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与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2-02-14 22:06勇,仲
关键词:大业广大党员建党

刘 勇,仲 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的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精神谱系的源头和起点。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大会的主题,并提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4.。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切奋斗、牺牲和创造的主题,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动力支撑和力量之源。伟大建党精神在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得到赓续传承、发扬光大。实现民族复兴既是党的初心使命,也是党领导人民开展的伟大实践,它以具体的历史形态贯穿和体现在党百年奋斗的各个时期,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不竭动力。

一、 救国: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呼唤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深刻内涵就是救国,即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为民族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救国使命要求党必须肩负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战胜革命征程上各种艰难险阻,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完成救国大业的历史呼唤,为党在民主革命的实践中形成伟大建党精神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 完成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使命牵引

党要完成救国大业,必须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需要广大党员对初心使命的砥砺和坚守,在完成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中使其升华为强大的精神力量。近代以来,由于外部列强的入侵和内部封建专制的统治,中国日益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华民族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劫难。无数中华儿女为挽救民族危亡前仆后继、奋起反抗,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但均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仍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中沉沦。当时的中国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党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呼唤中应运而生。习近平指出: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30.。党的初心使命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蕴和历史内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是完成“中国人民的新民主主义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事业”(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54.,最终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十分艰巨,中国革命斗争充满了艰难万险,党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以救国图存的大无畏英雄气概,逐步将自己的初心使命升华到精神层面,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激励着广大党员为完成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

(二) 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需要

党要完成救国大业,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需要广大党员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坚守远大理想信念,在奋进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上使其升华为强大的精神力量。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接连而起,轮番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但都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特别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窃取,证明了旧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向何处去”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亟待寻求科学理论予以现实应答。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点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灯塔,为黑暗的中国照亮了革命的前行之路,党应运而生。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党内曾出现了陈独秀提出的“二次革命论”和王明等人提出的“一次革命论”“城市中心论”等错误主张,严重脱离了中国的实际,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损失。正如毛泽东所说:“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革命的阶段论和衔接论统一起来,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理论同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探索出新式的民主革命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在形式和顺序上的特殊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在这一过程中,党对真理的坚持和对理想的坚守铸就了一座座精神丰碑,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又一重要内涵,激励着全党形成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科学共识。

(三) 战胜革命征程上艰难险阻的精神需求

党要完成救国大业,战胜革命征程上的各种艰难险阻,需要广大党员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在各种困难挑战的磨炼中使其升华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革命的事业十分艰巨,一方面中国革命的对象异常的凶恶和强大,不但有凶恶的帝国主义,而且有强大的封建势力,在一定时期还有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相勾结的官僚资产阶级。另一方面中国革命的力量又十分的弱小,这决定着中国革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需要党积聚革命力量,做好长期艰苦斗争的准备。中国革命的环境异常残酷,对内没有民主可言,统治阶级动辄采取残酷的镇压政策。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42.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考验着广大党员的意志品质,呼唤着“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01.。党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胜利,在征服一座座“娄山关”“腊子口”的革命斗争中,使“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得以凝结和升华,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彰显了党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意志品格。

(四) 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实践淬炼

党要完成救国大业,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需要广大党员坚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在革命的硝烟烽火、生死考验中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党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完成救国大业的民族先锋。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的党,面对强大的国内外敌人,不仅面临艰巨的革命任务,而且还面临着在中国这样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如何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建成一个工人阶级政党的关键问题。党把自身建设作为伟大的工程加以推进,着重思想建党,努力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党成为保证中国革命胜利的最先进和最强大的领导力量”(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广大党员面对的无论是前进道路上的艰难困苦,还是敌人的威逼利诱,始终坚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品质,努力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在党的建设的“大熔炉”中锤炼坚强的党性,使之凝练为崇高的精神力量,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推动党牢牢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成为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 建国:伟大建党精神的发展需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深刻内涵就是建国,即建立人民政权、实现制度变革和推动新中国建设,为民族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建国使命要求党必须肩负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重任,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应对执政条件下各种风险挑战,推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完成建国大业的强烈需求,为党在新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 完成政权建立与国家建设的任务需要

党要完成建国大业,肩负起建立政权、确立制度与推进建设的历史重任,需要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任务中为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注入新动力。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59.。党把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可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可以使中国一步步富强起来。党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党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所有制性质的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迈进人类社会新形态的历史飞跃。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即“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10)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8.。党带领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国家工业化建设,为确立中国大国地位提供了坚强后盾,开启了建设人间美好新世界的征程。完成建国大业的历史任务赋予了党的初心使命以新的历史内涵,为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新的使命牵引。

(二) 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理论呼唤

党要完成建国大业,必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需要广大党员坚守远大理想信念,为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注入新动力。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这是摆在党面前的崭新课题。这要求党继承和发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新“两步走”:“头一步是变资本主义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由国家资本主义变为社会主义,消灭阶级”(11)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87.。在实践过程中,党创造性地采取了从初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施行了清产核资、确定私股、发放定息的“和平赎买”政策,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社会制度的伟大变革,以新的经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此后,毛泽东提出“要努力找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12)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57.。党提出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走中国特点的工业化道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思想等等,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但“左”的错误使这一探索遭受了重大挫折。完成建国大业的道路探索要求党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科学真理的指引,这对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出了新的理论需求。

(三) 应对执政条件下风险挑战的精神传承

党要完成建国大业,应对执政条件下各种风险挑战,需要广大党员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在有效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为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注入新动力。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内外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使党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包括西方列强进行的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和安全威胁,国内外敌对势力妄图颠覆破坏新生的人民政权,民族分离主义势力进行武装叛乱、妄图分裂祖国。党还需要继续完成土地改革、没收官僚资本等民主革命遗留下的各项任务……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摆在党面前的全新事业,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考验。正如毛泽东所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1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应对执政条件下各类风险挑战,要求广大党员继续保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气概,“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1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85.。战胜建国大业面临的风险挑战要求党用忠贞不渝、不畏艰难的革命意志凝心铸魂,以一往无前的斗争姿态答好执政这张新考卷,这对大力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提出了新的精神需要。

(四) 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实践担当

党要完成建国大业,推进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需要广大党员保持热血忠诚和人民情怀,在继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为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注入新动力。经过28年的革命斗争,党最终取得全国政权,成为中国的执政党。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曾告诫过全党,“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15)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执政后不久,党内出现了一些骄傲自大、贪图享乐、脱离群众、腐化堕落等背离党的性质宗旨、破坏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问题;同时,党对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还缺乏经验。这就提出了在新的时代境遇下推进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新课题,这要求广大共产党人应更加坚定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情,为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新的实践需要。党继承和发扬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扎实推进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完善入党标准和程序,保障党员队伍质量,以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为抓手(16)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关于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代替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了由董必武等21人组成的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具体参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相关资料https://www.ccdi.gov.cn/xxgkn/lsyg/202211/t20221116_231314.html。,加强对执政党的监督,扼制党内不良风气蔓延,从而使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住了执政考验,永葆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政治本色。

三、 兴国: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转换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深刻内涵就是兴国,即推进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为民族复兴进一步提供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兴国使命要求党必须肩负推进新时期建设的历史重任,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兴国大业的时代要求,为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 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事业驱动

党要完成兴国大业,肩负起推进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需要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完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中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注入新动力。实现现代化是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提出了“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1.的初步设想,新中国成立后,党又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改革就是对不适应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进行根本性调整,是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根本性变革,开放就是引进外国的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市场方式促进国内外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总量跃居全球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中华民族岿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经历的重要阶段和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强烈要求党始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并赋予了党的初心使命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新时期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添了新的使命驱动。

(二)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觉

党要完成兴国大业,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广大党员坚守远大理想信念,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注入新动力。新中国成立后,党提出以苏为鉴,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但在探索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错误和挫折。由此,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民主政治,繁荣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是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才找到的,本身就彰显了党对理想的坚守和对真理的坚持,值得全党不断赋予其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实践中坚持、捍卫和拓展这条道路,强烈要求党始终保持坚定的理论自信和强大的理论自觉,为新时期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出了新的理论需求。

(三) 应对新时期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的精神追寻

党要完成兴国大业,应对新时期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需要广大党员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在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过程中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注入新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新时期国内外形势仍然复杂多变,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要求广大党员继承和弘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磨炼坚强的意志品质,正如邓小平所说:“中青年干部接班,最重要的是接老同志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勇精神的班”(19)同①:146.。广大党员干部“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20)同①:372.。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效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强烈要求党敢于交锋、敢于亮剑、敢于胜利,这对在新时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出了新的精神需要。

(四)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深化

党要完成兴国大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广大党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中为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注入新动力。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绘就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奋斗赞歌。随着国际风云和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四大考验”,存在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党内还存在其他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邓小平曾指出:“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2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4.这要求必须始终保持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两大建设”,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而增强广大党员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永葆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情。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强烈要求党始终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对在新时期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出了新的实践需要。

四、 强国: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映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就是强国,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民族复兴提供更为充实的制度保证、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强国使命要求党必须肩负推进新征程的历史重任,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防范化解新时代重大风险,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为党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征程中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 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召唤

党要完成兴国大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广大党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中为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注入新动力。习近平指出:“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98.党的十八大以来,党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统筹推进总体布局、协调推进战略布局,如期实现了精准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出了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步。在此基础上,党擘画了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正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具有长期性、艰巨性,越是接近实现伟大目标,越不能有歇脚喘气、自满懈怠的念头,更不能在一片喝彩声中迷失自我、丧失斗志。这要求广大党员涵养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咬定目标不放松,为践行初心使命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由此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过程中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注入历史使命新动能。

(二) 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飞跃

党要推进强国大业,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党始终坚守远大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注入新动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现代化的先发优势长期垄断现代化道路的话语权,将西方现代化模式包装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习近平明确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2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从来不能取得成功,必须立足我国实际,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团结带领人民开辟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强烈要求广大党员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始终坚持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社会主义方向,使之既切合中国实际,又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深化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仍然需要广大党员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三) 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的精神支撑

党要推进强国大业,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需要广大党员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永葆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有效应对新时代各种风险挑战中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注入新动力。实践表明,党和人民的事业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发展和壮大的。新时代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面临着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社会、外部环境等领域的重大风险,这些风险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感染、串联、叠加,由小风险变成大风险、由局部风险转化为全局风险、由非政治领域风险向政治领域风险蔓延,甚至会迟滞或中断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这要求新时代广大党员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大力弘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不当“绅士”当“战士”,随时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广大党员要敢于举旗亮剑、冲锋在前,及时辨识风险、主动防范风险、有效管控风险,以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积极稳妥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着力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突出矛盾,不断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确保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四)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躬行实践

党要推进强国大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广大党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在走好新时代赶考路的同时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注入新动力。“中国共产党人所作所为所秉持的就是建党精神。”(24)齐卫平.伟大建党精神研究的四个视角[J].理论与改革,2021(6):1-8.历史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推动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强政治保证。习近平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15.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信任和信赖。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尖锐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因素也是复杂多变的。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深层次问题亟待得到根本解决,而一些已经解决的问题还存在反弹回潮的风险,前进道路上还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着力提高党建质量,以党的建设新成效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百年党史是一部记录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矢志不渝、砥砺前行的奋斗史、创业史,也是一部淬炼升华、赓续弘扬的精神锻造史、发展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要科学把握民族复兴的阶段性目标和时代内涵,又要运用科学理论探索符合实际的正确道路,还要始终保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意志品质,更要通过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来确保党始终成为民族复兴的坚强政治保证。上述四方面内在相连、不可分割,统一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发展与弘扬的不竭动力。伟大建党精神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生成与确立,并在强国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传承与发展。新时代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必须始终朝着民族复兴的目标前进,结合建设现代化强国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不断推进伟大建党精神展现出新的具体的精神形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为兴党强党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

猜你喜欢
大业广大党员建党
孜孜以求,遂成大业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七〇五所广大党员积极为疫情防控捐款
向广大党员拓展 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切实推进石油企业党建思想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绿茵少年(五)
绿茵少年(三)
绿茵少年(四)