水平及ET-1水平比对照组低,而NO及VEGF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结果提示两种药物联合可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分析原因可能是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脂多糖对胶质细胞的刺激,减少CRP、TNF-α及IL-6等炎症介质的产生,从而降低炎症介质的活性水平。张薇薇等[15]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可明显调节TNF-α等炎症介质的表达,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NSE、S100β均为认知功能相关因子,也是参与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生物分子,其水平被认为与治疗恢复情况密切相关。NSE可反映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而S100β也被证实与NSE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1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NSE、S100β水平比对照组低,而MMSE、ADL评分比对照组高。结果提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可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分析原因可能是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可发挥舒张血管、保护血管张力的作用,通过抑制血管壁通透性调节脑组织血管的供氧,并改善脑组织的微循环,从而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综上所述,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可提高AD患者的疗效,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及认知功能相关指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